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这男孩已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家长们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并且对孩子学习标准普遍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过分骄纵孩子造成的。

9.1 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

有一个宰相的妻子非常重视儿子的前途,她每天不辞劳苦地劝告儿子要努力读书,要有礼貌,要讲信用,要忠于国君等。而宰相却是早上离开家去上朝,晚上回来则看书。爱儿心切的夫人终于忍不住说:“你别只顾你的公事和看书本,你也该好好地管教管教你的儿子啊!”这宰相眼不离书地说:“我时时刻刻都在教育儿子啊!”

迈克带着他三个兴高采烈的孩子来到剧院的售票处。“嗨!我要买4张票,1张大人票,3张儿童票。”他对售票的小伙子说道。

“先生,6岁以上的孩子要半票,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免费入场。”

“那就买两张票,我最大的孩子杰尔斯今天刚好6岁,其余的两个是4岁的双胞胎。”

售票的小伙子将戏票递给迈克,忽然笑着说道:“其实,你如果不说,我根本看不出你的孩子是否超过6岁。”

“可是,我的孩子们知道。”迈克正色说。

给孩子做出榜样,孩子是你生命的延续,你应该为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品格而不遗余力。孩子总是望着父母的脊背长大,因而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言传身教。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家长的举止对他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父母的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孩子施以正面影响。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还给姥姥打洗脚水,自己也摇摇晃晃地给妈妈打来洗脚水。这就是做父母的行为所带该孩子的好影响。

他那个时候大概有11岁,一有机会就到湖中小岛上他家那小木屋旁钓鱼。

那天,他是跟父亲一起在垂暮时去垂钓的,他在鱼钩上挂上鱼饵,用卷轴钓鱼竿放钓。 鱼饵划破水面,在夕阳照射下,水面泛起一圈圈涟漪;随着月亮在湖面升起,涟漪化作银光粼粼。鱼竿弯折成弧形时,他知道一定是有条大鱼上钩了。他父亲投以赞赏的目光,看着儿子去摆弄那条鱼。

终于,那条筋疲力竭的鱼被他拖出了水面。那是条他从未见过的肥硕的大鱼!

趁着月色,父子俩望着那条煞是神气漂亮的大鱼:它的腮不断张合。父亲看看手表,是晚上10点——离钓鲈鱼的时节还有两小时。“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他说。“为什么?”儿子很不情愿地大嚷起来。“还会有别的鱼的。”父亲说。“但不会有这么大。”儿子又叫道。

他朝湖的四周看看。月光下没有渔舟,也没有钓客。他再望望父亲。虽然没有人见到他们,也不可能有人知道这条鱼是什么时候钓到的。但儿子从父亲斩钉截铁的口气中知道,这个决定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他只好慢吞吞地从大鲈鱼的唇上取出鱼钓,把鱼放进水中。

那鱼摆动着强劲有力的身子没入水里。小男孩心想:我这辈子休想再见到这么大的鱼了。

那是34年前的事。今天,这男孩已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建筑师。他父亲依然在湖心小岛的小木屋生活,而他带着自己的儿女仍在那个地方垂钓。

果然不出所料,那次以后,他再也没钓到过像他几十年前那个晚上钓到的那么棒的大鱼了。可是,这条大鱼一再在他的眼前闪现——每当他遇到道德课题的时候,就看见这条鱼了。

因为他父亲教诲他,道德只不过是对与不对的简单事,可是要身体力行却不容易。我们能否做到没人看见时也循规蹈矩呢?

如果有方便门路能及时送入设计图,我们会不会拒绝走这条门路?又或者,我们得到了我们不该知道的内幕消息,会不会拒绝去做股票内幕交易呢?

要是小时候有人教诲过我们把鱼放回水中,我们是会做得到的。因为我们从中学会了明辨道理。

一次择善而从,在我们的记忆中会永远地留下清香。这是一个足以让我们自豪地讲给朋友和儿孙听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詹姆斯·兰费蒂斯告诉我们的,在无人注意的背后,那个后来成了建筑师的小男孩的父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这个小男孩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面埋下了一粒要堂堂正正做人的种子。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家庭教育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重保轻教、重智轻德等片面教育导向,教育行为表现出过分保护、过度干涉、过高期望。家长们不遗余力地开发孩子的智力,购买大量课外书籍和辅导材料,聘请家教,送孩子上各类学习班,把学校教育延伸到了家庭中。家长们看重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排名,并且对孩子学习标准普遍要求过高,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表明,接受心理咨询的中小学生,因与父母相处以及学习、考试而带来的心理问题占60%以上。某中学的《关于中学生劳动现状与教育对策的调查报告》表明,70%的学生一天在家帮助父母干活仅占半小时左右,一些初一年级的学生甚至不会用墩布。而有些同学到了大学还把衣服拿回家让父母来洗。片面的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孩子智力发育良好,但却自私自利、目空一切、缺乏自信心与责任感,从而影响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习——内在财富》中,对“学会做人”有这样一段阐述:“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是借助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立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非智力因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动态过程。成功的关键在于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品质。教孩子“学会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要通过家长的言传与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努力教育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家庭教育寓于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存在于家庭的每一瞬间,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时时刻刻被模仿,这种模仿对孩子的品格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在漫长的时间里毫无感觉地完成的。事实上,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仁慈、爱心和责任感的家庭里,他日后会成为健康、正直、乐观向上、有所作为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一个充满愚昧、野蛮、堕落和自私自利的家庭,日后他可能成为一个粗鲁的毫无教养的甚至危害社会的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甚至是孩子的终身教师。现实生活中,一些家长说是说,做是做,言行不一,一边要求孩子学会尊重,学会关心,自己却夫妻反目,婆媳相嫌;一边要求孩子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自己却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所以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同时,要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目前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许多是家长过分骄纵孩子造成的。因此,家长应通过学习,了解青少年心理发育特点和教育规律,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