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60—1965年(恢复与过渡时期)
标志事件 设立初中班
附中创建初期“起势”不俗,辉耀一时,其后命运艰辛而多舛,沉寂而令人欷歔。从创建到重建之间的48年,续断荣衰更替,风雨沧桑,其间酸甜苦辣一言难尽。48年渐去渐远,恍若隔世,似乎永远模糊成了一个值得追忆却迷惘而悲怆的传说。过去的48年,好像是另一个学校的48年,好像跟现在的附中没有多大关系。但历史总归是历史,荣耀也好,沉寂也罢,作为研究者以及曾经的、现在的附中人必须清楚这一段历史。
历史总是以自己的规律在向前发展。抓住了历史有利的契机,就等于抓住了改变自身命运的良机。
历史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西北大学附中的命运再次发生了改变。
20世纪50年代末期,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职工人数迅速增加,其子女的上学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西北大学亦不例外。西北大学附小每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小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着没有合适的中学可上的具体困难。小学生要到附近的西安市六中、西安市一中去上学很不方便。这成了广大教职工十分忧虑的问题。大家纷纷向学校领导反映,多方呼吁,希望尽快予以解决。到了1960年,由于广大教职工的积极努力,大学领导的充分重视,西北大学重建中学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大学的有关部门和领导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原西北大学附小的基础上重办初中班,也就是设立小学戴帽初中,同时,将创立于1945年的原西北大学附属小学更名为“西北大学附属学校”(以下简称“附校”)。
从1960年9月开始,西北大学附校正式设立初中班。当时,仅有1个班,约40名学生。恢复建校初期,就显得先天营养不足,教学条件和设施十分简陋,没有独立的教学楼,没有固定的师资力量,首届初中生只能在小学的教学楼里上课。一切从实际出发,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正常的教学活动由此开展起来。当时中学仍由附校统一领导。书记、校长由大学部洪波兼任。大学任命李鼎文为副校长(兼任政治学科教学),吕高文为教导主任(兼任代数学科教学),姚侠为教导副主任(兼任第一个初中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当时的文化课除政治、语文、数学由附校领导兼任外,其他课程由大学各系委派教师临时担任。到了1962年,由大学抽调魏新荣(语文)、于志超(历史)、马力英(英语)、贾齐元(数学)、陈文博(地理)、蔡书琪(化学)6名教师充实队伍,他们就是西北大学附中第一批教师。后来又有张英俊(生物)、惠胜云(体育)进入附中工作。同年8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六年制中学教学计划》。按规定初中开设政治、语文、外国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体育共9门课程。
1963年暑期,附中第一个初三班毕业并参加西安市统一中考。该班不足40名学生,除一名(朱东贤)考入中技外,其余全部考入高中。当时,能考上中技或中专(中等技工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简直有点“凤毛麟角”了。一个学校应届毕业班最好的学生,才能上中技或中专,其次成绩稍弱的只能上高中。又有64届、65届初中毕业生,均参加市上统一中考,其升学率名列西安市前列,有很多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其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市教育部门和西北大学领导、教职工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据老校友们回忆,当时学校的办公条件艰苦,设备简陋破旧,但教师们的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充满爱心。学生的兴趣活动小组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影响一时。如以刘次沅为代表的天文小组,自制望远镜,观测天象,定期开展科普活动等。学校的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武术等体育项目也广泛开展,参与学生众多,在区级比赛中也多有斩获。特别是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成绩不俗,影响很大。
1965年,中学的规模增加到三个年级,四个班级。因附小校舍紧张,中学便搬迁至大学校园地质系西侧的平房内。所有学生与老师120余人在只有21间(约420平方米)的房间学习和办公。现在平房早已拆除,原址难觅任何遗迹(有旧址复原图一幅,见插页部分)。
学校恢复重建初期,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严峻,大的社会环境直接制约着教育的快速发展。自然而然,西北大学附中的生存一开始就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家的,在夹缝中顽强站立,在困苦中磨砺,“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逐步成了附中人以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原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