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就是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估。
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是受人欢迎的,因而充满自信,能积极克服困难,大胆做事。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不令人满意,自卑、胆怯、怕做错事。自我形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而孩子由于年幼,对自己的看法与评价一般先来自于父母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与他们的父母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父母需要尊重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
妈妈从超级市场买了许多食品回来。克莱尔在厨房里看妈妈把放鸡蛋的盒子从食品袋中拿出来,克莱尔便伸手去抓盒子,她很想帮妈妈把鸡蛋放到盒子里去。
“别动!克莱尔!”妈妈大声叫道:“你会打碎它们的,最好让妈妈来放,等你长大了再来帮忙好吗?”
克莱尔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不会打碎的,让我来帮你!”
妈妈一边放食品,一边大声叫道:“小孩子不要乱动!”
克莱尔只好缩回了手,眼泪汪汪地看着妈妈整理那些鸡蛋。
每个人都有自尊和被人尊重的需要,孩子也不例外。而自尊、被人尊重,是产生自信心的第一心理动力。孩子的自信首先来自自尊,一个没有自尊的孩子是不可能有自信的。
尊重孩子不分时间和地点,也不分孩子是优点多还是缺点多。如果一位家长在孩子有成绩时就尊重他,在出现问题时就责怪他,任意褒贬,这就做错了。家长不妨用心理换位的方法想一想,自己有了缺点、错误时,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
下面这一位母亲就做得非常好。
青青已经三岁了,三岁的孩子独立性非常强,经常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有一天,青青想自己倒牛奶来喝,妈妈想帮助青青。青青说:“不用了,我自己来。”
青青的妈妈想到应该让孩子自己独立做事了,就鼓励道:“青青长大了,会自己做事,真能干!”于是,青青捧起牛奶盒子,努力想把牛奶倒进杯子里。
沉重的盒子让青青的小手抖了一下,正好碰到了杯子,杯子是没打翻,但是却有一部分牛奶被洒在了桌上。
妈妈没有责骂青青,反而称赞道:“啊,青青真能干,竟然把牛奶倒进了杯子,现在,让我们把洒出来的牛奶用海绵吸干净好吗?”
青青高兴地说:“好!”于是母女二人认真地擦起桌子来。
孩子需要父母的尊重,孩子是独立的大写的人。外在强加的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不快乐,尊重孩子比送他贵重的玩具更能让他幸福。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一些家庭的事务,与孩子讨论一些家庭中的事情,让孩子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和父母对自己的信任,这样,孩子的自信心便会很容易地建立起来。
此外,父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尊重孩子,就不能对孩子说有辱人格、有伤自尊的语言。父母千万不要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出息!”“小孩子懂什么!”“大人的事,小孩子知道什么?”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无法获得父母的信任,从而无法获得自信。尊重孩子尤其不能随意辱骂、惩罚和殴打孩子,辱骂、惩罚和殴打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请父母记住,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尊严,伤害孩子的自尊。
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除了要尊重孩子以外,父母还应该如何做呢?
首先,给孩子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孩子独立去做事情,如洗手帕、扣衣扣、整理玩具、做手工等事;家里来了客人,可鼓励孩子为客人画一幅画或者唱一支歌。孩子每次成功地做好一件事、表演好一个节目、画好一幅画等,都会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和自信。
其次,多肯定孩子。父母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优点、给予及时的肯定,还可适当地在众人面前公开表扬。这样孩子会感觉自己有许多优点,是个大家都喜欢的孩子。
再次,父母还要捕捉孩子好的开端,并告诉他。孩子第一次独立学会系鞋带,第一次摔倒后自己站起来没有哭,第一次主动将玩具给邻居孩子玩……,父母都要特别细心地观察到,并及时表扬。对那些感觉自我形象差的孩子,父母更要关注他们的一点一滴进步,并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自我形象正在一点点地变好。
最后,父母应根据孩子的特点、能力大小,慎重、正确地评价孩子,要求不要过高或过低,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