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老子》三则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1]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运夷》)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苦恩》)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2](《守微》)
【注释】
[1]已:停止。
[2]慎:谨慎。
【译文】
水盛在任何器皿里,都不能太满,太满了便会溢出来,所以在满了以前,最好停止增加水量。刀子能用便可以了,如果磨得太锐利,用起来虽较顺手,但容易折断,无法长保。一个人拥有太多的财富、太高的权势,会遭到别人的觊觎,自己也常因太骄傲而陷入奢靡,反而无法长期保有财富。
只看见自己的人不能明辨事理;自以为是的人辨不清是非;自我夸耀的人显不出功劳;自高自大的人不可能长久。
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就不会有失败之事。
【赏析】
李耳(约前580~约前500年),字伯阳,又称老聃,后人称其为“老子”。汉族,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县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