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子》二则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1]。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2]。(《外储说左上》)
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概者,平量者也[3]。吏者,平法者也。治国者,不可失平也。(《外储说左下》)
【注释】
[1]劝:努力。已:治愈。
[2]拂:违逆。听:接受,采纳。致:取得,获得。
[3]概:称粮食时用来刮平斗斛的木板。量:泛指斗、斛等量器。
【译文】
良药苦口,聪明人还是努力喝下去,因为知道喝下去会治好自己的病。忠言逆耳,圣明的君主还是接受它,因为知道忠言有助于取得成功。
善于为官的人树立德行,不能为官的人树立仇怨。概是用来刮平斗斛的。官员是用来维护法律公平的。治理国家,是不能失去公平的。
【赏析】
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