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期望
许多家长都在为他们的不合理期望辩解;“如果我们没有期望,难道任由孩子荒废下去?!孩子不懂事,我们必须为他们规划发展的道路,不然他们会一事无成。”问题是父母们经常为孩子设立不合理的期望,这样的期望和没有期望一样有害。
而要想对孩子提出合理的期望,我们首先需要分清期望和目标的区别。目标是一种可能性,它是孩子们努力争取可以达到、也可能达不到的客观的目的物。当目标实现了,孩子们会感到特别兴奋,因为事先谁也没法做出保证一定能成功,这种突如其来的惊喜绝对会给孩子很大的动力;假设目标没有实现,孩子们当然也会感到失望,不过这种失望感通常不会持续太久,因为目标的概念具有发展性和渐进性,一次没有达到,我们离目标的距离起码又近了一程,继续努力也就有了兴趣和动机。
而期望是一种假设,是我们在未来努力争取实现的事物。期望具有一种强大的想象力量,可以使不确定的事物变得更明确,也可以让未曾实现的将来变得好像已经被我们拥有。正是因为这种直观的、似真的感觉,当期望没有实现的时候会引起我们极大的失望,因为你觉得好像已经得到的东西又被拿走了,尽管你从来也没有得到过它。更可怕的是,期望只有实现或者无法实现两种情况,不存在一种渐进的中间状态,所以,任何没有完全履行的期望都是一种失败,带给人的挫败感也是空前的。
如此说来,将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分化为阶段性的分期目标,这是让你的期望合理化的第一步。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排除失望带来的消极影响,也能尽量鼓舞孩子的斗志。
其次我们要做的,就是调整我们期望的内容。相比而言,你是更期望孩子获得卓越的成就、财富和社会地位,还是崇高的灵魂、谦逊的性情?要知道,期望你的孩子诚实、宽容、负责任、努力用功并且感恩,与你期望他全部考试都能得“A”,将来考上清华北大或者年薪10万的结果是完全不同的。
的确,我们的社会非常强调竞争和获胜。大家都担心,如果自己不给孩子施加足够压力的话,孩子或许就不会努力,更不会朝着获胜、取得高分以及追求成功的方向奋斗。所以我们紧张、焦虑,情绪大起大落,很容易希望然后失望。这样的情绪状态感染着孩子,不仅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更会妨碍他们走向成功。
至于我们判断孩子成败的标准,无非就是他在同龄群体中的相对位置,与其他孩子比较,他是否优秀。这对孩子是相当不公平的,因为这样比较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他本身。也许他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但还是没有达到他同伴的相当水平,也许他的发展速度与别人不同,在他4岁的时候不怎么突出,在他14岁的时候将会非常出类拔萃,可我们的焦躁,没准儿就会过早地断送孩子的将来。
别再让孩子承受沉重的情感负担!不要再不停地制定日益增加难度的标准,让成功变得永远遥不可及,让孩子变得越来越沮丧失望。让我们调整期望的内容,从只关注结果,转向对发展方向的强调。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成为一个不断追求完善的人,但不苛求完美;他们应该热情、善良、自信、快乐,不自私、不胆怯、不抱怨、不消极;他们有权利选择成为科学家或者企业家,也可以快乐地成为工人、教师、职员、军人,并把实现自己的理想看作最大的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