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游戏的觉醒理论与元交际理论
觉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是近二十年来在西方国家心理学领域新兴起的两种新的游戏理论。它们体现了近年来不断发展的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在游戏研究中的延伸和影响。
一、游戏的觉醒理论
(一)理论基础:内驱力说
游戏的觉醒理论也可称为内驱力理论,或激活理论。它建立在内驱力学说的基础上,试图通过解释环境刺激和个体行为的关系,来揭示游戏的神经生理机制的假设性理论,理论的实质就是阐明游戏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
内驱力就是有机体的需要状态,其功能在于引起或激起行为,或给予行为以动力。传统的内驱力理论一般指生物内驱力,根源于达尔文进化论。这些内驱力是与饥渴、呼吸、排泄等生理需要状态相联系的,引起的是寻觅食物、水、空气等满足生存需要的活动。这些内驱力经过自然选择而进化,成为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机能。按照这种理论,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于满足食物,解除痛苦等基本的生物需要,指向于降低与这些需要有关的内驱力。
然而,传统的内驱力理论并不能用来解释人和动物的一切行为。人和动物的许多活动,如探索、调查研究、好奇、游戏、艺术、幽默等,显然与饥渴等内驱力无关,但是它们对于机体的健康、体内平衡状态的维持,具有同样重要的生物适应的意义。动物研究表明,老鼠为了探索具有新颖性的迷宫,宁肯离开安全而熟悉的巢穴,即使受到电刺激,也要实现这种探索。每个动物园的主任都付出了代价才知道,囚禁的动物往往不会活得很长,它们可能拒绝进食或生殖。人在退休后能活多久,往往不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是否优越,而取决于他们能否找到有兴趣的事来做。给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看各种花样的图片,结果发现他们花更多的时间注视图案更复杂的图片。因此,人们认为,机体不仅有食物、睡眠、性等需要,还有探索、寻求刺激、理解等需要。这样就导致了活动内驱力、探索内驱力的说法,从而导致了内外动机的区别。即与生理需求相联系的驱动力引发的行为,只是一种为了获得外部奖赏的手段性反应,因而是一种外部动机性行为;与生理需要无关的活动内驱力,则是一种自身的奖赏,是满足自身活动的需要,因而是一种内在动机性行为。
那么引起内在动机性行为的生理机制是怎样的呢?于是,一种神经系统觉醒状态的假设被引用,游戏的觉醒理论被提出。
(二)觉醒理论的基本观点
“觉醒”(arousal)是游戏的觉醒理论的核心概念。觉醒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或机体的一种驱力状态。它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外部刺激或环境刺激,二是机体的内部平衡机制。
伯莱因(Berlyne)最先提出了游戏的觉醒理论,他的观点经埃利斯(Allis)的进一步发展和修正,奠定了该派游戏理论的基础,并成为觉醒理论的基本观点。觉醒理论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1)环境刺激是觉醒的重要源泉。新异刺激,除了对学习提供不可缺少的线索作用之外,还可能激活机体,从而改变机体的驱动力状态。(2)机体具有维持体内平衡过程的自动调节机制。中枢神经系统能够通过一定的行为方式来自动调节觉醒水平,从而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最佳觉醒水平。
当外界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感觉器官对当前刺激进行感知分析。如果当刺激与过去的感觉经验不一致,即刺激是新异刺激时,就会使主体产生不确定性,因而导致觉醒水平的增高,机体感到紧张。中枢神经系统有维持最佳觉醒水平的要求,最佳觉醒水平使机体感到舒适,于是,它就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来降低觉醒水平;反之,当刺激过于单调、贫乏时,机体就会厌烦、疲劳,觉醒水平低于最佳状态,于是机体就会去主动寻求刺激,增加兴奋性,使觉醒水平由低回复到最佳状态。
在新异刺激——觉醒水平增高时,发生的行为是探究。所谓探究就是直接感知物体,是对物体的知觉属性(形状、颜色等)的反应。它是由刺激所控制的行为,回答“这个东西有什么用”的问题。觉醒理论的先驱伯莱因把它叫做“特殊性探究”,这种探究的作用在于获得关于外界物体的信息,消除不确定性,降低觉醒水平,以维持最佳状态。
在缺乏刺激——觉醒水平低下时,发生的行为是游戏。游戏的作用在于寻求刺激,避免厌烦等不良的状态,提高觉醒水平。所以,游戏是机体主动影响环境的倾向,它是由机体而不是由刺激所控制的行为,它回答“我能用它来干什么”的问题。例如,当儿童对滑梯已经熟悉,产生厌倦时,滑梯这一刺激对他来说已经很弱,这时他便变换新的滑滑梯的方式,如倒滑、趴着滑等,以增强这一刺激。伯莱因称之为“多样性探究”。
可见,游戏和探索都是在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最佳激活水平,所不同的是,探索是由外部刺激控制的行为,游戏是由有机体自身控制的行为。
(三)对游戏觉醒理论的评价
游戏的觉醒理论作为一种新的游戏理论,对学前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有重要作用。
首先,游戏的觉醒理论,把研究延伸到了游戏的生理机制这样一个更为微观的领域,同时,由于生理心理学的术语的运用,使得对游戏过程的描述更为精确和严谨。
其次,游戏的觉醒理论,提出了环境与人的交互作用的原理,启发我们应当重视幼儿园环境的科学创设合理组织。早期教育实践往往强调得更多的是丰富托幼机构的环境刺激,而不注意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背景中研究环境刺激的适当性、合理性。实际上,刺激缺乏,固然对儿童发展不利,但刺激过多,同样也是有害的。来自环境的刺激过多,会使机体觉醒水平增高,超出最佳范围,不仅会抑制游戏行为,而且会使探究行为刻板单一,防御性成分增加,孩子会感到紧张不安、厌恶、退缩。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时,应当注意从整体上考虑游戏材料的数量、新异性等因素的合理组织。
再次,游戏的觉醒理论,对于做好新生入园的适应工作也具有指导意义。当幼儿新入园时,全新的环境可使觉醒水平增高,孩子感到紧张、敏感、害羞、退缩。这时教师应当安排一些镶拼图形之类的独自游戏或其他认知性成分较高的安静性活动,这会更适合于孩子的觉醒状态。
二、游戏的元交际(meta-communication)理论
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是由贝特森(Bateson)提出来的,他运用逻辑学和数理论的学科原理来研究游戏,试图揭示游戏的意识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实质。人类的交际不仅有意义明确的言语交际,而且有意义含蓄的交际,即元交际。元交际依赖于交际双方对于隐喻的信息的辨识和理解。
(一)游戏的元交际特征
“元交际”是一种抽象的“交际”,是处于交际过程中的交际双方对对方真正的交际意图或所传递的信息的“意义”的辨识与理解。
元交际理论认为儿童游戏时往往通过动作、表情传递着一种隐含的信息——“这是玩啊”。例如,当一个孩子笑嘻嘻地将水洒向另一个孩子时,他脸上的表情已向对方发出了“这是玩的,不是真的”的信号,对方很快理解了这一信息,两人便玩起打水仗的游戏来。如果那个孩子没有或不能理解这一信息,那么误解就会产生。可见,元交际是一种意义含蓄的交际,表现为不用言传,只是意会的形式。装扮医生给病人打针的孩子,不用表白,他的“病人”就从这个装扮的环境中,领会了“这是假的,不会真的戳痛皮肉的”,也即活动的背景已表示了正在进行的动作,不具有这些动作应该具有的实际意义。可见,元交际的顺利与否依赖交际双方对于隐含意义的敏感性。这种理解隐含意义的敏感性,又取决于交际双方熟悉了解的程度和知识背景的相当程度。也就是说,只有当参与者能够就携带着“这是玩啊”的信息的信号达成协议或进行元交际,游戏才发生。所以,游戏是信息的交流和操作的过程,元交际是它的特征。
游戏中的元交际隐喻特征,在人类的文化生活中也普遍存在。首先,在一般的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在某些特别的场合需要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种特殊的表情向交际的对象表达某些不便直接表达的意思。其次,在特殊的文化交流中,元交际特征也比比皆是,比如许多风俗习惯就是隐喻了人们的向往、避讳和祝福;宗教中的许多仪式和标志也隐喻了某些特殊含义的事物;艺术中的许多形式如漫画、寓言等也都充分运用了隐喻的功能表达一种深刻的含义。再者,我们的语言表征系统更具有一个类似于元交际的结构特征。如我们在游戏的元交际中所看到的那层隐含意义,在表示一个肯定含义的同时,也表示了一个否定的含义。但表示“这是游戏”时,同时就在表示“这不是真的”;“我是假装打你”表达的就是“我不会真的打疼你的”。事实上,所有的人类语言陈述,都具有这一特征,人们在表述“这是什么”时候,就隐含了“这不是什么”的意思。当人们在谈论某个话题的时候,谈话者都知道什么不是谈论的对象。可见,元交际是一种包含了是什么和非什么的多层次分类系统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特征普遍存在于人类的文化中,存在于人类的表征系统中,这样一种表达技能是从游戏中开始习得的。正如贝特森说的:“游戏是一种途径,通过这种途径,我们习得了什么东西不是什么,掌握了‘非’某物的多层次的概念系统。”可见,游戏作为一种元交际,是通向人类文化和表征世界的途径和必需的技能,是组成人类文化的现实和基础。
(二)对游戏的元交际理论的评价
首先,游戏的元交际理论为追溯意识的种族演化史提供了依据。在人类有语言之前,人们的交际知识只是一种意会,即交际双方的沟通是对各自在特定的交际情境中的动作、表情所发出的信息的辨识和理解。这种对隐含意义的理解就是意识的萌芽,它发生在元交际中。随着语言的出现,那些由动作表情来表示的隐含意义就被语言揭示,便出现了意义明确的语言交际。而元交际则来源于游戏。在高等动物的游戏中,动物就已经会用夸张的动作表情,表现出一种“玩相”。当它的同伴注意到这种隐含在“玩相”中的“这是游戏”的信号时,就会做出肯定的应答。可见,在元交际的进化演变过程中,先有元交际,后有人类的语言交际,而语言交际又隐含着元交际。元交际作为人类语言交际的基础,既是历史的,也是逻辑的。而意识产生于元交际,游戏又是元交际的来源之一。因此,意识就在游戏中产生。可见,游戏的元交际理论就为这样一种论点提供了依据:沿着游戏发生的历史,可以追溯意识的种族演化史。
其次,游戏的元交际理论有助于深化对游戏本身价值的认识。贝特森认为,游戏尤其是角色游戏的价值不在于其具体的内容。例如儿童玩“大主教”的游戏,并不是在学习如何做大主教,也不是在学习某个特定的角色或掌握特定的行为方式,而是在学习关于角色的概念,在区分一种角色与其他角色的不同,了解行为方式与行为背景(如角色与其相应的行为方式,游戏与游戏情景)之间的制约关系。总之,游戏是一种学习,但幼儿在游戏中不是孤立地学习一个事物,而是在事物的关系和联系中,即在“非”某物的物体群中学习,学会区分与概括。
关于游戏的作用或意义,从来人们都是把游戏看作是发展其他“重要的”、“有价值”的品质和技能如守恒、发散思维等的工具或手段。然而,贝特森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认为游戏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它不仅仅在文明的进化中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身就是进入人类的文化和表征世界的一种必需的技能。
小 结
本章以上各派现代游戏理论,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分别论述了游戏的性质和游戏的功能,大致可以区分出三条主要的线索:一条是偏重认知的线索,以皮亚杰理论为先导,强调认知的发展与游戏的关系;一条是偏重情感的线索,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先驱,强调情感的成熟与游戏的关系;一条是偏重社会性本质的线索,以前苏联活动理论为核心,强调社会实践与游戏的关系。这样三条线索的划分,并不意味着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界限,事实上每一条线上本身展现出的各种观点之异同,又多少与其他线上的某些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而且现代的各种观点理论和观点,又都能找到古典理论的影子。每一种理论观点都是在借鉴和扩展前人的理论观点,正是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今天的游戏理论宝库才显得如此丰富多彩。同时,各种不同的游戏理论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游戏的意义,拓展我们认识游戏的视野的深度和广度。各种各样的游戏理论对于游戏的解释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不管他们是把游戏看作是自我调节的机制还是对冲突和焦虑的处理和解决;是把游戏看作是对环境的探究还是对刺激的主动寻求;是把游戏看作是社会反映性活动还是愿望的满足,它们都包含了一个基本的观点:游戏是重要的任务。
【学习评价】
1.简述精神分析学派关于游戏的主要观点。
2.论述皮亚杰关于游戏与认知发展关系的观点。
3.论述认知发展理论游戏的不同阶段游戏的发展。
4.论述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5.比较分析现代三大理论流派游戏理论的异同。
6.简述游戏觉醒理论的主要观点。
7.简述研究游戏的元交际特征的意义。
【注释】
[1]威廉·C·格莱因,计文莹等译.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34页
[2]埃里克森,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3]杜·舒尔茨.杨立能等译.现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353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