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庭教育漫谈
(一)当下的家庭教育容易陷入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父母缺少科学系统的家教知识
有一份调查问卷中有“家长列举自己读过的有关儿童教育方面的书”这项内容,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家长读过儿童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25%的家长读过《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刘亦婷》;23%的家长在这一项中列出的是《唐诗三百首》、《育儿家典》一类书籍;17%的家长的教育知识是从报刊、杂志、电视节目中获得的;25%的家长在这项调查中留下空白。
专家认为,由此可见目前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虽有较高的积极性,但还缺乏科学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方法,处于盲从状态。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智力水平也不同,兴趣爱好也有差异,家长应以科学的态度,根据孩子的自身情况及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家教方法,这样的家教才能成功。
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就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塞德兹
误区二:家庭教育的目的仅仅是辅导孩子学习
调查显示,10%的家长对“只要孩子的学习好,其他什么都不重要”持完全同意的态度,而且大部分家长对此观点总体上倾向于认同,只有27%的家长完全不同意此说。对“孩子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情绪比学习还重要”这项调查,完全同意的家长仅占5%,有32%的家长完全持反对态度。少儿部工作人员指出,这种只关注孩子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思想品德、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等方面培养的家教方式,不利于孩子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误区三:儿童教育中父亲参与程度低
调查表明,持有“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传统观念的父亲大有人在。接受调查的家庭中,60%的母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独当一面,有15%的家庭家教任务由祖父母承担,父亲真正起主导作用的不过25%。很多父亲对孩子或不闻不问,或是态度简单粗暴、缺少耐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所调查的家庭中,孩子父亲的学历总体高于孩子母亲,他们培养儿童兴趣、开发儿童智力方面比孩子的母亲有优势。其实,父亲在儿童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双方都参与家庭教育,父母行为方式互补,孩子能从父母双方身上吸取优点,有利于孩子完善的人格的形成。父亲游离于家庭教育之外,对儿童性格的培养非常不利。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需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误区四:用高消费补充教育
这次接受调查的0~6岁儿童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调查发现,出于对孩子的爱护,家长都是尽力满足孩子的一切要求,孩子消费额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有的家庭甚至超过了5 0%。父母在孩子身上花钱不吝惜。如有些家长因企业不景气下了岗,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宁可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奢求。但是,太高的儿童消费不仅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更使儿童从小不懂得勤俭节约,不知道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吃不得一点苦,容易使他们养成唯我独尊和自私自利的性格。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能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二)专家提出家庭教育新理念
“高雅的家庭教育才能培养出高雅的孩子!”在全国德育工作年会上,北京教育学院的关鸿羽教授曾以“现代家庭教育新理念”为题,给全国的近千名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启蒙课。
1.道德选择能力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内核
关教授首先用四句话概括了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智育抓不好会出次品;体育抓不好会出废品;美育抓不好会出低档品;德育抓不好就会出危险品。
关教授认为,现在家庭教育面临的最大困惑是“知行脱节”,家长们老是抱怨,他们一直把正确的观念和行为告诉孩子,可社会上的干扰太多,总把他们设想的计划毁掉。其实,在家庭教育中,与其把一大堆孩子无法理解的道德训条灌输给他们,还不如培养孩子的道德选择能力,让他们自己去辨别、去比较、去批判。
2.凡是孩子喜欢的,家长也要适当涉猎
关教授讲了一个故事:一名刚上五年级的小女孩迷上了言情小说,母亲知道后大加贬斥。女儿反问母亲:“妈妈,你看过言情小说吗?”母亲一时语塞,女儿立刻顶了一句:“你没看过怎么知道不好?”
其实,“相近的思想相吸”,现在的孩子喜欢流行歌曲,喜欢电视剧,喜欢卡通,喜欢F4,如果家长一点都不了解,就很难与子女沟通。父母应适当走进孩子的世界,就他们关心的东西展开交流、探讨甚至争论,在亲子互动中明辨是非。当然,家长的“进入”并不是给孩子绝对的自由,主张用名剧、名著、名画、名曲来约束孩子的生活轨道,这不仅是对孩子,就是对整个家庭都是有益的。
3.孩子提十条要求,最多只能满足七条
关教授指出,现代社会诱惑太多,竞争太激烈,要鼓励孩子竞争,但不要攀比,要教会孩子“节制欲望”。“贪官十个有九个都是欲望膨胀,”关教授说,“现在的孩子容易狂妄,家长要让他们知道,世界上不是什么都可以得到的。”
因此,家长给孩子设定的目标也要适当高一点,让他们伸手摸不到,跳一跳又能够摘到。
4.天天干才能有义务感
现在很多家长用家务劳动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但家务劳动不应是救火式、临时性的,应该通过长期的、规律的家务劳动培植孩子的义务感和责任心。
关教授特别欣赏日本的一句教育口号:“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和中国古代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蕴含着相似的家庭教育理念。
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其实,在家庭中应实行家务劳动承包制,父母和孩子都要有明确的分工,谁没干活就要得到相应的惩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一种对家庭、对社会的义务感。
5.听话是优点,太听话是缺点
其实,对不听话的孩子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在道德问题上不听话,要坚决反对;如果是因为淘气不听话,家长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是思维上不听话,则要予以支持和鼓励,甚至允许标新立异。总之,对于孩子的听话问题,家长应该遵循“行为上严,思维上宽;小时候严,长大了宽”的原则。
6.父亲是高山,母亲是大海
中国的孩子从小到大几乎都是在女性的关怀下成长,从妈妈、幼儿园阿姨到学校老师,女性教育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可是,父亲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男性所具备的自立、勇敢、逻辑思维、活动能力等品质,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甚至更为重要。大海带给人温情和浪漫,但高山的挺拔和坚强却能够撑起孩子成长的脊梁。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7.教子弟求显荣,不如教子弟立品行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学校。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不光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影响和感染着孩子,同时在家庭教育方面也为后人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宋代学者郑樵,平时喜欢读书,也喜欢藏书。当时,当官的都忙着买田置房,为子孙谋安乐。唯独郑樵,用钱为其子买书,让其知书明理;马克思从不勉强自己的孩子去做什么,而只是劝说他们不要去做什么;毛泽东主席更是严于教子。毛岸英年少时,毛泽东规定儿子每天要清扫一块院子,凡是自己能做的都要自己做,不准让警卫员帮忙。有时,毛泽东还带儿子打扫厕所,并要求儿子坚持下去。
有道是,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的道德教育将决定我国21世纪的社会道德状况。因此,教子弟立品行,承担更大的责任。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问题是,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立身做人方面至今存在比较严重的认识与行为脱节:要么一味溺爱、娇宠、庇护;要么任其跋扈,一点不管;要么终日呵斥抑或教唆,等等。到头来,培养出来的孩子就如同鲁迅先生说的:“在门内门前是暴君、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去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或“如暂出樊笼的小禽,它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陶行知
案例:陈鹤琴教育理念
陈鹤琴,1892年3月5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家,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由姐夫资助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陈鹤琴在美国留学期间,曾受杜威、克伯屈的实验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回国以后面对旧中国旧教育的因袭旧法、脱离生活、死读书本,便立志改革旧教育、创造新教育。陶行知先生走在前面,他跟在后边。陶行知先生批判旧教育的一句名言:“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句话对陈鹤琴的教育思想影响很大。因而他把这句话改成:“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因此,陈鹤琴提出“活教育”的口号,试图用“活教育”来改革中国的旧教育。
1.陈鹤琴的家庭教育理论
家庭教育理论是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说:“小孩子生来是无知无识的,不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他的一举一动可以说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一方面受环境的约束、受教育的支配。小的时候,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教养中最重要的因素恐怕也是父母。”于是,他指出儿童的“知识之丰富,思想之发展与否,良好习惯之养成与否,家庭教育实应负完全的责任”。
陈鹤琴认为,做父母的应该有一种专门的技能、专门的知识。因而提出:“要重视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实验,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应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和推广,普及儿童心理学和学前教育学的知识,使广大家长都能对自己的子女有个正确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爱因斯坦
陈鹤琴批评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过分溺爱和专制式的严厉管教这种普遍存在的错误态度和做法。前者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因而他强调“对子女要爱护,但绝不要溺爱”。当看到有些父母代孩子做孩子自己能够而且应该做的事情的现象,他指出家长的责任是帮助孩子生活、自立和做人,而不是代孩子“吃苦”,因此提出活教育中的两个原则: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他还指责家庭教育中的专制式的严厉管教方法,认为这种管教方法的后果只能是摧残儿童的创造力,束缚儿童的思想。
陈鹤琴多次告诫家长:“做父母的教养孩子第一条原则,就是要尊重‘以身作则’这条原则”。在婴幼儿期,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父母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孩。即使进了幼稚园,老师和父母对于小孩子具有平均的力量,但由于儿童与父母相处时间长、感情最亲,他们对儿童的影响仍然特别大,往往儿童在学校所受到的一些好的教育,却抵挡不住家庭环境的影响。因此,做父母的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爱因斯坦
陈鹤琴主张家庭教育要民主化,父母要平等对待小孩,尊重小孩的人格。他特别强调“做父亲的应当同小孩做伴侣”,认为这是家庭教育民主化的一个表现。他认为父子做伴游戏的好处很多,既可以沟通父子间的情感,增加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又可以利用做伴机会教育孩子,还可以发现孩子不好的行为和思想,及时加以纠正。
“做父母的对于子女的教育应有一致的措施”,这是陈鹤琴家庭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父母施教的方法不一致,宽严不同,孩子就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投机取巧、轻视父母等流弊。
家庭教育既是一个古老的课题,又是一门崭新的学问。陈鹤琴先生对家庭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实践,为中国现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提供了具体的方法,特别是《家庭教育》一书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是我们现代做父母的一本很好的教科书。
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
——杨振宁
2.陈鹤琴的儿童教育之道
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呕心沥血地探求儿童的习惯、言语、情绪、心理,用慈母般的爱心去精心抚育儿童。他试行家庭教育的成功,受到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承认。
陈鹤琴研究幼儿教育从观察和实验入门。1920年,他首先以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一鸣为对象,开始他的研究工作。他从孩子出生那天起就逐日对其身心变化和各种刺激反应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实验,并作出详细的文字和摄影记录。陈老师当时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为掌握第一手资料,他特意请假在家,将一鸣每天从早到晚的活动,都作了摄影。并给一鸣尝甜的、酸的、苦的东西,以观察其表情变化。他还把一鸣抱到课堂去给学生当活教材。一鸣自幼喜欢画画,有时边画边说。他就把一鸣作画的日期、年龄及对画的解释都记下来,并完好地保存了100多幅。他连续花了808天的工夫,积累了大量的材料,具体剖析了孩子的身体、动作、心理、性格和言语等各方面的发展规律。最终,写成了《儿童心理之研究》和《家庭教育》两本著作。
陈鹤琴认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很容易,受责骂而改过却比较难。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听鼓励的话,而不喜欢听恶言。有一天,陈鹤琴看见一鸣拿了一块破烂的棉絮裹着身体玩。他考虑:我是立刻把他的破棉絮夺去,还是用别的东西去替代呢?他仔细一想,还是用积极的暗示去指导为好。于是他就对一鸣说:“这是很脏的东西,我想你一定不会喜欢的,你是要一块干净的,对吧?你应当跑到房里去向妈妈要一块干净的,好吗?”一鸣听见爸爸鼓励他,就很高兴地跑到房里换了一块清洁的毯子。
陈鹤琴反对谢绝小孩问难,也不赞赏问必答,他提倡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引导探索究竟的教育方法。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
——狄德罗
陈鹤琴举例说:
有一天,一个5岁的儿童同他父亲到郊外散步。他远远地看见一个小孩在那里放风筝,就问他父亲:“那个小孩在那边做什么?”他父亲回答:“你要去看看吗?”说着就与他一同前往。到了,父亲对他说:“嗄!那个在空中的东西多好看。你看那个小孩手里捻着什么东西,要走近去看一看吗?”他好奇地去了,回来对父亲说:“是线。”父亲就领他到街上去买了纸、竹等材料,回家做了一个风筝给他。第二天,还陪他到郊外放了风筝。
陈鹤琴说,这种利用问题加以引导的方法比“有问必答”养成儿童的依赖性来得好,它能使儿童得到许多快乐和许多有用的经验。我们应当利用儿童的问难,来施行我们的理想教育。
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3.陈鹤琴的教学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
方法论是: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十七条教学原则是:
(1)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2)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3)你要儿童怎样做,你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4)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
(5)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
(6)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
(7)比较教学法;
(8)用比赛的方法来增进学习的效率;
(9)积极的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
(10)替代教学法;
(11)注意环境,利用环境;
(12)分组学习,共同研究;
(13)教学游戏化;
(14)教学故事化;
(15)教师教教师;
(16)儿童教儿童;
(17)精密观察。
方法论和十七条教学原则,突出了以儿童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体现了陈鹤琴先生的儿童观和教育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