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量入以为出
【经典引入】
“冢宰制国用,必于岁之杪,五谷皆入,然后制国用;用地小大,视年之丰耗,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量入以为出”
——《礼记·王制》
译文: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支出的用度。
超级链接
房梁挂钱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不时之需。
思考:苏轼是怎么处理自己的收入的?从这个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任何消费都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来合理分配,才能达到收支平衡。这就叫做“量入为出”。
讨论角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如何做到“量入为出”?
钱从哪里来?——收入
钱向何处去?——支出
对照“收入”和“支出”表,看看家里收支平衡吗?我该如何使用我的压岁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角
(A)
1.小丽常常浪费纸,一张纸才写几个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评她,她说:“一张纸才几分钱,用完了再买。”
2.小全与妈妈到饭店吃饭。饭后,妈妈要把剩菜带回家。小全说:“别这样!让同学知道了,会笑话我的。”
3.小明与小刚给同学过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礼品,小刚却叫爸爸花钱买贵重的礼品。
(B)
1.小同每个星期都会要求妈妈给他买新衣服和鞋子,价格低于500元,小同就坚决不穿,并反驳道:“我是董事长的儿子,怎么可以穿这么低档的衣服?别人会笑话我的!”
2.小同每天都有100元零用钱,他常常在放学后拿这些钱请同学吃东西,或者去网吧玩电脑游戏。他的身边多了一些“朋友”。
小丽、小全、小明、小同四位同学做得对吗?如果有谁做得不对,你能讲道理给他听吗?
评一评
你是不是一个精打细算的孩子呢?赶紧给自己来评一评吧!好(☆),一般(√),需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