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防止出现舌尖现象

防止出现舌尖现象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将这种明明记得但在追忆中一时想不起、说不出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在考试或解题过程中追忆常常受阻,出现所谓的“舌尖现象”。因而,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追忆受阻的“舌尖现象”,就要努力地从平时学习做起,在知识的识记和保持的环节上下功夫,识记要精确,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对所识记的知识要做到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不断巩固,防止遗忘。

防止出现舌尖现象

案例

考场上不少同学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一知识仿佛就在嘴边,可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明明用得很顺手的公式硬是回忆不出来。这就如同茶壶煮饺子,话到嘴边就是倒不出来。此时如果能有人在一旁提个醒,也许就能完全追忆出来,但考试纪律不允许呀。交卷后,出了考场经同学一点,忽地一下全记起来了。于是不少同学惋惜得直拍大腿,后悔得直跺脚,埋怨自己说:“嗨,当时我怎么就是想不起来呢,好像吃了迷魂药一样!你说奇怪不奇怪?”类似的现象我们在课堂上也经常遇到:当老师提问某一问题时,不少同学都纷纷举手准备发言,这时老师叫起其中的一名同学,当这名同学站起来之后却张口结舌,一句话也没答出来,而坐在座位上时明明觉得自己能回答这个问题,然而冷丁被老师叫到名字,一紧张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时,老师或同学在一旁稍微提醒一下,通常这个同学很快就回忆起问题的答案并迅速将问题完整地回答出来。心理学将这种明明记得但在追忆中一时想不起、说不出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

分析

我们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一般要经历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阶段。识记是将知识输入大脑的过程;保持是对知识进行加工整理和储存的过程;而再认或回忆是从大脑中提取知识、输出信息的过程。考试答卷或回答老师的提问都是提取知识的过程,表现为再认或回忆。对选择题的回答,正确答案就包含在选择项中,只要我们能认出来,就能正确回答,这种提取就是再认;其他的各种类型的问题,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答案,完全依靠我们头脑中的知识储备来回答,这种提取就是回忆。

回忆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事先没有目的,自然而然的回忆,比如看见小孩玩耍,回想起自己童年做过的游戏;二是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比较容易的回忆,比如给别人讲讲自己刚刚看过的一场精彩的电影;三是有目的,而且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的方法的回忆,比如,在回答问题时,许多知识我们必须费一番心思,苦苦地搜肠刮肚才能回忆出来,这种回忆叫追忆。

在考试或解题过程中追忆常常受阻,出现所谓的“舌尖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几个:①所学知识掌握不牢固或没有及时巩固,识记时不够精细,含含糊糊,模棱两可,印象不深,似乎学会了、记得了,但一叫真便不灵。②情绪干扰。在考试答题时,由于求胜动机过强,但知识准备又不足,常常会引起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这种紧张和焦虑会因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而加剧,并随时间的推移,其强度不断增加,这种强烈的情绪干扰了对所学知识的回忆。③情境干扰。考试的情境与平时学习的情境有很大出入。平时学习是一种一般的、正常的、兴奋度适中的情境,而考试是一种特殊的、异常的、高度兴奋的情境。心理学研究发现,记忆具有状态依存性,即在一定的身心状态下曾经学过的材料在同样的或类似的身心状态下较容易被回忆出来。由于考试情况与平时学习情境的不相类似,因而平日在课堂上或在家自习时所识记的知识,在考场上常常回忆不起来。④定势干扰。定势是解题前的心理准备状态,是一种心理的惯性。在解题过程中,考生最先想到的知识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这种“先入为主”的知识如果不利于问题解决,就会干扰考生对其他知识的回忆。例如,有的考生在审题时曾先想到一种解题方法,而这种方法显然并不适用,但却反复出现在头脑中挥之不去,结果妨碍了对其他解题方法的回忆而导致解题失败。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追忆中的“舌尖现象”,顺利回忆出所需知识呢?

1.加强平时的学习,掌握牢固、精确的知识。

追忆受阻首先暴露了我们平日学习在知识准备上的不足。因而,要想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追忆受阻的“舌尖现象”,就要努力地从平时学习做起,在知识的识记和保持的环节上下功夫,识记要精确,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对所识记的知识要做到及时复习和经常复习,不断巩固,防止遗忘。

2.控制情绪。

要学会控制紧张情绪,要适应考场上的紧张气氛,适当自我放松。遇到难题,不要激动,不要急躁,要有处变不惊的能力,平心静气地去解答每一道题。

3.利用中介联想,寻找回忆线索

根据记忆的状态依存性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联想,自觉恢复平日识记时的某些情境,从中寻找回忆的某些线索。比如,在心理上再现上课的教室、黑板、教师的面孔、课桌、教科书等都可能成为回忆的线索。

4.灵活思维,转移注意力。

为排除定势的干扰,在解题时思维要灵活,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当一条思路行不通时,再换一条思路。一旦出现思维僵化,可以适当转移注意力,改做他题,或暂时离开试卷想一些令人精神振奋的经历,待心境平和后再着手做题,便会“豁然开朗”,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