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势视角扶起网瘾孩子

优势视角扶起网瘾孩子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在我们把它换成优势视角。优势视角要求你聚焦于孩子的优点,并通过发展这些优点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增加他的自尊与自信,从而促成他的全面提升。优势视角的要义在于聚焦孩子身上的闪光处,目标在于为星星之火壮势,以至点亮整个人及其生活所在的漆黑无边的平原。孩子虽小,却会反思,并在反思之后,渴望新的方向。

优势视角扶起网瘾孩子

“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一个孩子的呼救

在某心理咨询网上我看到了一封孩子的求助信。

孩子是一名高中生,几年前开始迷恋网络,并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他曾几次尝试克制自己,但都没有成功。

随着网瘾程度的加深,他上网的时间越来越长,花费也越来越大。于是他便想各种理由跟父母要钱,跟同学借钱。这样几次之后,大家对他的信任急剧下降。他很难过,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后来他干脆逃学,自己跑出去打工赚网费。可是一个高中的孩子,独自闯社会又怎会容易?很快,他的第一份工作就丢了。无奈之下,他只好卖了随身带的手机和戒指。他想家了,可又不敢回,在外孤单流浪着。

他还是每天想着上网。在网上,他最爱聊天,也喜欢听歌、写东西。他乐意钻研网上的各种奥秘。看着别人做的网页,他好羡慕,于是他自己也学着做,居然也做出了一些受人欢迎的网页。

他也一直在自责。他怪自己上网熬夜,不爱惜身体;他怪自己偶然看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了个性和心理;他怪自己只知道花钱,没有能力赚钱还给父母和同学。他常常一个人呆呆地坐着,想着从前那个乖巧的自己,想着自己这些天来犯下的种种错误。

他说他不想这样下去,他要做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人。他说救救他……

关系与视角很重要

一般情况下,过于痴迷网络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不会太好。因此,当父母急切地想要帮助孩子时,孩子却说不了几句真心话。这就好像别人并不想告诉你他要去哪,而你偏要做向导一样,多半没什么结果。

重要的,甚至最为重要的是彼此的关系。如果你能够做到让孩子信任你,那么一半的问题已经解决。如果你还没有机会接触到孩子的内心,请尝试了解其他相同处境的孩子,在一个没有大人参与的环境里,他们是怎么看待他们自己的。如有必要,请重读案例故事,它是在网上撷取的真实的求助声音。

此外,你还需适当调整你的视角。

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孩子时总是把视线集中于他的缺陷与不足,试图通过弥补孩子的缺陷或不足来促进他的成长。从现实效果看,这种视角可能非但不能促进孩子成长,反而可能使他产生厌烦心理,拒绝我们的善意提醒,以致双方关系陷入僵局。可见,批评作为一种促进他人成长的方式,只能谨慎使用。只有心智较为成熟、确实自我完善的人才会敞开胸怀欢迎别人的批评指正。

不同视角别样天

那种把视线集中于别人缺点的视角可称之为缺陷视角。现在我们把它换成优势视角。优势视角要求你聚焦于孩子的优点,并通过发展这些优点的方式来提高孩子的能力,增加他的自尊与自信,从而促成他的全面提升。

缺陷视角下的“落日”

案例中孩子的情况看上去糟透了:为了上网借父母、同学的钱,逃学找工作,卖手机、戒指;小小年纪,身体搞坏了,性情变了,自己也觉得心理有病了。

我想很多人可能会看不起他,认为他游手好闲,实在无可救药。网吧的老板呢,也许压根就没有注意过他,即使有一两次看到他昏倒在电脑前,也不会特别在意。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局面,大多数人见了都会摇头。即使碰到好心人,最好的结果也就是送他回家,可是回家以后事情怎么发展,多半没有下文。甚至他自己的父母,面对这样一个孩子,又会有多少信心、多少希望?父亲拍桌子,母亲抹眼泪,这可能是最通常的模式。

对这个孩子的态度,归纳起来有这么几项:没什么感情联系的人要么无动于衷,要么瞧不起孩子,要么同情孩子却深觉无奈;有一定感情联系的人要么爱恨交加,要么不知所措,要么准备放弃,任其自生自灭。总之,几乎所有人,包括孩子本人在内,都认为整件事情一团漆黑。

优势视角中的“晨曦”

现在,我们尝试用优势视角来观察孩子和他的故事,看看能发现什么。

优势视角的要义在于聚焦孩子身上的闪光处,目标在于为星星之火壮势,以至点亮整个人及其生活所在的漆黑无边的平原。

一开始,你可能不习惯,很费劲才能找到一小根微弱火苗。别急,朋友,这需要练习。经过努力,我们可以找到案例故事中孩子的以下优势:

第一是上进心。孩子自始至终充满了对所作所为的歉疚,强烈地希望改变现状。

第二是对网络的了解与喜好。孩子受年龄、知识和阅历等限制,不可能对网络了解得很全面,但因长期接触,孩子对某些方面会有非常深入的理解。如果孩子将来能在网络或计算机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这种最初的纯粹喜欢将是他钻研的激情和力量所在。

第三是较强的自学钻研能力。孩子对网页制作很有兴趣,于是投入地研究,并且通过自学就制作出了受网友欢迎的漂亮网页。能把兴趣转化成能力,并且得到别人认同,这不简单啊。即使是喜欢上网的成年人,大多也只是到处浏览网页而已,有几人能做到像孩子那样去探索这网页背后的东西呢?可是这个孩子却做到了,这说明他其实很聪慧。

第四是反省的能力。孩子虽小,却会反思,并在反思之后,渴望新的方向。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通过网络大声向外界呼救。这种求助意识是一些深陷困境的成人所不及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是这样一个孩子的父亲或母亲,你是否会重新燃起对孩子的希望之火,是否会重新牵起他的手,说你依然爱他,依然对他充满信心?你是否觉得这些话是真诚的,充满底气的,切切实实发自内心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看准孩子的这些优势,把他的闪光点指给他看,爱他,并一如既往地支持他。如果孩子确定自己在网络与计算机方面有着矢志不渝的兴趣,高考填志愿时请家长尊重他的意见,并搜集多方面的相关信息供他决策;如果孩子在这方面的兴趣一般,那他至少也能学会一种特长,在同学中间也可以重新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当然,如果学校环境太过压抑,家长则可以征询孩子的意见看是否考虑转校;如果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家长甚至可以和孩子商量看是否能够“在家学习”。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只要人的方向对、心境好,再困难的处境也可能向原先意想不到的良好局面转化。父亲是山,母亲是河,如果无论孩子身处何种境地,父母都能胸怀宽广,表现出大河山的气魄,孩子的生活必有希望。

推荐阅读:

《一个网迷妈妈的日记》是一篇很有启发性的文章,朋友们可以用百度等搜索引擎直接搜索查询。

贺淑曼著:《健康上网:让孩子赢在网络时代》,由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出版。大家不妨看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