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可持续发展的优等生
家有“优等生”,父母一般会很自豪。不过,为使孩子在以后还能持续发展,家长朋友还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确认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方式
如果孩子使用的是题海战术,并且为此身心已经疲惫不堪,家长朋友就须特别注意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注重学习能力,这种倾向会逐渐在中考、高考等大型考试中体现出来。孩子如果一直都靠题海战术取胜,在今后的正规考试当中,优势就会逐渐减弱。建议家长引导孩子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
关注孩子的情商发展
目前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大多还只局限于学业能力。但事实上,一个人能否成功,情商的作用至关重要。
情商,简单说就是理解别人并妥善处理与他人关系的能力。一个孩子如果成绩非常优秀,他的人际关系就可能会形成一种特殊的局面。他可能会被老师宠爱,可能被同学拥护,也可能被同学孤立……不管怎么说,“优等生”作为一种身份,可能会拉大其拥有者与别人之间的距离。
如果在这种时候,孩子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可能就会陷入一种非常孤立的境地。所以对于“优等生”而言,学习理解别人、与别人和谐共处也极为必要,这对他成年后的社会生活也有好处。
呵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心商是一个人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社会为一个人准备了种种境遇,一个人在一生的不同时候可能以不同的方式与它们相遇。无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与什么境遇碰面,他只要心商足够好,都能坦然处之。
人坐在一定的社会位子上,这个特定位子产生的种种效应就会重塑这个人心理的各方面。一个孩子如果长期坐在“优等生”的位子上,这个位子所联系的身份、待遇等各方面就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有坏。
优等生容易产生的不良心理有自大、嫉妒、封闭、优越感过强以及过于追求完美等。如果家长发现了孩子的不良心理,却因为他成绩好就任由其发展,孩子的人格等各方面就会遭到持久的侵蚀。在人才济济的新学习环境里,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因适应不良而“一落千丈”,常见的一种现象是有些孩子在高中学习非常优秀,一进入大学就一蹶不振,少数甚至到毕业的时候都还没回过神来。
所以对优等生来说,自信而不自大、开放而不封闭、追求完美而不吹毛求疵等心理品质的养成就极为重要。
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全面,优等生的含义也会越来越丰富。不过无论如何,好的智商、情商、心商将是一个出色人才应该具备的基础素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