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孩子爱父母

教孩子爱父母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能够唤起孩子对亲人的爱,也是父母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父母若不会教孩子爱,将来受伤的可能不光是父母,还有孩子本人和他周围的人。可是还有一小部分孩子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作为可供孩子在家庭里模仿的重要榜样,父母自身须做到真诚关爱长辈。有些父母对孩子言听计从,对自己的父母却不太关心。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实践爱的机会并不少,父母对它们善加利用即可。我们总以为孩子应该知道父母的愿望,希望他们主动给予满足。

教孩子爱父母

“要爱你的妈妈!”(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的父母,就像网上的朋友和平妈妈在博客中所说的那样,“为了孩子,恐怕把自己卖了都愿意”。可是正如前面所提及的,纵容的爱可以导致冷漠,而教孩子付出爱,也许是治疗这种类型的冷漠症的一种有益尝试。

我们总说,父母的爱无私,不求回报,并认定这就是父母的伟大之处。可是,不求回报跟不会教儿女回报是两码事。能够唤起孩子对亲人的爱,也是父母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

孩子,我的悲伤无法释怀

其实,现在的人养育儿女,最重不过为一个“情”字。说句真心话,哪位父亲或母亲不想孩子对自己好呢?

2002年2月22日,一对老夫妇拨通了杭州《今日早报》的新闻热线,表示“在有生之年里想招一个孝顺女儿,只要她能让我们得到天伦之乐,我们所有的遗产都由她继承”。“我们有孩子却不可靠,只有另起炉灶。”老伯伯说。“这就像农民种地,种了很长时间,却颗粒无收。”大妈补充道。

我认为,在情感需求方面,家长朋友不妨更为坦率、真诚一些。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深深需要孩子的情感抚慰,特别是在许多年以后。

爸爸妈妈,我们也被碰伤了

父母若不会教孩子爱,将来受伤的可能不光是父母,还有孩子本人和他周围的人。在这方面,很典型的例子是:一些孩子在寝室里难以与人和睦相处,在恋爱与婚姻中也不易理解和包容对方。

寝室:呼唤手足之爱

寝室生活是孩子特别是独生子女练习适应他人的一个良好场所。有些孩子通过对寝室集体生活的体验,逐渐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彼此理解、包容的重要性,于是便慢慢学会了关爱别人。这是非常不错的。可是还有一小部分孩子的情况却不容乐观。在有些寝室里,矛盾此起彼伏,孩子们又不尝试通过沟通去解决,结果闹得大家都不痛快。其实,对于很多孤单成长的独生子女来说,如果能够在这种同辈集体生活的磨砺中培养起手足般的情谊,这对彼此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极为有益的。那些学校生活适应不良、不能建立起持久友谊的孩子,其主要原因就是不能理解、关爱别人。

对不爱父母的人不用奢谈社会道德

鲁浩朋友在2000年7月的《教育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代转型的思考》的文章。文章认为:人对人的理解是一个人品德发生的基础。孩子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逐渐理解亲人、同伴等他人的情感、愿望和需要的,而正是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他才建立起是非善恶等观念,一切道德感、义务感也才得以产生。

一个人若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疼惜,跟他说什么社会道德、社会责任感,恐怕是白费口舌的。说教式的道德教育,也许该为体验式的道德教育让出一定的空间了。孩子对身边人的爱和理解的这种体验,会在他的心中悄然埋下道德和责任感的种子。而道德和责任感不仅于社会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孩子自身也有益。在纷繁芜杂的世事中,它是使孩子内心平静而安宁的重要力量。

子女之爱,无须等待

父母的爱犹如空气,孩子天天呼吸着,却很难深刻体味。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朴素地理解:

现在很多孩子是独苗,常集几代人宠爱于一身,总是身处在单纯的爱的氛围里,不很了解爱以外的世界,也无法拿自己的生活与之比较,因此对被爱的感受就不会很深刻,即所谓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只有到外面走过、碰过,等视界更宽广、经历也更丰富时,孩子们才能回过头来将自己的种种际遇与当年在父母身边的甜蜜生活相比较,此时,珍惜与感恩的感受才可能渐渐变得深刻而鲜明。

可是,难道父母只能乞求时间让孩子“开窍”么?“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悲剧难道非得反复上演么?

不是的。父母与孩子完全可以在相处的过程中就安然享受彼此的爱与呵护。

教孩子学习爱父母

爱父母是需要学习的,也是可教的。我们就从孩子学习的特点来看怎么教。

父母自身须真诚关爱长辈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基本方式;榜样,无论好坏,力量总是无穷的。作为可供孩子在家庭里模仿的重要榜样,父母自身须做到真诚关爱长辈。有些父母对孩子言听计从,对自己的父母却不太关心。孩子虽小,对这些却都会看在眼里。

家长朋友应该看过这样一个广告情景:妈妈下班回家给婆婆洗脚,起身的时候,看见女儿居然也端着一盆热水要给妈妈洗脚。现在的广告非常注重情感元素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确实反映了我们心里实实在在的需求。

社会心理学上有个理论叫做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模仿过程实现的。而大量的心理学研究结果也表明,人类的大多数行为都是通过观察学会的。可以说,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进行模仿了。父母作为孩子早年最重要的模仿对象,须注意自身形象,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模仿环境。

教给孩子爱的具体行为

对孩子而言,“爱”这个字显然过于抽象。

很难说一个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爱,有些东西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体悟的。对孩子来说,感受爱的氛围、学习一些蕴含爱的具体行为就可以了。

比如,孩子放假,可以让他适当学做家务,或者当几天家,体验母亲持家的辛苦,再或者让他跟着爸爸上一天班,品尝赚钱的不易;当父母或其他长辈中有人生病时,可以让孩子参与护理,学习照顾亲人;当父母下班回来时,可以让孩子学习给父母泡茶;当长辈中有人对孩子作出了爱的举动时,请父母向孩子具体说明,比如奶奶为了给孩子做最爱吃的菜,跑了很多路,爷爷精心搜集孩子最关心的剪报资料等。生活中可以让孩子实践爱的机会并不少,父母对它们善加利用即可。

对孩子的行为加以评价

让孩子明白对与错。恰当的评价,无论是夸奖还是批评,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建设性的。当孩子表现出充满爱意的行为时,请不要吝惜自己真诚的欢喜;当孩子确实在某些重要方面做错时,即使是严厉的批评,只要恰当,都可以运用。父母的态度是对孩子行为的反馈,可以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行为。

举例说,一个孩子在母亲生日那天出其不意地送了一把康乃馨,母亲在心里虽然高兴,脸上却毫无表情,甚至给了孩子一顿痛骂,责怪他不该在这种无用的东西上浪费钱财。其实,母亲在这里最先应看到的是孩子的爱心,其次才是其他。遇到类似场合,家长朋友不妨大大方方地流露自己的感动,向孩子表达真诚的感谢,肯定孩子对自己的体谅。

表达自己爱的需求

我认识的一个婆婆很希望孩子们能经常过来看看她,顺便带点水果之类的小礼物。不过,她从来只是在跟我聊天时偶尔抱怨一下,并不直接向孩子们提出这个要求。一次,我建议她直接告诉孩子们她想要什么。婆婆叹口气说:“那就没有意思了。”我说:“孩子们每次说要给您带点什么的时候,您总说不用。他们又不是您肚里的蛔虫,您不说,他们怎会了解您的想法?”婆婆点点头。后来看见她的时候,她蛮高兴:“跟他们说了,他们倒还听得进去。”

我们总以为孩子应该知道父母的愿望,希望他们主动给予满足。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不用你说就能懂你的人极难碰上,所以请在适当的时候清晰地表达你的需求,给他人以机会去关爱你。在一些情感关系包括亲情、友情、爱情中,很多矛盾都是因为双方互不明白对方的真正需求造成的。因此,表达自己爱的需求非常重要。

父母也须爱惜自己

如果你在生活中注意爱惜自己,孩子以你为榜样,也能逐渐学会爱护、疼惜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这种爱自己的意识与能力与以上各方面同样重要。对于习惯于作自我牺牲的家长朋友来说,学会“爱自己”尤其重要。

付出也是一种幸福

孩时的性情到了成年,尽管可能因多方的约束而有所调整,但一个人多年的积习和内心的牢固观念却很难一时改变。

在最亲密的伴侣关系中,孩子可能无意识中希望伴侣能够承担类似父母的角色:无限制地宠他,无条件地包容他。我们须得承认,这样的伴侣很难找,即使找到了,这种不平衡的爱也很难长时间地维持。

小时候完全沉浸于爱的孩子未必就懂得爱和珍惜爱。孩子若轻易就挥霍掉遇到的真爱,他一生将遭遇的情感艰辛可想而知,对此,谁是可指责的对象?

为人父母者若在孩子幼时便能洞晓今日自己之行为于孩子日后生活之种种深远影响,便不会由着自己只顾狠命抒发心中的爱吧?

尽可能抓住生活里的各类机会,让孩子力所能及地给予你们爱——在给予爱的过程中,孩子会感受到自己的力量;莫吝惜表达你们接受爱时的感受——在你们的回应里,孩子会享受到付出的欢愉。

能够做有益的事来促进所爱的人的幸福,让他感受到快乐,这与单纯的接受爱相比,不是更加让人高兴吗?孩子有权在父母这里对此有所体验,是吧?

推荐阅读:

和平妈妈的博客上有名为《教孩子爱父母》的系列文章,朋友们可以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