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理习题课的要求和环节
做好物理习题课的教学,需要明确习题课的基本要求。习题课如果满足这些基本要求,就会少走弯路,取得好的效果。物理习题课也有一些基本教学环节,教师进行习题课教学,应当注重这些环节的教学,根据实际,对习题课的教学过程有所创新,以取得最佳效果。
一、物理习题课的基本要求
(一)要有目的、有计划、连贯性
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乃至整个初、高中阶段的习题课教学,要有个计划,教师要心中有数。比如,这一学期总共安排多少节习题课,通过这些课的教学,除了巩固、运用知识以外,还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哪些方法,训练哪些思路,培养哪些能力,在发展学生解题能力方面达到什么水平;这些习题课怎样连贯起来,并和其他教学活动配合好。
(二)针对不同教学层次,要求适当
初中物理教学、高中必修物理教学和高中选修物理教学是三个不同的教学层次。这三个层次,无论是在教学目的与任务,以及教学的内容与要求上,还是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能力上,都有明显的差别。因此,不同教学层次上的物理习题教学,应在内容、要求和方式上,有所区别。在初中阶段,一般只要求学生练习观察、实验、思考问题,判断、解释简单的现象,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等,以简单问题的基本练习为主,在运用数学定量计算方面,只作初步要求。在高中必修阶段,除了在初中练习的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外,仍应以基本练习为主,着重于使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和规律,内容上更应侧重于联系社会生活、联系实际方面的练习,在运用数学定量计算和综合性的练习方面,不应有过高的要求。在高中选修阶段,则要求学生练习运用物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较灵活或综合性的问题,在运用数学定量计算和逻辑推理方面,可有较高的要求。
习题课教学应根据不同教学层次的不同要求,在课时的安排、练习的方式、练习的侧重点和要求等方面区别对待。对学生的解题训练,要循序渐进,防止不适当地提高练习要求。例如,在高中必修阶段,不应在定量、灵活和综合练习方面提出过高的要求,特别是不应以高考应试为标准,搞“一次到位”的“大运动量”训练。
(三)要精选物理练习题
教师对举例和练习的题目一定要筛选,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为范题组织练习与评析,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多样性、综合性、开放性和适度的灵活性,做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所选择的习题应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典型性
在保证基础知识覆盖率和重点知识适度重复率的前提下,遵循“少而精”的原则,对各种类型的题目进行分析和分类,筛选出典型性的题目。“少而精”典型习题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还可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触类旁通之功效,是习题教学成功的关键。例如,“在光滑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挡板挡住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并计算球所受的各种力”。通过分析和研究问题的典型含义,就可掌握一类问题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方法。事实上,在竖直墙壁上挂一个球及三角架等共点力平衡问题都可归结为同一物理模型。因此,典型性的练习有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之功效。
2.针对性
习题的选择要针对课程标准、考试大纲、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习题的内容和方法要与学生的基础知识相联系。例如,针对学生对速度与加速度的区别、力和运动的关系的混淆,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题目: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是否一定为零?物体的运动是否一定有力的作用?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加以说明这些问题,学生相应的知识混淆就容易澄清。
3.启发性
选编习题要注意习题的启发性,使学生能够从内容和方法上,都有所启发。例如,分析正电荷沿电场反方向进入足够大的电场中的运动情况,可以受到竖直上抛运动规律的启发。而竖直上抛运动又可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多种途径进行分析和研究。这些题目可以启发变式思维,能促进学生思维活动。
4.实际性
习题选编要符合实际,要注意把理想化模型同实际原型相联系,理想化过程与实际变化过程有机结合。例如,可否发射一颗周期为80分钟的人造地球卫星?并说明你的理由。又如,估算水分子的直径。这些实例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明确理想化与实际问题间的区别与联系。
总之,要选好题,就必须对题目进行认真的分析,一般应分析以下几点:解这个题要用到哪些物理概念、规律,涉及哪些知识点;题中涉及的研究对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程度,以及涉及的条件如何(如是否有隐含条件、多余条件);解题时所涉及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在这方面训练的熟练程度;解题中的困难、关键处和易错处;解这个题在了解物理知识与社会、技术、生活的联系方面有哪些价值;解这个题在发展学生能力,提高智力和非智力品质方面的价值等等。
(四)要发挥解题的示范和指导作用
在习题课教学中,要加强教师解题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学会解题的基本思路、过程、规范与方法。要对学生解题进行“指点”和“引路”:(1)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物理知识理解不透,往往会出现生搬硬套现象。这时教师应抓住时机,找准症结,予以指点。例如,学生在学过二力平衡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起重机将重为GN的物体在匀速提起、静止空中、匀速下降三种情况下,对物体的拉力分别为多少?”大多数学生总认为匀速上升时拉力大于重力,匀速下降时拉力小于重力,这就说明学生被物体“上升”和“下降”所迷惑而忽略“匀速”。找到症结后,教师提出:“如果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将如何运动?”这样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明晰概念的认识。(2)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应采用降低梯度、分设疑点的方法,突出解题思路,把学生“引路”到正确思路上。例如,学生在做“用一动滑轮把重为100N的物体提到9m高的楼台上,所用的力是60N,那么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的题目时,由于刚学到机械效率的知识,常常感到困难,无法解题。教师应当采用“分解难点,化难为易”的方法分为三步解题:①求总功;②求有用功;③求机械效率。这样的分层降低梯度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习题的解答。
(五)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习题课教学要重视让学生学会解题的方法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一般而论,教师要求学生要遵循解题的一般程序。严格要求学生遵循解题的一般程度,也就是让他们学习解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对初学物理学生尤为重要。在学生学会了解题的一般方法之后,再在解题过程中渗透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整体法、隔离法及其他解题方法。
在习题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练习、认真反思、及时总结解题经验的良好习惯。当完成一道题后尤其是在老师或同学的帮助下完成时,要及时引导学生领会方法,想一想:这道题的关键在哪里?主要的困难是什么?什么地方可以完成得更好一些?为什么没有觉察到这一点?要看出这一点必须具备哪些知识?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考虑?这里有没有学习的诀窍可供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用?解题能力正是通过良好的解题习惯相辅相成而培养出来。如果仅热衷于解题,就题论题,练习的结果就会食而不化,事倍功半。
二、物理习题课的主要环节
(一)复习旧知识,激发学生思维
首先,通过复习提问,或由教师简单概述,复习与练习有关的知识。复习要做到简明而讲实效。
然后,提出要求讨论或解答的习题或实际课题,并激发学生思考。假如习题的难度大,综合性较强,教师可以用恰当的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示和引导,使学生处于积极思考而又未完全搞通,想表达而又不知怎样确切表达的状态,产生解题的强烈愿望。
(二)指导学生审题和议题
认真审题和议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在学生认真阅读题目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已知条件、未知条件和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找出来。必要时可在题目上做不同的标记加以明确。议题——是在学生独立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题目所要用到的物理模型及适用的物理概念和规律,鼓励学生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题”讨论等。对于难度较大的综合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研究怎样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问题,以及简单问题的相互关系,为学生实施解题奠定基础。在学生审题和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采用“多变、多析、多问、多解”的导向法指导学生,开拓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
(三)教师示范举例
例题教学要展示解题的思路和解题的规范。首先应精选典型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习题作范题,设计好如何向学生作解题示范。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方法步骤着眼,从解题思路入手,启发指导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弄清条件和要求,找出例题涉及的知识点,从而抓住解题关键,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最终列出规范的解题格式。
例题除了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基本程序,还要能教给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解决某些问题的一些特殊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排难纠误。例题难易水平要反映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的要求,不宜过多过难,可以采用一些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题目。
(四)指导学生解题
学生解题,是在审题、议题及教师示范的基础上,进行独立的练习。除了一般性解题规范之外,按照不同的目的,可以对学生解题过程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有时要求学生对某一题按照严格的书写规格解答;有的题目只要求学生能正确地列出方程;有的题要求学生搞清研究对象、物理过程和应选用的物理规律;有时则要求学生尽可能迅速地得出正确答案等等。在学生解题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在知识理解和方法运用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指点和及时矫正;引导学生寻找突破难点的方法及澄清容易混淆的地方,发现不同的解法和典型性的错误,归纳同类习题的共性和异类习题的联系区别等。
(五)讲评和解后反思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简要的评讲。讲评时应该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及其原因理出典型思路和典型错误进行分析,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另外,讲评时还应指导学生总结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使之系统化,同时对题目类型、解题步骤进行归纳小结,总结解题的常用方法、解题的一般规律、应注意的事项、容易出现的问题等。
现代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解题训练必须与反省认知相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迁移效果。因此,解题之后应当让学生进行反思,让他们反思计算的正误、方法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巧、速、灵的新途径或新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