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兰不种艾
推荐理由
吃过晚饭,几个孩子围坐一圈,爸爸从古诗入手,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个哲学命题。其间孩子们充满童趣而又不乏深刻的对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真是一堂别开生面的哲学课!
该文的最大魅力,并不在于“种兰不种艾”的哲学奥妙,而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简单却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真性情。丰子恺先生的文字虽朴实平淡,字里行间弥漫的隽永的人情味却历久弥新,每每读来,都令人心头一暖。
我们常会听到家长们发出这样的抱怨:没有时间陪孩子,不知道怎么陪孩子,找不到与孩子相处的合适方式。如果你也有这样的困惑,那么不妨试试和孩子一起读这篇文章!
该文体现了丰子恺散文一贯的精神:对儿童“彻底地诚实,纯洁而不虚饰”的表现和赞美。我们借该文向您推荐《丰子恺儿童文学选集:美绘版·散文卷》。
阅读材料(节选)
五号:“妈妈裹的肉粽子,肉很好吃,糯米不好吃。我想只吃肉,不吃糯米,妈妈说,‘不行,要吃统统吃,不要吃统统不吃。’”
四号:“我昨天对王老师说,我只要上唱歌、游戏和图画,不要上国语和算术。王老师说,‘不行,要上统统上,不上统统不上,你回家去吧。’我气死了。”
三号:“我最喜欢电灯的光,但最不喜欢那些飞虫。它们会撞到我眼睛里,钻进我鼻子里,又要掉在菜碗里。我关了电灯,它们都去了,我开了电灯,它们又来了。我要电灯,不要飞虫,有什么办法呢?”
二号:“我们为了怕警报,住在重庆乡下的荒村里的时候,房东人家养了一只凶狗,为了防强盗。有了凶狗,果然强盗不敢来了,但是客人也不敢来了。除了房东家熟悉的常来的几个人以外,其他的生客,它一见就要咬。我们的客人都是生客,一个也不敢来看我们。弄得我们好寂寞!当时我想,最好这狗能分别强盗和客人,咬强盗不咬客人。但它不行。”
一号:“我讲的也是抗战期间的事,那时我们的美国飞机到沦陷区汉口等地方炸日本鬼。那些日本鬼很狡猾,和中国人住在一起。我们的美国飞机——”二号模仿一句:“我们的美国飞机。”
(丰子恺:《丰子恺儿童文学选集:美绘版·散文卷(二)》,第84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
互动式分享阅读
这节课,俊卿哥哥要和五(三)班的同学们一起分享丰子恺先生的作品《种兰不种艾》。大哥哥刚踏进教室,孩子们就像迎接明星似地凑过来。俊卿哥哥一边跟孩子们寒暄,一边把事先准备好的阅读材料分给他们。
“种兰不种艾……”上课铃声一响起,孩子们就齐声朗读起来。朗读过程中,不时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几个孩子由于读得太用力,小脸憋得通红。
我们提倡大声朗读,朗读的过程能帮助孩子“因声入境”,更容易对作品产生共鸣。
孩子们清脆有力的朗读声吸引了隔壁办公室的两位语文老师,他们悄悄搬了凳子进来听课。
俊卿哥哥问小朋友们:“从前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大家一定知道吧?”全班同学一起回答:“知道!”俊卿哥哥向孩子们解释《种兰不种艾》这首诗的意思:“白居易本来是想种兰草的,但是和兰草一起又长出了艾草。兰草是香的,艾草是臭的。他想把艾草除掉,可是兰草和艾草的根紧紧缠绕在一起。所以拔掉艾草,兰草也会被拔掉。如果他想给兰草浇水的话,艾草也会随着长大。想来想去也想不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请聪明的小朋友来开动脑筋,要是你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俊卿哥哥把问题抛给了小朋友们。
小朋友们欣然接受挑战,热烈地讨论起来:
“我会拿把镰刀,只割艾草。”嘿,不错的主意!
“它们两个的根是连着的,我会先把土挖开,把艾草的根割下来,不让它们结在一起。”真聪明,知道从根源解决问题。
“我想把艾草拔出来,如果兰草也跟着出来的话,就再把兰草种进去。”这个办法有些麻烦,但是也能解决问题。
“不种兰草就可以了。”哈哈!这个最简单!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回答都太过幼稚、简单,但这些就是孩子天然的反应,是孩子幼小心灵对世界的思考。这些天然的反应,是孩童的天性所在,也正是丰子恺先生所赞扬和保护的!很多时候,标准答案只会限制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而讨论能给孩子们一个思想碰撞的机会。所以我们的互动式分享阅读从不设定标准答案。
“我们可以对艾草说些赞美的话。艾草虽然很臭,但每种东西都有优点的。我们多说些好听的话给艾草,这样她就不好意思,她的根就会走掉,不再缠着兰草。”这个回答太可爱啦!
“我们来看看,文章里的五个孩子是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的。”孩子们立即兴致高涨,在俊卿哥哥的建议下,大家采用了分男女生读,分小组读,全班合读等方式,分别读了文章中五个孩子的回答。
读完一遍,大家似乎意犹未尽。这时,俊卿哥哥提议:“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吧!”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孩子们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要表现一番。
分角色朗读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活动形式。它既增强了孩子的参与感,活跃了阅读气氛,同时,还能帮助孩子走进人物内心,更深刻地感悟作品。
于是,在“毛遂自荐”和“共同选举”下,由俊卿哥哥扮演爸爸,五位同学分别扮演五个孩子。书中奶声奶气的五号、天真率直的四号、活泼可爱的三号、聪明伶俐的二号、善解人意的一号被“小演员”们演得活灵活现。台下的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
表演结束后,俊卿哥哥鼓励孩子们讲讲自己的经历:“生活中有什么事也像种兰不种艾一样难办呢?”
“语文老师布置了作业,英语老师也布置了作业,如果我先做英语作业,语文老师就会说我,如果我先做语文作业,英语老师又会说我。”小婕显得很为难。坐在后排的语文老师也被这个回答逗乐了。
俊卿哥哥笑着说:“这个问题还真是不好解决!”
“我喜欢仙人掌,但是不喜欢仙人掌上的刺。”“我喜欢放鞭炮,但是不喜欢鞭炮炸手,那样很疼。”孩子们的回答五花八门。
这时,后排的小俊站起来大声说:“如果我们用核电站会有安全隐患,如果我们不用核电站,电力又会出现不足。”
“如果我们用核电站会有安全隐患,不用核电站,电力又会不足。”
“这个例子很有高度啊!”俊卿哥哥感叹道。同桌小鹏不甘示弱,也举了一个很有高度的例子:“我喜欢看军事武器,但是不喜欢看到飞机大炮炸死人类。”
最后,在俊卿哥哥的引导下,大家总结出这些事情的共同点:喜欢的事情和不喜欢的事情总是搅在一起,在接受喜欢的事情的同时,也要接受不喜欢的那部分。
课后,小娜意犹未尽,主动追着俊卿哥哥说:“下次我还想读今天这个!”
将阅读与孩子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会拉近作品与孩子内心的距离,也是引导孩子感悟作品的一个好方法。
(作者:陈俊卿,带读志愿者、2006级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现为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博士研究生)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是我们带闵行区某农民工学校孩子读书的记录,“大带小”志愿者每周都要来到这里,开展一次阅读活动。当我们安排的第二次阅读活动与学校的春游活动冲突时,孩子们竟然申请全班集体请假!他们表示宁愿留在学校读书。得知这个消息,我们不敢置信,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孩子们就接纳并喜爱上了这样的读书方式!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与这群大哥哥大姐姐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有几位女孩子,每次见到大姐姐,都要来一个大大的拥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