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训练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一)物理教改面面观
在建国以后我国多次修订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对高中物理教材也进行了多次改编,广大物理教育工作者在物理教学实践中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到目前为止,高中物理教学效益低下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
综观高中物理教学改革,可以发现:早期的物理教学重视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了方法训练;后来的物理教学重视了“三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科学方法)训练,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训练,教师关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数),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妨碍了物理教学效益的提高。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中,我们要真正落实三维目标就必须要重视物理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势所迫,我们要有效实施新课标就必须要做本课题研究。
(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
2007年1月17日,在期末考试结束之后,我们对高一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一次物理学习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习惯、物理学习归因和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本次调查回收有效样本1195份。调查发现,学生认为影响物理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是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教师的喜欢程度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策略的运用。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中有较大比例认为自己脑子笨,基础差,不适合学物理,老师不太关注自己,物理学了没有多大用处,等等。
(三)物理教师状况
我们还对20名高中教师进行了调查访谈,大部分教师认为搞好高中物理教学,重在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常考题型的讲解和适当的作业训练,只有不到20%的老师知道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心理训练,但对心理训练的途径与方法,则知之甚少。
高中物理一直是学生学习中感到内容艰深、学习困难和压力很大的学科。为了走出高中物理难教难学的困境,更好地实践我校“以人为本,开发师生潜能,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将“人本关爱”的教育思想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需要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学习心理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和谐、健康发展。
通过有关心理教育和物理教育理论的学习,通过对长期教学实践的反思,我们相信: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训练,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二、研究视角
(一)课题界定
学习心理训练是指“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学生施加影响的专门训练,以期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心理能力,消除学习,培养其所缺乏的良好的心理品质”[1]。这类学习心理训练主要有几种:依据感知规律进行感知觉和观察力训练;依据表象所进行的表象心理训练;依据注意特点与规律进行的注意集中、分配和转移的训练;依据记忆规律,掌握记忆方法、提高记忆力的训练;依据思维规律,进行的掌握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消除情绪障碍,进行情绪自我调节的训练;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训练;提高自我意识的个性心理训练,如归因训练等等。
(二)研究内容
本课题是一项在理论指导下侧重于在教学实践的应用型研究课题。所研究的物理学习心理训练,是一种在物理教育活动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门性心理训练的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记忆训练、思维训练、情绪训练和归因训练等方式,培养学生健康的物理学习情感,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增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人文精神和心理素质诸方面的协调发展。
(三)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我校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2.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融洽物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形成更加和谐的学习氛围。
3.改进学生的物理学习行为和方式,使学生掌握有效的物理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信水平和学习兴趣,达到会学、善学、乐学,以及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的目的。
三、研究方法和原则
(一)研究方法
课题将主要采用理论学习与行动研究同步推进的方式。根据中学生学习心理训练理论,研究在高中物理教学可用的心理训练策略和方法,通过观察、对比、实验、检验、提炼等方法,逐步摸索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心理训练策略和方法。
(二)基本原则
1.面向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能让各层次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使每位学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2.主动、有效参与:物理教师作为物理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应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物理教学活动全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教给学生参与方法,灵活调控学生的参与状态,为各层次的学生提供合理的参与时间,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参与形式,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大胆质疑,参与讨论,从而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3.目标具体与分层激励: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准确、全面、具体,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还要有情意目标,认知目标的设置应具有层次性,符合各类学生的实际。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分解,并通过具体形式内化为学生学习的需要,变教师自身要达到的某一目标为学生自己希望达到的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我们也要承认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性,并在目标确定、课堂设问、练习题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性,从而使物理课堂教学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从每节物理课的成功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
4.以“疑”导动,以动促进:课堂教学以疑问为载体,以学生活动为依托,充分利用教学内容材料,引导学生采取观察、实验、思维训练、小组讨论、探究、组内或组间抢答等形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5.平等交往与和谐互动:课堂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教学交往,处于民主平等的地位,师生之间相互尊重,老师能容忍和善待学生的过失或错误。物理课堂上不存在忽视、压制、歧视、伤害对方的现象。物理课堂教学交往活动充分、积极、和谐,每位学生学习参与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
本课题在总课题组领导下,我们听了原华东师范大学及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副主任郭景扬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东芳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所长卢家楣教授等著名教育专家的专题讲座,在华阳中学首席专家顾问、全国著名心理教育专家陈安福教授悉心帮助和具体指导下,积极认真地开展研究。
(一)前期准备
1.课题组组建、课题方案的设计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从2006年10月至2007年4月初步完成组建课题小组,查阅文献,收集、整理资料,确定研究主题、研究思路,设计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任务,申请课题立项。在课题组内进行了多次研究方案的讨论和意见收集,反复修改和充实,形成了具有一定认识水平和有操作性的研究报告。
2.健全制度,组织理论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培训
对教师、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做好实验前期的数据分析;建立健全课题研究的规章制度:理论学习制度、资料收集和保管制度、论文撰写和阶段性成果总结制度、实验研究人员的奖惩制度、经费来源和使用制度;聘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指导。
3.资料筛选和分析汇总
课题组通过上网、查看书刊等方式,进行了物理教学中学习心理训练实践研究的相关资料筛选和检索,并分类汇总,分析整理成为文献综述。通过分析发现,以前的研究工作对于物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上是到位的,但大多数研究主要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缺乏可操作的模式,个案也不多,缺乏实验研究和实践成果的支撑。
4.前期诊测与分析
课题组设计了《华阳中学高2010级物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的调查问卷,我们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物理学习习惯、物理学习归因和人际交往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及倾向,为我们以后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归因训练、阅读与记忆训练、思维训练的实践研究提供原始数据。通过对高2010级1220名学生调查分析表明:学生普遍不注重预习,缺乏预习习惯;学习物理的主动性、计划性比较差;不太注重反思和纠错;认为物理难学且枯燥,学习物理兴趣不浓;对学习物理成功的归因主要是内部的,如“自己勤奋”“多做练习”“学习方法正确”“自己有兴趣”等。对于物理学习困难的归因主要是外部的,如归因于“练得太少”“学习方法不对”“自己的脑子太笨,不适合学物理”“学习没有兴趣”“老师教得不好”等。
(二)中后期研究措施
1.注重理论学习,勤于教学实践
从2007年5月至2009年6月全面展开课题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活动始终贯穿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工作中,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课题研究阶段总结会上参研人员提供了总结材料或经验文章在组内交流;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观摩课、研究课的观课、评课等方式督促课题组成员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达到以研促教,以研促改的目的,做到把教育科研、物理教学工作有机统一起来。
在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课题组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学习了陈安福教授所著的《中学心理学》及《课堂教学管理心理学》,通过理论学习和文献研究,根据中学生学习心理训练理论,我们研究了在物理教学中可用的心理训练原则、策略和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对比,考查这些方法应用产生的效果,再根据课题实践提炼适用的心理训练策略和方法,修正不合适的方法,逐步摸索总结出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学习心理训练策略和方法,课题组老师们较好地实践了学习心理训练策略,教学成效显著。
2.注重学法指导,强调过程落实
课题组老师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根据多年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预习问题强制化、重点问题朗读化、相似问题对比化、同类问题统一化、相关问题联想化、器材问题推成化、难懂问题口诀化。例如课题组老师指导学生严格执行 “6+2”学习法。所谓“6+2”学习法即在学习物理学过程中严格贯彻“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环节,另外在每一章或每一单元进行学习前后还应该有“计划”和“系统化”两个环节。这些方法对促进学生物理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物理。
预习,即要求学生在每次上物理课前“热身”,抽出一段时间(时间自主控制,长则20分钟,短则5分钟)将知识预先浏览一下,熟悉课上所要学习的知识,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明确课堂的重点,找出自己理解上的难点,做到了有的放矢地去听课,课堂上主动性明显增强,物理学习效果明显好转。相反,个别同学没有课前预习准备,感到听物理课十分吃力,听课抓不住主次轻重,学习效果较差。
听课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在课堂上根据老师讲课的程序主动自觉地思考,在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难点和重点进行推理性的分析思考;提示学生抓课堂的重点和难点,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用到“刀刃”上,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去注意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对于难点,则可能因人而异,这就需要我们在预习时做到心中有数,听课就专心专意。总之,学生要做到“会听”,才能“听出门道”。听课记笔记是辅助的学习手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课堂重点、记课堂难点、记课堂疑点、记补充结论或例题等课本上没有的内容、记课堂“灵感”等等。
及时复习十分必要。有的同学课后总是急着去完成作业,结果是一边做作业,一边翻课本、笔记,效率十分低下。而在这里我们要指导学生:首先要做的不是做作业,而应该静下心来将当天课堂上所学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回顾,在此基础上再去完成作业会事半功倍了。
复习的方法我们可以分成以下两个步骤进行:首先不看课本、笔记,对知识进行尝试回忆,这样可以强化我们对知识的记忆。之后我们再钻研课本、整理笔记,对知识进行梳理,从而使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系统。
作业目的有两个:一是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二是运用课上所学来解决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明确这两点是重要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做作业时,一方面应该认真对待,独立完成;另一方面就是要积极思考,看知识是如何运用的,注意对知识进行总结。我们应让学生时刻记着“我们做题的目的是提高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切忌“为了做题而做题”。
在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中,学生必然会产生疑难问题和解题错误。要及时消灭学习中的拦路虎,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错还是计算粗心致错,是套用公式致错还是题意理解不清致错等等。另外,我们还应该通过思考,逐步培养学生通过自己所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的常用方法是列概括提纲或画知识系统图表,将当天所学的知识要点以提纲形式或图表形式列出,这样可以使零散的知识形成清晰的脉络,使学生对它的理解更为深入,掌握起来更为系统。
以上六个环节是学习新课的基本进程,它们环环相扣,每一环都十分重要,缺少其中任何一环,都会对学习的进程产生不良影响。为了真正落实以上六个环节,充分利用学习合作互助小组的检查督促和老师的及时监督以及合理评价显得十分必要。否则,无论多么科学的方法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3.总结记忆方法,指导学生记忆
许多物理学困生认为物理是理科,不需要下工夫记忆,其实,培养学生的任何能力,都离不开记忆力。记忆是智慧的仓库,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和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记忆力标志着一个人的智力水平。一个人记忆得如何,跟是否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课题组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介绍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分析记忆规律,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记忆方法,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力。例如谐音记忆三个宇宙速度的数值时,可按读音编成谐音的三个短句结合联想来帮助记忆:v1=7.9千米/秒(谐音:吃点酒),v2=11.2千米/秒(谐音:要一点儿),v3=16.7千米/秒(谐音:要留点吃)。
研究表明[2],与学优生相比,在物理学习的记忆方面,学困生的记忆有一些明显的不良表现:
①从记忆类型看,一是逻辑记忆发展较差,非逻辑记忆较显著;二是不喜欢记公式和概念,偏向于运动动作记忆;三是具体形象记忆作用比较突出,抽象逻辑记忆发展较差;四是情绪记忆比较突出,常因情绪焦虑、激动而产生深刻的情绪记忆。
②从记忆品质看,学困生在记忆广度、记忆速度、记忆精确度、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方面都低于学优生。学困生的机械记忆优于意义记忆,但学困生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往往都不如学优生。
③从记忆过程看,与学优生相比,学困生的回忆能力比再认能力差,学困生的复述频率低于一般学生,复述策略水平也较低。所以物理教学中的阅读与记忆训练研究就是要根据物理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阅读、记忆的心理机制,重点对学困生进行物理阅读和记忆的强化训练,通过训练使学困生掌握并能运用这些方法于自己的学习中,提高阅读和记忆水平。
4.进行归因训练,指导复习备考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推断解释。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归因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反应、学习动机和意志努力。研究表明: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容易使他们产生无助感和丧失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物理兴趣和努力程度。同时,这些学生的消极归因还可能导致他们对物理教师和他人的不良情绪,产生许多问题。所以,物理教学中的归因训练研究就是研究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一定的归因程序,使学生学会并形成正确归因,矫正错误和不良的归因的训练方法。
针对高三学生不会分析试卷,不会利用试卷改进学习的情况,课题组老师认真进行了试卷分析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分析,以利于高考复习备考。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①每次物理测验或考试都发给学生考点细目表,以增强学生复习备考和试卷分析的针对性;考试评卷后,组织学生填写我们设计的试卷诊断分析表,指导学生对考试作自我归因分析,从“外因与内因”“必然与偶然”“可控与不可控”三个维度作归因。通过试卷的自我剖析,明确自己在知识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时间安排、答题策略、规范化以及应试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学生在此基础上制订的自我提高措施才具有针对性。
②指导学生每次考试结束后分析试卷时,重点纠正三到五个问题即可,纠错时要先找出错的原因,再改正,还要找同类型的问题两到三个题目与出错的题放在一起,从而达到纠正一个就纠正一类、掌握一类的目的。
③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提高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老师找学生或学生找老师共同进行面对面的试卷分析与诊断,积极落实导师制,鼓励并疏导学生消除考试的过分焦虑和紧张,引导和帮助学生梳理思维,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明确努力奋斗的方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样既增进师生情谊,促成学生积极纠错改过,又利于老师对错误率较高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④要求学生把试卷自我分析和试卷粘贴在一起,要注意累积保存。积累多了,亦可装订成册。做到“及时分析”“认真听讲”、“经常翻阅”,以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减少失误的目的。及时进行试卷自我分析诊断是前提,认真听老师讲评并纠错是关键,经常翻阅是保证。它们共同构成了高效复习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提升有较大帮助。
5.编写“三案合一”,实施学案导学
在高2009级的高三第二轮复习时,课题组推行了“三案合一”的导学模式。一课一案,内容由预习案、教学案和检测案组成。集体备课形成的教学案还要经过二次备课,各位教师根据自己学生学情的不同而作修改、删减和补充。其中的教案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活动,同时要考虑学生的活动,尽量体现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通过这一方式,学生学习物理的主体性得到较好的体现。
通过我们课题组老师的努力,先后自主编写了高2009级、高2010级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以及高2011级、高2012级物理新课教学三案合一的导学案。实践表明,物理“三案合一”学案导学,学生比较接受,教师也喜欢,教学效果较好。
五、研究成果与效果
(一)理论认识成果
通过课题研究,更新了我校物理教师的教育观念,促成我们改进教学行为,提高了课题组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心理训练方法的水平。通过学习、培训和科研,我们课题组认识到:
1.学习心理训练本质上是践行新课标理念
《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培养学生:“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对大自然有亲近、热爱、和谐相处的情感;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器件中的物理学原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能体验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时的喜悦。”由此可见,《物理课程标准》已经突破了以往偏重“双基”的局限,把学生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积极态度、浓厚兴趣、健康情绪、深刻体验、良好习惯、顺利交往、合作互助等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非认知目标”纳入到物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与评价内容之中。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训练本质是践行新课标理念。所以,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训练,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师生有效参与,达成物理教学中的合作与交往,通过改善物理课堂教学构成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师生间、生生间多极主体在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等方面多向、多层次的教学交往与互动,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物理教学效益。
2.学习心理训练的重点是满足学的需要
以物理“三案合一”学案导学为载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物理课堂教学中,其目的是要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预习案的完成,让学生把握新课的重难点和自己学习中没弄懂的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提高学习效率;长期训练可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逐步提高自学自研能力。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高中物理兴趣和学习渴望,变“要我学物理”为“我要学物理”,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如此反复强化,不仅引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创造力,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学生在练习案的完成中,进一步消化、理解课堂上所学知识,检验课堂学习效果,以提高学生仔细阅读审题、独立分析、深入思考的能力。
变“教后学”为“学后教”,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顺序的变化,更是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一方面,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要根据物理教材的提示和教师的引导先看一看、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若能用以往积累的知识技能独自解决问题,则会获取成功的喜悦;若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则会带来一份惊喜;若能对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则会异常兴奋。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物理教师绝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求教师要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调控教学过程,掌握来自学生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情绪,以及成功、失败与困惑等,积极地把握火候,创设条件,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学习心理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地学
首先,要创建民主、和谐的课堂人际氛围。物理教师的教态和教学语言亲切、自然,课堂上无恶意批评、压制、伤害、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无教师停课进行思想教育、整顿课堂纪律的现象。学生表情轻松,发言积极,有安全感,无紧张感和防范心理,教师与学生之间体现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朋友关系、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师生积极、主动、有效地参与互动互研。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情绪饱满,心理轻松,注意力集中。教师充分发挥其调控能力,为学生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学习活动的需要(如教学引入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小组讨论活动情境,表演情境等)。学生通过感知材料,独立思考,合作讨论与探究,得出结论,充分体现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上多数学生能主动与老师及其他同学配合,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实验操作、小组讨论,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三,师生多向、多极的合作与交往。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教师与学生群体之间、学生个体与个体之间、学生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讲授、笔记、问答、小组讨论,组内或组间竞争等形式,达到相互启迪思维,相互质疑,相互评价,相互理解与沟通,角色转换等效果,从而使学生的认知、情感、人格、行为等得到明显发展。
第四,信息交流充分、畅通。教师围绕物理教学内容补充典型实例分析材料,并充分利用幻灯片、多媒体将复杂抽象的物理内容转化为动态直观文字、图像,从而增大教学信息量。提问后教师给学生留有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教师能够较好地把握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状态。设计的问题和练习题有较明显的层次性,教师善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节奏、学生活动方式及活动时间,确保教学信息传输的畅通性。课堂上很少出现学生答不上问、讨论冷场、耽误时间的现象。
4.学习心理训练的关键是激发、稳定和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想方设法让我们的物理课有趣,有趣才可能有味,才对学生有吸引力。物理课堂必须突出物理特色。物理特色集中体现在物理思想、物理实验及物理过程中。一方面,物理教学必须重视实验,不但要重视书本上的实验,还要重视根据教学内容自行设计实验;不但在新课中要重视实验,在复习课中也要重视实验的融入。另一方面,要突出物理思想、物理意义、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础,在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记得它的内容,还要体会其中的物理思想。尤其是在高一的物理教学中,做好初高中物理的有效衔接,不要讲得过难,侧重于在学习中通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突出物理思想和物理意义。我们在高中物理修业年段的教学中往往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市县统考以及一心为了高考,一味增加综合性强的习题训练,使得我们对于如何让物理课有趣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上关注得不够,也使得一部分学生放弃了对物理的学习,选理科的也有大部分是为了高考学物理而非学生对物理的学科兴趣。我们深切意识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应该是我们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注意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我们很多时候对学生的要求被拔高了,而学生实际达不到,从而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如课堂教学中选用例题过难,学生理解困难,消化不了,最终内化不了。同时,物理考试试题过难,学生缺乏成就感,也打击了学生的信心。因而物理考试要严格控制试题难度,要让学生在高一、高二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建立学习的信心,感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学生才会发自内心喜欢物理进而自觉学习物理,也才会对我们物理老师保持应有的亲近感。“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心理与老师形成“谐振”“乐学促高效”,物理学习兴趣才能稳定和发展。一个班的物理教和学就会显得更轻松,学生也更容易溶入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其主动性才更容易调动,也只有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实现物理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二)实践操作成果
1.总结整理物理口诀
课题组老师总结整理很多经典的物理口诀,是对物理规律和方法的高度概括。在物理教学中,直接运用这些口诀就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理解教学重、难点,有效指导学生运用规律分析解决具体物理问题。现摘录部分口诀如下:①力的图示法口诀:你要表示力,办法很简单。选好比例尺,再画一段线,长短表大小,箭头示方向,注意线尾巴,放在作用点。②物体受力分析:施力不画画受力,重力弹力先分析;摩擦场力向分清,多漏错假须鉴别。③牛顿定律的适用步骤:画简图、定对象、明过程、分析力;选坐标、作投影、取分量、列方程;求结果、验单位、代数据、作答案。④闭合电路电流随电阻变化的规律:串反并同。⑤伏安法测电阻电流表的接法和系统误差:大内偏大,小外偏小。⑥功和能的区别和联系:状态定,能量定,状态能量两对应,状态变化能量变,做功传热是过程。⑦电表的改装:串大并小。⑧电表的校准:并大串小。⑨运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增反减同、来拒去留;⑩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电生动左,动生电右。
2.总结整理出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常用记忆方法
课题组老师所进行的物理概念、规律的记忆指导,使学生明白了记忆对学习高中物理的重要意义,并具体指导学生的物理记忆策略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小组进行互相督促检查。通过一段时间的强化实践,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学习物理的信心明显增强,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这些班级在本学年度的历次考试中物理成绩进步很大。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和整理了如下的记忆方法:联想法、比较法、公式法、归纳法、规律记忆法、歌诀法、观察法、图示法、联系实验法、目标法、因果法、表象法、类比法、谐音法、重复法等。
3.初步形成学生归因训练的基本策略
不同的归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归因会影响学生的情感反应、学习动机和意志努力。研究表明:学习物理困难的学生不正确的归因,容易使他们产生无助感和丧失自信心,从而降低学习物理兴趣和努力程度。同时,这些学生的消极归因还可能导致他们对物理教师和他人的不良情绪,产生许多问题。所以,物理教学中的归因训练研究就是研究在物理教学中通过一定的归因程序,使学生学会并形成正确归因,矫正错误和不良归因的训练方法。
课题组老师整理出对学生进行归因训练的一般方法、程序:首先学生自我归因分析,随后物理教师作归因分析导引,修正不良或错误归因,最后促成学生物理学习行为调整和落实物理学习进步措施。学生通过归因训练,强化了试卷分析的实效性,提高了物理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学生对于分析试卷不再盲目或应付,绝大多数高三学生能自觉进行试卷的自我分析诊断;近一半的学生利用试卷分析纠错,改进物理复习方法,促进方法内化为能力,规范考试答题,复习效益明显提升,物理成绩增长幅度较大。
(三)课题研究物化成果喜人
在课题研究的两个半学年度内,本课题组形成了研究方案3个,形成了3份问卷调查报告,形成了中期报告3个,20多位老师先后承担公开课、观摩课、研究课、优质课40余堂。梁荣在成都市2009~2010年度十万教师大比武课堂教学大赛中获市二等奖;杨立在双流县首届高中“新秀杯”青年教师优质课赛课获一等奖;赵亮、向明军在双流县第六届学科教学大比武中获二等奖;白红光、赵亮、杨立等老师的13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一二等奖和省市一二三等奖。龙新明、罗仙玉等自制教具获省市县级奖励5次;杨立、吴仰旭等课堂教学设计获市级奖励3人次;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省市县各类物理竞赛获奖50余人次;学生参加省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物理竞赛获奖50余人次;学生参加科创和头脑奥林匹克大赛获奖80余人次。
(四)实践研究效果显著
根据学生反映,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训练,培养了学生活泼、开朗的性格,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形成努力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了师生间的凝聚力。通过心理训练,让他们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物理的方法,学会了正确归因分析和及时自我调控,并在学习中培养了意志力。学生的意志力品质明显提高,集体荣誉感明显增强。实验前后变化非常明显,部分学困生即使在暂时落后时仍不灰心、不气馁,还相互鼓励去争取优异的成绩。
以前,我们许多物理老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也较传统,对课堂的研究往往处在自发的阶段,没有深入下去,物理教学成绩进步不大。课题开题后,我们认真参加校本培训,深入研究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虚心接受专家的指导,及时给自己充电。现在,我们能积极借鉴专家的经验,汇聚团队的力量,集中群体的智慧,选择高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课题进行专题研究,形成对这些课题怎样处理的一些较完善的做法,力求在模式化的基础上去自主创新。课题组物理教师教科研和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得到明显提升,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的自觉性增强了。师生关系更加和谐,学生对物理教师的接纳程度增加。
通过两年多的具体研究工作,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心理训练消除了教学设计、评价和管理中一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物理。通过课题研究中的一系列举措,的确快速大面积提升了我们物理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六、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
课题组老师在指导学生践行“6+2”学习法的过程中发现:物理学习成功的学生基本能贯彻执行“预习→上课→复习→作业→质疑→小结”六个学习环节;物理学习较差的学生思维迟钝,学习效率不够高,完成学习任务较缓慢,累积起来的问题还是较多,常在预习、复习、质疑和小结这几个环节打折扣,这也必然影响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甚至严重影响后续物理知识的学习。对如何有效促进学困生积极主动落实“6+2”学习法,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问题,我们课题组老师还是很茫然。但“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们准备在我校新一轮教育科研课改活动“三维七段单元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中作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
参考文献
1.陈安福. 课堂教学管理心理[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2.陈安福. 心理教育[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3.李 森. 教学动力论[M]. 重庆:西南师大出版社,2002
4.卢家楣. 以情优教[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5.卢家楣. 情感教育心理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指导专家:陈安福
课题负责:梁 荣
主研人员:梁 荣 赵 亮 向明军 白红光 龙新明
课题执笔:赵 亮
【注释】
[1] 陈安福主编:《心理教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
[2] 陈安福主编:《中学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