场景1 最难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玩
真正会玩的人,是很聪明的人,也是非常会学习的人。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给你印象最深的快乐记忆是什么?我想,百分之百是和玩相关的。你若想孩子未来学习好,就要懂得怎样和孩子玩。可这个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有深入理解“玩”的技能,才能真正的会“玩”,也只有当你到达一定程度,才能“玩”起来。
玩,在儿童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社会的一种形式,有利于他们的智力发展。“寓教于乐”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玩就是学习,且是一种高级的学习。
从“玩”的种类角度讲,生活就是玩。不要认为玩沙子、打牌、下棋、郊游、到动物园等,才是“玩”。从广义上讲,只要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这就是“玩”!也就是说,孩子无论在什么地方,都需要有的玩,也一定要有相当的东西玩。如果不玩不做,幼儿是什么也不会学到的。
1.一个小例子
是孩子都喜欢走马路牙子,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所以,走马路牙子就是一种孩子喜欢的玩。可一般孩子掉下来几次以后,当天就不会再走,为什么?这是孩子体验到失败,以及感觉到无趣了。所以,你只让孩子自己走马路牙子,不仅浪费了“教育”的机会,也失去了“玩”的乐趣。
其实,在走马路牙子的过程中,可以加入许多许多的东西,比如游戏、技能元素,可以进行比赛、练习平衡、练习反应能力、练习注意力、练习身体协调等,同时还能教孩子自我保护、竞争、勇气。只要家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简单的“走马路牙子”也是可以让孩子百玩不腻,且从中学到无数东西。
由此看出,我们在生活中可让孩子玩的太多了,只要是生活牵涉到的都可以让孩子适度参与。比如,穿衣可以进行速度比赛、花色搭配、服装演出;做饭也可以让孩子择菜、淘米;吃饭时可以让孩子拿碗、安排座位;走路时比赛发现动物、奇异树叶、蒲公英等。更多的,大家可以自行体会和挖掘。
2.“玩”要适时、适度
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比如,你让三四岁孩子打“拖拉机”就不合适,这不仅不能引起孩子兴趣,反而使孩子感到挫败和厌烦。其结果孩子自然不愿玩了。所以,在选择玩的方法上,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智力和身体条件。
孩子婴儿期玩,主要以知觉运动为主,是一种简单的感觉和触摸的玩。比如玩沙、玩水、简单玩具等。幼儿期孩子喜欢具有象征性、想象性游戏,同时喜爱模仿,比如过家家、赛跑、捉迷藏、生活模拟等。但这些基本是独自游戏,或是父母参与的游戏,基本无规则。五六岁孩子就可以玩有规则的了,在玩的过程中学习规则和合作。进入童年期,孩子就可以开展智力、逻辑等为主的玩,比如棋牌、拼字类。
所以,当我们与孩子玩的时候,不能太超前了,不能为了灌输一些东西,把“玩”给复杂化了。我们参与孩子的玩,其核心就是提高孩子的兴趣,同时在引导他们玩,使游戏可以继续下去。比如,你让三岁的孩子画画,可能就不是好的选择,而涂鸦却正合适。同样的,你教四岁的孩子用词造句,可能就比较困难,而玩反义词、同义词什么的,却正当时。
3.做孩子的好玩伴
从玩的技巧上看,做孩子的好玩伴,这不仅能满足孩子情感上的需要,还要巧妙地在玩的过程中,把我们希望传授给孩子的东西慢慢影响到孩子,让孩子通过模仿进行学习。另外,在玩的过程中,还能让孩子练习表达能力及复述能力。
在这其中,有几点是需要注意:
第一,做孩子的好玩伴,要放弃家长身份,做孩子真正玩伴,不能因为与孩子“玩”的幼稚就不用心。孩子是敏感的,能轻易发现你是否用心。所以,不要在与孩子玩时思想开小差、不认真。若玩的过程中,你只是做了一个陪同者和旁观者,那就很难融入孩子的游戏世界。
第二,不能为玩而玩。许多人提倡每天固定时间和孩子玩,想养成一个遵守时间的好习惯,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只要和孩子在一起,就是与孩子玩。另外,我们自己可能都有一种感觉,当一件事情变成“工作”的时候,就会感觉到压力。而你以“玩”的心态去工作时,就会感到乐趣和轻松。所以,生活就应该是游戏,游戏就是生活。
第三,玩的时候,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如果孩子玩得有兴趣,就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自信心、创造性、主动探索、专心做事等优良品质。而当孩子提出“愚蠢”的建议,你不要用经验进行反驳,应让孩子尝试一下,最后在你的尊重和“帮助”下,孩子才会进步。另外,当孩子独自在玩时,就给孩子自己的空间,让他有机会体验到自己玩的乐趣。
第四,玩就要玩出花样来,这是最重要的。总玩一样的游戏,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厌倦。所以,为了保持孩子高度的“兴趣”,更是为了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灌输大量的技能,你就必须玩出花样来。这非常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经意间,你让孩子树立自信心、发挥了创造力。
比如,父母讲绘本喜欢照本宣科。而我喜欢的讲故事,基本不会完全照念,还会加入自己的演绎。同时会经常问孩子,下面会是什么,鼓励孩子在复述的基础上,自己编出具有新意和有结尾的故事。另外,还在适当的时候,大家一起把故事表演出来,或按照故事讲的在生活中进行重复。这样的话,同样一个主题,对孩子来讲,玩的时候每次都是新鲜的,总有他们未知、需要探索的,其兴趣自然就出来了。
作为父母,在与孩子玩的时候,真需要动动脑筋,想想怎么和孩子玩。玩出花样的核心,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难度,即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加上父母“不经意”地引导,就可以完成。当你通过玩出花样,各种知识、技能通过转换,孩子也容易吸收。
所以,玩,就是孩子的工作,也是你养育孩子中最重要的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