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物理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实践证明,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能否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就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只有综合考虑教学中的各有关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合理地加以组合,才可望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反之,就可能给教学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物理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主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及其他教学条件来加以综合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要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
择优选择教学方法,必须根据现代教学的理念。现代物理教学的主要基本理念包括:一是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二是在教学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教学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应该针对学生的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的需求,让学生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三是在教学方式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法多样化,特别强调科学探究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四是在教学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体现评价的内在激励功能和诊断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是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根本依据。
同时,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实现不同的教学目的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完成。如果教学目的是要传授物理新概念,那么选择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则是可行的;如果教学目的是要形成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那么就应该选择以实验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如果要把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则要选择讨论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如果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则探究式教学方法是首先要采用的方法。
相同内容的教学,各人的教学信念和教学目标不同,采用的方法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初中“物体的沉浮条件”的教学可以有下列三种:
有的教师认为,因为这一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二力平衡条件”知识密切相关,是属于派生性的知识,可以运用讲授法,对通过物体在液体中的受力分析,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时间利用率高,教学效果好。
有的教师认为,通过演示1:铁块、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铁块沉入水底,而木块浮在水面。演示2:把一枚大头针和木块(大头针的重量小于木块)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大头针仍然沉入水底,木块浮在水面。演示3:把一个小铁盒竖着放入水中,则沉入水底,而平放时却浮于水面。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演示实验的现象,步步引导学生思维,得出物体的沉浮条件。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教学也不会出错。
而有的教师则把三个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进行探究,分析实验所提供的物理现象,从而认识物体的沉浮条件。他们认为这样的教学更能体现物理教学的本质,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探究态度。
可以说,任何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都是在一定的教学信念和教学目标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信奉何种教学理念,相信哪种教学方法的效能,要达到何种教学目标,都会对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显性或隐性的作用。
二、要体现教学内容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与物理教材内容的特点相适应。物理学是由物理现象、物理事件、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组成的理论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不同的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需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定性的物理概念往往可以通过列举事实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形成,因此运用讲授法是合适的;而定量的物理概念则一般需要数据的测量、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过程才能形成,因此需要运用实验法或实验探究法;物理规律的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一些需要探究活动进行学习的方法。
例如在高中物理“自由落体”教学中,如何得出自由落体的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探究特点,因此教学中可以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可以提出“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的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出模拟研究的情境: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观点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勇于质疑,大胆提出研究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五花八门的有关物体下落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把问题归结到“物体下落的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的研究课题上来,并引发学生对研究课题解决方法的讨论:物体下落情况的含义是什么?影响物体下落的因素可能是什么?可能的因素是空气、物体质量、物体大小、物体的材料、下落的地点……如何来研究这种多种因素影响的研究课题?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即先把其他变量设为“恒定”,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一门探究的科学,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实验,有探究的问题,也有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问题。在这些内容教学中,应当较多采用实验法、探究法、讨论法的综合运用。
三、要符合学生的特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基础等特点。首先,学生的年龄差异产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教学自然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初中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宜更多地选择观察法、实验法、导向的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助于学生体验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特点。而对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高中学生,可以更多地采用自主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等。其次,学生知识基础的差异,也会影响教学方法的选择,例如,在学习某一物理概念时,如果学生已有有关该知识的感性认识或生活常识,那么,教师只需要通过一般的讲解,学生就可以理解,而不必采用直观教具的演示。反之,教师就必须采用实验演示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要切合教师的教学素养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只有适应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条件,能够为教师理解和掌握,才能发挥好的作用。有些教学方法虽好,但如果教师由于缺乏必要的素养条件而不能正确使用,就不能在教学中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特长、弱点等教学个性上的不同,也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如有的教师擅长语言表述,描绘事物形象生动、讲解过程条理清晰、分析问题透彻深入、讲解道理通俗易懂;有的教师擅长于实验技能,通过物理演示实验来展示物理现象,讲清物理原理。有的教师善于引导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科学探究循序渐进,恰到好处。显然,这些不同特长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其侧重是有所不同的。
总之,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素养和条件,扬长避短,采用与自己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当然,作为一名教师,应发挥自身教学素养的优势,同时要不断学习,弥补自身的教学缺陷,不断提高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能力。
五、要切合其他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考虑所在学校的教学条件。有些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一定的教学设备和环境的支持,例如,对于实验设备充足、实验室宽敞的学校,实验教学法的实施就能得到比较好的物质保障;而信息技术和校园网络设备比较齐备的学校,则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创造出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思考题
1.谈谈你对教学方法含义的理解。中学物理教学有哪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
2.讲授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在中学物理中运用讲授法有哪些基本的要求?
3.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谈话法、讨论法、自学法要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4.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有哪些主要特点,它的教学一般过程是怎么样的?
5.中学物理教学一般是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各种教学方法的。请你谈谈根据哪些依据来进行物理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和优化组合的。
【注释】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8.
(2)朱铁成.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