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我们定义的不懂事
记得我的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说过,现在的孩子,不懂事是绝对的,懂事是相对的,相信很多人都会认同这句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状,我认为不应该仅仅归咎于孩子,我们大人对孩子们要求标准的提高,是造成我们如是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正是由于我们严格的要求,孩子们的自尊心会被挫伤。
其实当孩子做错了事情之后,心里一定会感到非常害怕,这时再去责备孩子,只会加深孩子们的恐惧,有的孩子甚至因此害怕而不敢承担责任,这会危害到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和自我概念的积极树立。既然如此,我们何不这样想:反正孩子的身上就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一味地苛责孩子已经无济于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怎样利用孩子的这些错误去教育他,帮助他,而不是让错误继续下去。
妈妈的困惑
妈妈不在家,5岁的小飞想喝牛奶,于是他决定自己去拿。牛奶在柜子上面,小飞根本够不着,他搬来一把椅子,踩在上面,左手扶墙,伸出右手去拿小陶罐里的牛奶,却没有拿稳,手一滑,整罐牛奶打翻在地上。牛奶淌了一地,几乎整个厨房的地面上都是。小飞很害怕,他想妈妈一定会生气的。
意外的是,回家后的妈妈看到这些后并没有发火,相反,她温柔地说:“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牛奶小河。”看到小飞的紧张情绪已经缓解,妈妈接着说:“你愿不愿意和妈妈一起把牛奶打扫干净呢?牛奶的小河是很漂亮,但是这样的话地板就太脏了。”
接下来,妈妈拿着拖把,带着小飞一起把厨房打扫了一遍,然后,妈妈又把它先前打翻的牛奶罐子装满水,放进冰箱,教小飞怎么拿才不会把罐子打翻。
其实小孩子都是这样,他们尝试去做某些从未做过的事,而父母又不在身边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自己的举动给父母带来麻烦。
想一想,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打翻牛奶,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呢?是怒气冲天,大声斥责孩子:“你怎么那么笨呢?连牛奶都不会拿!”还是赶紧自己收拾残局,告诉孩子:“没关系,没关系,你不要过来,不要踩到牛奶,妈妈收拾就可以了。”还是叫孩子一起来收拾,一起承担自己不小心做错的事,然后,再教孩子怎么做才不会再次出错。
父母应该选择的是第三种做法,这样,你的孩子以后做事就不怕做错了,也有信心和勇气不断去尝试,不会矢口否认或者“死不悔改”了;尽管有时还是会出错,但他会学习用心平气和的心来看待,并勇敢地自我承担所做的一切。更为重要的是,他从你的身上学会了宽容别人的一些无心过错,他会变得更豁达、更有威信。
教育学家认为,最好的父母是那些具有宽容之心的父母,这样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也是勇敢而自信的。这是为什么呢?举个例子说吧。一个男孩不小心弄坏了爸爸的剃须刀,男孩当然很害怕受到父亲的责罚。但如果爸爸能原谅他,并告诉他剃须刀的用途和以后应该注意的事项,那么这个男孩将从他所犯的错误中学到以下经验:1.剃须刀的使用方法;2.责任感:以后如果再犯错误,由于有了这次良好的经验,孩子就会愿意承认错误,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错误的结果积极补救;3.宽容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父母如果能够宽容孩子的错误,那么孩子的性格也会慢慢变得宽容大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