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塑父母形象

重塑父母形象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可是这个建议忽略了一点:现有条件下,要求所有的父母把所有知识更新是不切实际的。父母的认真会使他感动,父母的进步会让他兴奋,共同遭遇的难题将催促他思考。这确实意味着父母的传统权威得到某种程度的消解。

重塑父母形象

“榜样不应该来自好莱坞,应该来自家里。”(巴克利)

向孩子学习

农业时代节奏缓慢,就好比热带雨林里的某些大树,也许要经过几十个季节的轮回才能长成一个小小的年轮圈;信息时代则是雨后的竹林,你简直能够听到竹节哔哔啵啵向上拔生的脆声响。以前需要几年完成的变化,说不定现在几天就够了。

现在的社会变化如此迅速,知识更新也较快,要求父母时刻在孩子前头领路,不是很现实。孩子精力旺盛,头脑灵活,又不用为衣食等生活琐事费心,吸收起各种新知识自然得心应手。于是,角色倒过来了,父母反倒需要孩子来教了。这还了得?父母在孩子面前还有什么尊严?

有人建议,父母得赶快去充电,充得满满的,才能重新在孩子面前站立起来。这有一定道理。在这样一个讲求学习的时代,成人不进行自我教育是很难生存的。可是这个建议忽略了一点:现有条件下,要求所有的父母把所有知识更新是不切实际的。

因此,除了在知识方面尝试重塑自己的权威之外,父母还须辅以其他路径。什么路径?

承认孩子的优势,虚心向他学习。

父母的认真会使他感动,父母的进步会让他兴奋,共同遭遇的难题将催促他思考。一旦亲子间形成这种互相学习的机制后,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他们。

当然,经由学习上的双向性,孩子为家庭作出了贡献,并由此自然而然地树立起他在家中的某种地位,能够以相对平等的方式参与家庭生活。这确实意味着父母的传统权威得到某种程度的消解。

孩子在家中享有一定的地位,这是不是必然会影响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呢?应该不是。

自省生活态度

我们有些家长常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无用,过度的自我贬抑可能会在孩子心中刻下“父母无用”的观念。一些家长朋友看上去总对自己不满,对配偶不满,对儿女不满,对整个家庭不满。他们总爱说,自己是多么没本事,赚不了大钱,不能给孩子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他们总爱在这种述说的结尾处展示对孩子的深情期盼:我们家就看你了。

事实上,现有的生活即使不是非常富足,也是家长们拼着命辛辛苦苦熬出来的,何必总把自己说得那样不值?当今社会竞争残酷,比你出色的人有千万,与你一样或不如你的也有千万,这是常态。总以为自己不如意,煞自己风景,其实大可不必。再说,不管孩子将来怎么出色,总是会有可以被人比下去的地方,难道你也希望他也老是自卑,老是一脸愁苦?提醒朋友,孩子每日耳濡目染,也会学到你的精神风貌。

如果你已经尽力为自己和家人争取幸福,请为你自己感到骄傲。在你成长的路上有众多的艰难困苦,很多时候只有你自己在体验,在承担,在克服。能走到今天这一步,你是多么不易。而且,现在你还是在坚持,在努力,这是多么韧性的生命力啊!

请把这种自豪、自信、自强传达给你的孩子,让他被你对生活的热爱与执著所感染、感动,让他也成为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生命,在人群里散发出热情温暖的光。

父母是孩子的灯

祝福你有一颗宽广的心灵,容纳孩子相对于你的学习优势。祝福你有一个美丽自信的灵魂,为孩子和自己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点亮一盏不灭的明灯。

“暗夜提灯行,毋庸忧夜暗,仅赖灯一盏。”

推荐阅读:孩子对父母的看法直接影响家教效力

“九十年代以来,父母教养模式决定儿童行为的“单行道”研究方法和观点受到批评。Mussen指出,在分析儿童养育方式与儿童发展关系时,必须考虑“双向原则”,即在研究父母影响孩子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儿童对父母的反应及儿童对父母的看法。亲子关系并非是父母影响孩子的单向决定关系,而是一种交互作用关系。孩子对父母的看法和反应,直接影响他们接受或排斥来自父母的影响。若父母符合孩子心目中的理想形象,父母的言行就会更具说服力,其教养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影响孩子,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发展。”(摘自《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研究》,作者:潘绮敏、张卫、温菲,载于《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