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导读
“保护环境,爱护植物”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对幼儿园班级内植物角的植物关心备至,却去破坏生长在幼儿园公共绿化带中的植物。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这种不和谐的现象引发了教师们的思考。经过讨论教师们认为,与幼儿朝夕相处的植物角相比,这些植物的日常料理都是由后勤人员来维护和照料的,幼儿鲜有机会与它们近距离地交流和接触,并且对于公共绿化植物的观察和欣赏大多是走马观花,教师没能引导幼儿要同样爱护公共花草。针对幼儿生活中出现的这一现象,教师们制定并采取了五个环节的教育,即感动→趣味→分享→劳作→责任。首先让幼儿感动于植物作为一种生命的成长,然后让幼儿开展收集落叶制作粘贴画、捡花瓣制成颜料等有趣味性的活动,接着让幼儿彼此之间进行讨论与分享,与公共绿化植物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际的劳作体验工作人员照管绿化植物的辛苦,促使幼儿建立起爱护植物的责任感,形成长久持续的动力。[1]
1.幼儿为什么会在幼儿园有不一致的表现?
2.你如何看待教师们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和采取的教育措施?
3.该如何设计和指导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活动?
学习目标
1.理解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设计的原则和依据。
2.理解并能进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组织与实施。
3.了解并能运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指导形式及指导策略。
1.情感性原则
情感性原则是指教师应该在与幼儿的日常交往中,积极地与幼儿建立起关爱和接纳的情感联系,并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感染、激发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教师对幼儿的情感支持能够为幼儿营造舒适、安定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幼儿的社会性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刚入园的孩子,从家庭到幼儿园,在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上都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对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此时,教师温暖、亲切的态度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亲切感,使其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并乐于与教师接近,能够较快地适应幼儿园新环境。在与幼儿的接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幼儿的关注、微笑、点头、肯定性的手势、身体性接触(如抚摸、拍头)和鼓励性言语(如表扬、赞赏)等方式,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接纳和被尊重的感受。此外,教师也要关注幼儿同伴间的情感联系和影响,鼓励幼儿之间的分享与合作,并善于利用班级幼儿的年龄差和能力差,鼓励幼儿之间互帮互助,从而营造充满温情的、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2.榜样示范原则
榜样示范原则是指教师通过幼儿的榜样行为向其他幼儿提供行为示范,从而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学习与发展。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幼儿是通过对周围人言行的模仿进行社会化的。教师作为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从观念、价值选择到言行举止,以及教师之间的相处方式、教师对待幼儿的方式等都在无时无刻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性质和水平。教师对某一幼儿的情感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周围的幼儿。对一个孩子的关心、体贴不仅温暖了这一个孩子的心,也将带动其他孩子产生类似行为。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对幼儿的榜样作用。
同时,随着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幼儿同伴间的影响日益增加,教师也要重视在幼儿中树立典型的示范,对其他幼儿形成榜样的作用。并且,幼儿之间也会有他们认可的榜样,但这种榜样的行为可能未必是幼儿园所倡导的具有积极的亲社会倾向,如一些带有攻击性行为倾向的幼儿在某些幼儿眼中是有力量的象征,他们也会模仿这样的行为。因此,需要教师特别关注幼儿认可的同伴榜样的行为性质,给予适时的引导。
3.一致性原则
不同的教育者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应该保持一致并长期坚持,这样才能有利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大的反复性,容易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很可能由于不同教育者之间的要求不一致使得幼儿陷入迷失,或者趁机“钻空子”,不能巩固教育效果。一致性原则要求教师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以及家长之间都要在社会教育中保持一致。
(1)教师应力求自己前后要求和态度相一致,不能随着时间、地点或者教育者心情的不同而有所改变。教师如果对同一种行为的要求经常前后不一致,就会让幼儿无所适从。
(2)一个班的两位带班教师,以及带班教师与配班教师之间对幼儿要求的一致也是非常重要的。
(3)在幼儿社会教育中,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配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大部分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庭不配合,就会使孩子出现两面性,使得孩子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就得不到延续,从而削弱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注意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为例,班级教师之间要达成一致的目标,每个教师对幼儿的要求就不能动摇。并且,在幼儿独立性的培养中,需要争取家长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个性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并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提供适宜的培养策略,实现园家共育,强化教育的效果。
4.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活动设计中将各种不同领域的内容、各种不同的学习形式和方法加以有机地融合,将其作为一个互相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完整体系来对待。幼儿园社会教育作为五大教育领域之一,有自己专门的教育活动形式。专门的教育活动可以有目的地、系统地培养孩子良好的社会性。同时,幼儿园社会教育应该和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社会教育渗透于其他领域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一方面,可以将集体进行的、正式的教育活动形式与个别选择的、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形式相互渗透和结合;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个教育活动的设计中将不同的学习形式与方法加以相互渗透和组合,让儿童在操作、实验、游戏、体验、表现、创造等不同的学习形式中加深对活动内容的把握,更好地获得活动经验和学习经验。
幼儿的社会性学习有很强的潜移默化的特点。比如:我们希望幼儿从小学会尊重别人,宽以待人,特地设计并组织专门的教育活动“给我们送来温暖的人”、“你、我、他”等,但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平时教师和家长对待周围人们的态度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有时“身教”的效果甚至重于“言教”。
再如:在我们为某个孩子没能像大家一样及时地掌握教学内容而焦急,于是多次请其他幼儿当众将答案“示范”给他的时候,我们大概也没有想到,这个幼儿在学习我们希望他掌握的知识的同时,可能也获得了“我笨,我不如别人”的自我评价。当然,社会性学习的潜在影响不只是消极的,也可以是积极的。例如:当教师以母亲般的爱心关怀每一个幼儿时,可能同样没有想到,自己的爱使孩子感到了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了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专门教育活动和渗透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专门活动对幼儿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在语言、艺术等其他课程领域的教育渗透,以及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要创设一个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要建立亲密、平等、互相尊重的师幼关系;要创造安全、宽松、自主、允许探索与失败的学习气氛;同伴之间要有自由交往的时间和空间;等等。
5.活动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向幼儿传递社会认知观念、知识和技能,也要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并通过操作、体验、观察、思考、表现等方式,主动地发展社会性行为。贯彻活动性原则需要教师注意在幼儿的生活中体现活动性,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活动机会,确保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当避免看见幼儿产生问题就自己包办处理的行为方式,而应有意识地把问题展现给幼儿自己,让他们有机会协商、讨论,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解决问题。同时,也要特别注意引导幼儿将其在特定教育活动或情境中学到的知识和行为迁移到更广泛的日常生活中去。老师还要注重不同的活动方式对幼儿发展的不同作用。比如:集体活动的形式可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和规则意识,小组活动的形式可以引发幼儿之间的讨论、合作与分享意识。
6.随机教育原则
随机教育原则是指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随时随地抓住一定时机对幼儿进行即时教育,主要表现为教师针对幼儿日常生活、游戏、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利用情境中潜在的教育机会进行教育。随机教育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教师首先必须认识到随机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与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相辅相成。随机教育虽然是在生活中随机发生的,但需要教师要有专业敏感性,运用教育机智,善于发现生活中潜藏的社会教育契机,甚至为实现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主动地寻找或创造教育机会。其次,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策略与方法。在随机教育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提问、话语、表情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情境,启发、引导幼儿展开思考、讨论。
(一)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有关要求,初步设计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应当依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指导纲要(试行)》),并参照当地幼儿教育中社会领域方面的要求,确定社会教育的内容。在《指导纲要(试行)》中,将五大领域之一的社会领域的总目标确定为:“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社会领域的五个具体目标如下: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可以看出,《指导纲要(试行)》关于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是从两个维度出发的。一是社会关系的维度。幼儿与自身的关系(自信、主动、自决、坚持等)、幼儿与他人的关系(乐群、互助、合作、分享、同情)、幼儿与群体或集体的关系(遵守规则、爱护公物和环境)、幼儿与社会的关系(社会职业、家乡、祖国、世界文化)。二是心理结构的维度,包括认识、情感态度和行为技能。两个维度的结合,构成了幼儿社会学习的内容及其社会性、个性发展的目标。同时,这一目标的提出也体现了幼儿社会生活关系圈不断扩大的特点,即从幼儿自己逐渐扩展到他人、集体及社会。[2]
从《指导纲要(试行)》对社会领域的教育要求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几乎涉及幼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能使儿童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经验和生活方式的东西都可以视为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二)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关于各年龄段社会性发展水平的要求确定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2012年,教育部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份文件是对学前儿童各个年龄段幼儿预期达到的发展水平的常模,为幼教工作者和家长实施教育提供了依据。
《指南》提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而言,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目标包括: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以及关心、尊重他人。在社会适应方面的目标包括: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
《指南》经过了长期的研究和反复修订,制定了3—6岁各个年龄段幼儿在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各个方面应该达到的发展目标。因此,也提供了各年龄段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目标。《指南》主要是从儿童个体学习与发展的角度确立的,幼儿通过人际交往发展个性和社会性,同时也通过在集体生活中学习和掌握社会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知识链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3—6岁各年龄段社会性发展目标
1.3—4岁
愿意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愿意和熟悉的长辈一起活动。
想加入同伴的游戏时,能友好地提出请求。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不独霸玩具。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听从成人的劝解。
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或其他活动。为自己的好行为或活动成果感到高兴。自己能做的事情愿意自己做。喜欢承担一些小任务。
长辈讲话时能认真听,并能听从长辈的要求。身边的人生病或不开心时表示同情。在提醒下能做到不打扰别人。
对群体活动有兴趣。对幼儿园的生活好奇,喜欢上幼儿园。
在提醒下,能遵守游戏和公共场所的规则。知道不经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借别人的东西要归还。在成人提醒下,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
知道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家庭成员及与自己的关系,体会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能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温暖,爱父母,亲近与信赖长辈。能说出自己家所在街道、小区(乡镇、村)的名称。认识国旗,知道国歌。
2.4—5岁
喜欢和小朋友一起游戏,有经常一起玩的小伙伴。喜欢和长辈交谈,有事愿意告诉长辈。
会运用介绍自己、交换玩具等简单技巧加入同伴游戏。对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能轮流、分享。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活动时愿意接受同伴的意见和建议。不欺负弱小。
能按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知道自己的一些优点和长处,并对此感到满意。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不愿意依赖别人。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
会用礼貌的方式向长辈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想法。能注意到别人的情绪,并有关心、体贴的表现。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
愿意并主动参加群体活动。愿意与家长一起参加社区的一些群体活动。
感受规则的意义,并能基本遵守规则。不私自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知道说谎是不对的。知道接受了的任务要努力完成。在提醒下,能节约粮食、水电等。
喜欢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和班级,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奏国歌、升国旗时能自动站好。
3.5—6岁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接受时会说明理由。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
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做了好事或取得了成功后还想做得更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与别人的看法不同时,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并说出理由。
能有礼貌地与人交往。能关注别人的情绪和需要,并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尊重为大家提供服务的人,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接纳、尊重与自己的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
在群体活动中积极、快乐。对小学生活有好奇和向往。
理解规则的意义,能与同伴协商制定游戏和活动规则。爱惜物品,用别人的东西时也知道爱护。做了错事敢于承认,不说谎。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爱护身边的环境,注意节约资源。
愿意为集体做事,为集体的成绩感到高兴。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知道国家一些重大成就,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
(三)根据本地、本园和本班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和调整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在选择社会教育内容时,要从本地、本园、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内容,对儿童进行实际、有效的社会教育。同时,也可以从幼儿的现实生活与已有经验出发,根据幼儿周围发生的新闻或事件,随机开展社会教育活动。
各地区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同,如城市和乡村、大城市和小城镇、山区和平原、汉族居住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等,从社会习俗和生活条件等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区别。儿童所要认识和适应的社会环境有所不同,相应的社会教育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各地儿童的社会教育内容也就要和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选取最能代表本地特点的、儿童熟悉的内容进行教育。不要舍近求远,抛弃自己的优势,让儿童去了解一些抽象的、遥远的社会概念。要立足于儿童本身的实际社会生活,了解本地区、本园、本班儿童发展的一般需要,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以提高儿童适应现实社会的能力。
★拓展阅读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如果按照布鲁姆关于学习的分类,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如果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领域来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应包括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以及社会文化等方面。详见表6-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表6-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
来源:张岩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47.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模式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设计的过程中,根据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恰当的方法和途径,以适合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方法和途径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主要有探究式发现学习、接受式内化学习、分享式讨论学习和情境化体验学习四种模式。
探究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式内化学习是不同性质的学习类型,处于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模式的两极,分享式讨论学习和情境化体验学习都是通过幼儿与同伴或成人的互动,以及借助一定的情境进行的学习,处于探究式发现学习和接受式内化学习的中间。
上述四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模式对于幼儿在社会领域的认知发展的功能是不同的。大量、系统的社会常识主要是通过接受式内化学习获得的,而各种社会性问题的解决则主要是通过探究式发现学习实现的。并且,通过接受式内化学习获得的系统知识有助于解决问题,而在探究式发现学习中解决问题后得到的结论与方法又有助于深化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因此,应该根据具体的社会教育目标,将接受式内化学习和探究式发现学习结合应用,以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而情境化体验学习与分享式讨论学习也是接受式内化学习和探究式发现学习中所借用和渗透的。因此,这四种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模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而是相辅相成的。不管是接受式内化学习还是探究式发现学习,只要教学方法适宜得当,都可以促成幼儿的“有意义学习”。
这种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模式需要教师创设有利于幼儿主动学习的物质环境,提供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材料,并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自发的讨论,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做出适宜的反应。同时,能够用开放性问题鼓励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并在此过程中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幼儿在此过程中会通过对周围环境和活动材料的探索,不断建构自己的理解,并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表现自己的想法与愿望。
探究式发现学习既可以来自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也可以来自幼儿的游戏和实际生活。以“食物从哪里来”为例,如果幼儿在角色游戏区对“食物的来源”活动表现出兴趣,那就可以成为项目活动的主题。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幼儿提出假设,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制订活动的计划与步骤。教师不仅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探索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信息和建议,帮助幼儿建立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引导幼儿把已有的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在此过程中,一方面丰富了幼儿的社会知识和社会经验,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探究式发现学习与接受式内化学习在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存在一些区别。首先,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同。在接受式内化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直接呈现给学习者的;在探究式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没有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是提供了一些提示性的线索。其次,学习的心理过程不同。在接受式内化学习的条件下,学习者无须进行独立的发现,只需要把以定论形式呈现的学习内容进行内化。在探究式发现学习的条件下,由于学习内容没有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必须进行独立的或有指导的发现,然后将发现的结论内化。但这两种活动设计模式并非截然不同。
有学者指出,随着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发展,过去以“言语讲授教学”为特征的“上课”或全班集体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如增加了幼儿的分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增加了操作环节,减少了幼儿静坐听讲的时间,这些方式和方法组织起来的全班集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探究式发现学习的性质,而不是纯粹的接受式内化学习。[3]因此,通过增加操作材料和加强人际互动的方式也可以使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内化社会规范和社会常识。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不断丰富,有了谈话的基础,产生想说话的欲望。但在正规的专门性的教育活动中,由于多种原因,不少幼儿没有说话的机会。为此,在平时活动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无拘无束、自由交谈的氛围,使幼儿有话想讲、敢讲、爱讲。针对某个话题,能大胆发表意见和提出质疑,充分感受交谈的乐趣,从而促进幼儿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
(1)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话题进行讨论,促进幼儿社会情感的发展。在社会活动中,幼儿讨论的话题应该是幼儿认知和接触过的,幼儿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应该注意话题的难易要适中。过于简单,幼儿很快获得结果,就会失去探讨的动力;过难,孩子又因茫然不知所措而冷场。因此,教师在制订社会活动方案时,要根据目标仔细揣摩每个提问是否能引起孩子的共鸣,是否具有启发性、可挖掘性。如在“我来帮助你”活动中,教师如何提出“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是怎样帮助别人的”的问题,既紧紧围绕了幼儿亲身的体验,又能辐射到广阔的思考天地。幼儿根据平时实践过的经验,能提出多种帮助的方法。
(2)要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讨论形式,促进幼儿社会行为技能的发展。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中,根据不同的讨论内容和要求,灵活运用多种讨论形式来达到目的。例如:在“元宵花灯会”活动中,通过采用自由结合的讨论形式,从观灯、讲灯到讨论如何玩灯,孩子始终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由结伴交谈,既培养了幼儿主动交往的能力,又培养了幼儿互相关心、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再如:在“我们真幸福”活动中,采用分组形式讨论“我们怎样帮助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让每个孩子都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在讨论中培养孩子主动热情帮助别人的好品质,而后由每组讨论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则又体现了孩子的合作谦让等方面的社会技能。在“温暖的大家庭”活动中,则多采用集体讨论的形式,让幼儿在集体讨论中知道,只有大家像一家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这个大家庭才会更温暖,从而激发幼儿热爱集体的情感。[4]
体验是社会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社会教育活动的推进,体验的程度要不断加深。在体验环节的设计和组织上,教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体验的目的和时间,即在预设时间里进行的体验活动是否有利于达到体验的目的。教师要确保每个或至少是大部分幼儿能获得完整的实践体验。因此,虽然有时候用于体验的时间已经超过了教师事先的预期,但由于有些幼儿还没有完成活动,教师仍要随机延长体验时间,以达到体验的目的。教师在组织社会教育活动时要避免预定时间一到就将体验活动草草收场,以致许多幼儿尚未来得及深入体验。例如:让幼儿戴上眼罩体验盲人的不便时,有的幼儿因为动手能力差,还没戴上眼罩开始体验,教师就宣布体验活动结束了,这样肯定达不到体验的目的。教师应该通过日常活动中的观察积累,对幼儿完成体验活动的时间有个基本估计,从而保证体验活动的时间设计更合理。教师也可以在活动过程中根据需要灵活调整时间安排。教师在体验环节的巡回观察和指导也很重要。认真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不但可以准确把握体验的时间,也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适当指导。
以“学会倾听”这一社会教育活动为例,教师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两个动物主人公小兔两种情景中表现的录像(一个是爱插嘴,一个是不理他人自顾自玩),让幼儿观看。接着,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发幼儿的思考。在“学会倾听”教育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在幼儿看完小兔的录像之后,提出了三个问题:爸爸、妈妈在忙的时候,小兔做了些什么?爸爸为什么生气?别人在说话,如果你也有话想说,该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分别属于:你看到了什么、某人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及这种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做。通过分析情景表演及后续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随后,教师又准备了四幅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儿童的行为。幼儿利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判断各种现象的正误,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将来类似的情景中做出正确的行为。最后,通过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做出正确的行为,并对正确的行为及时予以表扬强化,以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使活动得以延伸。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要选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进行教学。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常选用的活动形式主要包括以课堂为主的社会教育活动、游戏和操作活动、参观活动等。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延伸。
(一)活动名称
活动名称的设计要能够反映主题,并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一般在活动名称的前面或后面要附上适合的年龄班。如“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班)”、“不该说话我不说(中班)”、“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大班)”等。
(二)活动目标
1.活动目标应包括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领域的活动目标一般包括社会情感目标、社会认知目标和社会行为技能目标。这样制定的目标完整、便于落实。
2.活动目标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
相同的社会教育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制定的具体活动目标也不同。
(1)小班幼儿社会教育目标
1)帮助幼儿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身体的部位、特征及作用,懂得保护自己的一些最基本常识。
2)帮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哪个班的小朋友,熟悉生活环境,了解同伴、教师、保育员,初步适应集体生活。
3)教给幼儿基本的卫生常识,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帮助幼儿掌握礼貌用语,能运用“你好”、“对不起”、“没关系”、“谢谢”等语言,有礼貌与别人交往。
5)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喜欢和同伴一起活动,能与同伴协商、轮流、友好玩耍,不抢占、独霸玩具。
6)培养幼儿初步的独立性和自控力,保持愉快的情绪,遵守集体的规则,爱护玩具、图书。
7)引导幼儿能按照教师的标准学习评价人和事,能对同伴做出公正的评价,能正确地评价行为的结果。
8)教给幼儿粗浅的交通安全知识,使幼儿学会遵守交通安全规则。
9)让幼儿了解自己父母及同伴父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
10)让幼儿知道中国的重大传统节日,初步了解祖国文化,并为之感到自豪。
(2)中班幼儿社会教育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自己和同伴,并能说出一些异同点。
2)帮助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并能通过语言、动作、表情来了解别人的情感,对别人有好感。
3)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感,不任性,不随意发脾气。
4)引导幼儿学会同情别人、关心别人。
5)帮助幼儿掌握礼貌用语,并能在不同的场合恰当地加以运用。
6)培养幼儿与同伴轮流、分享、合作、谦让的能力。
7)增强幼儿的独立性,鼓励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帮助幼儿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8)帮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学习对行为的动机进行评价;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9)引导幼儿认识社区的公共设施,了解周围人们工作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萌发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
10)帮助幼儿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间工艺品,加深幼儿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情感。
11)帮助幼儿了解一些外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3)大班幼儿的社会教育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到自己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自己的进步是父母和教师教育、帮助的结果。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及与同伴交往的能力,促进幼儿学会关心别人,并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3)增加幼儿对集体的了解,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4)培养幼儿的自控能力,要求幼儿自觉遵守各种规则。
5)帮助幼儿克服各种困难,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6)发展幼儿的独立性,指导幼儿按照社会准则进行自我评价,并能对自己的行为动机进行评价。
7)让幼儿形成热爱劳动、爱护公物、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培养幼儿的内疚感、公正感、爱惜感。
8)引导幼儿认识社区生活设施和环境,帮助幼儿理解人们的职业分工、工作性质与特点,并学会尊重不同职业的人们,萌生环保意识。
9)使幼儿认识到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培养幼儿的爱国心。
10)帮助幼儿了解一些世界名胜古迹、工艺美术品、风土人情,使幼儿学会尊重外国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3.目标表述明确,重点突出,具有可操作性
例如:“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生活中常见的标志”,目标笼统,重点不突出,可以改为“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再如:“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目标笼统,不具有可操作性,可以改为“学习洗手帕”。
4.目标的数量适中
一般情况下,目标以三条最为合适。目标制定得太少,说明对“认知”、“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挖掘得不够,活动的价值较低;目标制定得太多,易出现书写条理不清晰的问题,并且易出现要求过多、一次活动难以实现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的排序并不重要,可以按目标的重要程度排列,或者按活动进行的顺序排列,再按情感、能力、知识三个方面分别阐述目标。
(三)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既包括教师的准备,也包括幼儿的准备。其中,教师的准备主要是物质材料的准备以及环境的创设。需要指出的是,社会教育应特别注重活动情境的营造。而幼儿的准备主要是指幼儿已有的经验准备和心理准备,有时也包括教师需要幼儿从家中自带一些材料的物质准备。
1.教师的准备
(1)物质的准备(各种教具、玩具等)。
(2)环境创设的准备(座位的摆放、环境布置、情景表演、角色的扮演等)。
2.幼儿的准备
(1)知识和经验的准备,如事先参观、事先学习等。
(2)物质的准备,如要求学前儿童从家中带一些材料、学前儿童自己动手制作材料等。
(3)心理的准备,如教师要学前儿童形成勇敢的品质,要学前儿童介绍一些害怕的体验,教师就需要事先让学前儿童能坦然地面对以往自己害怕的经验,让学前儿童做好心理准备。
(四)活动过程的导入环节
社会教育活动的过程一般包括导入环节、主体环节和结束环节。导入环节对于提高幼儿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入方法运用得恰当,既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出将要探究和解决的社会领域问题,为之后的深入探究与讨论做好铺垫。
一般而言,社会教育活动的导入主要包括情景表演、呈现图片或播放录像、讲故事、叙述事件和提出问题等形式。[5]
1.情景表演
情景表演直观、形象、灵活、针对性强,可以随时把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反映的问题通过表演加以呈现,贴近幼儿的实际情况。例如:针对小班幼儿抢玩具、抢玩伴的现象,教师设计了社会领域活动“我的好朋友”,利用情景表演引导幼儿观察,启发幼儿从同伴的角度换位思考,从而学会分享玩具、共享玩伴。
情景表演中的情节最好以正面事例为主,因为幼儿爱模仿,若把握不好会对幼儿产生负面影响。如果确实需要反映一些突出的问题,最好不要让本班幼儿表演,可以选择同年龄其他班的幼儿来表演,否则容易挫伤个别幼儿的自尊心。
2.呈现图片或播放录像
呈现图片既简单、经济,又直观、形象,是教师较常用的导入方式。例如:在大班幼儿有关交通规则的活动中,教师在导入时呈现了系列图片《马路上的规则》,引导幼儿观察、判断图片中行为的对与错,引发幼儿讨论。再如,针对中班幼儿社会规则学习的活动“我会排队”,教师在导入环节呈现故事《猴子过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猜测如果走独木桥不排队小猴们可能会怎样,以引出活动主题。图片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问题的正反两个方面,帮助幼儿学会判断。一般来说,社会领域活动中对于一些观念、行为对错的判断可采用图片对比的方式来导入。
录像可以把原来非连续性发生的事件制作成连续的片段,在短时间内展现一个直观、生动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活动前利用摄像机捕捉有价值的片段并在活动中再现,也可以选择现成的录像片段。例如大班活动“我会交朋友”,为了让幼儿学习交朋友的方法,教师在导入环节播放了事先抓拍的幼儿尝试与同龄其他班幼儿交朋友的录像片段。有的幼儿和新朋友一起玩过游戏后仍然不记得朋友的名字和特征,甚至找不到刚才一起玩的朋友。由此,教师要引导幼儿共同讨论怎样记住同伴的名字和外部特征等。录像导入一目了然地将问题呈现在幼儿面前,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激发幼儿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播放录像既可以从正面引导幼儿,也可以从反面揭示问题。值得注意的是,录像中表达的意思应尽可能明确,不能让幼儿感觉似是而非、无法判断。
3.讲故事
以故事既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又能借助故事情节反映社会领域中的问题,生动而直接。例如:中班的活动“两颗心”,教师以幼儿熟悉的故事《白雪公主》导入,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直接而具体地展现了同情心与嫉妒心这两种不同情感。利用故事导入不但容易为幼儿所理解,而且可以不失时机地抓住故事中的矛盾冲突,给予幼儿情绪上的体验。同样,《九色鹿》也是幼儿熟悉的故事,很容易让幼儿从故事中感受到善与恶、美与丑。作为活动的导入部分,教师在讲故事时宜简不宜繁。
4.叙述事件
以叙述幼儿身边偶然发生的或经常出现的典型事件为导入方式,可以引发幼儿的回忆和思考,并让幼儿引以为戒。例如大班系列活动“小心,别碰着”,教师在导入时讲述了一个大家都知道的事件:班里一名幼儿由于在活动室里奔跑撞到了黑板一角而受伤出血,后来被送到医院缝合。这一事件引发了幼儿的讨论,教师提议幼儿找找活动室里哪儿还可能有安全隐患(如桌、椅的角很坚硬,盥洗室地面光滑等),把他们记录下来制作标记,并据此让幼儿商议制定一些活动室行为规则。叙述的事件如果发生在某个幼儿身上,教师应尽量不提当事人的真实姓名,否则可能会挫伤幼儿的自尊心。对于一些有可能使幼儿感到恐惧的社会事件,教师在引用时一定要加以修饰,以弱化事件本身的负面影响。
5.提出问题
问题导入可以引发幼儿思考,引出后面将要开展的具体活动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问题导人以提出探究任务为主,有时也会融入规则提示。如大班活动“参观小学”,教师在参观前提出三个方面的问题:“你们去过小学吗?你们想知道小学是什么样的吗?”“小学跟幼儿园一样吗?都有哪些不一样?”“在去小学参观的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为什么?”进入小学前,教师又提示:“大家看看大门、操场、小学生吧。小学和幼儿园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哪些不一样的地方?”“请你仔细找找它们有哪些不一样,并把它们记在心里或画在记录纸上,回到幼儿园交流,看谁发现得最多。”在幼儿进入教室观摩小学生上课之前,教师提示:“当老师提问时我们可以怎么办?”“看哥哥、姐姐活动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教师运用问题导入时应注意提出的问题一定要突出活动的主题与重点,不可繁杂,否则会给幼儿增加记忆负担。如果确实需要提出多个问题,那么这些问题必须是有联系的和层层递进的,是幼儿既能体验到挑战,又有信心和能力加以解决的。
(五)活动过程的主体环节
1.以情景表演开始的教育活动的组织
情景表演是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在幼儿不能亲身参与活动的时候往往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再现生活场景,从而引发幼儿的思考,并学习如何处理问题。[6]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环节如下。
(1)情景表演。情景表演可以是现场表演,也可以利用事先录制的情景表演让幼儿观看,但一定要注意兴趣性,要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
(2)讨论。教师根据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让幼儿讨论,激发幼儿的内心体验,引发幼儿的思考。通过分析情景表演及后续的讨论,幼儿可以学习辨别对错、了解他人的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学习相应的社会行为技能。
(3)判断。情景表演和讨论可以使幼儿了解某种情境中应该怎样去做,但由于在教育活动中无法将生活中的很多类似情景一一再现,因而此时可以适当用图片的方式将生活中类似的各种可能情景再现出来,让幼儿利用刚刚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去判断各种现象的正误,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将来类似的情景中做出正确的行为。如在“学会倾听”中,教师又准备了四幅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儿童的行为。
★教案实例
我上幼儿园(小班)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上幼儿园。
2.通过幼儿园的共同活动,体会到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
3.愿意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各种插塑、小积木及插塑插出的小车、花朵等。
2.已学会歌曲《我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1.创设好玩的环境,引导幼儿快乐活动。
每组桌上放置一篮玩具,教师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玩具的名称。教师:瞧,许多好玩的玩具想和我们一起玩呢!(出示搭好的小车、花朵)这是老师与小插片玩的时候给小插片变了样。你们想和小插片玩吗?如果想,就站在桌子这边玩;如果想玩其他的玩具,请将手中的玩具收好后再到其他组去玩。
幼儿自选玩具,教师与幼儿一起玩。
在玩的过程中,教师协助幼儿插搭一些小玩具,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并询问幼儿:你高兴吗?你喜欢在幼儿园玩吗?玩得开心吗?
2.谈谈说说,感受幼儿园的生活是快乐的。
教师:你们刚才玩什么了?好玩吗?开心吗?
教师小结:刚才你们玩得都很开心。小玩具说想天天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愿意天天到幼儿园来和它们玩吗?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园还有什么好玩的?你愿意天天来幼儿园吗?
3.教师和幼儿共同演唱歌曲《我上幼儿园》。
[活动延伸]
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一天都做了哪些事,最高兴的是什么,感受幼儿园生活的美好。
[区角活动]布置“心情角”,放置玩具电话和脸谱面具,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心情。如:幼儿可打玩具电话表达对父母的情感,也可戴上“高兴”“伤心”等脸谱面具自由表达心情。
家园共育:家长每天接幼儿回家后应多询问幼儿在园生活,并鼓励幼儿喜欢幼儿园生活。
2.以实践开始的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
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如果是针对幼儿常见的问题而进行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如实再现生活场景,让幼儿体会学习。这种组织形式应该是幼儿社会教育中首选的一种形式,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活动的开始部分。这种活动的开始部分往往让幼儿自由表现,教师不加任何干涉,在幼儿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以后,教师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思考。比如小班规则教育活动“大家轮流玩”,在活动的开始部分,首先让幼儿自由表现,教师不加干涉,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玩得开心吗?为什么?”特别是让那些没有拿到玩具的孩子来回答,然后让大家一起讨论。
(2)活动的主体部分
1)精心设计讨论问题。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时,要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要由浅入深地提出2—3个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为什么”和“怎么做”等。可以说,对于讨论问题的设计是影响活动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为了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发有效的讨论,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充分考虑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规则的内涵,围绕所设立的目标,设计出既适合教育目标又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方法及活动细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教师的头脑要非常清晰,目的明确,内容和方法要紧紧围绕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大家轮流玩”活动设计中,教师针对小班儿童规则意识差的特点,采取了让幼儿自由拿取玩具的形式,通过这个过程,让孩子们亲自感受争抢的后果,从而使幼儿产生应该遵守规则轮流玩的意识;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应该怎样玩”,让大家讨论。
2)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虽然活动后引发了讨论,但此时儿童还不一定完全理解“为什么”的问题,对“怎么做”可能还是不清晰的,因此讨论后的再实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在“轮流玩”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安排了让孩子们再实践的环节,根据孩子们提出的建议,让大家再玩一次。通过这个过程,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应该怎样做。通过实践、讨论、再实践、再讨论的过程,可以使幼儿较清晰地理解轮流玩的规则。
3)需要教师巡回指导。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巡回指导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孩子们对于规则掌握的情况,及时发现孩子们在规则理解上的问题。同时,教师通过巡回指导,还可以及时发现随时发生的问题,给予及时的解决。比如在“轮流玩”的活动中,可能会发生等待、着急等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引导幼儿。
除上述形式之外,还可以讲故事开头的形式等组织其他教育活动。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要注意在教育活动的开始部分教师要用能够吸引幼儿兴趣的形式,然后有目的地提出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从而激发幼儿换位思考,学会从他人角度理解问题,学习该如何去做。也就是说,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应该把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六)活动延伸
活动延伸是指在教育活动后,教师继续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辅助活动,使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学前儿童受教育的时间能够持续,使教育的目的能够更好地得以实现。活动延伸的形式可以是家园共育、领域渗透、环境创设、区角活动、游戏等。
每个教育活动设计都要有相应的活动延伸部分。活动延伸就是要在教育活动“教会”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轮流玩”的活动设计就安排了带幼儿到户外玩滑梯、转椅、秋千等活动,提醒小朋友要排好队轮流玩。通过教师带孩子们到户外的游戏,进一步让幼儿掌握和实践轮流的规则。活动延伸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现正确的行为,并对正确的行为及时予以表扬以进一步强化,以巩固幼儿正确的行为。
游戏和操作可以吸引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让幼儿有最真实的体验。在社会领域活动中,有时纯粹地讲道理、分析问题并不能使幼儿将学到的良好行为和品质内化,而游戏和操作则可以让幼儿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锻炼幼儿意志品质的活动“我不怕困难”,教师以“解绳结”的操作活动导入,通过不断增加具有挑战性的“绳结”障碍,在不断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实践中培养幼儿坚韧不拔、不怕困难的意志。
在社会教育中,经常要纠正一些幼儿的行为问题(往往是一些不服从规则的行为)。可以有目的地创设某种情境促使这些行为的发生,这就是以游戏活动开头的教育活动方式。在设计游戏和操作活动时,教师需要捕捉和挖掘幼儿的社会性发展问题,有的放矢地将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的培养目标蕴含其中,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并创造机会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与体验。这种教育活动的组织包括以下一些环节。
(一)教师讲解规则
教师根据活动内容讲解活动的规则。如在幼儿园中班为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可以组织一个“摸摸,猜猜”的游戏。教师在游戏前准备一个纸箱子,里面放上各种物品,然后用布蒙上,以免幼儿看到里面的东西。让幼儿把眼睛蒙上之后,把手伸进纸箱中,拿出一个物品,猜猜这是什么东西。在游戏“摸摸,猜猜”的开始环节,教师首先讲解规则,即在别的幼儿去摸纸箱子里的东西时,其他幼儿要静静地看,不能发出声音(避免干扰),也不要在这个幼儿说出物体名称前替他说出来(因为其他幼儿可以清楚地看到是什么)。
(二)游戏活动过程
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会出现教师预先设想到的问题行为(这个行为就是这个游戏活动要引发的行为)。在“摸摸,猜猜”这个游戏过程中,就会有一个或者几个幼儿违反规则说出物品的名称。
(三)讨论:让不同角色的幼儿分别说出自己的感受
当幼儿出现问题行为之后,教师组织幼儿讨论,首先让被干扰的幼儿(蒙着眼睛摸东西时被另一个幼儿抢先说出物品名称的)说说他的感受(心里不舒服,讨厌抢先说出的幼儿的行为等)。
然后,可以让那个抢先的孩子去摸物体,然后由他人或者教师故意说出来,让那个抢先的幼儿体验在这种情况下的心理感受。也可以让大家充分发表看法,从而了解活动的规则、违反规则的坏处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四)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对正确的行为及时予以表扬以进一步强化。
参观活动是指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学前儿童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学前儿童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是常见的学前社会教育活动的类型。
1.参观前的准备
(1)确定参观对象,与被参观的地方联系。要事先确定对某一社会设施或社会现象进行参观。社会设施包括邮局、商店、学校、图书馆等。社会现象包括:售货员在商店里卖东西,顾客买东西;邮局工作人员分发信件、投递信件;小学生在课间游戏、学习;等等。参观的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地点不要太远。
(2)确定行走路线。要注意安全,考虑好沿途可能存在的问题。
(3)制订参观计划(含参观目的和步骤等)。
(4)做好物质方面准备,如水、纸等。
2.参观的组织
(1)出发前的组织。整队,集中检查行装,组织简短谈话。
(2)出发途中的组织。保证儿童的安全,如步行时教师走在马路外侧,坐车时提醒儿童不要将头、手、脚伸出窗外。
(3)到达时的组织。重新整队,简短谈话,但可以用提问的方式。
(4)参观过程中的组织。教师与参观地的工作人员合作,组织学前儿童有秩序地参观,介绍时避免用行话。
(5)结束时的组织。选用适当的方法结束参观活动。如参观邮局,考虑到工作人员忙,可自然结束;若不忙,可用联欢和实践的方式结束。
3.注意事项
参观时间最好选上午;组织人员要适当增加;参观回来后,可组织谈话;可开设相应的活动区域(延伸活动),如参观邮局的延伸活动可以是“邮票展”、“与邮局有关物品展”、“寄信”。
以下是一个参观的案例。
参观食品店
[活动目标]
1.产生对参观食品店的兴趣,尊重营业员的工作,形成礼貌待人的品质。
2.初步形成给食品分类的能力。
3.了解食品店里的主要商品,知道食品可以分类,了解营业员的工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选择好参观地点。
2.确定好参观路线。
[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起幼儿对参观食品店的兴趣,并提出参观要求;参观食品店里卖什么东西,营业员是怎么卖东西的。
2.带幼儿参观食品店
(1)引导幼儿参观食品店的食品,告诉幼儿每种食品的名称。
(2)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店除卖糖果、糕点外还卖什么,从而使幼儿知道食品店是卖吃的东西的地方,建立食品店的正确概念。
(3)引导幼儿观察食品店里营业员和顾客的活动,并记住营业员和顾客之间的简单对话。
(4)请幼儿仔细观察营业员是怎么放置食品的,使幼儿知道不同的食品要分开放置,建立初步的分类概念。
(5)食品店里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6)营业员是怎样卖食品的?她们是怎么对待顾客的?
3.幼儿在教师带领下进行购物活动,感受营业员对大家的热情服务。
4.参观活动结束后,幼儿与营业员礼貌道别,组织幼儿回园。
5.参观后让幼儿进行谈话活动。
(1)请幼儿回忆:食品店里卖什么?
(2)请幼儿思考:没有食品店会怎样?
[活动延伸]
收集与食品有关的东西,各种包装袋,在活动区开展“食品商店”游戏。
[活动评析]
该活动选择的参观对象——与幼儿的生活紧密联系的食品店,是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开展的。参观的步骤清晰,任务明确。参观的形式多样,既观察静态的食品,也观察营业员与顾客之间的活动,还让幼儿实践,进行购物活动,这样既让幼儿进行了社会认知(食品店的食物、食品的摆放、营业员与顾客的活动),又发展了幼儿的社会行为(学会购物、学会与营业员打交道)。活动延伸则巩固了幼儿社会学习,以便幼儿在实践中正确运用。
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常选用的活动形式有如下10种。
(一)参观法
参观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前儿童亲临社会现场的一种教育形式,如参观超市、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等。社会生活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活教材。参观能使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探究而获得较为丰富的直接知识和经验,扩展其社会视野,更加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例如:学前儿童平时虽然也有和家人一起到超市购物的经历,但他们置身超市时,一般只关注像饮料、玩具之类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通过教师组织参观之后,他们才发现超市里原来有那么多丰富的商品,超市给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超市工作人员既要记住众多商品所在的位置,又要热情接待顾客,他们的工作很辛苦,自己要尊重他们的工作,等等。对学前儿童来说,自己亲自观察、亲身实践得来的体验是成人的任何讲述所无法比拟的。
(二)社会实践法
社会实践法是指教师创造一定条件,组织学前儿童亲自参与某项活动,感知、体验或学习某种社会技能的教育活动形式。幼儿园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劳动,另一类就是与学前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给予学前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能满足其好奇心,扩展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满足学前儿童日益增长的参与成人活动的愿望,并能在参与过程中引发学前儿童的社会情感,培养学前儿童的社会行为,使其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和锻炼。
(三)游戏法
游戏是学前儿童最喜爱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对成人社会生活的想象和模仿,满足了他们渴望参加成人社会生活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说,游戏本身就是社会性活动,是学前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独特方式。
(四)谈话法
谈话法就是教师与学前儿童相互提问、对答的教育方法。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中也使用谈话法,目的主要是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社会教育中使用谈话法,目的主要是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逐步适应社会环境。教师借助于恰当的问题,帮助学前儿童分析、提炼原有的社会知识和经验,使之系统化或明确化。谈话法也可使学前儿童获得社会性规范性语言,发展学前儿童的语言交往能力。
1.谈话准备
选择贴近学前儿童生活的、能引起学前儿童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话题。例如“适合小朋友穿的衣服”这个话题就很有意义,但若要谈谈“衣服上有机器猫的图案好看还是奥特曼的图案好看”就无法实现本领域的目标。
2.谈话的组织
(1)引导学前儿童谈话的兴趣。如“我会帮助别人了”活动中教师的导语设计:“咱们班的孩子个个是能干的孩子,今天就请你们来说说你是怎样的能干?你帮助过别人吗?你是怎么帮助别人的?”
(2)引导谈话,步步深入。如“我会帮助别人了”活动中,有幼儿说:“我帮奶奶找针。”教师进一步启发:“为什么奶奶需要你帮忙?”“你帮奶奶找到针后,奶奶说了什么?”
教师在与学前儿童谈话中所涉及的问题应该是符合谈话主题的,问题应该是清楚明了且学前儿童易懂的,问题的排序应该是由浅入深的,尽可能地设计开放性问题,让更多的儿童发表不同的见解。
(3)谈话结束后要小结。
3.注意事项
允许答案多样,给孩子思考的时间,谈话方式可以多变。
以下是一个谈话法的案例。
我的家人(中班)
[活动目标]
1.增进幼儿对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亲爱之情。
2.锻炼幼儿用连贯的语言介绍自己的家人并表达自己与家人之间的情感。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为幼儿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2.请幼儿平时在家注意观察,家里人谁会什么,谁喜欢什么。
[活动过程]
教师自然地引出与家有关的话题。如问:“今天早上谁送你来幼儿园的?晚上谁来接你?”然后开始谈话,话题可以是以下几种:
1.“我家都有谁?”
2.“平时我们在家里干什么?”
3.“家里谁最喜欢我,我最喜欢谁,为什么?”
4.“家里人有什么爱好、特长?”(如果有的幼儿说不出来请他们回家后仔细观察)
教师引导幼儿小结:我们和家人在一起很快乐,我们应该爱我们的家人。
[活动延伸]
可以组织幼儿在自愿的前提下,制作“我的家人”画册,然后讲给大家听。
[活动评析]
活动所选择的话题是与幼儿生活紧密联系的,每个问题都简单易懂,开放性强,问题由易到难。幼儿容易回答,且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通过这个谈话活动,幼儿表达了对家人的认识,感受到与家人在一起的愉快情绪,逐步学会爱自己的家人。
(五)讲述法
讲述法是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前儿童描述事物的特征,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向学前儿童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规则及意义的一种教育方法。讲述法可以拓宽学前儿童的眼界,丰富学前儿童的社会认知,提高学前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使学前儿童学习社会规则,懂得处世之理。
1.讲述前的准备
(1)选择恰当的讲述内容。应该选择学前儿童感兴趣的、与学前儿童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有教育意义的内容。
(2)选择教具或创设情境进行辅助。讲述活动以教师的语言描述为主,配合使用教具或创设情境,学前儿童才会对活动产生兴趣。
2.讲述活动的组织
(1)引导学前儿童对教师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如教师扮演成学前儿童喜欢的角色进行讲述,利用学前儿童对角色的喜爱激发他们对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
(2)采用各种方法进行讲述。如用图片、模型、音乐、影像等配合讲述,通过情景表演进行讲述等。
(3)讲述活动开展过程中或讲述活动后要有学前儿童的参与。如在开展讲述活动时对学前儿童进行适当的提问,请学前儿童参与情景表演,讲述活动结束后请学前儿童进行总结。
3.讲述活动应注意的事项
(1)讲述的内容具有实用性。对学前儿童早已熟知的内容就不用再进行讲述了,对学前儿童不能理解的知识也不用进行讲述。
(2)讲述时要具有直观形象性。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较低,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单一的讲述不便于他们的理解,且不符合他们的思维特点,使他们在活动时没有兴趣。
(3)讲述的语音、语态要有变化。学前儿童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为了让他们听清楚且有兴趣听教师讲述,教师的讲述要清晰、明白、易懂,避免不必要的口头语。讲述速度要适中,音量合适,声音抑扬顿挫,随角色的变化而变化。讲述时配合适当的动作,使讲述变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以下是一个讲述法的案例。
认识少数民族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初步认识维吾尔族人和蒙古族人的服饰,了解并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知道他们是我国的少数民族。
2.培养幼儿观察、辨认维吾尔族和蒙古族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由四位教师分别扮演不同性别的维吾尔族人、蒙古族人。
2.教学挂图《少数民族》。
3.一幅大的《中国地图》。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中国地图》,启发幼儿谈话,导入课题。
请幼儿看地图,告诉幼儿我们祖国很大,人口很多,有很多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在我们国家还有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所以一般称为少数民族。
2.认识少数民族的特点。
(1)今天来了几位少数民族的客人,要热情招待。
(2)两位维吾尔族人随音乐跳舞入场。
A.向客人询问:“你们从哪里来,是哪个民族的?并在地图上指出家乡的位置。”
B.引导幼儿观察客人的服饰,并请客人介绍自己(维吾尔族人都喜欢戴一顶小帽子。女的穿黑色小背心、长裙子,梳很多小辫子;男的穿对襟长袍。维吾尔族人喜欢唱歌、跳舞、弹冬不拉,还喜欢吃烤羊肉)。客人拿出哈密瓜、葡萄干等,向小朋友介绍新疆的特产,并请幼儿品尝。
(3)两位蒙古族客人随音乐跳舞入场。
A、B过程同上(蒙古族人喜欢扎头巾,穿斜襟的衣服,穿皮靴。许多蒙古族人住在蒙古包里,在草原上牧马、放羊,喜欢喝奶茶,拉马头琴,还喜欢摔跤、骑马)。
帮助幼儿了解内蒙古的一些特产。那里出产羊毛,用羊毛可织成衣服、围巾,还出口到世界各地。
3.请幼儿和客人自由交谈,可以向客人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最后,客人邀请小朋友到新疆和内蒙古去做客。
4.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说出图上这些人是哪个民族的。
[活动延伸]
在班上布置“新疆”、“内蒙古”角,摆放他们的特产,还可以请小朋友画出这两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
[活动评析]
优点:有充分的教具,师幼互动较好。需改进的地方:幼儿参与活动的方式还可更加多样。例如:摸摸少数民族人的服饰,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体验民族风情。
(六)行为练习法
行为练习法是教师创造一定的条件,组织学前儿童按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实践的方法。行为练习法是形成和巩固学前儿童社会行为习惯的一种基本方法。行为练习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教师人为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前儿童进行行为练习,如当学前儿童掌握了几种分享玩具的具体方法,教师就创设情境让学前儿童选择一种或几种分享的办法,进行分享行为练习;有教师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如劳动;还有在各种生活情境中教师组织的学前儿童行为练习,如来园和离园的礼貌行为练习、用餐前后的卫生行为练习等。
1.行为练习前的准备
(1)选择恰当的内容。应选择学前儿童生活中常接触的、感兴趣的、比较容易操作的行为进行练习,如洗手绢、剥豆、擦桌椅、收拾玩具、整理生活用品等。
(2)物质准备。由于行为的练习是针对每一个儿童的,所以活动材料数量应该准备充足,做到人手一份或每小组一份。
2.行为练习过程的组织
(1)开始。引发幼儿愉快的情绪、激起行为练习的愿望,如放一首歌曲《洗手帕》或简单表演小动物洗手绢的情景,以引起幼儿的兴趣。
(2)示范。示范动作要慢,每个步骤都要示范清楚,让学前儿童看到,示范时配合语言讲解,语言浅显易懂。
(3)学前儿童行为练习。学前儿童在行为练习时教师要适当巡回指导,如发现有问题或进行不下去,教师要指导(不一定要把答案告诉学前儿童,引导他们步步得出答案)。
行为练习时教师一方面做无形的指导,另一方面要鼓励学前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对学前儿童进行鼓励,提高行为练习的积极性。
(4)享受行为练习的成果。如将洗好的手帕带回家给父母欣赏、吃自己剥的豆子等。
3.注意事项
行为练习的要求应该前后一致,长期坚持以便学前儿童能持之以恒形成习惯。
以下是一个行为练习法的案例。
我们学剥豆(中班)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剥豆的兴趣,乐意剥豆,体验剥豆带来的乐趣。
2.引导幼儿观察并学习剥豆的方法。
3.培养幼儿动手剥豆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组幼儿一小盆毛豆、一个托盘、一只碗。
2.事先和厨房联系好相关事宜。
[活动过程]
1.组织讨论,帮助幼儿解决怎么剥豆的问题。
2.让幼儿动手剥一会儿豆,然后老师请剥得好的小朋友示范。
3.讨论怎样才能剥得又快又干净,教师建议拿一只碗放豆子、一个托盘放豆壳。
4.集体剥豆(学习剥豆,体验劳动的乐趣)。
5.带领幼儿把剥好的豆送到厨房。
6.打扫桌面。
7.午餐时,提醒幼儿多吃点自己剥的豆子。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帮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评析]
活动所选择的内容是幼儿在生活中能够接触的,易于幼儿进行操作,且是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准备充分。幼儿在进行操作前通过讨论对如何剥豆有了初步的感知,然后通过操作、再讨论,对剥豆的技能进一步掌握。最后把剥好的豆送到厨房,并在午餐时吃自己剥的豆,这使幼儿能够享用到自己的劳动成果,产生成就感,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七)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设置一种情境,使学前儿童在这一特殊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感染,从中受到某种教育的社会教育方法。
学前儿童的情绪性强,容易融入情境,在情境中自然地受到教师的影响,有利于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将在情境中受到的教育转化到现实生活中。
以下是一个情境教学法的案例。
节约用水(大班)
许多幼儿不懂得节约用水,如:洗手时总不注意关紧水龙头;在保温桶的水龙头处接水喝时不关水龙头,等下一个幼儿把水杯伸过去。教师虽然经常提醒幼儿节约用水,但效果都不理想,便设计了这次情境教学。
1.教师带幼儿散步,让幼儿发现窗户上有泥点;孩子在玩娃娃家时发现小床脏了;孩子进行手工活动,手上沾满了胶水;保育员拿来打蔫的花请幼儿想办法;等等。(评:教师安排情境让幼儿在自然的状态下想到用水)
2.由幼儿找水。幼儿无法找到水,教师事先把水阀门关上了。(评:当幼儿在需要用水而得不到水的时候,能感受到水与生活的密切性,感受到水的宝贵)
3.让幼儿听“水”的不满。(评:让幼儿发现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产生愧疚感)
小水滴的话:“小朋友们都回家了,我还在滴滴答答地流,我很伤心,人人都说我用处大,能帮助大家做很多好事,大家都离不开我,可有的小朋友不珍惜我,我又哭了一晚,这次我太伤心了,我不想让小朋友再用水了。”
大部分幼儿产生了共鸣,向小水滴道了歉,保证不再浪费。
4.让幼儿重新用上水。小水滴接受了小朋友的道歉,并相信小朋友以后一定会珍惜水的,教师重新把水阀门打开。(评:幼儿在用上水的时候体会到水的来之不易,并在情感上接受了节约用水的观念)
5.可以继续组织延伸活动,做节水标志,学节水儿歌。(评:通过延伸活动,幼儿之间还可以相互提醒,有利于幼儿保持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同样的问题,还可以设计以下情境:教师当着幼儿的面,在上午把小鱼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盆里,但盆上有个小小的洞,到了下午,再让幼儿观察水和上午相比有何变化,小鱼和上午相比又有什么变化。(让幼儿明白,即使是小水滴,如果浪费了,也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节约用水,不浪费每一滴水)
(八)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指教师用他人的好思想、好行动和英雄事迹去影响和教育儿童,形成良好的社会品质的方法。儿童的模仿性很强,通过具体、生动、直观的方法容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有助于通过榜样的示范让儿童进行模仿。因此,可以通过设定情境,树立榜样,使儿童有意或无意地进行模仿,促进儿童良好社会品质的形成。对儿童影响较大的榜样主要有三种:一是英雄模范人物,二是教师本人,三是儿童的同伴。
(九)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指个人设身处地地去扮演另一个在实际生活情境中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从而获得角色所需要的某些经验。运用角色扮演法需要注意以下6点:第一,教师创设的教育情境是儿童能够熟悉和喜爱;第二,角色扮演要有针对性;第三,要充分发挥儿童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儿童扮演的角色应以正面角色为主;第五,教育者尽量与儿童平等地去扮演角色;第六,情节简单,内容短小、活泼,对话、动作要多,适于表演。
(十)移情训练法
移情训练法是指教师和家长通过现实生活事件或讲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引发儿童站在别人的位置考虑问题,使儿童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之产生共鸣的训练方法,如讲故事、编故事、生活情绪体验、情景表演等。移情训练法需要注意以下6点。第一,创设情境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水平;第二,情境训练一定要唤起儿童的共鸣;第三,通过变换角色身份,扩大移情对象;第四,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五,教师应邀参与到学前活动中,不能是局外人;第六,应与角色扮演法和行为练习法有机结合起来。
(一)建立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
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的建立,是学前教育的基础,师幼互动不仅会影响互动中的教师和学前儿童,也会影响其他在场的学前儿童和教师,产生场效应。同时,师幼关系建立的本身,就是学前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教师的行为及与学前儿童的互动作为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资源,对学前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影响极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的建立,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领域有其独到的作用。
1.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是建立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的前提
如果学前儿童在教师面前不敢说、不敢动、不敢表达自己的愿望,不能做到与教师自由、愉快地交往,教育是极难开展的,也是很难见效的。所以,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很重要的。在师幼互动中,教师绝不是简单的管理者、指挥者或裁决者,更不是机械的传授者,而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造者、交往机会的提供者、师幼互动的组织者、学前儿童发展的支持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师幼互动中关注的是儿童的发展,而不是课堂上的违规行为,更不是以约束纪律与维护规则为目的和内容的互动。要关注儿童中出现的矛盾,要和儿童一起活动和游戏,进行以情感、心理的接近与交流等为内容的互动,关注儿童心理和情感上的特殊需要,重视和儿童进行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师幼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幼积极有效互动的必要条件。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教师和学前儿童参与互动的动机和行为更好,特别是对年幼的儿童,情感交流意味着一种依恋关系的重新建立。
2.师幼关系的平等性是师幼关系的核心内容
长期以来,师幼关系的平等性体现不足,儿童在心理上没有平等的感觉,而在教师方面更多的是管理和控制,真正深层心理的关注和对儿童敏感性心理的注意也明显不足。学前儿童的行为得不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对教育效果影响很大。师幼双方特别是教师在师幼互动中保持关注是师幼互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幼儿产生信任感的基本条件。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关注的重点应为学前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个性的完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等内容。
(二)创设使学前儿童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学习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行为的环境,这种环境应该具备以下3个基本特征。
1.在物质材料的准备上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
物质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充分满足学前儿童活动的需要,能充分支持学前儿童的自主性活动和自主性选择,利于孩子的交往和合作,帮助孩子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感。物质材料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往往直接联系着一种人性的、民主的、宽裕和宽容的教育方式。
2.在活动氛围上是宽容的和接纳的
一个宽容和接纳的环境氛围,有助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和个性的发展,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社会认知,激起积极的社会情感,形成正确的社会行为,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和充满自信地与外界交往。
宽容和接纳的环境氛围,意味着教师要正确看待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错误”表现。从学前儿童发展的角度、从获取经验的角度、从成长的角度来看,有时所谓的“错误”不见得就是真正的错误,而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途径。宽容和接纳,要求教师要用多元的、多角度的观点来看待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要给他们创设一个安全、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他们在其中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地表达自我。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观察孩子需要指导和改善的方面,为教师的有效指导奠定基础。
宽容和接纳的活动氛围有时候也意味着一种幽默,意味着在某些并不严重的问题上,教师可以采取积极的忽略态度。
3.在环境设计上具有某种倾向性或暗示性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所以我们说,环境是无言的教师,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诱发学前儿童积极行为的作用,其效果往往比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得更实在。
(三)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
教师在指导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时,应善于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如家长资源、社区资源等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例如:让不同职业的家长给孩子讲解多种社会分工,利用社区资源,安排孩子参观社区小学、图书中心、敬老院等社会场所,了解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的人们的劳动,增进他们的社会认知,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珍惜。
(一)尽量激发学前儿童的主动参与性
研究表明,活动的开展若只停留在“教师讲,学前儿童听;教师演示,学前儿童看”的基础上,对学前儿童的发展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学前儿童只有动手参与,才能理解教育内容,才能使自身得到最优的发展。
(二)理解学前儿童可能犯错,创造社会行为迁移的机会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在参与时会出现一些差错,我们要予以理解,给予机会让儿童得到锻炼,使其发展得更好。要善于创造让儿童社会行为得以迁移的情境和机会,巩固儿童的社会行为,深化儿童的社会认知和情感。
(三)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儿童深入思考
教师的提问不够清晰、偏难或偏移,都会影响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教师要了解儿童的发展水平,适当地提问。教师的提问应尽量引导儿童发散思维,问题的答案多样性可使更多的儿童有回答的机会,使儿童的能力得到锻炼。
(四)避免使用成人化的语言
成人化的语言使教师无法与儿童进行有效的沟通,影响教育效果。如一位教师问道:“有一只小蜗牛很无聊,它的家里只有它自己,小朋友想想什么办法,能让小蜗牛快乐起来?”小朋友答:“它太热了。”在该例子中儿童对“无聊”一词不理解,影响了儿童的学习。
★案例分析
对一次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思考
某幼儿园中班开展一次社会领域活动“紧急电话号码”。整个活动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教师用一个故事导入——小老鼠搬家了,它想邀请朋友来家里作客,却不记得朋友的电话号码了,于是它试着拨打了110、120、119,结果召来了警察、医生和消防队员。顺着这个故事,教师详细讲解了这三个电话号码的特殊功能。可能由于幼儿拥有的前期相关经验并不充分,他们对教师的讲解不太感兴趣,反而都在谈论给好朋友打电话的话题,注意力不太集中。之后,教师开始教幼儿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她边讲解边出示了三个图标,提示幼儿首先应想清楚拨打哪个号码,电话接通后要告诉接线员发生了什么事以及事件发生的准确地点。接着,教师邀请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上台与教师一起演示打电话的过程。在最后的实践练习环节,教师呈现了一系列情景图片,要求幼儿一一判断应拨打哪个号码,并让拿着相应号码牌(教师在活动前随机地在每个幼儿的小椅子下面放了一个印有110、119或120的号码牌)的幼儿一起上台表演拨打电话,与扮演接线员的教师“通话”。台上的幼儿非常兴奋,七嘴八舌地讲着;台下的幼儿有的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上台,只是看到拿着与自己相同号码牌的同伴上去了,便跟着上去了。
虽然教师对这次活动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仔细分析活动的过程,还是有不少地方值得我们反思。
1.导入环节没有突出紧急的意味
教师以小老鼠给朋友打电话的故事导入,表面上看似乎很吸引幼儿,但其实并没有紧扣“紧急电话号码”的主题,幼儿只感受到了趣味性,却感受不到紧急性。正是因为导入时缺乏铺垫,幼儿在整个活动中始终没有进入情境。任何经验的获得都需要学习者情感的投入,社会领域活动尤其要重视幼儿社会性情感的体验,而不单单是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就这个活动来说,如果幼儿不能体会紧急性,就无法理解这三个号码有什么特殊作用,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能拨打,打电话时为什么要尽量简短、明确。因此,笔者建议把故事稍微改编一下:“小老鼠的妈妈突然晕倒了,家里没有其他人可以帮忙,小老鼠想拨打电话求救,它翻开紧急电话本看到了110、120和119这三个号码,它到底应该拨打哪个电话呢?”这个故事突出了事件的紧急性和号码的特殊性,容易把幼儿引入情境之中。而且幼儿在生活中也可能会遇到类似情况,利用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幼儿将教学活动中获得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直截了当地把这三个号码呈现在幼儿面前,请幼儿观察和思考它们与家里的电话号码或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特别短,由此引导幼儿关注号码的特殊性。
2.言语讲授效果不佳
教师在活动中过多地运用了言语讲授的方法。幼儿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单纯的言语讲授对于幼儿不太熟悉的内容来说效果并不好,而具体、形象的事物则可以帮助他们思考。教师在讲解三个号码各自的特殊功能时,想要让幼儿在大脑中将抽象的号码与其功能一一匹配,幼儿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教师利用图片作提示,效果可能会更好。如首先出示号码“110”,然后对应地摆出警车和警察的图片,图片提示一目了然,可以帮助幼儿归类,加深印象。
3.实践情境缺乏真实感
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实践环节非常重要,可以让幼儿巩固、内化社会行为,真正学以致用。因此教师设计了让幼儿练习拨打紧急电话的环节,然而教师创设的实践情境缺乏真实感。
首先,整个活动中没有出现电话机,幼儿只是用手指跟着教师一起凌空“拨”号码。这一方式无法让幼儿真正地全身心投入练习,也无法使他们熟悉数字在键盘上的位置,“学会拨打三个紧急号码”的目标便无从实现。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可以借助实物电话机(拔掉电话线),也可以用区角里的玩具电话机或幼儿从家里带来的旧手机进行练习。教师还可以在之前的美工活动中让幼儿画电话机,然后借用这些画出来的电话机来练习。
其次,教师扮演“接线员”时语气轻松,慢条斯理,无法让人感受到事件的紧急,因此,这样的练习不符合真实情境,也难以给幼儿真实的情感体验,他们似乎只是在玩普通的打电话游戏,自始至终置身于紧急情境之外。因此,教师应根据情境需要改变语速、语调,让幼儿从严肃、镇定、紧迫的语气中感受到事件的紧急性,促使幼儿投入到具体的情景之中。
4.集体参与不利于个别指导
在活动最后,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图中的情境是否与自己手中的号码牌相匹配。由于制作号码牌时三个号码是平均分配的,因此有三分之一的幼儿拿到了相同的号码,于是就出现了每次有七八个幼儿一起上台练习打电话的情形。这种看似热热闹闹的集体参与,其实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使部分幼儿失去了思考和判断的机会,另一方面也使教师无法评估每个幼儿的掌握情况,更谈不上有针对性地指导了。其次,教师一个人当接线员,同时与七八个幼儿对话,根本听不清每个幼儿说了什么,因而不能及时给予反馈,也无法纠正幼儿的错误。
这一环节可以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出示图片让幼儿判断应拨打哪个电话,并说说为什么;第二步练习打电话。教师可以让幼儿两两合作,轮流扮演接线员,充分进行练习。如果是幼儿园公开展示活动,教师可以让每个幼儿找一个客人老师来练习。这种一对一的形式才能保证幼儿有效参与。
——李娟.对一次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8(7).
本章小结
1.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设计遵循情感性、榜样示范、一致性、渗透性、活动性和随机教育的原则。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在设计时要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社会领域的目标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不同年龄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确定社会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同时也要根据本地、本园和本班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和调整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及活动延伸几部分。社会教育活动的导入主要包括情景表演、出示图片或播放录像、讲故事等形式,以创设有效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情境。
3.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中,常选用的活动形式包括参观法、社会实践法、游戏法、谈话法等10种。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建立平等互动、积极有效的师幼关系,创设使学前儿童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学习环境,并利用多种社会资源对学前儿童进行社会教育。在社会教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教师要注意尽量激发学前儿童的主动参与,理解学前儿童可能犯错,创造社会行为迁移的机会,善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深入思考,并避免使用成人化的语言。
问题讨论
1.2013年1月11日,郑州一家幼儿园举行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结婚”的是100多名孩子。婚礼有主婚人,孩子们穿着礼服互相承诺,“新郎”要给“新娘”戴戒指,家长也在婚礼现场“见证”。(见2013年1月14日《郑州晚报》)
你如何看待幼儿园的“集体婚礼”?
2.请设计一个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活动方案。
参考资料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但菲.幼儿园社会性发展与教育活动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周梅林.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指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张岩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5]邹晓燕.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原则及组织形式[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5).
[6]邹晓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7).
[7]王美娟.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导入策略初探[J].幼儿教育,2008(7).
[8]李娟.对一次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8(7).
[1]糜娟.绿化园地里的环保意识[EB/OL].http://www.yejs.com.cn/HtmlLib/41672.htm[2013-01-31].
[2]于开莲.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目标的国际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3): 48-51.
[3]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4]许春玲.讨论在社会领域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学前教育研究,1999(1): 52.
[5]王美娟.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导入策略初探[J].幼儿教育,2008(7-8).
[6]邹晓燕.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0(7-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