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的对象
所以应受平民教育的平民,从狭义讲,就是指导这一般失学的青年和成人;从广义讲,就是一般粗通文字没有常识的男女,也应包括在内。
摘自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1928年)《晏阳初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6页
又譬如现社会中人因有贫富之不同,所以在一切消费享受的机会上便不平等;这其间的不平等,我觉得问题都还小,唯有一桩问题的确重大,就是在受教育的机会上不平等。一则不得受教育是人生的悲惨远过于其他的际遇;一则不得受教育更断了他以后增进经济地位的机会:所以这种的不平等是太残酷了。然而现在的学校完全随着现社会而商业化了,学生不缴费,就不得入学读书,如同商业交易一般,绝无人情可讲。本来现社会的“商业化的人生”就不合理,而用之于教育尤其不当。又以现在社会中生计之艰窘与求学费用之特高,让我们时常遇到这悲惨遭遇的青年,时时感着内心的苦痛。我以为教育家不能于其自己事业的范围内想法努力免除或减少此类事情,他很可以不必办教育。
摘自梁漱溟《抱歉——苦痛——一件有兴味的事》(1930年)《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教育的对象,从个人说,便是人格。教育要陶冶健全有用的公民,可以参与政治,可以肆力生产,可以效命疆场,可以从事职业,可以研究学术。总括地说,要人人都可以在社会文化生活当中尽一份职责,社会才能生长不息。于人格陶冶之外,教育别无直接救国的捷径。从社会说,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生长。教育若能陶冶人格而推动社会生长,便算尽了能事,此外实在别无捷径。若在一个文化生气勃勃的社会,教育工作便须认清今后生长的途径,教导儿童青年去学习适应。倘遇着社会文化已走入穷途,难免崩溃的时候,只好藉革命力量打出一条生路,然后教育才有路走。当社会文化整个朽腐,生机将息的时候,教育的功效,充其量不过是养出一班革命的战士去冲破旧文化的壁垒,而杀开一条血路罢了。若希冀平静地凭教育力量把一个一个人都教好了,而自然而然改良社会,那是十八世纪一班教育家乌托邦的幻想,他们忘却了社会力便是教育力,文化生活便是教育环境。
摘自林砺儒《中国教育与国难》(1936年)《林砺儒教育文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02页
过去的社会教育仍在知识分子里打圈子,没有深入到民众队伍里去。如果我们今天不把自私的、迷信的、愚昧的、武断的、散漫的、没有民族国家意识的、担任生产的最大多数的民众教育起来,如果我们今天不把在前线担任民族生死斗争的士兵教育起来,提高其认识,加强其信心,那么要巩固和增强国力,来驱逐日寇,建设国家,就不容易。没有普遍地深入勤劳大众的公共教育,新的政治生活和新的经济建设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因此目前的社会教育必须向农村、工厂和战壕里发展,把图书馆、识字班、俱乐部、教育馆、教育车、文化室以及一切新的文化资料,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带到每一个农村,每一个战壕里去。用密集的火力来扫除文盲。
摘自戴伯韬《目前社会教育的中心任务及其他》(1938年)《戴伯韬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9页
男女也应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无论贫富,也应该有均等受教育的机会。……民主教育要使穷人也有受教育的机会。
无论老少,也应该受教育。生活教育很早就提出活到老,学到老。……
还有资格的问题:现在是有资格就能上进,没有资格就该赶出大门外。但民主教育是只问能力,不问资格的。……
民族教育现在也成一个问题。过去把少数民族取名为边民,不承认他们为民族。我们对于侗族、苗族等小民族的教育,强迫他们学汉文,还要用汉人教师去教他们。但民主教育是让他们学习他们自己的文字,没有文字的,就帮助他们制造文字,让他们自己办学校,训练各民族的人才来教育他们自己的人民。……
还有一点,无论什么阶级,都要有受教育的机会。……民主教育是要力求农工劳苦阶级有机会受教育。
总结起来,“教育为公”就是机会均等:入学时求学的机会均等,长进的机会均等,离校时复学的机会均等,失学时补习机会均等,而且老百姓有办学管教育的机会。
摘自陶行知《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1945年)《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8—319页
农民——这是现阶段中国文化运动的主要对象。所谓扫除文盲,所谓普及教育,所谓大众文艺,所谓国民卫生,离开了三亿六千万农民,岂非大半成了空话?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具体纲领》(1945年)《毛泽东同志论教育工作》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32页
以往的教育,是学生找先生,并不是先生找学生;是大众找教育,并不是教育找大众。现在我们要先生去找学生,要教育去找大众,这就要打破学校的围墙,把教育送上门去。把教育送到工厂去,让每个工人来受教育;把教育送到农田去,让农民来受受教育;把教育送到各家各户、店铺商场,让所有的大众来享受教育。只要把教育送上门去,我们就可以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难关,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摘自陈鹤琴《民众教育要怎样普及》(1947年)《陈鹤琴教育文集》北京出版社1985年版第71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