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贵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质量调研报告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温骥媛
贵阳市作为国家级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于2002年开始在三城区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至2005年在全市11个区县(市)逐步铺开。但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程,从学校管理到教师指导等方面,都遇到了不少问题。为此,我市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加强研究。从2002年开始,我们就在一些学校进行试点的同时,开展了课题研究,采取点面结合等办法,努力探索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途径”,及时总结交流经验,认真探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于2005年结题,为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强化培训。2002年以来我们每学期都要进行市级培训、区级培训和校级培训,共举办各级各类培训班200(市、区、校)多期,培训教师15 000多人次。
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每学年我市要开展教师活动设计、活动案例评比和学生小课题比赛;各区县(市)和市教科所要分别组织2~5次“教师指导方法”的研讨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规范管理,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水平。
经过几年的努力,贵阳市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稳步推进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进一步了解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现状,找出薄弱环节,加强指导、管理,巩固和扩大这些年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的成果,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使课程计划得到落实,学生得到发展。2007年初以来,我们对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了质量监控,定期不定期地对全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情况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在做好经常性监控的基础上,2007年7月3日,我市抽调130多名教师,组成32个调研组,同时对全市的11个区县(市)32所1-2类学校(10个区县市各3所,1个区2所,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学校)的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开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接受调查的学校有32所、班级68个、教师482人,学生1123人。为了全面了解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这次抽样调查分三个层面分别进行:
1.对学校的调查主要采用“学校情况调查表”进行,同时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对学校的管理进行了调研,对学校的抽样调查主要是了解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情况,课程设置情况、教师配置情况、教研活动情况等。
2.对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目的是检查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情况,有482名教师接受了调查,其中有231人担任了(或曾经担任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
3.对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1)问卷调查,每校抽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检查学校管理情况、教师指导情况和学生自己的活动情况;(2)检查学生小课题资料,目的是检查学生实际开展活动的情况;(3)对学生进行访谈,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小课题是否是学生自己完成的。
从今年监控和这次抽样调查的情况看,贵阳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开设的质量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市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出现了可喜的局面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在各区教研员、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贵阳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出现了新的气象:
(一)学校管理趋于正常
从“学校情况调查表”“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中了解到的情况是学校加强了管理,各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都有相应的管理要求。
——大部分学校课时安排比较合理。45%的学校每周3课时,30%的学校每周2课时(另有一节信息技术课),25%的学校每周1课时。
——管理比较有序。70%的学校有独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方案。其中45%的管理方案比较详细,可操作性较强。41%的学校能针对本校的特色提出活动的基本要求,有符合学校特色的主题活动。各校每学期开展的主题活动次数平均是4次,数量基本符合要求。学生资料比较丰富,对学校展示的学生小课题活动资料进行了粗约的统计,平均每校约有100本。
——注重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抽查的32所学校中,有31所设有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并开展了教研活动。55%所学校有教研活动记录和教师的听课记录、反思等。
——配备和培养了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在抽查的32所学校中,共有8位专职教师,184(平均每个学校约7人)位兼职教师。这种情况比原来随便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搭给班主任要好得多,其他学科挤占课时的情况有所减少。32所学校共收到了教师的各种活动指导方案180份、活动设计230份(没有作必须交的规定),可见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管理落到了实处。32所学校共提供了104次活动的资料,平均每校3.3次,提供的学生小课题资料共619本,平均每校19本,可见学生的活动切实是开展起来了。
(二)教师认识普遍提高
本次教师问卷调查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要求,凡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都要回答,目的是调查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落实情况,以及广大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态度;第二部分要求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师必须回答,主要是测查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从第一部分接受调查的482名教师填写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三个特点:
——普遍形成了正确的认识。97%的教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88%的教师认为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因此,绝大部分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54%的教师表示同意兼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13%的教师同意任专职教师,31%的教师认为专兼职都可以,只2%的教师专兼职都不同意。许多教师愿意参与学生活动,99%的教师表示愿意担任学生的小课题指导教师,95%的教师表示如果自己是学生小组的指导教师,愿意带学生进行外出调查;接受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82%的曾经担任过学生的小课题指导教师。
——关注度大大的提高。99%的教师对本校的综合实践活动管理和学生的活动情况作了评价,并提出了建议,其中74%的教师建议写得比较好;60%的教师认为本校在综合实践活动管理方面做得较好,学校能做到有计划、有组织、有检查、有总结,注重师资的配备和培训,同时学校还注重挖掘地方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效果比较显著。98%的教师关注到了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后所发生的变化,并能够举例说明,其中63%的教师所举的例子非常好;教师们所提到学生的变化主要集中在:性格变开朗了、喜欢发言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与他人交往合作的能力增强了、组织能力增强了等。有位教师举例她有个学生由原来喜欢结伴外出打架变为结伴合作学习,成绩由坏变好;还有位教师写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后,四(2)班学生张伟,在学习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在写作方面,由原来只能写一些平铺直叙的句子,到现在叙述能力比较强,词汇也很丰富。课堂回答问题口齿清楚,表达能力也很强。在担任班干部期间,组织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在性格方面,由原来的好强,得理不饶人,变为能容忍,有度量了”。许多教师提到家长也发现了学生的这些变化,并表示非常高兴。
从第二部分231名教师填写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到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掌握得比较好。
——对学生开展好活动都有自己的探索和见解。98%的教师认为每学期开展1~4个主题活动比较恰当。在确定活动主题方面,有45%的教师表示活动主题是由师生共同确定的,40%的教师采取的是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主题,8%的教师认为应该是学生自己确定,7%的教师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本上的内容来开展活动的。在确定学生小组活动主题(小课题)时,90%的教师是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选择的方式,10%的教师是放手让学生自己确定,5%的教师则是自己帮学生确定。在学生收集资料时,99%的教师采取的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资料收集。
——对学生开展好活动的指导灵活多样。90%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活动时,主要采用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与人交往等;73%的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中小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把握得比较好,能够较好地把握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时的各阶段需要指导的内容;94%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主要关注的是:学生是如何获得的结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感受和表现;80%的教师指导学生呈现活动成果所采用的方法是: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呈现方式,不过多的干预,并尊重学生富有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55%的老师认识到应该从6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可见,多数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要求、组织形式、小课题研究程序、总结评价和指导方法等方面都掌握得比较好。教师们普遍认为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达到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三)学生兴趣盎然
这次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有1123人,从他们填写的问卷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广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比较浓厚,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
——在对活动的兴趣上,96%的学生表示对综合实践活动感兴趣,其中76%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63%的学生认为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对学好其他课程帮助很大; 86%的学生能写出自己参加过的最喜欢的两个主题活动名称;83%的学生能写出自己参与过的某个活动名称和小组成员及分工。
——在对活动的组织方式上,97%的学生活动组织方式正确,主题的确定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活动内容符合学生的兴趣,活动中学生能按要求写出活动方案; 94%的学生表示活动中参与了外出调查活动;在资料收集方面40%的学生是自己独立完成的,21%的学生资料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21%的学生资料是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完成;43%的学生在每次活动后都能完成心得体会、总结等,47%的学生是有时写。
——在对活动的组织方式上,90%的学生写出了自己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后的感受或认识(要求用一句话表达),学生的感受或认识集中表现在喜欢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学会了与人合作、交往;学到了许多知识;认识了综合实践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等,如:“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我明白:我们在一起就要有团队精神”、“我觉得帮助别人是应该的”“我感觉与大家在一起真快乐”“我发现自己做不到的事,通过别人的帮助可以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我觉得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非常好玩,而且使我与同伴们的友谊越来越好”“我觉得对学习有帮助”“我希望多做这样的活动”等。
这次抽查共收到120个学生活动组的小课题资料(每组只收一次活动的),通过对小课题资料的检查,将其分成A、B、C三个等级。A等33个组占28%,B等58个组占48%,C等29个组占24%。基本情况如下:
A等33个小课题资料规范整齐、丰富多彩。从资料中清楚地看出选题恰当、时间安排合理、活动流程完整,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分工与合作;活动过程资料整齐、完整,学生的活动方案、活动记录、收集整理的资料、活动总结、活动评价和活动体会等资料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活动情况和能力的发展情况。
B等58个小课题资料比较整齐和完整。从资料可以看出选题恰当、时间安排合理、活动流程完整,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分工与合作等;基本能反应学生小课题研究的情况,但某些环节的资料比较薄弱等。
C等29个小课题的资料不够整齐和完整。对学生的小课题研究情况体现不足,缺少某些活动环节的资料。
为检查小课题是否是学生自己完成的和学生对活动的态度,这次抽查还对学生进行访谈。凡小课题资料被抽到的小组,每组抽3个学生共415人(有的小组是全部参与)进行访谈。从对学生的访谈情况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喜欢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研究,并且觉得自己从中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初步学会了与人合作、交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能关注他人的优点,他评情况较好,充分证明本次所收到的大部分活动资料都是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的。
综上所述,各学校的活动主题内容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促进了学生与生活的联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很高,80%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较好地完成小课题研究活动。资料中体现了通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许多学生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初步具有自主选择和独立做出决定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发展。
二、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有六点
——课时量不足。55%的学校开设的课时不足,需要增加课时,每周应加到3节。
——常规管理欠佳。部分学校在管理方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一些必要的要求,但是,很多学校的内容不具体,措施不得力,少数学校所采用的管理方法不够恰当等。有的学校没有综合实践活动管理方案,只是在学校教学计划中用一句话提到“对综合实践活动加强管理”。近50%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教研工作开展得不够好。
——学校的管理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不足,学校领导对如何管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不清楚。如:有的学校采用检查教师教案是否按《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上的内容逐课备完,而不关注学生活动的情况。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不够重视问题,虽然有许多学校也有些传统的特色活动主题,但是没有政策的支撑,管理不到位。
——教师配备不足。专职教师数量太少,从调查资料看平均每个学校只有0.25个教师,这样不利于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校本培训力度不够。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新课程,与学科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学生活动的开展又需要广大教师参与,很多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理念的把握欠佳。
——学校与家长、社会的沟通不够。很多学校的学生外出活动受到了限制,这需要学校主动与家长和社会沟通好,靠教师的单打独斗是做不好综合实践活动的。
(二)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在对“纲要”、课程资源及学生三者把握上,问题主要有三点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质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如:有的教师误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学科课程中的综合学习或实践活动。
——对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只是按照教科书上的主题活动和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缺乏开发适应本校学生开展活动的课程资源的意识。
——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和纲要的要求还没有真正内化,在指导活动的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和相应的指导机制。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对学生已学知识、生活经验、社会环境缺乏了解;对学生开展活动难点和难度认识不足。
2.在活动设计、指导策略上,问题主要有四点
——部分教师对活动的目标定位不当,在目标中过分突出思想教育和某些学科中的技能目标,且写得空泛,变成每个活动都能用的中长期目标,难以落实和评价;活动目标与活动实施缺乏呼应性。活动目标与达成活动目标步骤和方法上,有一定的差距、出入。
——部分教师的活动设计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学校的特色和社区环境来设计活动,学生没有兴趣,导致活动有头无尾。活动设计没有很好贯穿整体思考思想,如何将一个学年的内容综合考虑,已开展了哪些方面的活动、现在应该考虑从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主题,如何有效地将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融入活动中去,教师缺乏整体意识。
——活动指导方案未真正实现从“教”向“导”的转移。部分教师未能从一个对学生的控制者转变为与学生一同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没有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无能是活动目标的制定还是指导方法的选择,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考虑的,缺乏换位思考。
——教师缺乏“指导策略”的研究,活动中难以做到根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选择合适的指导方法,在活动的开始和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动过程中不知道抓住机遇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在学生进行外出调查访问后不能及时组织学生总结经验,学生在资料收集、整理方面欠佳等。
三、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对策
通过今年以来的监控调研,既看到了我市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可喜的一面,也发现了存在的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有效性,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学校要进一步加强管理
(1)学校必须从师资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管理。
(2)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专职教师是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负责人,要承担起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规划、组织、协调与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有关社会力量都可以成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小组指导教师或兼职教师。
(3)学校要根据实际,明确某一部门协调校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各部门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的作用,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包括对教师安排、课时安排、场地安排。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
(4)加强以校为本的培训,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认真开展好教研活动。加强与家长、社区的联系,努力开发校外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铺平道路。
(二)教师要把握好“纲要”要求,进一步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1)正确解读“综合实践活动纲要”,把握“纲要”的内容与要求,确定合适的活动目标。
(2)要从分析学生出发改进指导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知识、实践体验、生活经验、学习兴趣以及认知规律等来实施指导。
(3)要根据“纲要”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做好活动设计、拟写好指导方案,采用多样的、切合学生实际的组织形式和指导方法,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调查、访问、讨论、汇报,培养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往的能力等,帮助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主题活动。
(4)正确处理好教师“导”的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要营造师生平等的、民主的、开放的活动氛围;活动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挑战性。把握好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度”。
(5)要合理有效地组合若干的指导方法。指导方法要关注学生兴趣的提高、参与意识与注意力的保持和发展,提高活动效率。要充分发挥指导的机制,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要时刻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反应,要利用活动中学生的各种生成性资源,以弥补活动设计预设中的不足。
(6)按照纲要的要求进行评价。学生活动的评价按照纲要的要求贯穿于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同时考虑学生的差异,使评价真正为改善活动,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服务。
(7)教师在深刻领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并以负责的态度参与这门课程的实践的同时,要注意不断完善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应对学生广泛的知识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