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享受课文,陶冶审美情操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
一、审美教育的意义
现行的新课标明确规定,塑造美的心灵,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通过语文教学,按照时代的审美意识的要求,教师借助审美媒介,向学生施加审美影响,训练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目的和任务之一,因而正确认识审美教育意义,认真探讨审美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就成为中学语文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进行美感(即审美)教育,培植学生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悬着的明晰目标”。然而,由于连年“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语文教学或多或少地走入了程式化、模式化、工具化的误区。如今,随着“二期课改”理念的深入,“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需求日益加剧,在实行语文教学的同时要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再次摆到我们面前。
中学语文教育的实践和经验证明:美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智力结构的改变,发展学生智力,加快学生成长速度。因此审美教育是语文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育内容。神游徜徉课文,开展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落实“二期课改”的重要方面。
二、审美教育的内容
总览整套语文教材,就是一个璀璨的世界,每篇文章都闪烁着美的光彩,每篇文章都是作者依据美的法则“情动而辞发”的结晶,集中反映了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诸方面的客观美,为语文教学中同时进行审美教育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伟大的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语文教师要用美学观点把这些美的人、事、物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在接受美育时,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并从中晓理悟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感。
语文教材中有丰富多彩的审美因素,几乎包含人类文化传统中各个领域的美的积淀,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美”的教育主线,发挥其巨大的审美功能。
(一)神游徜徉课文,行自然美教学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和欣赏作品中描绘的自然,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以课文为审美中介,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健康高尚的感情,启发学生神游徜徉课文中描绘和再现的自然美,具体感知自然物的形姿状貌,仿佛身临其境,产生“身在画中”的美感,并领悟自然美的理性内容,深入把握特定的内涵意蕴。如《沁园春·雪》要让学生感受毛主席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晴日呈现的“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多娇江山的歌颂赞美,抒发主席为壮丽河山而建功立业的伟大胸怀。
(二)体验人物心灵,行社会美教学
社会美集中表现在一定时代中人物的生活、业绩、品格和理想上。语文课中的人物美、风尚美、生活美就是社会美的反映。通过神游徜徉课文中记叙和描写人物事迹的教学,让学生领悟到社会生活的美,体验到人物的心灵和理想的美,感受到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投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索美、发现美、感受美、理解美,进而表现美。
作品中的主人公体现着作家的美学理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里的优秀人物,对美的人物产生美感的激动,不但了解人物的外形美,而且要品味人物的内心美,在潜移默化中推崇高尚的道德风尚。如《荷花淀》中写水生嫂月夜编席,如“手指上缠绞着柔弱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了一大片”,这时,“她像坐在一片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作者通过这两个充满想象力的贴切比喻,把劳动场面诗化了。这不仅画出人物优美的劳动姿态和矫健的身影,而且那似乎荡漾在人物胸中的青春活力也依稀可见,再搭配上出色的景物描写,一个葱秀、俊美的水乡女性的形象便凸现在我们眼前。然而更美的更感动人的是她的心灵,她知道丈夫为什么当兵、为谁打仗,她深明大义,在民族灾难深重的时刻,在家庭利益和民族革命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正确处理了两者的关系,毅然决然地挑起了家庭和生产两副重担,让丈夫安心打仗。这种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的正面人物,能给人以愉快、感奋和教益。
(三)体味文学意境,行艺术美教学
艺术美是自然美与社会生活美的集中体现,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文学作品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对语文课本中文学作品的学习,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神游徜徉于作品的美的艺术境界中去,体味优美的文学意境、巧妙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写作技巧、生动的语言形象,从而受到艺术美的熏陶。例如《荷花淀》中对月下进行和平劳动的描写和晌午进行英勇战斗的描写。前者优美,后者壮美。作者用精彩的诗化描写与强烈的抒情交织融汇成美的艺术境界,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能领悟到这意境时,必定会享受到这难以言传的艺术美。如《我的叔叔于勒》全家人由盼望于勒归来,到发现于勒穷困潦倒而躲避他,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前后忽然拉得很大,这种情节的变化表现出强烈的艺术魅力。对学生进行艺术美的教育,就要从感染、欣赏、探源去引导学生认识具体作品艺术魅力的构成轨迹和真谛。
(四)把握事理特征,行科学美教学
科学美教学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索、理解人类创造性劳动所呈现的和谐美。如《苏州园林》所表现的特征——追求自然美,不讲求对称;《宇宙里有些什么》揭示了宇宙无限的真理和星球发展变化的规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从各个角度揭示出万紫千红的花朵的奥秘,这些阐述都表现出必然的因果关系,呈现出和谐美。这些真理的发现,都给人以美感。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这些说明文所介绍的事物或事理的特征,受到科学真理的熏陶启示,激发学生追求真理、探索宇宙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树立爱科学的思想。
三、审美教育的途径
审美内容的丰富多彩,决定着审美教育途径的千变万化。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文体,从不同审美角度、审美层次,运用不同审美途径,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体味、品评、理解,使学生受到审美教育,从表层对美的感知以致达到领悟、理解,从而在艺术审美高层次上理解课文,既深化美育,又提高语文学习的愿望和热情,从而收到良好效果。
(一)利用审美媒介,创造审美情境
在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之间利用审美媒介搭起桥,使审美主、客体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学朱自清《春》时导语是这样的:“一提到春天,我们就会想到春光明媚,绿满天下,鸟语花香,万象更新,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是怎样描写的?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写的?”这简洁明快的导语就是极好的审美媒介,创设了审美情境,这审美情境就是审美教学的最佳教学环境,唤起学生美感情绪,保证了语文审美教育的定向性和目的性。
(二)把握作品美点,探寻作品深层美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帮助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美点,并结合作者个性或特定环境下的心境,从而揭示出作者透过描写景物或形象美等客观美所表现的深层性的审美情趣,使学生领略美的同时,深悟到美所蕴含的高尚情趣。
如《荷花淀》,教师向学生展示水生嫂月夜编席的画面,描绘她劳动时健美体态,使学生从教师讲解中感知水乡妇女的青春活力,体验她美的心灵。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感知的外表美与内在美相融合,达到情景交融,使学生心灵得以感奋和教益,加深对全文中心内容的理解。
(三)遵循文章思路,启发审美想象
作为教材的文学作品的艺术美,它往往是隐蔽在艺术形象之中,给人以深广、多层的审美空间,也有的是蕴含在生动逼真的意境之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遵循文章的思路,捕捉文章中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以及真人真事的形象,使他们看得见、摸得着,达到对作品的更深一层的审美把握。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用精工妙笔描写月色荷塘的路、蓊蓊郁郁的树、淡淡的月光以及月色中的荷塘、荷叶、荷花、荷波、荷香……表达了作者对平静美的追求,流露着他对反动黑暗统治的不满。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感受作品深层隐含着的高尚情趣,去领会作者的心境。“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他的情语,这恰是他对国家前途充满忧虑深情,是他深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语文审美教育,学生通过美的形象感受,实现对美的本质认识,去领悟其中人生意义和社会价值。
(四)设计审美议题,诱导审美体验
为达到激发学生审美体验这一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可采取设计审美议题的做法。设计议题,要根据课文审美特点及要求,从不同角度确定几个审美议题,让学生在审美体验基础上,进行鉴赏评析时自由选择。在施教中教师要重视知识多层面指导、多角度引导,进行纵横比较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就能提高审美能力。即使是丑的人物,只要能认识丑的实质同样会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体验。
(五)选准审美目标,开展审美鉴赏
审美鉴赏即对审美对象的鉴别与评价。开展审美鉴赏时,首先选准目标。一般是两种形式。一是自由式讨论鉴赏。鉴赏评析意见观点时,应使每个学生围绕审美目标充分发表意见,教师要淡化鉴赏审美的权威性,不要压抑学生的审美情感。教师要像叶圣陶所说的那样,“指一点门径”,“给一点暗示”让学生“自力品文”,“自求得之”,学生就会“随时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得到“赏美兴趣”,“眼光扩大”、“经验充实”了,“思想情感、意志”就会往“更高的方面发展”,就会“从心里头说出一个‘好’字一个‘美’字来”。
二是定向鉴赏讨论。自由式讨论鉴赏注重发展学生个性,而定向鉴赏讨论则注重共性培养,使共性、个性和谐统一。围绕鉴赏目标逐层深入地展开审美讨论,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将自己由审美客体引起的审美感受、审美经验传导给学生,发挥审美指导作用。正如霍姆林斯基说:“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源泉和头一颗火星包含在教师对课堂上所讲解的材料,对加以分析的事实的处理方法中。”教师启发诱导,使学生在美的氛围里,情绪高涨地学习,寓智于美,使学生在追求知识的同时,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采取审美鉴赏形式,效果明显,使学生对美的印象清晰、深刻。
四、审美教育的途径
中学语文审美教育具有直观性、可感性的特点,它以情感活动为中介,把客体(形象)和主体连结起来,并贯彻于过程始终。施行美育时就要依据其特点,采取相应教学方法,方可收到良好审美教育的效果。
(一)讲情析美——移情法
教师将学生感情引入诗文,使诗文中的形象和自己具有同样的情感,从而交流融合,升华共鸣。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就要做到“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要从移情入手,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感情。教学中,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景中,变“此情此景”为“我情我景”,使学生通过亲身情感体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或审美评价,“在心理上产生感受,在情感上产生移情”和共鸣,性情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净化,从而摒弃假丑恶,趋于真美善。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重彩描绘了三幅“八百里洞庭”壮美图,又融进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教师通过画面剖析,引导学生“入境”,学生既受到自然美教育,又启动灵性,受到“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教育。
授课中教师讲情析美,这是移情法的重要手段。新课导入,叙述讲解,精辟分析等,教师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绘声绘色地讲解。有时立意含蓄、曲折、隐晦,故而一些作品的美学意义并非流于字画,一目了然,通过教师讲情析美,引导学生做深层挖掘、探索,从而获得最佳审美效果。
(二)范读入境——美读法
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诗歌、散文小说等精彩片断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这是一种时空艺术,一种听觉美感。如朱自清的《春》要读得轻松、活泼、喜悦、兴奋,而《背影》则要读得凝重、抑郁、真诚。教师的范读是引导学生审美入境的先导。如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师美读时要注意读出排比句气势和节奏,传达出诗人对“保姆”热爱怀念深情,让学生在体验节奏美的感受中,进入诗的意境。亦可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把抽象语言文字变为自然流畅、娓娓动听的声音图像信息,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文意境。另外,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吟诵,让他们自行体味文章的意境美、声音美。教他们掌握朗读技巧,掌握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同时要懂得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音韵、节奏等知识,并在领读中达到眼观其文、口出其声、心会其旨、神领其义、耳悦其音的艺术美的效果。
学生自行美读,要把握课文脉络,要醉心于作者的情感,用声音来增强原著的内涵力量。
(三)美感迁移——习作法
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不仅使学生获得愉悦感,还要遵循新课标要求,完成教学任务,训练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语言材料,借鉴前人创造“美”的经验和规律以及表现美的方法等,形成合乎规律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为表现美的生活,创造美的世界而做出一定的成绩。学生欣赏作品的美,只是美育的起步,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欣赏美的基础上创造美。学生在鉴赏作品的过程中,受到艺术感染熏陶,感情冲动,萌发写作愿望,试图用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是可贵的创造意识,是高层次的审美活动,要鼓励和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指导学生投身于丰富而充实的生活中,引导学生以正确的美学观点,去探索美、发现美、撰写反映美的好文章。
五、审美教育的要求
优秀的文学作品在向读者提供真实的生活图画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一种对人生的审美方式,进而引起审美者思索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自己和他人,如何对待国家、集体,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读者的思想、道德、观念,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语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能使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作者产生共鸣,感知作者的匠心,会为作品中所表现的高尚思想和行为感动,推崇高尚,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观,正如学生会为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崇敬不已,也会为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爱国精神而赞叹不绝。正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参考文献
[1]庄静肃,王芳智,高玲,等.语文教育学: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燕国材.审美教育[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3]蒋仲仁,杜草甬.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