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对孩子的关爱——爱而不溺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传统的中国父母教养模式强调对孩子生理方面的关注,或者说强调让孩子“吃饱穿暖”,以及重视孩子的物质需要及生理发展,而对孩子心理方面的需求所给予的关注相对较少(Ryback,Sanders,Lorentz & Koestenblatt,1980)。对年幼儿童及其父母的研究(Rothbaum,Morelli,Pott & Liu,2000)也发现,与欧美(Euro-American)父母相比,华人移民(Immigrant-Chinese)父母通常与孩子睡在一起或同一个房间,并且,他们与孩子接触亲密的出发点往往是从生理方面考虑,如孩子的安全、舒适等,而较少从孩子的心理角度(如关爱、自尊、亲密、快乐等)考虑。
一方面,在当今中国,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对绝大多数家庭而言,满足孩子在物质方面,尤其是吃穿等方面的基本需求,已不存在任何问题。不过,独生子女的现状使得父母对孩子生理需求的关注仍是有增无减。有调查(马冠生等人,2002)显示,在购买食物时,除了新鲜度、卫生及营养等方面之外,孩子的好恶仍是中国城市父母考虑最多的因素(约58%),并且,有相当部分的家长(49.9%)在购买食物时总是或经常参考孩子的意见。事实上,在患得患失的心理驱使下,现代父母对孩子的生理,尤其是饮食需求的满足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过多关注的结果,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现代独生子女在饮食及发育方面的诸多问题(郑慧,蔡东联,2005)。
另一方面,整体来说,与西方人相比,在情感表达方面,中国人较为内敛和矜持(Bond,1996),较少在言行方面直接表达对孩子的喜爱,他们或者含而不露,或者以委婉的方式含蓄地表达对孩子的关爱。有研究(Stevenson,Chen & Lee,1992)指出,中国父母对孩子(尤其是年龄较大孩子)的疼爱较少当众表现,他们很少在公开场合表扬自己的孩子,不过,他们倾向于给年幼孩子(幼儿园阶段)以物质奖励,对于小学阶段的儿童,他们则更喜欢对他们进行口头表扬和鼓励,当然有些时候还会配之以一些物质奖励。跨文化的对比研究(Rothbaum,Morelli,Pott & Liu,2000)也发现,华人移民父母更加强调抑制自我感情的表达。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父母重视物质方面关爱表达甚于情感方面表达的特点。
总之,从这些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父母对孩子关爱的表达独具特色,或者以实际行动,或者以对孩子生理健康安全的重视而表现,这些表现形式的共同点则在于重行动,少情感表达,这里则统称之为物质层面的关爱(Physical Warmth),而以言语或行动直接表达的对孩子心理层面上的关爱和接纳,因其包含较多的情感成分,则称之为情感层面的关爱(Emotional Warmth)。在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分别从物质与心理两个层面,来探讨当代中国父母的关爱行为表现。
此外,在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方面,往往存在着两种较为极端的观点。传统的观点(Ho,1986)一般认为,中国父母对孩子往往严厉有余,关爱不足,在对孩子的教养中,对孩子生理、身体方面的关注通常甚于心理方面的支持(Ryback,Sanders,Lorentz & Koestenblatt,1980)。另一方面,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使得父母把原先分散于几个孩子的关爱聚焦于一个孩子身上,由此人们通常认为,在当代中国,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往往关爱有加,对孩子的溺爱较为普遍(Lew,1998;Liang & Sugawara,1992)。那么,到底哪一种观点更为符合当今中国都市之中父母的真实行为表现呢?
访谈的结果表明,在当代中国都市,在对孩子的教养中,特别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他们既不是严厉有余,也没有溺爱过分,在充足的关爱下,对孩子的行为往往也会适当地加以限制,或者也可以说爱而不溺。此外,在对孩子身体健康关心如故的同时,现代中国父母也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可以说,在物质和心理层面,在现代中国都市,父母都对孩子展示了高水平的关爱行为。
在访谈中,当问及“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您哪方面做得比较多?”或“你对孩子的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时,多数父母(53.19%)认为自己对孩子精神方面的关注甚于物质方面,另有一部分父母(29.79%)认为自己在两方面对孩子的投入程度差不多,只有少数父母(17.02%)认为自己对孩子在物质方面更为关注,而对孩子的心理状况较为疏忽。从父母的反应可以看出,在总体趋势上,现代父母已经把对孩子的关注从物质领域投向了精神领域。如同一位4岁9个月男孩的母亲(中专,工人)所说,“吃穿方面我们一般吧,大众化,没刻意地想过让孩子穿多好。现在在教育孩子方面总是想着给孩子买点书,让他看看,多接触些英语,吃穿这方面不是什么都满足他”。
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把中国父母的关爱行为划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心理情感关爱、行为物质关爱和饮食物质关爱,并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证明了这三个维度结构的合理性。三个维度的构成及平均得分情况如表2-1所示(注: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采用的是5点量表,根据该种行为描述与自己行为表现的符合程度,1代表完全不符合,2代表比较不符合,3代表一般,4代表比较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
表2-1 中国都市父母在不同维度上的关爱行为表现水平
续表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三种不同关爱行为表现上,首先是中国父母在心理情感关爱上的平均得分最高,或者说,父母在心理层面对孩子给予的关爱水平最高,其次是饮食方面对孩子的关注度,最后则是在行为方面为孩子提供的支持度。不过总体而言,在三种关爱类型上,父母都展示出较高的表现水平。在下面部分,将结合访谈结果以及问卷调查,从物质和心理两个层面入手,来具体探讨中国父母的关爱行为表现。
1.1 物质层面上的关爱
1.1.1 对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
父母在物质层面上的关爱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以及对孩子生理方面的关注。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整体而言,在对待孩子的物质需求方面,父母表现出了理性的处理方式。如在项目“对于孩子在衣着用品方面的需求,我一般都会尽量满足”,23.7%的父母持反对态度,44.5%的父母持赞同态度,持中立态度的父母占31.9%。在项目“对于孩子在物质上的要求,我总是尽己所能地加以满足”,也出现了类似的反应趋势,持反对和赞同态度的父母所占比例分别为36.5%和28.9%,另外的34.6%持中立的态度。在孩子的零用钱管理上,有49%的父母否认“我通常会给孩子足够多的零用钱”,而对这一做法持认同态度的父母只占20%,另外31%的父母则对这一做法持中立态度(见上图)。对于“我会对孩子说,只要你听话,你要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你买什么”这一做法,有71.9%的父母持否定态度,表示赞同的父母仅有13.8%。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当今的中国父母,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对孩子的物质需求进行不加限制地有求必应,相当一部分父母甚至会有意地限制孩子的物质需求。由此可见,“爱孩子就意味着尽力为孩子提供舒适的物质条件”这一观念,在当今社会已经落伍,多数父母都已经意识到,物质层面只是孩子成长中的需求之一,除此之外,对孩子的关爱还要涉及许多内容。事实上,在问卷调查中,有61%的父母对这一观念表示不赞同,持赞同态度的父母只占18%(见下图)。
从受访父母的言谈中,也有类似的发现。在对孩子物质需求的满足方面,在经济允许的情况下,多数父母都会尽力满足孩子的要求,但同时也会对孩子的这些需求进行一定的限制。另外,多数父母会把孩子的物质需求和其行为表现相挂钩,以物质奖励为诱饵,对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刺激和激励。不过,对于单纯“以满足孩子某种物质需求做条件,让孩子去做某件事”的做法,绝大多数的父母(59.8%)还是表示反对,对此持赞成态度的父母只占16.2%。
大致来说,在孩子的物质需求方面,父母的教育方式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为对孩子有求必应型(6.38%),第二类为物质满足同奖励挂钩型(76.6%),第三类为物质需求同奖励脱离型(17.02%)。问卷调查也有类似的结果,有47.9%的父母表示,“当孩子表现好时,会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对此持否定态度的父母有20%。虽然多数父母同意将孩子的行为表现与物质奖励相挂钩,但对于直接采取用金钱刺激孩子学习的行为,多数父母都表示反对。有80.1%的父母表示不同意“我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能好好完成作业,我会给你更多的零用钱”这一做法,对此做法表示肯定的父母仅占5.9%。
在上述三类父母中,第一类父母通常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对孩子通常是有求必应,这样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物质方面通常没有什么缺憾,他们也往往很少有特别的要求,因此,在教养过程中,父母也通常难以发挥物质奖励的诱饵作用,刺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正如一位初三男生的父亲(本科,工程师)所说,“他(孩子)平时要什么就给什么,我们家的钱就搁在钢琴上面,谁需要,谁就说一声我今天拿钱买什么东西……所以这孩子不缺任何东西,你就提不出物质奖励,他平时要什么都能满足他,那他还需要什么奖励”。
物质上对孩子的这种溺爱,在现代父母中还占少数(6.38%),一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另外也是多数孩子欲望的无止境,对大多数父母而言,即使条件许可,也不会对孩子有求必应,也会对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进行适量的限制,对于其比较过分的要求不予理会,或延缓满足其需求,在孩子表现好时作为物质奖励以刺激其学习的积极性,绝大多数的家长(76.6%)都属于这一类。在问卷调查中,有50%的父母表示“当孩子在学业方面表现良好或取得进步时,我会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对此持否定态度的父母只占22%(见上图)。
访谈中,一位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的初一男生的父亲(本科,工程师)说,“从物质这方面,可以说他向我们提过的东西一般来说我们都能满足他,但是我们并没有完全满足他。有时候他看上一双鞋,八九百多块钱……回来我就说,爸爸告诉你,你没必要买那么好的鞋,因为穿鞋是为了不磨脚,你穿上暖和舒服就行了,你还是长身体的时候,那鞋你能穿几年、几天也不知道……所以我给他讲不买,回来我们又去买了一两百块钱的鞋”。
在对孩子需求进行限制时,父母一般都是根据其需求的合理性及经济条件综合考虑,决定是否有必要满足孩子,一位初一男孩父亲(大专,公务员)的话很有代表性,“……只要我们认为一个是经济条件允许,再一个属于是健康的、属于是正当的,还是基本满足他”。另外一个初一女孩的母亲(本科,公务员)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不管他自身有没有,需要的我就给,不需要的就不给,尽量节俭吧,做学生应该节俭”。不仅对于学龄儿童,即使对于学前儿童,父母同样也会对其需求进行限制,一位4岁多男孩的母亲(大学老师)认为,“像他(孩子)要求书的话我基本都能满足他,如果他要玩具的话我是一半一半的,我想我不会每次都满足他”。
父母这样做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孩子的欲壑难填,长时间的纵容会导致孩子欲望的无限膨胀,一位母亲(高中,幼儿园老师)说到,“……我就觉得,你太满足他,今后他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一旦你达不到他的要求,他会给你施加压力,他会让你不好受,索性我不满足你的要求,慢慢给你往下降……”。除了担心孩子的欲望膨胀,另一个主要的原因还是父母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正如一位初一女孩的母亲(本科,国家干部)所说,“我觉着孩子不能要太多的东西,不能太满足她物质上的要求,要求多的话她的心思就不往学习上走了,我觉得基本上要求满足就行了”。
在现代中国的都市中,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及家庭规模的缩小,整体而言,新一代的孩子都生长在衣食无忧、物质条件优越的环境中,即使父母会对其需求进行适量的限制,但客观条件使其整体生活在物质层面上仍极为丰富,这种良好的物质生活水准在孩子中间也形成一股攀比风,左右着其物质上的需求,一位10岁男孩的母亲(大学老师)说,“也有物质奖励,比如考试好了,买玩具,或者带他到哪儿玩,都有的。其实我不想这样做,但他同学、朋友,有些家长这样做,互相影响,他就会回来互相攀比,回来就说,谁谁谁也考了100分,爸爸妈妈就买了什么什么。他就觉得如果你不这样做,那他也没必要非考100分了。主要出于这种攀比的环境,让你也没办法……”。正是这种攀比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现代孩子的物质需求和消费水平,同时也使得其思想及行为表现出与父辈截然不同的景观,新新人类也由此产生。但另一方面,从这位母亲的话语中,也可以看出物质需求和孩子行为表现相结合这种做法存在的弊端,一旦物质需求不能满足,孩子的行为表现也失去了动力。
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有少部分父母(17.02%)对把物质奖励与孩子行为表现挂钩持否定态度,或者说,这就是第三类父母对孩子物质需求的教养方式。一般而言,持这种观点的父母通常所受教育程度较高,这类父母认为,自己给孩子买东西,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应该是出于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与孩子的表现好坏没有直接关系,而孩子表现好,则是其分内的事情,理所应当,不应该以此作为达到某种物质需求的手段,总之,在这些父母眼里,父母关爱和孩子的行为表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不可同一而论。一位8岁男孩的母亲(硕士,公司职员)这样说,“我们很少给孩子物质奖励,基本上是跟表现不挂钩,给他一些奖励,送他一些礼物,都是表示我们对他的爱,而不是说他的表现好了……”。另一位11岁女孩的父亲这样介绍,“一般我就对孩子说这(表现好)是应该的,你做错了我说说你,一般做得挺好的话这是应该这么做。没有物质奖励,一般给孩子买东西都是在特殊环境下吧,比如说孩子过生日,过‘六一’儿童节,过新年给孩子买些礼物。一般都是这时候买,平时不买,我们孩子一般也很少要这些东西”。正是因为出于类似的想法,这些父母认为孩子不应该以自己的行为表现来要挟父母,提出某种物质需求,正如一位12岁男孩的母亲(本科,公务员)所言,“我会自己给(物质奖励),不会让他提出来,他提出来我会立即反对,我是说你这是应该的,如果出于我的高兴,我会去买,这是妈妈对你的奖励,但是你自己不可以要求”。由此可见,在这类父母的心目中,父母应该适宜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关爱,通过这种关爱加强自己与孩子间的感情纽带,通过感情纽带来强化亲子间的交流沟通,而不是靠物质刺激来换取孩子的某种行为表现,或者可以说,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思想已上升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从物质层面的交换上升到了心理层面的交流。
1.1.2 现代父母对孩子生理方面的关注
物质层面的另一方面是父母对孩子生理方面的关注。吃饱穿暖,一向是中国父母对孩子教养的强调点之一,在现代中国都市,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一个家庭一个孩子的事实,使得父母对孩子生理方面仍然十分投入,或者如同许多父母所言,“对父母来说,孩子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的”。问卷调查结果也充分支持了当今中国父母对孩子饮食方面的高度关注。有87%的父母明确表示自己“我很在意孩子的饮食健康”(见下图),有86.3%的父母表示“在每日三餐的准备方面,我考虑最多的是孩子的健康”,另有92.6%的父母指出,“当看到我的孩子好好吃饭并且津津有味的时候,我感到很开心”。由此可以明显看出,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孩子生理健康在当今中国父母心目中所占的分量。
访谈中,一位8岁女孩的母亲(大专,中学老师)说,“现在就一个孩子,并且经济条件还算可以,所以说在吃的方面我认为可以营养搭配,营养全一些,量多不多……在穿的方面让她尽量舒适保暖,穿衣服样式要好看……”其实,这位母亲的话代表了现代一般父母的做法,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一些父母会做得更加精致细微,一位12岁男孩的父亲(大专,公务员)这样介绍,“在吃的方面照顾得还是比较周到,每天变着花样儿做,他专门有个营养配餐,每天吃点什么,牛奶鸡蛋,什么谷物水果、果汁……”另一方面,观念的更新也使得一些家长开始放弃对孩子喂养方面的精雕细刻,对孩子在物质生活方面的主张采取粗放式管理,正如一位8岁男孩的母亲(硕士,公司职员)所言,“吃的,我觉得粗一些好,……其实我对他物质生活都是比较粗,粗放式的,冷一点,热一点无所谓,这样其实对他身体的机能锻炼更好一些”。
此外,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孩子在吃的方面出现了更多的问题。首先是吃饭习惯问题,一些孩子甚至到了上学年龄还让老人喂饭,一位母亲(高中,工人)说,“我们孩子(吃饭方面)饭量小,老喂她,小时候上小学一年级(在)她奶奶还喂了一个学期……”再有就是不好好吃饭,另一位母亲(大专,中学老师)说,“最让我生气的地方就是吃饭的时候,不会吃饭,吃着玩着,吃得少”。此外就是偏食、挑食问题。孩子吃饭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当然与父母的过分关注有密切关系,有些孩子在无形中会以此作为要挟父母、引起父母关注的手段之一。孩子“吃饭费劲”这一现象在现代家庭中比较常见,正由于此,饭桌上的战争是许多家庭共同面临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虽然孩子生理方面的健康仍是现代父母的关注所在,不过,在家庭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代中国,加之单个家庭孩子数量的急剧减少,尤其在现代都市,对孩子生理需求的满足,让孩子吃好穿暖,几乎对所有家庭而言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按照Maslow(1987)的需要层次理论,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精神境界的追求自然就会被提到日程上来。因此,相对而言,生理发展在现代年轻父母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自然会让位于精神领域,如同一位6年级男孩的母亲(本科,高中老师)所说,“(比较重视)精神方面,培养他的品质、意志品质。遇到事要坚持,这方面我做得比较多,物质方面没怎么做,只要和正常人一样,吃和住,就可以了”。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出父母对孩子生理健康方面关注的理性趋势,对于“我总是尽力让孩子吃好玩好”这一项目,虽然有51.8%的父母表示了基本同意或完全同意,但也有31.7%的父母表示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对于“在购买食品时,我首先考虑的是孩子的健康”,父母也表现出了大致类似的反应趋势,有57%的父母表示赞同,24%的父母对其表示无所谓(见上页图)。父母在这些项目上的反应模式,显示了他们对孩子生理方面关注有度,而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一味地溺爱有加。
1.2 心理层面的关爱
虽然在人们的心目中,中国父母似乎对孩子物质层面上的关注远甚于其对孩子心理层面上的关注,但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在现代中国都市,新一代的父母已经把对孩子的关注点从物质层面提到了精神层面,并且随着物质生活水准的普遍提高,在对孩子物质需求投入相对有所降低的同时,父母对孩子心理、精神层面上的关注更加凸现出来。
父母在心理层面上对孩子的关爱,是一种比较无形的东西,或者如同家长所言,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达出来,而只是润物细无声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在现代中国都市父母对孩子的教养中,不论是父母权威地位的消退,还是父母对孩子控制的理性化,都体现了父母对孩子人性的尊重,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见解和心理感受,把他们看作一个平等人,而这些其实质上便体现了父母在心理层面上对孩子的关注及认同,是父母对孩子在精神层面上关爱的最基本体现。
在访谈中,发现不论是从教养观念还是从教养行为中,都可以看出现代父母对孩子心理层面的关注。首先,在教养观念方面,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态势一般都能给予较为密切的关注,并积极采取合适的方法促进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一位10岁女孩的母亲(大专,图书管理员)说到,“特别小的孩子,我都知道她有自尊心了,我觉着鼓励教育比挫折教育要好一些,老打击她,挫折她,我认为对她成长是没有好处的”。此外,在日常的教养行为中,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仍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心理方面的关注。一位5岁男孩的母亲(大学老师)这样介绍,“我比较关心他(孩子),比如他的情绪波动什么的我都比较关心他,你说那天走亲戚吧,一会儿撅着嘴回来了,反正他有不对劲的地方我都能发现然后问问他怎么回事,然后说他做的是对了错了还是怎么回事”。一位8岁女孩的母亲(大专,中学老师)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在心理方面也关注着,这孩子她到底心理方面发展是不是正常,有没有不正常的情况,她在同学交往上,还有情感上也关注着”。另一位8岁男孩的母亲(硕士,公司职员)说,“对他(孩子)成长的精神方面我会观察得很细微,我是这样做的”。
总之,随着生活水准的提高及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现代都市父母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已经把眼光从物质方面的关注投向了精神层面的熏陶,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全的孩子已经成为现代父母的共识。
问卷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了当今父母在心理层面上对孩子关爱的充分表现。首先,绝大多数父母都能把眼光投向孩子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外在的行为探查孩子内心的发展动态。在被调查的父母中,有69.3%的父母同意“我知道自己的孩子都有哪些朋友”,认为自己对孩子交友情况不清楚的父母只占5.9%。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更是父母关注的重点,在调查中,有82%的父母认为“我能意识到孩子身上存在的某些问题,并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不能做到这一点的父母只占总数的3%(见上图)。
在日常生活中,现代父母也抛弃了所谓的父母至上、亲子有别的等级观念,而是以较为平等的姿态,深入到孩子内心与其进行交流。譬如,在生活中,父母不再以一言九鼎的姿态对孩子进行说教,绝大多数父母(85.1%)都认同应该“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遵守某些规则”,为了更好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指引,现代父母通常会耐心地同孩子探讨其某种行为的恰当与否,86.9%的父母都赞同自己会“鼓励孩子谈论其某种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从而帮助她/他进一步认识该行为所产生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消除孩子心理层面的不适与障碍,有79.2%的父母会“鼓励孩子谈论他(她)的烦恼”,帮助孩子解决成长过程中所碰到的困惑。88%的父母承认“当孩子心烦意乱时,会去安慰和劝解孩子”(见上图)。因此,在对孩子的教养过程中,现代中国父母充分展示了对孩子内心世界的关注与重视。
面对孩子的错误,现代家长也基本上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从心理的层面上,追根求源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细致分析,90.3%的父母都承认,“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会同她(他)认真交谈,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错了”,并且有72.3%的父母同意自己会“用引导的方式,把孩子的错误行为指引到可接受的活动上来”。父母的这些回答,清晰地显示了他们对孩子人性及内心状况所给予的充分关注。
1.3 父母关爱情感的表达
传统的观点一直认为在情感表达方面,中国人比较内敛,往往抑制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孩子关爱的表达也通常较为含蓄。另一方面,为了维护父母,尤其是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中国父母也通常尽量掩饰自己情感的流露,较少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和喜欢(Wolf,1978)。
但在现代中国都市,东西文化一体化的氛围使得父母对孩子关爱的表达也脱离所谓的传统模式,独生子女的事实在使父母有更为充裕的物质和精力投入孩子教养的同时,也使得他们对孩子关爱的表达更为直接。
在问卷调查中,父母也有类似的反应分布。绝大多数父母(56.2%)承认自己“会直接对孩子说喜欢孩子、想孩子之类的话”,没有或很少有这种行为表现的父母只占少数(18.7%)。另外,也有相当比例的父母(52.9%)承认自己会“通过拥抱、亲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喜爱”,对这一做法持否定态度的父母只占20.8%。而对于以往“为了保持父母的权威形象,父母应该与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的所谓传统中国父母的做法,75.1%的父母都表现出否定态度,只有12.8%的父母对这一做法表现出了赞同。另一方面,对于孩子身上所散发出的闪光之处,现代父母也通常表现于外,给予孩子直接的、充分的肯定,而不会外严内慈地把自己的欣喜之情掩盖起来。91.7%的父母承认,“当孩子表现好时,我表扬孩子”,83.9%的父母承认自己会“告诉孩子父母欣赏她/他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父母这种内在喜爱情感的充分表达,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中国父母对心理层面的充分重视,绝大多数的父母(78%)都承认,自己会“让孩子知道,当他(她)表现好或不好时父母内心的感受”。因此,心理层面上亲子之间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已经成为现代中国父母教养行为中的实践之举。
在受访的父母中,48.94%表示经常和孩子搂搂抱抱,说些亲密的话语,将对孩子的喜爱和亲热直接表现在外,14.89%表示有时会这样做,另有34.04%表示会这样做,但次数不多,只有2.13%的家长表示在家里不会和孩子之间有这种亲热的举动。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现代父母,尤其是母亲和子女之间,那种依恋和亲近的感情通常表达得淋漓尽致,一位4岁半女孩的母亲(本科,公务员)这样描述,“(和孩子搂搂抱抱,说喜欢孩子什么的)挺多的,每天(孩子)幼儿园回来我就讲,你在幼儿园开心吗,和小朋友玩得好不好?她就会说,妈妈我在幼儿园好想你啊,然后我说妈妈也想你啊,然后睡觉的时候会摸摸她的背啊,摸摸脸蛋”。从另一位4岁半小女孩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母女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我有好多名字,宝宝、贝贝、乖乖、娇娇、小心肝儿、小豆豆……对吧,妈妈”。当然,由于个体间的差异,有些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会表达得稍为含蓄,一位5岁男孩的母亲(大学老师)说,“我一般会抱(孩子),但不跟他说。有时候他(孩子)会说我喜欢你,我说你喜欢我你亲亲我,他亲亲我,他自己跟我说(喜欢我)”。从这位母亲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她认为自己对孩子爱的表达不是非常直接,但母子间相依相恋的情感表达仍是活灵活现。另外,由于工作的缘故,也会使父母对孩子这种爱的交流减弱,一位在中学任教的3岁半女孩的母亲(大专毕业)这样说,“(对孩子搂搂抱抱,说喜欢孩子什么的)也有,但不是特别多。孩子特别特别的皮,而且独生子女特别的多,教学起来特别的不容易,而且相当累……回到家就不想动了,不想听到任何声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间情感的这种亲密流露虽然会逐渐减少,但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即使上初中后,仍和父母情感上的交流亲密有加,一位初一男生的母亲(本科,公务员)介绍到,“我随时随地都会抱孩子,一进门儿就抱,孩子也主动抱我,说妈妈我好想你啊……”。但父子间这种情感的沟通相对来说要弱些,一个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在多数家庭,主要由母亲照顾孩子,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更长,再者也是由情感表达方面的性别差异所致。另一方面,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有些孩子也会主动和父母拉开距离,不愿意和父母过于亲密,正如一位小学五年级女生的母亲(大专,图书管理员)所说,“小时候会(和父母搂搂抱抱,挺亲热的),后来上了小学,到了二三年级以后,就不再这样了。好像我们家长还有这种要求,孩子还挺反感”。另一位初一男生的父亲(大专,公务员)也说,“孩子小的时候还是有(和父母挺亲热的),大了以后慢慢不是很接受这些,不特别接受你比如搂搂抱抱(的行为),他觉得矫情那种的……你比如说我很明确地表示对你好呀什么的,很亲密的(行为),他会很反感地拒绝”。
虽然由于个体差异,在现代中国都市家庭,亲子间亲密互爱情感的交流和表达会有不同的具体表现,但总体来说,在受访的父母中,基本上没有父母承认在表达对孩子的爱和喜欢时会有意识地有所保留,掩饰自己的实际感受,在和孩子的交往中,父母一般都会让真情自然流露,而不像所谓传统中国文化所强调的自我压抑、克制自我的真情实感,戴上虚伪的面具对孩子故做威严状。
除了情感上的直接流露,中国父母对孩子关爱情感的表达也会通过其他途径,即通常西方人所说的含而不露的情感表达。这种内敛、含蓄的情感表达,首先表现为对孩子需求的关注和敏感。在现代的中国都市,孩子的核心地位使得父母对孩子往往关注有加,呵护备至。在问卷调查中,91.9%的父母表示,“对于孩子提出的正当要求,我都会认真考虑,并尽量去满足”,并且,绝大多数的父母(63.2%)承认自己“会精心安排,帮助孩子实现他(她)的愿望”。不仅对孩子的需求和愿望会尽量加以满足,现代父母还会细致入微地把关爱之情体现在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的关注之中,相当比例的父母(57.4%)都表示,“会有意观察孩子喜欢玩哪些东西,并尽量找时间陪孩子一起玩”,并且,有更多的父母(81.7%)承认自己平时会“注意孩子有哪些业余爱好,并积极为孩子提供条件,让这些爱好得以发展”。为了更好地表达对孩子的关爱,相当一部分父母(53.8%)承认,“为了腾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我会放弃自己的一些兴趣和爱好”。由此可见,不管是有形地表达,还是无形地用行为付出,都显示了现代中国父母对孩子殷殷的关爱之情。
整体而言,在现代中国都市,孩子数量的稀少使得父母把眼光聚焦在了一个孩子身上,在这种环境下,独生子女所受到的关注自然是多之又多。然而,在很多时候,过多的关心和爱护也会演变成溺爱,正如一个6岁男孩的父亲(35岁,本科,电气工程师)所言,“感觉现在的家长还都算比较民主的,也会经常跟孩子沟通,因为他们也感觉到了只有了解了孩子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还有一个特点是,因为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们会更多地满足孩子的需要,将精力全心全意地集中在孩子身上,也更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利的地方是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弊的是如果这种关爱过了头的话就会产生溺爱”。另一位5岁小女孩的母亲(32岁,大专,财务)形象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父母如何溺爱孩子的生活实例,“我觉着他们(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恨不能把自己附体在孩子身上替孩子生活。在生活上自不必说,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我有一个同事,孩子在放假时要睡懒觉,不肯起床,他居然把洗脸水、漱口水端到床边,替孩子洗脸刷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