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授人以渔”的实践与体会

“授人以渔”的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此“授人以渔”的方法对九年级毕业班的同学来说,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夯实了他们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又培养锻炼了他们的命题能力。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并不断地去寻找水源,才是教师需要“授”的地方,才是素质教育强调的关键。

“授人以渔”的实践与体会——读《教育新理念》有感

在教育的制度化进程中,出现了重应试、重成绩的倾向,教学唯分而论的情况比较严重。不少学校的领导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中考和高考,更是到了“一分定天下”的地步。于是乎,课堂上填鸭式的教学、课后学生机械化的应试操练,成了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分数提高了,而学习能力却降低了。

这与发挥人的创造性、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价值取向上是背道而驰的,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们创造性地把握方向、选择方向的能力要求也是相悖的。时代要求我们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授人以渔”,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获取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袁振国老师主编的《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一书思想敏锐,视野开阔,关注现实,既有对当代教育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典型案例、教育科学史上的名家名篇及其他领域中相关信息的分析,又能以教师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用通俗的语言对教育新理念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为教师提供了一本具有全面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的学习用书。

翻开扉页,序言中写道:“历史是发展的,教育是变化的,思想是流动的,一成不变的教育和不思变革的教育思想是缺乏生命力的,根据时代的特点不断调整我们的思想、发展我们的观点,我们才能成为教育变革的主动者。”这令我的心灵为之一震。

一、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授人以渔”的重要前提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若要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因此我往往注重充实自身的学识,追求自己在课堂上洋洋洒洒地发挥,潇洒地走一回。为了表现自己有一桶水,40分钟的课堂上,自己常常占据半壁江山,有时还觉得意犹未尽。诚然,这样的要求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提高,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从学会记忆到学会选择,从耳传口授到媒体革命,从国家观念到国际观念,这一切都形成了时代的呼声: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

把教学视作知识的传授过程曾是教育界的普遍看法,但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认为:“中国的教育方法是一步步地教、一步步地学。传统教育方法训练出来的小孩,可以深入地学习很多东西,这对于他进入大学、考试有许多帮助……但中国最需要的恐怕不见得是会考试的人。”很显然,只会听老师讲授、缺乏独立思考精神的学生,是难以适应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

袁振国老师在书中写道:知识是人们认知世界的结果。是现成的、已有的结果。知识的学习无疑是必要的,但我们太注重认知结果的教学了,我们相信已有的知识都是正确的,相信用已有的知识武装头脑就足够了。在知识经济发展缓慢的时代,这样也许还能应付,可是在知识信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就不行了。我们不仅希望学生掌握知识,更希望学生具备分析知识、选择知识、更新知识的能力,智慧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知识是启发智慧的手段,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教学中若能把结果变成过程,知识才能变成智慧。可见,作为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如果没有新的教育理念,只是一味守旧,那么,素质教育就会成为空话、套话、假话。

二、教师的教育实践是“授人以渔”的重要途径

教学离不开考试,那么在应试中又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学生要掌握和运用知识,实践是重要的途径。例如,语文中考文言文板块是重要的一部分,若每天给学生一张张试卷来巩固知识点,也许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积极性,有时会产生厌烦情绪,他们对文言知识的理解记忆处在机械的、短暂的状态。于是,每次考试之后,经常会听到老师的埋怨声和学生的叹息声。

《教育新理念》中的“教学方式的变革”、“知识教学的变革”让我的教育教学理念有了转变,让我的实践有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我尝试对文言文复习进行了改革。编写文言文的复习卷和测验卷不再以我为主,我把这权利下放到学生手中。首先,我指导他们了解中考文言文的四大板块——默写、诗词鉴赏、课内文言文理解、课外文言文阅读,接着给他们几份中考样卷,要求他们模仿其命题方式,自己编写一份复习卷或测试卷,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然后,我再让同学们相互交换,解答他人编写的试卷,并由出卷同学批改打分。此“授人以渔”的方法对九年级毕业班的同学来说,既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夯实了他们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又培养锻炼了他们的命题能力。

对六年级的学生,我也进行了试验。在经过一个学期的文言文学习之后,我逐步教会他们编写文言文复习卷和测验卷,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命题的水平也很高。课堂是教学重地,但这个重地不是老师独占的,学生也应是这个重地的主人。

《中国教育报》曾刊登《教师应是“自来水”》一文。文中,作者把教与学比作一桶水和一瓢水的关系,并推导出教师应是“自来水”。我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一名教师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是无法在课堂教学中张弛有度的,课堂上教师要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不能只“传”不“授”。如何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并不断地去寻找水源,才是教师需要“授”的地方,才是素质教育强调的关键。

学习经典的唐诗宋词时,传统的教法一般是由老师讲解分析,我觉得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以锻炼他们的能力。在教师讲授精读篇目之后,自读篇目可以由学生充当“小老师”来进行课堂教学。我指导“小老师们”先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引导他们关注同学的预习反馈等等。等“小老师们”上完课后,再对他们的“教学”进行点评,给大家启示。为了上好这一堂课,“小老师们”积极准备,他们的阅读面宽了,思考的问题多了,领悟的情感体验也深了,更体会了老师要上好一堂课是多么不容易,他们和老师的感情更近了。

三、教师的反思学习是“授人以渔”的重要保障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到美国访问,在谈到对美国教育的看法时很直率地对美国人说:“你们的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薄弱。”美国人问道:“先生,请允许我叫一个学生来考一考如何?”于是美方找来了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顾教授当场提了一个问题:“你知道什么叫珠算吗?”学生回答:“我不知道。”说完后,小学生马上坐在计算机前检索。哒、哒、哒,随着键盘的敲击声,计算机屏幕上出现了什么是珠算、珠算的历史、珠算的运用等问题的解释。这件事引起了顾教授的思考,也值得我们深思。

我在讲课时经常举一个例子:我国著名文学家、漫画家丰子恺有一组意味深长的漫画,第一幅是一个人一手握了泥巴,另一手拿着模具,模具是小人的造型。第二幅是他把泥巴安到模具上,旁边堆着很多已经脱模的小人。漫画的题目就是“教育”。把不同的泥巴塑造成相同的小泥人的教育,就是去个性化、去问题化的教育,这是我们当前教育面临的最大问题。我认为教育应使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孔子的“因材施教”是非常有深意的教育思想。但是,现在的教育却越来越千篇一律,越来越同质化,这是和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因此,对教师来说最关键的是要转变教育的理念。正如北大附中前校长赵钰琳对中国基础教育评价的那样:“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两强两弱的现象。我们的基础知识比较强,考试能力比较强;但我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比较弱。”我们的弱项恰恰是21世纪的人才最需要的素质。

教育变革亟需教师内在素质的提高,教师的水平、修养决定了学生发展的程度。教师首先要不断地自我更新、反思、学习,对学生、对教育、对社会不断加深理解,才能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真正的好教师,不是把教学视为职业,而是将其视为一个生命过程、一种事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为了教知识,为了完成工作量,而是要把促进学生的成长看作自己的使命。教师只有改变了自身的教育理念,中国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才会得到提升。

总之,教育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需要我们用热情去拥抱,需要我们用生命去探求。让我们在《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探索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授人以鱼”只能使人受用一时,只有“授人以渔”才能使人受用终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