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虹
摘 要:高中文言文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语文卷中的重头戏,一直以来备受重视。本文试图从实践的角度解读《语文课程标准》,并谈谈在实际文言文教学中所尝试的方法。文言文教学要言文兼顾,以诵读为基础,铺设由“言”到“文”的平台,以字词句的理解和品析为抓手,架起由“言”悟“文”的桥梁,最终使文字落实、文学鉴赏、文化渗透有机融为一体,和谐共生,从而实现当下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价值,促成文言文课堂的高效。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高效 言文兼顾
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徘徊于两个“两难”境地。一个“两难”在于“生之学”与“师之教”。另一个“两难”在于“言教”与“文教”。这些长期以来简单化、庸俗化的理解和实践对文言文教学的危害极大,它不但消解了学生的兴趣,隔离了文言文与当下的关系,更疏远了学生与文言文的情感。
找准教学定位,提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一)解读文言文本:因言释文
《五人墓碑记》一文中,有学生提出,“呼中丞之名而詈之”中“詈”字从课本注释看是“骂”的意思,那么如果换成“呼中丞之名而骂之”行吗?有学生进一步指出,换成“骂”字更好懂,而且似乎更解恨,更能表现五人临死之前对中丞毛一鹭的切齿之恨。这一问题赢得了许多学生的赞许。
很快有学生站起来说:“‘詈’字比‘骂’字更文雅一些,更符合文言文文体特点。”部分学生显然同意他的看法,但马上又有人表示反对:“‘骂’字好,‘詈’字虽然雅致,且符合文言特点,却不符合人物身份。”紧跟着又有学生指出,“骂”更符合人物说话时的特定情境,一个临死之前的人还能那样文雅吗?
过了五分钟左右,有位学生高高举起了手。他在《词语手册》中找到了两个字的辨析:“詈”和“骂”是一对同义词,但本义有差异。于是我趁势问他:“那你看哪个字更好呢?”他的回答很坚决:“肯定是‘詈’好,五人临死之前高喊着毛一鹭的一宗宗罪状,显示了他们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和誓死不屈与之斗争到底的决心。”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可以这样说,文言文中的每一个文字都蕴涵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因此,经典文言文的每一个文字都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咂摸。让每一个文字站起来,实际上是打通了由“文言”通向“文学”乃至“文化”的通道,使得学生可以经由“文言”之径迈向文学、文化的殿堂。
(二)阐释文言作品:因文悟言
所谓“因文悟言”,即以文言文所蕴含的文化来反照、领悟“言”。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本身时,焦虑程度就会偏高;当学习主体将注意力集中于语言所表达的内容时,焦虑程度就会降低,学起来也会轻松。鉴于此,教师若能以“文”为引,从中挖掘出新的内涵,或许就能以“文”带“言”,融“言”于“文”,最终引领学生领略到另一番风景。
譬如李密的《陈情表》一课的教学中,历来人们都是从“情(孝)”的角度来解读,素有“读《陈情表》不下泪者,是谓不孝”之说,但人们却忽略了它作为“表”的魅力,即李密是如何洞察对方心理,巧言说辩,以达目的的。史书曾载“密少事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由此可见,作为谈判高手的李密所写的“陈情之表”,必有独到之处。因此,教师若能另辟蹊径,从“谈判心理学”角度来引领学生解读作品,学生定会兴趣盎然。笔者曾经这样尝试,果然,学生对“谈判心理”很感兴趣,课堂上主动品析文中“外交辞令”(文言)的艺术。
实践证明,当学生因“文”趣而观照文本时,就会主动破除“言”之障碍,而这解除“言”碍的过程就是融“言”于“文”、“文”“言”相生相融的过程,也是学生汲取作品文化内涵,使之内化为自己积淀的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一)因“声”求“气”,尝试诵读之趣
《病梅馆记》一文,声韵铿锵、文气疏宕,通过组织学生或高声朗诵,或恬吟密咏,或推敲音调,或品析语气,意在促使学生由声而悟情,循声而求象,感受并再现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同时又努力引导学生调动其既有的语言积累、情感体验乃至审美品趣,在诵读中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处理,从而确立“触类以感,充类以尽,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在《复堂词录叙》)的主体鉴赏意识。
(二)因“形”索“义”,体会品味之趣
笔者认为对古汉字进行“因形索义”的探究往往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加深理解。而这种理解性记忆的长久性显然远远超过纯粹的机械记忆。《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的“窾”是生僻字,其词义不易掌握,我们可以化难为易,从分析字形入手,“窾”从“穴”,而“穴”与洞、空有关,如此便可轻易记住该词义了。此外,诸如“页”字头与头有关,“糸”字旁与绳子有关,“月”字旁与肉、身体相关,“又”与手相关,等等,不胜枚举。
(三)因“境”授“言”,寻求涵泳之趣
以《鸿门宴》为例:第一,模拟情境,上台表演。笔者请了八位学生分别扮演刘邦、项羽、张良、范增、樊哙等人。整个课本剧妙趣横生,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尤其是当时学生对樊哙“啖生彘肩”“立饮斗酒”的夸张演绎入木三分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至今想来仍历历在目。第二,创设情境,激烈争辩。当分析到人物范增时,笔者请学生设想在鸿门宴开始之前,范增是否已经知道或料到刘邦会来,他又会有何计划,由此引导学生围绕对人物的个性分析展开激烈辩论。第三,虚拟情境,写作对话。在分析完全篇课文后,笔者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拟想“假如你与项羽面对面,你会对他说什么”,完成“西楚霸王,我想对你说”的短文写作,要求学生站在当下的角度,联系现实,发散思考,从而获得新的启示,提升智慧、濡染品性。
探究教学方式,达成文言文教学有效性
我们学校曾经有一位老师上过一堂文言文展示课《阿房宫赋》,我感受到了文言文的文学文化气息,觉察到了文言文的教学出路。执教者授课时呈现了文言文教学的三层境界: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
第一层“积累、整合”境界中,注重文章的诵读。以学生自主质疑为主,找出本课文言字词句的重难点;教师适时补充,尽量全面“扫盲”。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安排了课堂练习这一环节,夯实学生的文言基础。
第二层“感受、鉴赏”境界中,引用古人评论“古来之赋,此为第一”,对赋这一种文体进行初步感受,并指导学生选取相关语句进行咀嚼鉴赏。
在教学中,他要求学生在齐读一、二、三段的基础上,找出描摹叙事比较出色的句子,并作初步鉴赏。教师先和学生共同选取了一个句子进行示范性鉴赏,让他们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自己认为写得出色的句子加以鉴赏。要求每一位同学都积极思考,写下自己的鉴赏结果,之后进行交流。学生自主鉴赏的环节比较开放,思维含金量较高。
第三层“思考、领悟”境界中,补充与杜牧相关的诗句,如《过华清宫绝句》《泊秦淮》等,以点带面悟出杜牧的“痛”——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高尚情怀,并印发相关的解读文章供学生品味,提供几种文化思考的切入点,如比较《过秦论》《阿房宫赋》对秦亡原因的见解。
这位老师深知,从文言文的现代学习目的出发,在教材处理上,应把文言文当作“作品”来教,而不能仅仅当作语言材料来处理,在积累整合必要的文言知识外,有必要进一步学会感受与鉴赏,学会思考与领悟:这篇文言文好在哪里,以今观古这篇文章有什么文化价值?这些内容更应该成为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课堂教学效率是否提高,不在于教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接受、掌握了多少;不在于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有多大,而在于知识的教学是否“精要、好懂、有用”;不在于学习了多少篇文章,而在于能力的训练是否“务实、得法、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