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作息有规律
现在,很多家长是孩子的秘书,走路帮收拾东西拎着,吃饭帮安排好营养,睡觉帮安排好时间,行程也给规划好:“该写作业了”、“到练琴时间了”、“该洗澡了”、“该上床睡觉了”。每天,很多人家里,常常能听到家长这样一遍一遍地提醒孩子、催促孩子,其结果是孩子回了家下了课,没有老师家长的指示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有了空余时间,孩子就茫然失措,不知道要干什么。孩子很难有时间观念。因此,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时间的主人,你就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让他自己去决定什么时间干什么事。
为此,要让孩子为自己每天的学习和生活订个计划,计划好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清清楚楚地写下来,并家长协助监督完成情况。当然,对于年龄小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孩子制订计划的时候给孩子一些建议,并和孩子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在安排作息时间的时候注意要合理安排作息,该休息就要休息,有张有弛。要摸清各种活动的规律和特点,然后根据活动性质来定时间。
另外,要求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宜太长。研究表明,大班末期的孩子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最长也不超过15分钟,而一般情况下只是10分钟。父母应该了解,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孩子年龄有关。在有兴趣的情况下,5~10岁孩子最长可以集中注意力20分钟,而大一些的比如10~12岁孩子可以最长保持25分钟,只有12岁以上的孩子以及成人在意志的控制下可以保持大概30分钟。因此,如果想让几岁的孩子持续一个小时做作业是不科学的。因此,家长在安排孩子的活动时,应当注意调整时间,切忌一天到晚强迫孩子坐着一动不动。
在安排好作息制度之后,家长就要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有些父母因为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就在孩子身边“站岗”,这不是有效的办法,一方面,可能家长的在场反而影响孩子的注意,另一方面,这样长期下去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你在他就好好表现,家长一走他就开始懒散。应给孩子设置一个合理的时间范围,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
规定时间没有完成立即停止。有些孩子写作业拖延时间拖成习惯了,每天都要到晚上十点才能完成作业,减少了睡眠时间,导致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降低了学习效率。周而复始,造成恶性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家长觉得可以给孩子确定一个作业完成的最后时间。如果到了一定时间仍然写不完就不让孩子再写了。这一方面是告诉他不要拖拉,另一方面也告诉他拖拉的话是要自己负责的。作业没有完成,会受到老师的批评。以后,孩子就会抓紧时间完成了。这是个狠招,家长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不能多次使用,只能在关键时用上几次。
还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可以不用心,但你必须在八点钟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就不能做什么等。培养孩子的时间紧迫感,慢慢地让孩子形成学习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