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叛逆心理类型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次形式多样的叛逆行为。每一次叛逆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在挑战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从某种角度上讲,叛逆行为的出现是一个孩子长大的表现。
青少年叛逆期最初的表现是:听不进成人的话。在家不愿意听父母的话,在学校不愿意听老师的话。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叛逆心理是青少年进入初一第二学期至初二第二学期期间的主要心理特征。
处在叛逆期的青少年常常表现为:冷漠、反叛、敌对、消极、自以为是、随心所欲等。
叛逆心理会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危害。分析这个阶段的叛逆心理,大致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自负型叛逆心理
调查表明,95%的青少年从小就过着优越的生活,“独生子女病”严重,所以养成了自傲、自私、心胸狭窄的性格,听不进不同意见,听不得善意的劝告或批评,总是自以为是,从而出现叛逆的表现。
(二)困惑型叛逆心理
青少年由原来在小学阶段的“依赖性成长”转变为初中阶段的“独立性成长”,心理年龄、智力年龄、生理年龄、情感年龄等会出现许多的不协调或跟不上的现象。因此,眼里看到的、实际能做的与所受的教育相互之间有许多矛盾,心里不免产生怀疑、恐惧、困惑、不安等心理,从而表现出走极端、消极、图痛快等叛逆的表现。
(三)失落型叛逆心理
由于得不到别人的赞美、理解、表扬或肯定,特别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认可。因此,失去了上进心、自信心和勇气,消极、冷漠地对待周围的人或事,使自己变得消沉,从而出现了叛逆的表现。
(四)受挫型的叛逆心理
面对失败,无法振作,沉溺于烦恼和痛苦之中,失去了勇敢面对生活的勇气,对周围的人或事充满了怀疑或敌意,借此缓解自己内心的不满,从而导致叛逆的言行。
(五)不相容的叛逆心理
家长、老师、学生之间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距离,如果不能相互理解,这条心理鸿沟的缝隙会越来越大,青少年由此产生巨大的叛逆冲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