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味觉,是指食物在口腔内对于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且产生的一种感觉。
不同地域的个体对于味觉的分类不一样。
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
味蕾是一种椭圆形的结构,外面有一层盖细胞,里面是细长的味觉细胞,味觉细胞末端有味毛。
味蕾大都分布在舌头表面的乳状突起中,尤其是舌黏膜皱褶处的乳状突起中密集;内咽部、软腭等处亦有少量分布。
人的味蕾一般由50-150个味觉细胞组成,大约10-14天依次更换;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不同物质能与不同的味觉感受分子结合,传送味觉信号给大脑进行处理——舌前2/3味觉细胞所接受的刺激,经由面神经鼓索传递;舌后1/3的味觉由舌咽神经传递;舌后1/3的中部和软腭、咽以及会厌味觉细胞所接受的刺激由迷走神经传递。味觉经面神经、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等的轴突进入脑干后终止于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更换神经元,再经过丘脑到达岛盖部(opercular part)的味觉区。
味蕾感受的味觉可以分为甜、酸、苦、咸四种。
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于咸味的感觉最快,对于苦味的感觉最慢——一般人,舌头的前部对于甜味比较敏感;舌根对于苦味比较敏感;舌尖和边缘对于咸味比较敏感;舌靠近腮的两侧对于酸味比较敏感。简而言之“先甜后苦、内咸外酸”。但对于味觉的敏感程度来说,苦味比其他味觉都要敏感,更容易被觉察——这也意味着,人是“吃不了苦”的!
其他味觉,例如涩、辣等都是由这四种基本味觉融合而成。
婴幼儿约有10000个味蕾,随着年龄增长,舌上的味蕾约有2/3逐渐萎缩,减少至数千个;造成角化增加,敏感性降低,味觉功能下降——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一种食物,小时候吃得津津有味,成年之后却觉得不过尔尔的原因。
另外,烟、酒、咖啡等刺激性物品以及身体不适或者病痛会麻痹、伤害味蕾,如果排除上述情况,又出现食欲不振、胃口不佳的现象,则极有可能意味着衰老的发生!
猫与所有哺乳动物一样——舌头都拥有味觉细胞,但是数目远比人类的少。虽然拥有味觉细胞集中所形成的味蕾,猫却不能品尝出微妙的味道差异,甚至区分不了单纯的甜味。大多数哺乳动物可以通过一个特定的基因制造出舌部的“甜味感受器”,从而享受到甜美的滋味。“甜味感受器”由两种蛋白质组成,猫科动物体内缺少其中一种,导致这一基因失效。
而且我们人类进食期间,除去通过咀嚼以及舌头、唾液的搅拌,味蕾受到不同味物质的刺激,还能够充分运用视觉和嗅觉等综合方式享受美味的食物,显然猫咪没有此种能力。
所以,宠物食品愈来愈讲究、价格愈来愈昂贵,多半只是满足饲主的心理需求罢了。
再者:
科学家将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声音的频率,单位是赫兹(Hz)。
耳朵是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因为中耳骨的存在,人类对于高音和低音的听觉有一定限度,耳朵能够听到的声波频率大多为20-20000赫兹。我们遂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
猫的听觉十分灵敏,听力超过人类2倍以上,能够听到30-45000赫兹的声音。
有些声音在人们毫无察觉时,猫就已经听到了;而且猫对于声音的定位功能以及内耳的平衡功能都比人强——这主要是听觉器官特定生理决定的。
中学时看过一本日本商业小说,有个情节记忆犹新——电视广告甫一出现某品牌的猫粮,猫咪即刻扑向屏幕。既然自己的宝贝如此喜欢,主人纷纷掏出腰包,所以该猫粮深受欢迎,销量飙升。后来才知道是厂商串通电视台在播放广告时调整发射频率,使电视产生超声波;其频率设置在观众一无所知,却是猫的听觉敏感区域。
动画片里经常出现“猫狗天生是冤家”,不停打闹的片段;现实生活中,尽管都能够独立地与人类友好相处,但是两者之间的仇恨却似乎与生俱来——狗追猫咬、乱斗一通的场面随处可见。那么,提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