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学校软实力的概念和特征
学校软实力研究是从中小学校组织特征出发,辨析学校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找出这个形成过程的特点,从而界定学校软实力概念内涵。
一、中小学校的组织特征
中小学校的软实力是建立在学校这个特殊组织基础上的生命基因,是学校内秉的生存力量和发展的核心能力,它必然带有“中小学校”与生俱来的生命体征,正是这种生命体征使“中小学校”组织区别于企业、大学等其他社会组织,也正因为这种组织特征的存在,使“中小学校软实力”有着不同于国家层面、区域层面或其他社会组织软实力的特征。所以,界定中小学校的“软实力”的概念,必须鉴别出“学校”、“中小学校”的组织特征,在这种组织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中小学校软实力的概念内涵及其特征。
从学校产生、发展的历史看,当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需要将已掌握的知识、规范向别人或下一代传递,也需要学习别人已经掌握的知识,这就需要“教育”这种行为,这时就发生了没有“学校”的、私下的、零散的“教育”活动。当文字产生并脱离知识传播的当事人而独立存在的时候,“教与学的活动成为必要和可能,导致学校的发生”。[44]“学校”首先是作为“公共教育机构”与家庭教育、家庭教师的教学形式对举的,表示它是向公众开放实施“教育”活动的场所。《现代汉语词典》定义学校为“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辞海》将学校定义为“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所以,学校是不同于一般社会组织的特殊组织,它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第一,学校不是经营性组织,是国家的强制性规范机构。我国《教育法》第25条规定,“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二,学校从根本上说是服务性组织,它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以及学生所代表的家庭乃至社会,因此学校应该把学生、家长、社会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第三,学校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组织,它具有一切社会组织所共有的特征,在现代条件下学校是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因此学校必须完成与社会的沟通并把这种沟通能力传递给学生;第四,学校是国家意志和社会文化的承载传承机构,必须体现国家意志、承担社会责任。
传统意义上的学校组织通常采取“金字塔”式的科层组织形式。马克斯·韦伯站在古典管理理论的立场认为,“学校的确是一种高度发展了的科层制组织。正由于如此,学校表现出许多如同军事机构、工业机构以及政府机构相似的特征并且可以运用这些机构所采用的许多方法。”[45]但这种看法显然已经过时,它片面强调了学校的社会功能以及效率、绩效等要素而忽视了学校教育“育人”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学校在价值追求、行为方式方面有所偏颇。教育组织行为学对学校组织特性有过这样的认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对学校组织有两种看法,其一是传统的看法,把学校组织视为一个权力和信息集中于高层的等级体系,因此一些首创性的好主意从高层传递到低一层去落实,体现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另一种较新的看法认为:学校组织是合作性的、社团性的甚至是协作的系统。在这样的学校组织体系中,奇思妙想处处可见,组织成员充满活力。肖川认为学校作为一种社会建制,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具有双重的功能,其一是为个体提供生存、发展的知识和思想启蒙与人性解放;其二为社会的永续发展进行文化的传承与正统的维系。[46]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背景下,学校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也不可能与现实生活割裂,它是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是由多个变量因素构成的一个个子系统的集合,这些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学校系统的运转。所以,学校组织在当今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开放的、师生相互学习、相互依存的、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学习共同体,是一个道德共享场所,是一个充满关怀、人道、合作、参与的集合体,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把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由这些因素集合形成的文化作为首要的、基本的理念置于学校目标的最高端,正如《纲要》所指出的,“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这是学校在当下情境下的首要责任。
进一步分析,同样是学校,中小学校与大学也有着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竞争性”上。大学是讲究竞争的,大学的功能就是为国家提供竞争力。波特(MichaelPorter.)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生产要素竞争力是整个“钻石体系”的形成基础,是决定一国或地区竞争力成长发展的基础,而大学竞争力的强弱,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该国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所以,“大学教育体系可影响一国产业竞争力的发展,继而影响到一国的总体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是社会的核心,已是不争的事实”。[47]大学的这种功能使其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经济学家通常将其与公共产品对举,称为私人产品,对私人产品的获取是要经过竞争的。而中小学校特别是公办中小学校是国家利用公共资源为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带有明显的公益性,这使它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尽管目前我国的高中和某些地方的初中甚至小学出现了拥挤现象,但从本质上说,中小学校属于公共产品(娄成武、李坚,2006)。中小学校的这种属性,使得它更突出的代表了学校组织的一般性特征,更强烈的要求把公正、道义置于价值观的顶端,把维护公平、权利作为主要的教育途径和手段。这是中小学校最根本的特征,也将是中小学校软实力的主要特征。
二、学校软实力的形成过程
学校的组织特征决定了学校组织的形成以及学校软实力的形成于其他组织有着巨大差异。约瑟夫·奈在分析软实力的作用机理时提出了“资源——潜在软实力——现实软实力”的模式,他的出发点是国家间的资源竞争、实力竞争。企业和大学软实力的研究也把资源的占有作为软实力形成的起点,这与学校软实力的形成过程不同。其一,学校是公共产品,是国家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公共服务,大多数情况下学校的基础资源都是由国家安排,不需要学校去争取的,所以学校软实力的形成不是以基础性资源(或至少是硬性资源)的占有为起点的;其二,当我们考察一所学校的软实力的时候,实际上它可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在学校存在的这段历史当中,可以肯定它已经具备了某些软实力的因素,历史上的这些软实力因素可能比这所学校当下的情况还要好些。比如一些曾经在历史上很辉煌的学校,包括钱学森曾经就读的北师大附中、上海中学等等名校,它们在历史上所取得的成就显示出它们的“软实力”或者软实力的某一个方面是非常突出的,但现在这种“软实力”或软实力中的突出方面反而可能已经消失或不如从前了。所以学校软实力的形成不是线形过程,可能是环形或螺旋形的;其三,学校的生存竞争不是像企业之间那么的激烈,学校一旦生成就不会象企业那样发生巨变,学校的软实力也就会有一个比较长的维系过程,而学校发生变化时它的软实力的变化不一定是同步的,有时候这种变化是滞后的;其四,学校资源及其作用的模糊性也使得学校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有其特殊性。学校最重要的资源是教师,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只要有好教师这所学校就能吸引学生,就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正如陶行知说过的:“就科学教育而言,教师是第一位的”。当此情形下,学校对校舍、设备等硬资源的占有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为了清晰地了解学校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我们以江西省优秀重点中学南昌市第二中学的软实力形成为例进行分析。这所百年老校的前身心远中学创建于1901年,与天津南开、长沙明德同为当时中国三大私立名校之一。1949年9月10日,改名为江西省立第二联合中学。1953年中学改市级建制,正式定名为南昌市第二中学至今,成为教育部在全国重点联系的30所中学之一。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学校,出席全国文教系统群英会,是中国教育学会数学、物理奥赛和英语教研培训基地。
南昌二中从创办开始,历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种社会制度的变迁,历经建国以来重大社会变革,先后有20多位校长任职,学校教师换了几代人,进行了几次整体搬迁。从软实力的形成过程来看,学校创始人熊育先生和志同道合的同仁带着“教育救国,培养学生爱国思想”的信念,开办心远中学,并以“问渠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的意境给学校命名,这时,学校已经具备了软实力中的“文化、价值观”等资源,学校软实力已初现端倪;在早期办学中,学校师生将爱国主义、共产主义思想相结合,形成了共同的理想和人生追求,出现了赵醒侬、袁玉冰、黄道、曾天宇等一批江西早期优秀共产党员,学校的文化和价值观得到内部成员的认可,学校软实力基本形成;在社会环境变革和内部因素的变化中,二中人形成了“勤朴肃毅”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名称虽居第二位,成绩须占最高峰”的领先精神,在政府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产生自豪感,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形成了学校的品牌影响力,成为省级重点中学和名校,这时学校已经形成了文化的吸引力和对外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学校整合历届校友、家长、教研机构等社会资源,走内涵发展之路,进一步提升学校效能,实现了新的跨越:校园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300多亩,在校学生从1000人左右发展到近6000人,学校教师从几十人发展到近300人,学校的办学资源越来越丰富,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提高,保持了在全市乃至全省基础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这时,学校软实力得到自我超越和提升。
通过对个案的分析,我们将学校软实力的形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学校软实力潜在阶段。学校领导和教师带着大致相同的信念或价值观集合在一起,在国家或社会规定的规范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时学校已经拥有一定的资源,这些资源使得学校的软实力已经初现端倪;第二阶段为学校资源整合和软实力基本形成阶段。学校内部人员将已经拥有的软硬资源进行整合,使之带有这所学校独有的色彩,形成适合于自身的话语体系、制度规范、行为习惯以及管理体系,这时学校的软实力基本形成;第三阶段为学校软实力对外传播阶段。在基本形成的软实力基础上,学校内部人员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大家在共同的规范和信念指导下积极行动,获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成绩,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教师和学生对学校产生依赖和自豪感,形成对内对外的吸引力、影响力,学校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使学校软实力达到成熟状态;第四阶段为学校软实力的自我超越和提升阶段。学校行为规范和社会影响力形成以后,学校领导和教师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形成学校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突出特色和学校整体创新能力,这时学校原有的平衡将被打破,原有的软实力资源发生变化,出现资源的重新组合,学校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软实力将得到再一次的提升。
我们设计的学校软实力形成过程图(见图1-2)表明,学校软实力的形成虽然有方向性,但从学校发展的长远历史来看,已经形成的学校软实力将成为学校下一轮发展的潜在资源,需要根据新情况进行整合,而且在学校变化或变革中,有些软实力资源可能发生变化,比如领导人变动、教师退休等,这时需要对新进入的资源进行新的整合。这样,学校软实力就永远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
图1-2 学校软实力形成过程图
三、学校软实力的内涵
对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的软实力的界定,企业的研究比较丰富也比较成熟,但对“学校”这种组织的软实力的界定比较少,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和国内学者界定软实力概念一样,对大学软实力的界定也采取二种方法。一种是从大学软实力“是什么”的角度界定,李洁、杜宇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所大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及大学精神诸要素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文化力量,是一种特殊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硬实力共同构成大学综合实力。”[48]吕堂红,周林华认为,“高校软实力是指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的品质,以及由此形成的特有文化。它植根于学校的办学理念,熔铸在学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49]另一种是从大学软实力“有什么”的角度论述。李化树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学校文化,是大学精神、大学传统、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校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大学软实力源于大学综合实力。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发展定位,丰厚的教育投人,强大的人力资源,一流的学科专业,完善的经营管理,健全的运行机制等,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软实力“隐性资源”。[50]徐白蓉指出:“高校软实力是学校综合实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大学精神、治学理念、战略目标、传统特色、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表征,反映了一所学校及其师生员工的理想和价值追求,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潜力。”[51]蔡先金指出:“软实力同样也是大学中存在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更高层次的概念,包括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各类机构和人员权力的分配以及日常工作的计划、管理,还有校风、教风、学风、考风和学校师生员工的士气、精神状态,以及学校的传统、大学文化氛围、大学的形象、声誉与品牌等等,最终反映在大学对社会的影响力以及对生源的吸引力。”[52]
对中小学校“软实力”的界定也有“是什么”和“有什么”两种方法,并且主要从实力、竞争力角度进行界定。《海门日报》2008年5月15日登载了对江苏省四星级学校包场高级中学校长朱国兴的访谈,他谈到,学校软实力是学校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与核心发展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5期的一篇文章中说:“学校软实力,可以理解为一所学校为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的能力。它是学校确保所有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达成高质量学业的能力。学校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对内的凝聚力,对外的竞争力、影响力。对内的凝聚力,主要同学校精神文化有关;对外的竞争力,主要同学校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学校教师的课程执行力有关;对外的影响力,主要同学校办学业绩、学校特色、学校品牌有关。学校软实力同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设备、信息技术装备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物质,即学校硬实力,共同构成了学校办学的综合实力。”[53]李月彬指出:“学校的校舍、设备、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的水平和质量属于‘硬实力’,教育的观念、教师素质、科研能力、管理水平、教学效率、办学特色、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等属于‘软实力’。具体到学校,软实力是指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学校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54]
虽然对学校软实力的研究成果还不太丰富,我们还是可以观察到,这些界定是深受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的影响,而将“权力”(实力)、“竞争力”作为学校软实力概念的核心的。这种界定方法忽视了学校的组织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中小学校与主权国家之间的竞争、企业之间的竞争、甚至大学之间的竞争都有着质的差别,正如童世骏指出的“一个国家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确实也有力量对比、实力竞争的关系,但与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相比,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学校软实力不应该与其他组织一样将竞争性置于核心,而是应该将关注的重心转向学校内部,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服务,并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它不是不可复制的,甚至也不是唯一的,在某种意义上,学校软实力建设追求的就是一种示范性,就是为同行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探索路径。
当然,学校的这些特征并不代表学校之间没有差别,也不代表学校没有通过软实力建设实现自我提升的必要。不管怎么说,学校现有的规模、水平、师资、品牌等软硬资源还是有差别的,从而使学校外在的影响力、内在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存在差异。特别重要的是,学校面对的学生是差异巨大的,他们的个性、智能表现、发展要求都是无法复制的,从而要求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手段、方法也要丰富多样,各具特色。这样,学校完全有必要通过构建富有特色的软实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满足学生丰富多样的成长需求,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引领社区乃至社会文化的发展。界定学校软实力的概念既要关注学校存在的终极意义,使其区别于国家软实力或其他组织的软实力,又必须要注意到学校现实的资源差别以及学生的差异性带来的个性化要求,准确地把握学校软实力的功能和特征。
我们认为,学校软实力的内涵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学校拥有哪些资源?第二,这些资源的质量如何,在学校发挥了哪些作用?第三,学校是如何整合这些资源的,整合的过程、机制是怎样的?第四,学校整合资源的能力、水平如何?第五,通过整合资源,学校获得了哪些进步,产生了哪些效能?把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学校软实力就是学校通过整合内外、软硬资源,凝聚师生人心,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高质量教育,为他们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的能力,为教师创造幸福生活、提供专业成长条件的能力,以及运用这些能力使学校办学行为获得更高效能的机制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内对外的文化、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学校软实力包括学校文化、价值观、凝聚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这些因素既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又是可以单独影响办学水平、形成办学特色的构件。
四、学校软实力的特征
学者们总结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概念包括了四个方面的特征。第一,以“实力”为基础。从词语结构上看,“软实力”的中心词是“实力”,而“软”这个词是修饰“实力”说明“实力”特征的。对“实力”的理解有二个角度,一是从行为角度,指获得对他人行为影响力的能力,目的是为了获得理想的结果;二是从资源角度,指拥有的可影响结果的资源和能力。“软实力”属于“实力”的范畴,是实力的拥有者在与物质世界、社会环境和他人打交道的时候实现自己意志的能力;第二,将“软实力”的来源规定为无形的、隐性的资源。约瑟夫·奈对“软实力”资源的三个方面的解释都是在过去是不太受重视的文化、价值观、影响力等“软”指标,这正是“软实力”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关键点;第三,实现“软实力”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合法性、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约瑟夫·奈指出,了解“硬实力”和“软实力”区别的方式之一“就是考虑你为达到目的和选用的各种方式……如果在没有任何明显威胁或交易存在的情况下,我被你说服并跟从你的目标——简而言之,如果我的行为受控于一种可知而不可及的吸引力——那么你的软实力就发挥功效了”;[55]第四,明确划分“硬实力”和“软实力”范畴。约瑟夫·奈认为“硬实力”和“软实力”同属实力范畴,都是以影响他人行为达到自身目的的能力,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其行为的性质和资源的实在程度不同。他还列表说明了“硬实力”和“软实力”之间的区别。
表1-2 力量[56]
国内一些研究者借助于软实力的一般性特征和企业软实力的特征来对学校软实力特征进行分析。李洁、杜宇总结出大学软实力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大学软实力是可以感知的潜在的隐性的力量。软实力重在一个“软”字,这种软的力量具有超强的扩张性和传导性,可以超越时空,产生巨大的影响力;第二,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终极竞争力,而且是居于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是核心竞争力;第三,大学软实力资源难于控制,需要长期的艰苦建设,绝对不会像有些硬实力项目那样可以一蹴而就。软实力主要依靠自己独立建设,不可以模仿或依靠外援,也不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取得。[57]
学校软实力虽然体现了软实力概念的一般性特征,但又必须 以学校组织特征为依据,将其与国家软实力、企业软实力和大学软实力的特征区别开来。具体说来,包括以下一些方面。
同质性与独特性。软实力概念的最初提出以及在企业等竞争性领域的衍生都表示出软实力具备的竞争性特征,它们强调的是国家或企业所拥有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这一点与中小学校大不相同。中小学校的组织特征规定了学校应该把普世的公正、道义置于教育价值观的顶端,把维护所有学生权利、为所有学生提供公平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理念。从现实层面看,中小学校是国家举办的公益性组织,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所以学校必须体现国家对学校的强制性要求,体现国家和社会对学校育人目标的规定,这使得中小学校有很多同质的东西。比如总体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标准的统一性、教学过程的趋同性、测量和评价标准的单一性等,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以及校风、学风都提到责任、爱国、团结、向上等,我们也常常议论到学生没有特长、没有个性的问题,正是这种同质化的表现。
但是,学校根本目标和办学宗旨的趋同并不代表着学校不可以有自己的特色,这主要表现在学校拥有的资源的差异和学校对学生个体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的差异上。学校资源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学生对学校的选择。另一方面,学校是由一个个富有特色的鲜活的生命个体组成的,如果仅仅从国家和社会层面理解学校的教育目的,就会把学生的个体看做整体中的一个符号而丧失学生个体的特征,那样学校仅仅是完成国家和社会任务的机器,从教育价值观上来说这仅代表了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而人本本位的教育价值观要求学校关注学生的个体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指导和帮助,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合适的发展。正如《纲要》强调的: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所以学校的软实力也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使学校可以与其他学校区别开来,形成学校的特色。
系统性与弥漫性。学校软实力是一个系统,它是众多元素共同构成并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体系,比如人们通常提到的国家软实力所包含的政治体系、民族士气、民族文化、经济体制、历史发展、科学技术、意识形态等因素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同样,学校的软实力构成的各个要素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比如学校的文化必然会影响到学校的凝聚力和行为习惯,而学校凝聚力的差异将影响学校的士气和风气,从而使学校效能、影响力出现差异,这就是学校软实力的系统性特征。
学校软实力的弥漫性源于其资源的弥漫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学校文化资源的弥漫性。研究者们都认定文化资源是软实力的主要来源之一,而文化资源是散落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文化是一种难以琢磨的东西,但文化又确实处处存在并令人时时感知着。学校文化的这种不确定性、抽象性、不易把握的特性使学校软实力带有弥漫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学校软实力的各个构成因素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独立存在和发挥作用,甚至可能在人们通常认为的软实力“系统”并不发达的情况下表现得极为突出,这种突出会影响到学校软实力的整体状况,使学校可能在任意一个方面被人们判定为“强”或“弱”。本书作者对国内外许多知名学校进行过分析,发现这些学校都有着不同的办学特色,是这些特色支撑着这些学校成为知名学校,而这些特色就来源于学校软实力的某个方面。因此学校软实力既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被整体感知,也可以在某一个方面或者还没有进入我们视野的任何一个方面被感知,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软实力整体都好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能够进入我们视野的都是软实力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比较突出的学校。
模糊性和相对性。人们通常认为资源分为“软”的和“硬”的两种,在很多研究者看来学校的资源也是这样。通常被称为学校硬资源的包括学校规模、资金、校舍、教学仪器等,被称为学校软资源的包括品牌、精神、理念、价值观、制度等等。据此人们把学校拥有的硬资源和软资源的多少看作是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差异。但是当我们具体的来分辨哪些是学校硬资源,哪些是学校软资源时却发现了问题,有些构成学校资源的基础性因素不知道应该被称为硬资源还是软资源。比如学校师资队伍的人数、结构、学历等等通常被称为学校的硬资源或硬实力,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素质有可能被称为软资源或软实力。那么能否把存在于教师之中的这种资源分开呢?再比如学校领导力通常被看作是学校的软实力,但是学校校长的职称、年龄等等又被称为硬指标。还比如学校的学生数量、学习成绩是学校的硬资源,但学生的道德、情感、价值观又属于软实力的范畴。如此,学校软实力的资源是模糊的、相对的,如果要强行将其截然分开,就会陷入约瑟夫·奈对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资源划分过于简单和绝对的泥潭。
学校资源的模糊性造成了学校“实力”的相对性,人们难以分辨哪些是硬实力,哪些是软实力,更难以分辨学校获得的成就哪些来源于硬实力,哪些来源于软实力。所以我们在分辨学校软、硬实力时要注意到它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不能把思维局限在静态的物质层面,机械地把各种实力贴上“软”或“硬”的标签。
开放性与嵌入性。学校软实力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系统。在软实力的经典理论中,获得合法性是既定目标,而影响力、感召力、吸引力、价值观和游戏规则的塑造力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并不是最后的定论,在国内研究者的眼中,软实力还包括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执行力、国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等,在企业家的眼中软实力还包括品牌商誉力、集成整合力等等要素。据此推论,人们对不同的客体和不同的资源,会发现不同的软实力因素,这些因素都可能对软实力的提升或者说对学校的提升有着帮助作用。可见学校软实力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一个开放的系统。
学校软实力的开放性使得人们可以将学校以外的资源嵌入其中。布迪厄(Budieu)和普特南(RobertD,Putnan)提出过社会资本的概念。他们将社会资本定义为“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科尔曼(Coleman)把社会资本界定为个人拥有的社会结构资源,认为社会资本是根据其功能来定义的,和其它形式的资本一样,社会资本是生产性的,能够使某些目的的实现成为可能。对学校而言,社会资本就是学校办学需要的社会资源,学校可以对各种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比如学校的社会网络中,家长、教研机构、大学以及社区对学校的教育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将这些可能是偶然发生的关系加以维系,转变成既必须又有选择性的关系,转变成从主观上感到有必要维持其存在的关系,转变成在体制上得到保障的关系,使学校的软实力资源进一步丰富。本章执笔者曾经工作过的南昌市第十六中学,通过与江西省著名的优质中学临川二中的联合办学,将临川二中的品牌声誉、优秀师资引入学校,很快使学校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学校办学水平逐步提高,从一所普通高中晋升为江西省重点建设中学。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南昌市的各个城区都在进行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的对接、合并,将优质教育资源嵌入薄弱学校,并且已经形成制度。这是对学校软实力资源嵌入性特征的最好注解。
边际效益递增性与成长性。学校软资源与硬资源的不同还在于它的边际效益递增性。学校的硬资源在使用中是会折旧损耗的,而软资源在应用中不仅不会磨损和损耗,相反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其能力会越来越强,量会越来越大,它的边际成本会递减而边际效益会递增。比如学校教师的知识、能力随着使用过程的不断积累会越来越多,学校的价值观会随着反复提倡而更具吸引力,学校的社会资本会在不断的经营中越来越多,像滚雪球那样不断粘合新的社会资本进入到学校软实力之中,学校的影响力也会随着学校的发展而得到保持并逐渐扩散。
学校软实力的弥漫性说明了学校软实力的各个子系统都可能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自己的特色与活力,许多学校正是依靠这些特色维系和发展的。学校通过对这种特色进行认知、维护和迁移,可以带动软实力的整体提升,这样学校软实力就从某一个方面的突出演变为几个方面或整体的突出,从而使学校软实力获得整体成长。本书第六章 将要介绍的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以紧盯市场、与企业深度合作为突破口,及时调整、设置新专业,稳定就业渠道,以98%以上的就业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创业文化的感召力吸引学生和企业,在社会上形成了很大影响。短短几年时间,学校快速成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骨干龙头职业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