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姜 岚
(汉中市铺镇中学,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教师作为英语教学的导师,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发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效。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启发性学习、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阅读教学 启发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
一、采用启发式教学,激活学生自主探究的渴望
启发式教学主要是教学过程中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强调学生要有主动的、积极的、能动的学习状态,强调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英语教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就某个问题积极展开思考,让学生自主地进行分析判断,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一)运用多种启发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标题和插图等,结合平时所积累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大胆地认读和推断,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进行(外研社)英语必修3 Nlodule 1 Europe教学之前,我先让学生两人一组,利用已学内容进行问答。如:
(1)Where is the United Kingdom?
(2)Do you know its capital?
(3)Is London its capital?
(4)What Langnage do they speak?
然后挂出欧洲地图,分别指出法、意、希等六国,要求学生试着说出英文名称,首都城市等。学生根据已有历史知识及地理知识积极地回答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这几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准备状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一种探求知识的渴望。有的学生甚至还谈论到语言,国家的发展情况等,在课文教学过程中,设置情境从声、形、色多方面多角度吸引学生,在有疑难处点拨解答。
(二)把握恰当的启发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时机问题不仅在于教师对几个问题先后顺序的安排,更在于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的把握。例如在学习(外研社) Book3 Module1 Reading&vocabulary Creat European Cites.时,我用英语问有关某些城市的问题。如:
(1)Do you know the city of Paris?In Which country is it?Where is the country?…由此引出Activity 1中的四幅城市图;在此基础上继续用英语问学生问题,引出尽可能多的生词,如:
(2)Have you ever seen them?What are they called?(the Eiffel Tower;the Parthenon;the Uffizi Palace;the Sagrada Familia.)
(3)What can we draw from the text on how to be a wise vistor?
上述问题中,问题(1)紧贴课文中心句提出疑问;问题(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做全面剖析,经过深刻思考可以引起开放性讨论;问题(3)属于具有思维空间的问题,可以来挖掘文章的思想意义,升华文章的主题。通过设计3个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无疑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大大拓宽思维的范围,提升思维的层次。
二、创设情境,激励学生自主探究思维的欲望
认知需要是学生学习中最稳定和重要的动力。在学习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教师要创设认知需要的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觉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需要。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究的心理趋向,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诱发探究的意识,激活探究思维。如教学Book 3 Module 1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bits我设计如下:通过欣赏几幅病人图片导入阅读课文,设问:Do you often eat fish?Do you often eat vegetables?Do you eat much fat?Do you often catch colds?You eat a lot of sweet things,don't you?How much exercise do you take a week?通过不间断地提问及学生的回答,营造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已有生活习惯知识储备。最后设问:Why so many people have such serious diseases?And what does the writer want to express in the passage?这样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研究课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不仅完成了阅读任务,同时学生认识到了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谓一举两得。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满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愿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学习。在教室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因环境、条件、基础和个人爱好的不同,总存在着个体差异。探究性学习承认差异并力求通过教育手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因此,一堂课或一项探究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或自主确立。但教师应把握学生自主性的“度”,避免过于自主而脱离了教学中心。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的内容
一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内容进行探究。在学习阅读课文时,每位同学的兴趣着眼点均不同。总之,应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提高阅读水平。
(三)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伙伴
在课堂上,探究同一内容的同学可以组成临时探究小组,共同合作,这样每堂课的伙伴会不同,就有了多元的优势互补。课外的研究,学生更多的是愿意和自己喜欢的同伴共同探讨,商量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