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是塑造勇敢的良方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他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他们进一步强化良好的行为,直至养成勇敢坚强的好性格。
很多父母总是更多地给孩子身体上的照顾,但却很少注意到孩子自尊心的发展,他们会准备营养丰富的食品,却忽视一句由衷的赞美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信心与快乐。吃饭、穿衣、身体健康,只是孩子有形生命的需要,而内心世界的满足和愉悦是所有孩子无形生命的需求,这种需求更需要被满足。
可是,有的家长却忽视了孩子的无形生命,不知道孩子心灵深处最强烈的需求是什么。他们认为,只要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尽量满足,吃的、穿的、住的、玩的,都是最好的,对孩子来说,就足够了。这也正是他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孩子做了那么多,孩子却为什么并不领情?
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年龄越小,越需要外界的鼓励。处于童年期的儿童,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多是依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得来的。也就是说,这时他们尚未形成对自己的稳定的评价。外界的批评或表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性格形成。
许多父母却不愿把表扬、赞赏带给孩子。他们以为,只有“严厉”才会对孩子起作用。甚至态度生硬地对孩子进行责骂、训斥,把严格与鼓励、赞赏截然对立起来,没有认识到表扬、赞赏的独特魅力。
赏识教育的提出者周弘说:“哪怕天下所有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为了得到父母的赏识而来到人间的。你的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同样的两只小狗,一只让它在呵护、鼓励、赞赏中长大,另一只则整天被冷落、责打。有一天让它们同时遇到一只狼犬,那只受冷落的狗吓得缩成一团,而那只被鼓励、赞扬的狗则奋力反抗,高亢地大叫,终于吓退了狼犬。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有灵性的孩子呢?
美国有一种自然教学法,这种方法认为,只要是孩子喜欢做的事,家长老师的评价永远是两句话:“太好了,除了不对的地方”;“太好了,只少数了2个数”;“太好了,只错了4道题”;“太好了,只不过念错了2个字”。许多人也许有一些疑惑,为什么“太好了”的评价对孩子有着如此神奇的魅力呢?原因就在于不管孩子表面上多么骄傲,内心都是脆弱的,弱小的生命常常担心自己不行。一声“太好了”仿佛给孩子吃下个定心丸,情感闸门会一下全部打开。
事实也是这样,一个人只要被称赞,心里一高兴,干劲儿一来,就可以发挥出超乎平常的能力。反过来说,一个人的努力和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赞赏,也就是说当成就感不存在时,就激不起努力的兴趣,也就不可能爆发出超凡的能力。这是人类心理的一面,是任何人无法改变的。
孩子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的成功的喜悦只是一种自我认识,与其在活动中达到的实际水平并无直接关系,而与家长、老师、同学等“重要人物”对其的评价密切相关,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家长如若给予表扬性的评价,孩子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当孩子办好一件事时给予真挚的赞美,比其他任何方式都更能激励他热爱生活和获得成就。
积极性对孩子性格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可由外界强行注入,而是从孩子的内心迸发而出。父母该怎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呢?最有效的方法是:要给予具有希望的表扬。比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曲子拉得十分糟糕的孩子也说:“拉得不错呀!要是克服了缺点……”
要给予孩子更多的鼓励。对孩子们来说,如果家长对自己表现不好的地方只是失望地指责,而对表现好的地方连一声“挺不错的嘛”都不肯说,他们将会有很强的挫折感,从而丧失积极性。在幼儿咿呀学语时,不管嘴里说些什么,没有父母会指责说:“那嘴是白长的呀!声音太高或声音太低,没见过你这么笨的孩子!”相反,当孩子叫出第一声“爸爸”或“妈妈”的时候,不管发音多么模糊,多么不标准,父母都会高兴地把他抱在怀里,高兴地亲了又亲。正是因为父母衷心的鼓励,才有孩子日后流畅的语言交流,如果不停地指责和打击,相信孩子甚至会丧失语言沟通的能力。
对孩子的表扬不仅要多,还要具体可信,它能让孩子更加兴奋积极。“与过去比,现在的字写得相当不错了呀!尤其是这一段,写得很好,再加把劲儿还会更好,将会让老师大吃一惊的。”家长都应该多用这些鼓励的话来激发孩子的积极性。
鼓励的目的是要让他从“要求他做”变成“要让他想做”。因此,家长应该在给予希望的表扬上下些功夫。“呵,做得挺不错呀!”就这么一句话,孩子就会变得使大人想象不到地高兴起来,充满了自信和热情,于是积极性也就产生了。
中国著名教育专家“知心姐姐”卢勤在她的专题教育讲座中提到过,“人的一生会听到许多的评价,但是父母的评价是孩子成长的第一块基石。哪怕孩子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夸奖。家长尊重和欣赏孩子,孩子就会变得自信,自信才能健康成长。”
在教育孩子时,很多家长往往不是从正面鼓励孩子,恰恰相反,而是抓住孩子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声色俱厉地批评,其实这是很不对的。孩子幼小的心灵可以更多地承载夸奖和掌声,却很难承受一点点的批评,这会使他在内心建立起的自信心很快倒塌。当然,你可以批评孩子,但是做事情要讲究方法,批评孩子同样需要方法。真正好的方法是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伤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一种做家长的艺术,需要每个家长都去认真地摸索。
不要抓住孩子的一点小错不放,多去赞美孩子的优点和善行吧!孩子将会因此而养成良好的性格。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这是什么道理呢?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但有时自尊会受到压抑,这时你故意刺激他,使他的自尊心释放出来,形成一种好胜心理,这也被称为人的心理代偿功能。激将法就巧妙地运用了人的这种心理特点,而把这个方法运用到孩子身上去,也同样有效。
爱因斯坦有一个叔叔叫雅各布,是位工程师,也是一个数学爱好者。爱因斯坦小时贪玩,不爱学习,但却爱问叔叔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叔叔总是耐心地给他解答。到读中学时,爱因斯坦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数学成为他中学时期最大的业余爱好。而叔叔雅各布则经常关心爱因斯坦的数学学习,有一天叔叔和爱因斯坦聊天,谈到了代数。“究竟什么叫代数?”爱因斯坦问叔叔。叔叔解释道:“代数很简单呀,凡是不知道的东西,都把它叫做x,然后我们一步步地来找x,一直到找到x为止,只有找到x,我们的题目才解出来了。”
从此以后,爱因斯坦常常听叔叔讲趣味数学题,因此他对这种藏有x的趣味数学题着了迷,他一放学就一个人在自己的桌子上又写又算。有一天叔叔在纸上画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在各个角顶处标上了符号A、B、C,并写出AB2+BC2=AC2这样一个公式,然后严肃地对爱因斯坦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毕达哥拉斯定理,阿尔伯特,你在数学方面有天赋,你也来试试看吧,毕达哥拉斯在两千多年前就会证明了。难道两千多年后的阿尔伯特就不能证明出来?”
那时爱因斯坦还未学习过几何课程,12岁的他对几何一无所知。但爱因斯坦自尊心强,而且生性好强,尤其在科学的探讨上从不肯认输,有一股钻研的蛮劲。他被叔叔的一席话激发了。他想:“毕达哥拉斯两千多年前就会证明了,难道我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不会做?”强烈的好胜心驱使着他,他下决心试一试。他每天苦苦思索,努力寻找证明的方法,第一周过去了,第二周也过去了,还没有任何结果。爱因斯坦并不气馁,他继续反复琢磨和思考,终于在第三周独立地把这个定理证明出来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