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一片蔚蓝的“大海”——杨振宁的“父教”故事之一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给我心灵极大震动的是他的一句“自我评价”。他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这是一颗伟大灵魂的拳拳爱国之心。
我钦佩杨振宁的成就光耀了中华民族,他继1956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1993年获美利坚哲学学会颁发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4年秋又获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的鲍威尔科学成就奖。学术权威界介绍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20世纪物理学界出类拔萃的设计师。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75年11月26日发现的、国际正式编号为3421号的小行星,被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命名为“杨振宁星”。
杨振宁能成为一颗在宇宙“科海”中遨游的明星,首先得益于他父亲杨武之在儿子小时候便给了他一片蔚蓝色的“大海”。人们说,孩子的成长往往没有天分之分,而在于后天的教育。早慧往往反映在一瞬间、一件事、一个动作中,欣喜之余,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的早慧,善加引导,播洒智慧之种。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采用的办法,从现代教育角度看,可称之为“博闻引趣法”:杨振宁是个早慧儿童,四岁时就认识了3000多个汉字。杨武之经常牵着儿子从自家门口东行,穿过幽静的树林,走过农田与荷塘,去古月堂或科学馆。杨武之用大球和小球给儿子讲解太阳、地球和月亮的公转情形;教授英文字母A、B、C、D、E……也教杨振宁一些算术和鸡兔同笼一类的问题,广博的知识开阔了小振宁的视野,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求知欲。因此,小振宁上小学以后犹如跨入一个新天地,功课越读越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