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是描述古生物学急剧发展的时期,为以后进化论的发展积累了大量有用的材料。记载古生物学当时有两个中心,一个中心在德国、奥地利,另一个中心在英国。德国、奥地利中心的古生物学家们承认生物进化的思想,并基于进化思想对古生物开展记载性工作,如希尔根多弗(F.Hilgendorf,1838—1904)对南德意志的陨石湖斯太亥姆镇(Steiheim)的堆积物所进行的研究,纽玛尔(M.Neumayr,1845—1890)对匈牙利盆地淡水贝类进行的研究,万根(W.H.Waagen,1841—1900)对菊石类(Ammonites)化石进行的研究,均试图根据有较好连续性表现的古化石的形态材料,把原本的进化系列恢复起来。可是由于当时收集到的材料毕竟是很不充足的,所以他们并没有复原出几个信赖度高的进化系统。当然,古生物学家的这种实证性探讨进化过程的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个方向迄今仍在继续发展着。附带说一点,今日遗传学普遍使用的突变(mutation)一词,其实最早是由万根在表示化石动物的时间性变化时启用的,而非始于德弗里斯的创造。
英国是记载古生物学的另一个中心。这里的学者们在观念上是偏向于保守的,不主张特创论观点,但也没有进化观念。他们主要是埋头于对化石动物做记载与分类的工作,工作成果是异常显著的,成立了古生物图解学会(Palaeontographical Society),出版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单行本,对古生物学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德国学者齐特(K.von Zittel,1839—1904)是记载古生物学派的集大成性的人物。他把数量庞大的化石材料集中到了慕尼黑,慕尼黑成为古生物研究的中心。1876—1893年间,他把既存的全部化石材料(只限于大的化石,当时对微化石还未开始正式研究)做成了分类体系,并记述了各分类群的特征。1895年其总结性大作《古生物纲要》(Grudzuge der Palaontologie)面世,几度重版,被译成英文,成为全世界古生物学研究者的座右铭之作。但是对于进化过程与进化机制问题,齐特却没有论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