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其他细节
与孩子“沟通”时,要让孩子了解父母对他们的爱和希望。以下细节,需要父母注意:
一、肢体语言的接触
一般而言,东西方的差异在于西方民族较热情奔放,东方则较含蓄、保守,这样的性格差异,亦显现在彼此育儿态度上。我们建议东方父母应适当学习西方父母,多与孩子进行肢体的接触,如拥抱与亲吻,因为某些时候情感的交流与了解,借肢体语言的传递,反而较言语来得深切。
二、固定的Familytime(家庭时间)
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如睡觉前的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讲故事、聊天、玩游戏,任何你所想到的事情,都可以在这个时候共同实现、完成。
三、言出必行
平时父母对孩子的任何承诺都应履行,绝不可有反复、后悔、遗忘。或是抱着“反正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就算了的态度。如此,孩子才能确实建立对父母的信赖感,进而产生信任与默契。
四、立即给予回应
当孩子唤你时,或时而在你身边打转时,父母应立即给予回应或亲切询问他是否有事要告诉你;或许孩子只是感到寂寞,想得到你的一个关怀的拥抱罢了!
中国父母权力一向较大,常因担心孩子小不懂事而擅为其决定大小诸事,其实此举只会减少孩子学习自主及独立的机会。建议父母从孩子小的时候便养成习惯,不论家中任何决策或与他有关的事宜,皆事先与之讨论或告之原因。
五、父母和谐
父母之间感情是否和谐,绝对影响育儿方法的成效与否,如果彼此老是“短兵相接”“兵戎相见”,成天只顾着唇枪舌剑,大演谍中谍的戏码,那么只会使你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而自闭了。
六、常说:“我爱你!”
父母要记得常对孩子说:“我爱你!”千万别觉得肉麻而不愿说。当你心中有所感,便要说出让他知道,同时也教导孩子适时地表现自己的感受,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说:“我爱你!”
七、同甘共苦
人与人能够同甘共苦是一种优秀品质,在家庭中反映尤其强烈。人们都知道,“同甘”容易“共苦”难。在人们普遍重视物质利益的今天,“同甘”也变得不那么容易了。有的家庭钱多了,条件好了,于是有的成员“节外生枝”,把共同创业的艰难忘得一干二净,重又把“甘”变成“苦”____精神上的苦。此种现象屡见不鲜。说到底是素质不高,眼光短浅所致。
家境寒苦,最能考验人。许多家庭经济不富裕,甚至相当清苦,但是成员之间患难与共,照样营造出温馨和睦的心理氛围。
如果不能同甘共苦,父母只知道一味的追求物质享受,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尊重父母。
八、考虑周详后再说
要针对问题,不要对孩子进行人身攻击,更不要把过去的错误和现在的错误纠缠在一起。不然,就只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拒绝交谈。
九、尽快消除怒气
做父母的难免会发怒。发怒是一种情绪失去控制的表现,在怒气中解决问题往往容易犯错误。事后,一旦觉悟到自己不对,就要有勇气承认错误。这样,父母的心和孩子的心才能沟通。
十、用爱心说诚实话
父母和青少年孩子之间既要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又要用爱心说诚实话。父母应该对孩子有更深一层的关怀,不但要有完全的真诚,还要有完全的感受。
十一、避免争吵
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上要保持冷静,并且尽可能做到理智、公正,这样对于密切关系、避免争吵是很有效的。
十二、要强调积极面
父母只谈孩子的缺点和过失,甚至夸大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这样做,只会使关系恶化。不如记着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并欣赏和鼓励之,这样才有助于亲子关系健康地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