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课堂问题的种类
目前关于课堂问题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但是,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种:
一、封闭型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它只要求学生回忆并提供知识型信息,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而且是简单的事实答案或是其他可以预见的答案,包括yes/no等。因此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不高。因为这类问题不许学生有任何自由表达权,所以说是典型封闭式的。
教授PEP 5A Unit1时,要求学生用There is a...There are some...说图中的事物,可以让学生看教材第20页差不多的两幅图,仔细观察,快速回答提问:
Is there a tiger on the bed in Picture 1?
Is there a telephone on the desk in Picture 2?
(帮助学生回答Yes,there is或No,there isn't.)
Is there a TV in the classroom?
Is there a bookcase in the classroom?
(利用教室提问)
封闭型问题可以用于听力和阅读理解的练习中,也可以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类问题的答案虽然明显,但它可以起到搜集信息、明确思想、理解材料、复习巩固已学知识等作用。另外,封闭式问题使教师对讨论有较大的控制权,学生也不必花很大气力,所花时间较少。
虽然封闭型问题在教学中相当有用,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它限制了可能得到的信息,限制了学生踊跃提供信息的机会,而这种机会本来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维。因此,教师应当避免过多使用封闭式问题,而只在辨别、归类、关系理解以及引导高层次思维等时采用。
二、开放型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做出评价、判断、解释或论述,可以有多个答案。学生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尽可能想象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因此,开放式问题所需的答案不仅仅是几个字,它的答案是自由的,要求比较模糊或要求综述,它只给出一个问题,然后就是学生自由发言,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How do you like the film?
Would you like to talk about yourself?
What aspects of our country interest you most?
上述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自己的见解。
开放式问题能告诉学生对某情景或概念是如何理解的,也能促进学生更进一步探索一个问题或者更自由地去实践。它还为教师提供了倾听学生看法的机会。
开放式问题的答案也可以具有更多的限制,它限制了议题的范围,同时也要求回答更具体,如: Why do you think Building 5 is the best?
三、复述型问题
这类问题比较简单,教师也容易操作,就是把学生说过的话重述一遍。假如学生说“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read books on foreign cultures”,复述性问题可能是“You think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read books on foreign cultures,why?”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搜集更具体信息的机会。
其缺点是花时间较多,在课堂上不易频繁使用;且要求教师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快速做出反应。
四、引导型问题
这类问题用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做更进一步的解释。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上提出这类问题比较多。特别在英语学习时,需要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所以问题多以why,how开头,也可以是一些简短的话语,如“Isee”,“Go ahead”,“Mm”,“Go on”等。学生可以因此而判断出教师兴趣正浓,正集中注意力在听他讲述,因而也就愿意继续他的演讲。比如学习课程名称时,可以设置下面的问题层层引导学生思考:
What subjects do you have at school?
What's your favorite subject?
Why do you like it?
引导具有两个功能:刺激更进一步的教学活动;给学生发出指令以控制课堂的相互交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交流的任何时候使用它们。
五、探究型问题
探究型问题可以分为课内探究和课外探究,它需要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通过自己的探索以及和同伴的讨论来找寻问题的答案。探究型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它也是研究性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比如:
Is bat a bird?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at is“happiness”?
教师提出课内的探究型问题,可以使学生分组展开现场讨论,而且这种讨论又是在教师的控制之下,教师能随时给各小组以指导。教师还可以提出供学生课后探究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开放型的,有一定难度,问题本身来源于已学课程,又高于已学课程,而且是为后面的课程作准备。它需要学生在课后花更多的时间去收集资料,进行探索研究。
在上述五种问题类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学习程度、学习内容的不同,恰当分配不同类型的问题。特别是在小学高年级的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要考虑到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