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思来之不易

当思来之不易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你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了吗?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子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晴天防雨天,丰年防灾祸, 细水长流不浪费,人人唱好节俭歌。

3.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经典引入】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末清初·朱柏庐

译文:一粥一饭,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一丝一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

超级链接

大米饭的由来

img76

img77

看!稻谷从播种到成熟,需要多少时间?多少人为它付出辛勤的劳动?而成熟的稻谷收割下来后,又经过多少人的手,才变成商店里出售的大米呢?而要变成香喷喷的白米饭,还需要谁为我们服务呢?现在你明白“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含义了吗?

其他物品的由来

img78

明理小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

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挨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锯成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大手大脚过日子,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做“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所以每年所收获的粮食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但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

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一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好比端个没底的碗,总也盛不满!”“只俭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挨饿受穷!”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子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一度电能干什么?

1.25瓦灯泡连续亮40小时;

2.家用冰箱运行一天;

3.普通电风扇运行15小时;

4.电视机连续播放10小时;

5.电动自行车跑80公里;

6.将8公斤的水烧开;

7.用电热锅炒两个美味的菜。

中国有13亿多人口,假如每个人每星期节约一度电,大家想想,一年下来,能为国家节约多少度电呀?那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样为国家节省了多少能源呀?这样的小事,同学们能做到吗?

讨论角

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我们怎么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呢?

诵一诵

节俭歌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汇成河,
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积满箩,
一块石,不算多,一块一块修亭阁,
一棵树,不算多,一棵一棵绿山坡。
晴天防雨天,丰年防灾祸,
细水长流不浪费,人人唱好节俭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