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兴校——彰显教学特色与课改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以来,西北大学附中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宗旨,自觉更新教学理念,认真研究新课程,注重教学实际,突出校本教研,尽力彰显教学特色。
一、开展校本教研,彰显教学特色
为推进校本教研工作,西北大学附中从2003年起着手制订了校本教研的长远规划,并陆续出台了相关制度:《课堂教学自我诊断制度与要求》《关于集体备课的规定》《听评课制度》《校本教研制度实施方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校本教研管理办法》《校本教研理论学习制度》。依据这些制度,我们严格督促各项研究活动,评价实施效果,褒优警劣。
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西北大学附中初步形成了具有“四定、四有、四到位”的学校校本教研特色。“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四有”即有主题、有课例、有中心执行人、有记录;“四到位”即情境录像到位、述评剖析到位、反思研讨到位、诊断总结到位。
1.注重专家引领,推动新课程改革
西北大学附中聘请陕西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张瑛春等5位教授亲临指导西北大学附中校本教研工作。我们还充分利用西北大学的丰富教育教学资源,聘请其著名学者作为西北大学附中的特聘教师,文学院院长李浩教授、数学系王连堂教授等均被西北大学附中聘请,壮大了科研队伍,增强了研究实力。
2.以课题促课改,以课改促科研
几年来,西北大学附中主持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在学生心理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正在研究的课题中,国家级课题3个、省级课题3个,均为“十一五”国家重点课题。其中,2位教师的课题获国家一等奖。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以“案例研究”为突破口,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结合新课改实践至少撰写一个典型案例。目前,西北大学附中有70%的教师每年有论文参评,有近300篇论文在期刊上发表或获奖。
3.编写校本教材,开发校本课程
西北大学附中现在已出版发行的校本教材有:《化学与人体健康》《化学与环境》《防灾减灾》《我们身边的史地》《历史知识结构规律性》《小提琴二重奏》《成长的声音》《实践·探索·创新》等。
此外,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校园安全等内容在西北大学附中校本课程之列。我们根据实际需要出版了《教子新语》《育人心得》《师语点津》《走近太阳》《市场撷英》《心灵之约》等综合素质教育校本教材,为高中课改选修Ⅱ的开设奠定了基础。
4.辛勤耕耘教坛,成果不断涌现
校本教研的一缕春风,吹遍西北大学附中校园。校本教研让西北大学附中的教师走向学生,走入课堂,走近目标,走入新课堂。教师因校本教研带来实实在在的收获,学生因校本教研获得实实在在的成绩,学校因校本教研实现实实在在的发展。
2005年碑林区教育局批准西北大学附中为首批“教育部以校为本制度建设基地碑林区试验学校”; 2006年6月6日,《西安市教育学会简报》报道了西北大学附中创新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2006年10月9日,《西安晚报》题为“西北大学附中校本教研掠影”报道了西北大学附中校本教研开展情况;2006年10月27日,《华商报》题为“与新课程同行,在实践中成长”报道了西北大学附中的校本教研成果;2007年2月26日,《北京新课程报》头版题为“杏满枝头春意闹”报道了西北大学附中实施校本教研的情况。2007年西北大学附中在西安市教育学会2007年工作年会上作了题为《开展校本教研,彰显教学特色》的经验交流。
二、重视研究性学习,收获创造性成果
1.充分挖掘大学资源优势,增强西北大学附中办学实力
学校充分利用西北大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聘请著名学者为该校的特聘教师,指导学校教学工作,如文学院院长李浩教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舒德干教授、张国伟院士,生命科学学院李保国教授,数学系王连堂教授、张文鹏教授外语学院胡宗峰教授、新闻学院张阿利教授、地质学院屈红军教授等。这些教授学者到西北大学附中讲学、辅导,开阔了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提前享受大学优质资源,课外知识大大增长。对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能力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在实验室仪器配备中,学校争取大学相关院系的理解和支持,增添了多种仪器,在教学中得以使用。有部分较高端的仪器虽然在中学教学中用不上,但仪器本身的介绍却让学生大大开阔了视野。近几年,生物、化学、物理系还向西北大学附中捐赠了双目自带光源显微镜、分析天平、分离仪器、酸度计及朱鹮、人参等珍贵仪器和珍稀标本。
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大学现有的实验室进行教学和探究。西北大学附中学生先后多次到大学生物、化学、物理实验室、标本室、仪器室,并在大学相关教师的亲自指导下学习、参观,进行实验探究。
考古专业是西北大学精品专业之一,其古生物展览室中陈列了许多珍贵的化石,西北大学附中经常组织学生前往参观,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接触到考古成果,让课本知识更加具体、深刻地呈现在他们面前,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2.与科技创新、小发明结合
积极创造条件,创设平台开展全校性的“小发明、新点子、好创意”活动,并在高一和高二开展“落蛋、踩蛋”创新实验,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及时发现学生中的思维闪光点,搞好研究性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改进方法、不断创新、形成观念。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西北大学附中的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近年来共完成近500项课题研究,提交的论文质量较高,有实践、有观点、有创新。贾妍同学的研究论文《这样演示万有引力对吗?》发表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物理教学》杂志上,并被评为西安市科技创新二等奖。
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西北大学附中学生捷报连连。西北大学附中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选送的60余件科技创新作品,有将近一半获奖。
2004—2007年,西北大学附中学生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全国金奖1项,省级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市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1项。
2007年5月,西北大学附中首次组织学生参加第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联赛,获陕西赛区第二名及陕西省第七届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机器人项目第三名。
2001年至2007年西北大学附中学生获航摸比赛全国、省、市级多项大奖。
由于研究性学习成绩突出,2002年西北大学附中被西安市教育局确定为“研究性学习实验学校”。2003年获得“西安市科研先进学校”荣誉称号。2004年西北大学附中在碑林区召开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和经验交流会”上作了经验介绍。2008年获市教科所颁发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优秀实验学校的称号。2009年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全面发展关系研究》课题获课题研究报告类一等奖;出版课改专著《教学设计》一书,与前两出版的《教海泛舟》《教学反思》被誉为“西北大学附中校本教研三部曲”。学校获“陕西省教科研明星学校”称号
2010年3月学校获“陕西省基础教育质量建设工程项目实验学校”称号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