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学科学说课范例
《声音》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中的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是在探索了声音的产生、变化、传播后,对耳朵的研究,教材呈现了三个内容:一通过对耳的结构和功能的探究,让学生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二通过观察比较、动手实验,掌握人体内鼓膜的作用;三通过实验观察,知道耳廓的作用。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为《保护我们的听力》一课奠定了感性和理性的基础.
(二)学生分析
学生对于耳朵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它的外部特征以及它是一个重要的人体听觉器官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至于耳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各部分都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
(三)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道人的耳朵的构造及其每个部分的作用。
2.通过体验活动感受鼓膜的作用。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并且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
4.培养对听力有障碍的人的爱心和同情心。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自制鼓膜模型探究声音是怎样对鼓膜产生影响的,并能解释人耳鼓膜的作用。
教学难点:了解耳朵到底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五)教法、学法
教法:声音与我们息息相关,学习本课内容要从生活中已有的感性认识出发,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适当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并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归纳认识问题。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动画、视频等展示耳的奥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获得一整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实验体验法掌握相关知识。让学生分组实验,小组合作交流,思维互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六)教学准备
为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的教学材料有:
关于耳朵构造、听觉的产生、耳的卫生等教学课件,1个玻璃杯、气球皮、音叉、纸屑、小锤。
(七)教学设计
为完成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导入新知
课一开始我播放大自然各种声音课件,让学生由听到的产生联想,然后汇报。我顺势提问:我们是怎样听到这么美妙的声音的呢?学生会说出“用耳朵”。我紧接着追问:我们的耳朵又是怎样听见声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时板书课题。
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声音课件导入,创设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唤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能成功达到引入新课的目的。
2.探究新知,认识鼓膜
首先我组织学生讨论:关于耳朵你们知道些什么?这一环节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仔细倾听,做好点拨评价,以了解学生的原有认知水平。然后播放耳朵构造相关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在传统教学中,运用耳的结构模型让学生认识耳朵构造,但对于全部同学来说,演示效果不好。利用视频展示,效果就会大不一样,模拟了具体形象,全体学生都能看得明白。我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耳朵各部分作用,对于各种猜想,我不急于下结论,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讨论,去争辩。这样设计既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也能体现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
3.设计实验鼓膜的作用
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鼓膜是怎样帮助我们听到声音的?教师告诉学生我们不能拿真实的鼓膜进行实验,但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器材(音叉、气球皮、细沙、纸屑、1个玻璃杯)模拟鼓膜制作一个“鼓膜模型”来进行探究活动。在做实验之前,我会提出要研究的两个问题:
(1)鼓膜振动与音叉振动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2)鼓膜的振动与音叉的远近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在小组中说说设计方案,尝试自己设计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己寻找实验方法,选择实验材料,并记录实验的现象和结论。对于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向老师请教。在学生充分实验后,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共同总结:
发声强,鼓膜振动厉害;发声弱,鼓膜振动微弱。
距离近,鼓膜振动厉害;距离远,鼓膜振动微弱。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也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性的探索空间,这样做既能使学生之间进行智力启迪和互补,又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4.课中游戏,耳廓作用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鼓膜的作用。下面请同学们注意听,这时你的耳朵的鼓膜震动了吗?怎样振动?
教师播放声音课件,先让学生感受声音比较小,再让学生将手放到耳后,感受听到的声音有什么变化。提示学生把两手同时放到耳后效果会更佳。
通过对比、思考,是耳朵的哪一部分的作用发生了变化才使得我们感受到大小不同的声音的?(耳廓)
通过播放声音,感受声音变化的游戏设计,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玩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能培养学生对耳朵有残疾的人的爱心。
了解了鼓膜、耳廓的作用,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耳朵的工作原理吧!播放耳朵的工作原理视频,师生小结耳朵的工作原理。
许多科学知识不仅仅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像耳朵的工作,就不能只用实验来展示。如果靠老师平铺直叙的讲述,知识难以掌握,此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多媒体与学生实验两种方式相结合,使它们优势互补相得益彰,这就帮助学生更形象、直观地理解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加深了印象,从而突破本课教学难点。
5.课后延伸开阔视野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耳朵是我们人体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我们已经认识到耳朵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耳朵,注意用耳卫生。我们怎样做才能预防耳朵受到伤害呢?学生谈看法后播放耳的卫生视频。
播放耳的卫生视频,为的是更形象地让学生了解保护耳朵的相关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范例点评】
这节课最显著的特点是通过多媒体演示、学生自己实验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声音的传播。让学生初步接受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了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情感。
摩擦力的秘密
(一)教学资源开发
摩擦力的秘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中无处不在的力单元的内容。大家都知道,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或具有运动趋势时会与周围的物体发生摩擦,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学生身边,然而学生却对此熟视无睹。本课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对摩擦现象展开探究活动,了解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本课分三部分展开:
1.了解摩擦现象。通过联系学生生活的事例,了解摩擦现象,体验摩擦力的存在。
2.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根据已观察到的现象,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通过自己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正确与否。
3.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启发学生设计日常生活中增大与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教学设计时针对教材做些处理:买鞋选鞋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事了,然而里面涉及的科学问题是学生所没有考虑到的。从这里入手,一下子就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紧接着使用科学方法中的“建模”的方法,帮助学生切入探究问题。大家知道培养学生运用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键是把实际问题抽象为科学问题。必须首先通过观察分析、提炼出实际问题的模型,然后再把模型纳入某些知识系统去处理,这不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抽象能力,而且要具有相当的观察力、分析、综合、类比能力。学生的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把建模意识贯穿在教学的始终,也就是要不断地引导学生用科学思维的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表示各种事物的关系,从纷繁复杂的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我们熟悉的模型,进而达到用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使建模意识成为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
(二)本课的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
(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
(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3)能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2.知识和技能
(1)知道摩擦现象发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
(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序有关。
(3)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
(2)意识到摩擦力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负面影响。
(三)教学准备
上下两面一面平滑一面比较毛糙的木块、手持显微镜、测力计、砂纸、线绳、玻璃瓶和水、多媒体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1.发现摩擦现象
(1)出示课件,教师谈话。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两双鞋子,一双鞋底有花纹,一双鞋底是光滑的,你会选择穿那双?说说你的理由行吗?
(2)学生回答
(3)讲述
几位同学各有各的想法,哪位同学的观点更有科学道理呢?你们想研究嘛?
评析:从让学生选择不同鞋底的鞋子开始,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出示木块和砂纸)我们就用木块来代替鞋子。平常我们穿鞋走路,走的路面都不太一样,那我们就用砂纸的两面表示路的不同情况。刚才几个同学说了下自己不同的感受,你们想亲自体验一下吗,下面我们就用堆木块来感受一下。我们可以在砂纸的两面推,也可以在桌面上试试,还可以在地板上试试。
(4)学生推木块,感受摩擦的存在
(5)学生汇报感受,在光滑面上推起来省力些,在毛糙面推起来比较费力些。
(6)教师揭示摩擦现象。这种使木块推起来比较费力的现象就叫摩擦现象,阻碍木块向前的力就叫摩擦力。
评析:建议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来探究——木块代替鞋子,砂纸光滑的一面和粗糙的一面代替粗糙程度不同的路面。让学生在推木块的活动中推演摩擦力的存在,感受摩擦力大小的变化。这一步看似平淡,其实是科学教育中“建模”方法的尝试,也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意义建构的开始。直入主题,保证了下面重点探究所需的时间,也就是保证了探究质量的提升。
(7)学生讨论
关于摩擦力你还知道些什么?你想了解什么?
(8)交流汇报
(9)揭示课题
关于摩擦力,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刚才推木块时,什么时候摩擦力大些?什么时候摩擦力小些?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的秘密”。
2.探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1)学生预测
你能大胆地猜测一下吗?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呀,把你们的预测填在科学记录纸上。
(2)汇报、交流
可以了吗?你们觉得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师生共同讨论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摩擦力大小可能和很多因素有关。你们觉得摩擦力大小可能与哪个因素关系更大些呢?可能有怎样的关系呢?
评析:让学生学会解决一个问题的能力远远要让他们去牢记100个问题的答案来得重要。在课堂中教师要传授知识,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传授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要做到这些,教师必须千方百计地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唯有交流,才能让学生尽力表达得更清楚,推理得更严密。带着这个问题,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开始了他们的幻想之旅、探索之旅、创造之旅。
(4)了解表面情况
那么你们怎么样可以知道物体的表面是光滑还是粗糙的?
学生汇报: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摸、用放大镜看等。教师相机让学生观察。
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小结: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以后实验里还要经常用到,我们要爱护他们,先把他们轻轻放好。
(5)学生实验验证
①刚才我们凭感觉做出了自己的假设。同学们,在科学研究中仅仅凭感觉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自己亲自做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你们愿意做实验来证明我们的假设吗?
②小组讨论
你们打算怎么来做研究呢?请小组里面商量一下,可以把自己的方法写出来,也可以画出来。
③汇报交流
谁愿意把你们组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④刚才同学们想出了不少的方法,很好,现在根据你们设计的方法来实验,别忘记了把记录填好。还没有讨论出方法的小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讨论,行吗?
⑤学生探究
评析:有的小组用测力计钩住木板在砂纸的两面拖动,测量摩擦力的变化。有的小组把木块放在课桌上、地面上、文具盒上等物体的表面拖动,记录每次的实验数据,比较摩擦力的大小。有的小组干脆用螺母代替测力计去测量。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尝试解决同一个问题。毫无疑问,这样的探究活动其教育价值是令人信服的,因为每个学生都从中散发出了自己的光彩和生命活力。也正是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学生发现了摩擦力的秘密,这正是科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⑥交流探究结果
你们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⑦小结
根据刚才各小组的交流,谁能把摩擦力的大小与表面情况的关系说一说?
(6)实践活动
①讨论
a、为什么体操运动员比赛前腰在手上涂上镁粉?
b、为什么工人叔叔要给机器齿轮加油?
c、为什么自行车的刹车能把车刹住?
②实践操作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减小摩擦力,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增大摩擦力。(出示瓶子)你们有什么办法减少小瓶子的摩擦力吗?比比哪个组出的方法多。如果需要什么材料可以问老师,也许我们准备着呢。
评析:进一步提出了怎样减小摩擦力的问题。问题虽然是固定的、唯一的。但是学生的思维却非常活跃,有的可能会提出在瓶子下面包塑料袋使瓶底更光滑来减小摩擦力,有的可能会提出可以倒掉一些水,有的可能会说可以借助轮子或者铅笔,有的可能会想到涂油……。方法可能五花八门。我们可以说教会学生解决一个问题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解决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7)总结与评价
通过今天的科学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能对自己的小组同学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做个评价吗?
评析:《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堂中,把评价融入过程中,并把握了这样的原则。评价始终注意充分保护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激励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特别是教给了学生“活”的知识的重要性。并充分利用媒体手段再现生活中常见的摩擦力现象。请学生判断是增大摩擦力还是减小摩擦力。教学中的评价并非仅仅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结果,更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因此,在评价策略上,我们应该追求主体多元化与过程多面的统一,科学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排队的评价做法,必将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并将有机地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又使之成为科学课的基本原则。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助推器”,必将给科学课程的实验增添一些靓丽的色彩。
(8)课外探究
怎样增大摩擦力?
评析:课的最后又提出怎样增大摩擦力的问题,注意方法的灵活迁移,促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科学发现的过程。
(本课执教者:江苏无锡市安镇中心小学陆逊;评析者:江苏无锡市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杜振伟。)
《考察家乡的环境》
(一)说教材
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察家乡的环境》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第七课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建立在前三年学习的基础上,学生经历了许多经典的观察、探究活动,本课将进一步引导他们开展相对独立的科学探究活动。本单元的教学主要聚焦环境问题,指导学生认清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使《新课标》中关于环境的教育要求得到全面落实。《考察家乡的环境》分三部分:一是考察家乡的水;二是调查家乡植物的“杀手”;三是调查家乡近几十年的变化。我重点选取第一点探究。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调查家乡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的活动,学习一些考察自然环境的方法。
2.德育渗透:了解家乡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3.情感渗透:通过调查家乡自然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设计理念:第一个目标是根据科学课的学科特点和课程要求设计的,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教材中有一个观察记录表,学生在记录表的引导下,会明白观察的方向和重点。完成这个目标不会有太大问题。第二、三个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说起来容易,听起来好懂,但真正把环保意识转化成环保行动绝非易事,这是本课的重难点,我主要是通过观察、感受、讨论与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给人们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意识到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严峻性;同时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循序渐进,点滴渗透,让环保意识在学生的生命里播种、发芽、开花、结果。
(三)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前三年的科学学习,有一定的观察经验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他们活泼好动,对新事物有较强的好奇心。并且我校的学生大多居住红沙河干旱区域,河流水质的变化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本课本着贴近学生生活,利用身边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环保教育。
(四)说教学方法
1.观察与感受:充分利用六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让他们置身污染现场,感受汉江水被污染的过程。
2.分工与合作:为了全面细致的观察,让学生分头并进,既增加观察的深度,又提高了学习效率。通过观察结果的交流,分享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交流与讨论:将观察结果汇集整理,交流信息,认清污染的现象及原因,通过数字推算,体会污染的程度。再通过几个环保问题的探讨,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们生活的不良影响。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强化环境保护教育。
(五)说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1)预习安排
①网上、报刊杂志上查阅河流的污染情况及其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②查阅高台县近几年为环保作出的重要工作。
③从爷爷、奶奶那里了解过去几十年的高台印象。
(2)准备材料
采集水样的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大镜、PH试纸、数码相机。
(3)课时安排
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激情导入,组织考察活动;一周后进行第二课时,交流讨论实验现象,认识环境污染及其危害,树立环保意识。
2.导入
第一课时
我通过三张图片的展示导入新课,第一张是西部缺水的图片。大家可以看到土地干裂的缝隙足以将一个人的手放进去。通过这个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西部缺水的现状。我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西部地区的风俗:人的一生只能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在西部地区水比油贵的残酷现实。第二张是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的美丽风光。通过这个图片的展示,我让学生明白这些优质的淡水资源是我们共同拥有的。通过以上两张图片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相比之下我们的条件是多么落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残酷!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呢?第三张图片是学生家长骑着摩托车去打水的情景。通过这张图片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住的地方会缺水?
设计理念:通过情景导入,引发学生思考,产生对汉河流的关注、了解,进而萌发考察的强烈愿望。也激起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涌动改造家乡环境的无限热情。
3.观察前的组织、安排与指导
(1)指导学生从水的泥沙含量、颜色、气味、酸碱度、水量、水面漂浮物、水中的动植物生长情况等方面去了解汉江的水质情况,填写观察记录。
(2)分组合作,每组两个负责人,一人负责安全,一人负责组织、督促观察取样及填写观察记录。从安全角度出发,可以请班主任协助组织工作。
设计理念:(1)主要目的是指明观察方向、重点,避免观察的盲目性,为后期的分析讨论打好基础。
(2)组织安排好学生的观察活动,强调安全事项,使观察活动紧张而有序。
4.组织学生到黑河实地观察,记录
(1)总体观察、感受:
在距离排污口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刺鼻的气味,听到哗哗的流水声,让学生初步感受工业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2)具体考察、分析:
第一小组活动:随老师一起记录观察现象,并拍照存档。
①排污口附近的岩石已经变成红褐色。石头的本色是青色,污水也不是红色,由此可以想象污水中的酸碱、及其他化学物质对石头的作用有多厉害。
②从排污口往下江面上有一条深色的污染带,长约几十米。
③学生在排污口取水样,水上有油污,有黑色漂浮物,水样有臭味。
……
第二、三、四、五小组活动:从排污口开始,沿黑河往下每10米取样一次,共取5次水样,沿黑河往上500米处取样一次。然后四个小组分别用这6次水样养鱼,生豆芽,检测水样的PH值,用显微镜观察水样中的浮游生物。
第六小组活动:统计沿黑河100米范围内排污口的数量,估计排污总量。估算日排污量、年排污量。
设计理念: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黑河污染的现状,获取观察记录的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的分析讨论做好准备。这一环节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污染的规模与气势,再从细节上认识污水对石头及水生动植物的影响和破坏,感受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5.考察后的总结交流
第二课时
第一小组活动:展示现场图片,回顾考察经过。
第二小组考察结果:越靠近排污口,鱼越是难以存活,上游鱼的存活良好。
第三小组考察结果:越靠近排污口,豆芽长势越不好,上游豆芽的长势良好。
第四小组考察结果:越靠近排污口,水样PH值越低,最低的PH值为4.0,上游的PH值为7.0。
第五小组考察结果:越靠近排污口,浮游生物越少,上游的浮游生物正常。
第六小组活动:100米内排污口的流量按照1m3/s计算:
日排污量:1* 60* 60* 24= 86400m3
年排污量:86400* 365=31536000m3
通过推算学生发现:啊!这么大的数字,简直是天文数字。这些数据再次让学生认识到治理黑河污染的严峻性与紧迫性。
设计理念:通过上游水样与下游水样的对比观察,感受水质的污染状况;通过排污规模的统计与推算,感受黑河污染的程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观察、对比、分析、推理的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交流观察记录,点评记录信息,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
6.其他污染情况
环境的污染仅仅只是水体污染吗?在我们的身边还有没有其他别的污染呢?学生交流讨论很容易得出:
(1)固体垃圾的填埋对水源的污染,对空气的污染。
(2)药厂废气的排放和水泥厂粉尘的污染。
(3)公路边汽车尾气的排放,汽车噪音的污染……。
设计理念:从水资源的污染拓展到其他方面的污染,认识污染是多层次,全方面的。
7.黑河的污染情况及其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
黑河的污染情况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阅读,交流、讨论让学生得出结论。
设计理念:通过交流和讨论让学生认识到黑河污染的严峻性与紧迫性。若再不好好保护及时治理,我们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8.学生自己交流在爷爷奶奶那里听来的几十年前的黑河印象
设计理念:通过追忆家乡美好的过去,激发学生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产生对改善黑河水质的强烈愿望。
9.高台县近几年为环保作出的重要工作
经过以上的观察、交流与讨论,学生已经认识到汉江所承受的污染以及污染对人们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那么我们怎样来保护黑河、治理黑河呢?政府和社会为此作出了那些重要工作呢?通过学生交流和老师补充,让学生明白:
(1)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和出台,使黑河环境的保护和治理有了法律的依据。
(2)部分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和启用,为减轻黑河的污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设计理念:通过交流介绍政府和社会为此所作的重要工作。让学生意识到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就不会遥远。把学生从污染的阴影中拉出,让他们对汉江水质的改善充满期待与希望。并坚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家乡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10.我能做些什么
(1)政府和社会为此已经做了许多工作,作为一个学生能为改善家乡的环境做点什么呢?
(2)学生各抒己见
①做好身边的环境卫生
②保护好身边的环境卫生,不乱丢果皮纸屑。
③做好环保宣传。
④对环保部门献言献策等等。
……
(3)引出作业
①制作一张以保护母亲河为主题的手抄报,或者画一张以环保为主题的画报。
②给环保局局长(或市长)的一封信。
以上作业,任选一个完成。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树立环保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范例点评】
这堂课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家乡的环境状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的组织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既提高了学生对环境污染严重这一现象的认识的可信度,又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考察的方法,为养成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打下了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