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陀螺
一、教材与教法分析
在孩子们的玩具王国里,陀螺是他们十分喜爱的一种。它不仅好玩,而且还包含了不少科学原理。随着陀螺的不断进化改良,已从最先的需要不停地鞭打的传统陀螺到了如今种类繁多、玩法各异的陀螺。在这个过程中,涵盖了许多的创新与发明。每当我看到孩子们在玩陀螺时,一双双眼睛都追着陀螺的转动而欢喜,为陀螺盘面上的色彩变化而惊喜。陀螺对幼儿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从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看,他们对陀螺的种类、玩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经验积累,对陀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及旋转的奥秘产生了兴趣。一个个问题在他们的脑海中呈现:陀螺为什么会转?不同形状盘面的陀螺是否都会转?……抓住孩子们大脑中这些稍纵即逝的问题,把他们对问题的强烈好奇心转化为有意识地探究,主动发现、解决有关陀螺的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班孩子已经具有在开放、宽松的氛围中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并通过操作、探究来尝试解决疑惑的能力。在本次活动中,我注重一个“趣”字,强调一个“思”字,给孩子们充分的玩陀螺的时间和空间,在幼儿的兴趣与关注点上运用有效的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回忆、提取与本次活动相关的经验,鼓励幼儿大胆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在预设和生成中寻找结合点,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开展集体探究,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动手动脑,挑战问题,自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发现让陀螺长时间旋转所需的某些主要条件(材料、形状)。
2.能大胆提问和交流,并能进行简单的记录。
三、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三个自制陀螺。
2.记录图表一张,课前熟悉记录方法。
3.相关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1.前几天我们做了许多陀螺,谁来说说你做了个什么样的陀螺?
2.有感兴趣的问题想知道吗?
3.幼儿提问,教师记录。(每个问题里都有许多秘密,我们来玩玩陀螺,看能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二)操作探究
1.幼儿第一次操作:(你觉得哪种陀螺转的时间会最长呢?那到底是谁转的时间最长呢?我们去试一试吧!别忘了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你在玩的时候要多试几次,这样得出来的结果才是正确的。)
2.幼儿操作并记录。
3.这些陀螺你们都去试过了,你发现了什么?哪个陀螺转的时间最长?(出示比较三种材料,发现三种材料中塑料片最硬,所以转的时间最长。)
4.幼儿第二次操作:
(1)塑料片做的陀螺有圆形的、菱形的,它们两个好朋友也想来比一比,那又会是谁时间转得更长呢?待会儿我们就两个两个来比赛,那两个小朋友在比赛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1.两个人同时开始转;2.两个人都要用最大的力气)那好,请你们两个人一组,找一个空的地方去比一比,别忘了把你的发现记录在黑板上。
(2)幼儿操作并记录。
(3)交流分享:请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吧。
辅助提问:为什么圆形的比菱形的转的时间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出示课件:菱形的用力不均衡转得不稳容易倒掉。)
(三)延伸拓展
我还带来了一些陀螺,你们看有什么不同?我们一起出发,去发现新的秘密吧!
五、活动反思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课堂组织能力,使有限的集体教学时间更为有效,课后我对设计背景、设计理念、活动目标及活动步骤进行了反思,具体如下:
在活动设计之初,我考虑过让孩子在不同的操作面上玩陀螺。可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陀螺在玻璃板上、毛巾上、地板上、沙子上哪个转得快,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一下子就猜出来了。而对不同形状做盘面更好奇,更有去尝试的欲望。所以我们就想,既然孩子有这个愿望,就有探究的必要。
从孩子们喜悦的神情中可以看出,此次的体验是成功的、快乐的。探究的材料——陀螺是他们自己做的,问题是自己发现和提出来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自然。在探究中他们懂得了如何面对真实,用真实的发现去印证自己的猜测;在探究中他们懂得了如何与同伴合作,体验了共同发现的快乐。在一次次的自主探索中,孩子们每一次都能自己解决问题,又能发现新的问题,再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教师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伙伴、领路人,在适当的时间给孩子以帮助,使其豁然开朗。如呈现幼儿的问题,与幼儿一起玩耍,帮助他们解决不同形状盘面的陀螺为什么旋转时间不同的“疑问”。孩子学习的过程与以往不同,获得的体验当然也随之不同。孩子们这种学习是有价值的学习,这样的活动不仅是希望孩子探究陀螺的秘密,更是为我们的孩子今后在科学研究中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敢于创新发明打下基础。我想这也就是我们开展幼儿科学最终的目的。
(设计者:何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