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上的大发现
从公元2世纪,地图学家托勒密绘出了第一张世界轮廓图,到公元16世纪初麦哲伦环球航行对世界轮廓图进行了验证,再到本世纪初,其间几百年的历史,成千上万人看过世界轮廓图却都没有什么想法,让一个伟大的真理在这张图上一躺就是几百年。
1910年,德国的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住院养病,他躺在病床上,无意间把目光移到墙上的世界轮廓图,突然,他眼睛一亮,思维一下活跃起来:若把非洲的西海岸和南美洲的东海岸对接一下,神奇得简直像拼贴画似的,不是正好吻合在一起了吗?魏格纳注意到了这个海岸线之谜,对它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有一次,魏格纳脑海中闪现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即大西洋东西两面的大陆会不会原来是连在一起的?它是不是分裂成两部分并开始移动,到现在就相隔了几千千米?
这是个超越一般常识的离奇设想。但是,随着研究的继续,魏格纳逐渐对这个设想的正确性深信不疑了。
如果原来是一个大陆,那么远古的地层应该是两方的大陆连接在一起的。经过调查得知,非洲的古山脉与南美南部相连。不仅地层的重叠方式完全一致,而且从相隔遥远的两个大陆的相同地层中发现了同类化石。另外,还查明有一种蜗牛仅生存于欧洲的西部和北美的东部。难道蜗牛能游水横渡大西洋?
这样,魏格纳的研究范围从世界各地的动、植物到古生物化石及古代冰川的遗迹等,不断扩大。研究结果认为,不仅是非洲和南美洲,现在隔海相望、分散开来的所有大陆,早在2~3亿年前的古生代都是连接在一起的。他给这块大陆取名为“泛大陆”。“泛大陆”就是“整体是一个大陆”的意思。
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说”,使全世界的人们为之震惊,从而成为学者们议论的焦点。但有很多学者不赞成这个说法。因为没有搞清楚沉重而巨大的陆地是依靠什么原动力漂移到几千千米之外的。
魏格纳提出过几种假设,但哪个都不足以成为推动大陆分离的巨大力量,全都销声匿迹了。由于没能找到推动大陆漂移的原动力,仅仅过了20年,大陆漂移说就被彻底遗忘了。
从那以后又过了20年,到了20世纪50年代,人们对我们居住的地球的观测和研究有了飞速发展。于是,随着对海底、地球内部状况以及对地震原因的进一步研究,曾一度被抛弃的大陆漂移说又复活了。
推动大陆漂移的原动力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让我们看看海底吧。大西洋的正中绵延着一条近于南北走向的海底山脉。沿着这条山脉的顶部,发生过多次地震。另外,测一下山脉附近的海底温度,得知那里比其他地带的温度高得多。
其实,海底山脉的下面,岩浆活动剧烈,不断向上翻涌着的新岩浆使先前凝固的岩石缓慢地向两侧移动、蔓延。这样,海底山脉下面不断产生新的岩浆岩,并向左右两侧扩展。由较轻的硅铝层组成的陆块像冰块浮在水面上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移,渐渐越离越远,推动大陆的原动力正是活动于海底的岩浆。查看海底岩石的生成年代,就会发现距海底山脉愈近的地方岩石年龄愈年轻,而距离愈远的地方岩石生成时代依次趋向古老。虽然其推移速度一年内仅几厘米,非常缓慢,但海底确实在移动。
非洲和南美洲原来确是一个大陆。不仅如此,如魏格纳所说,地球上所有的大陆原来就是一个整体,即“泛大陆”。由一张地图引起而闪现于魏格纳脑海的离奇设想——大陆漂移说,由于科学的进步而得到了出色的证明。这个故事说明了任何重大的科学发现,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大胆的设想。同学们只要爱学习、勤观察、善思考,都有可能发现伟大的真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