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震基础知识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内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和地幔的上部。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球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地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震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震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给人类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次地震叫作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一、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是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做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越大,震级的数字就越大,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越大。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称为弱震或微震,人无感觉,只有仪器能记录下来。超过2.5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超过5.0级的地震会造成破坏。地震相差一级,释放出的能量相差32倍;每相差两级,能量相差约1 000倍。比如说,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美国投掷在日本广岛的原子弹所具有的能量。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1 000个5级地震。5级左右的地震叫作中震或中强震,大于7级的地震叫作大地震,而大于8级的地震被称为巨大地震。
二、地震烈度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地震烈度。大多数国家根据各自情况制定本国的地震烈度表,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做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地震烈度也越大。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炸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的道理一样。
三、地震现象
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震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这是因为地震波从地下向地面传,纵波首先到达地面的缘故。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这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建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的缘故。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变,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开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地震不但会引起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而且还会造成停水、停电和通信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俗称堰塞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