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记忆的小学

记忆的小学

时间:2023-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的小学生活是在盐池县大水坑镇中心小学度过的。20世纪70年代,大水坑镇只有一条东西长约1000米的街道,街上由东向西分布着小学、收购站、供销社、医院、盐池二中,最西头是一个拖拉机修理厂。我的小学一直保留着一个光荣传统,那就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组织全校师生上街开展游行庆祝活动,这是令大家最开心、最快乐的节日。“六一”那天,只听锣鼓喧天,只见彩旗飘扬,同学们在全镇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

记忆的小学

我的小学生活是在盐池县大水坑镇(当时称为公社)中心小学度过的。20世纪70年代,大水坑镇只有一条东西长约1000米的街道,街上由东向西分布着小学、收购站、供销社、医院、盐池二中,最西头是一个拖拉机修理厂。学校位于街的东北角,坐北向南。这所普通的小学没有高楼大厦,没有草坪鲜花,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平坦舒适的塑胶跑道和体育馆,更看不到南方学校风景如画、四季如春的景致。校园里只有几幢外表陈旧而结构敦实的青砖青瓦或红砖红瓦的砖木结构的教室,校园及操场是原生态的黄土,但也平整硬实。就是这所十分简陋、普通的乡村学校,却是我和同伴们美好的乐园,读书实在是我们每天十分向往的事:清晨,我们背上书包一路奔跑着投入她的怀抱;放学,我们迟迟不肯回家,还要在校园里玩耍到天黑。

小学校园里挺拔着几颗老杨树和老榆树,它们粗大的树干看起来饱经沧桑,却仍透射出无限的生机,茂密的枝叶在微风中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向人们如数家珍般地讲述着在这里长大并且飞向远方的每一位孩子的故事。学校的文化今天是看楼有多高,而过去应该是看树有多老;那枝干虬曲的杈丫,那老态龙钟的皱褶,那浓翳密布的荫凉,透视出乡村教育艰难的岁月和苦难的历史。教室内干干净净,桌凳整整齐齐,门窗清洁明亮,传递着读书的幸福和美好。空旷的操场在琅琅的读书声的陪伴下平添校园的幽静,充满稚气的歌声飞向湛蓝的天空,见证着生命的朝气蓬勃。老师的教学不乏传统与古老,但质朴而实用。简单的学习生活,反倒使孩子们拥有自由的心灵空间,为他们未来的学习留足了后劲。下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放飞的小鸟一样奔出教室,来到黄土夯实的校园里,校园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赶“老牛”,有的踢毽子,有的跳皮筋,有的“打拐”,还有一大伙人在向阳的墙根下“挤暖暖”……

我的小学一直保留着一个光荣传统,那就是每年的“六一”儿童节组织全校师生上街开展游行庆祝活动,这是令大家最开心、最快乐的节日。每年“五一”过后,课外活动时老师们约定俗成般各自发挥特长,分别带着锣鼓队、文艺队、腰鼓队在不同的场地开始训练。“六一”那天,只听锣鼓喧天,只见彩旗飘扬,同学们在全镇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风采。除了表演节目的同学外,其他同学都身穿白衬衣、蓝裤子、白球鞋,胸前飘着鲜艳的红领巾,以班为单元,在领队的指挥下,排着整齐的队伍,交替呼喊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等口号,精神抖擞地走上街头游行庆祝自己的节日,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整条街都沉浸在欢乐中。

在与老师、同学朝夕相处的过程中,我体验到了人世间美好而珍贵的师生情及同学间真诚的友情,这种情感使我充实、开心、快乐,不知痛苦、寂寞是什么滋味儿。每到寒暑假我总是盼望着早一点儿开学。在学校男女生很“封建”,不敢随便说话,男女生也不单独在一起玩,否则,就会引起别的同学的非议,说“某某和女生(男生)在一起玩”。如果老师把男女生分为同桌,男生就会在桌子中央画一条“三八线”以示自己与女生划清界限,“井水不犯河水”。但这条“分界线”并没有隔断男女同学纯真的友谊。大家互相帮助,结伴上学,一起做作业、讨论问题,一块儿做游戏,用纯真的友情浇灌着友谊的心田。我品尝过林场女同学带的炒面,还分享过住校女生从家里带来的饼子……在教室里、在校园里、在操场上,无论是幸福的笑脸,还是委屈的面孔,大家都会彼此铭记。在这里播种春天,收获果实;与同学追逐欢笑,享受童趣;在碧蓝的天空下,用稚嫩的双手谱写着快乐的生命成长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