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长自己要能狠下心来,尽量放手让孩子做
我曾看过一篇关于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教育,他父母在他三四岁时就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洗脸时,让孩子自己端水盆,虽然洒了一地水,孩子哭着,但家长就是站在一旁不帮忙,直至洗好脸,把地上的水擦干净为止,我想,这就是自理。
为此家长要学会耐心等待,常做激励孩子的工作。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孩子可能拿着扫把却扫不干净地;可能整铺床却总也弄不平整;可能在洗碗时,打碎了碗;再或者想整理玩具,却不能坚持。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孩子第一次就做得很好,他们需要时间。当他第一次尝试的时候,等着他,给他充足的时间,让他慢慢适应,并不断鼓励他。当他失望的时候安慰他,帮助他;当他进步的时候,称赞他,激励他。要善于发现他的每一点滴进步,常鼓励,多夸奖!在家长的鼓励声中,孩子会不断发现自己能力的提高。而不能一看到孩子动作慢,做得不够好,就马上凑过去帮着孩子做。相信,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下,定会收获多多,不断成长。
有个深有体会的人自述:
我妈妈是一个非常勤快的人,勤快到什么事情都不让我做的地步,以至于我在刚结婚的时候,连一条裤子都不会叠。所以我想,不能这样对待我儿子。我的儿子从五岁起我就让他学着干家务了。看着小个子趴在地上擦地板,邻居们都笑了,母亲更是笑得眼泪都掉出来了,不住地说:“真是懒娘养个勤孩子啊。”
后来儿子上了小学,懂事了,学会抗议了,说我是剥削阶级,剥削他的劳动力,从此拒绝干家务。这时我就想了一个妙招,不再给他零用钱,如果想要零用钱的话必须靠劳动来换取,比如洗一次碗给两元钱,倒一次垃圾给一元钱等等。这招还真管用,为了得到零用钱买好吃的零食,买好玩的玩具,他又接手了干家务的任务,而且干得非常好。以前洗个碗,弄得满厨房和满身的水,现在不但不会把水溅出来,而且把碗洗得比我还干净。我觉得这样很好,不但锻炼了他的动手能力,而且让他知道唯有劳动,才能获得报酬的道理。让他从小就杜绝不劳而获的思想,这样将来才不会做“啃老族”。
以前我用的是配置很低的电脑,后来换了新房子就把老电脑给换成了配置很高的新电脑,但以前写的一些小说就没了。要重新给出版社出书就得照着已经出版的样书再次输入电脑,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出版社。
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打字让我很头痛,于是我又想到了儿子,让他来给我打字,给予他低廉的报酬。这样不但我轻松了,还锻炼了儿子的打字速度和拼音能力。
看着学习工作两不误的儿子,我感叹道:还是做个懒娘好啊,不但自己轻松,还能锻炼了孩子,让他变得更加有用和懂事。
奉劝所有有小孩子的父母,不要一味地让他们死读书,从而丧失了动手能力和道德准则,这世界除了念书还有生活。都来学学我吧,让家里多个廉价“童工”,那可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哦。
父母“懒”一点,恰恰对孩子有用。事情就是这么多,你不做,总得有人做,你做了,孩子当然没有家务做了。父母“懒”一些,正是为了孩子好。真正对孩子好的家长,就应该是放手让孩子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