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兴学育才 倾心造福桑梓——访新店小学始建的历史见证人张生金
张浩然
2010年年底的一天,笔者走访了新店年届耄耋,尚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思维记忆清晰且十分健谈的张生经老人。在宽敞明亮的楼下客厅,老人十分热情、客气地接待了笔者,一一回答了笔者的提问。现以问答方式记录在下:
《本书》主要史料提供者张生金(85岁)近照
问:您老是新店唯一一个可以说清新店初小始建历史的人,请您回忆一下新店初小创建于哪一年?
答:新店初小创建是在民国三十年,你推算一下它在阳历多少年?(笔者插话:民国三十年当是1941年。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次年建立中华民国,纪年民国元年)。
问:最初是谁牵头兴办的?
答:那时咱新店的大汗,头面人物是孙克昌、杨作祯和你七爸(张德福),是他们三人牵头主持创办的。
问:办学的资金是国民政府拨款还是通过其他渠道筹集的?
答:资金是他三人借当时国民政府倡办地方教育之机,报批申领了将近二三百亩学田,都是山坡沟湾蛮荒未垦地和河滩沙石盐碱地,然后把学田卖给、包租给当地无地少地的农户开垦耕种,按年按亩筹取学金,作为办学的基本资金,再向地方上殷实大户募捐了一点,政府未拨分文。
问:建校用地是咋解决的?
答:资金筹措差不多了,孙克昌主动献出他家一垧地面积的园田作为建校用地。人家当时土地比较宽裕,他人也开通有眼光。
问:建校的资金、用地解决了,请您谈谈动工修建的情形如何?
答:1941年春,破土动工。上述三人监工督建。并号召“有钱出钱,无钱出工”。各家各户一根两根捐出椽檩,请甘坡水师做木活,土坯包打了一部分,地方人打了一部分,到秋后一座四合院式的学堂建成了。建有三座教室、先生住房、三尖式校门头。做了十多条桌连椅的课桌和黑板、讲桌。秋后开学,把新店私塾学堂合并一处。
问:新店初小建成,第一届学生有多少?现在还健在的有哪些人?
答:第一届学生就是私塾学生,一二十人,现在都已年奔80了,现在健在的有杨茂林、张明元、张富存、张鹏玉、段岔的张自修、通渭中庄的鬼三子(路宗文)、张学忠、何海江、贾良德等十来个人了。
问:随带问问新店私塾小学的情况?
答:1941年前两三年,地方上办了私塾学堂,由杨老师授业教徒,四次迁挪凑合,学生就那么一二十人,直到新店国民小学建成合并到一处。
笔者:谢谢您老!
2010年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