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

谈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的三个维度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中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学?其次是促使文言文教学摒弃一篇篇孤立教学形式,而要从文字、文学与文化这三个维度系统地、整体地去实践,三者同举,不可“偏心”。这些例子虽然极普通,却能触及文言文的教学核心问题。文言文教学是让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

周敏华

摘 要:从当下的情形看,我们可以不看重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进行文言文教学,但不可以不重视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挖掘诗词、散文、小说、戏剧中美的因素。这既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我们传承民族精神文化的内在要求。因此,让文言文教学围绕文字、文学与文化这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是当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指归,过分倚重哪一点都会使文言文教学走向极端。本文借助前人探讨的成果,并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文字 文学 文化 维度

高中文言文到底该如何教学?需不需“串讲”?如何生动有效呢?使我们的文言文教学有所突破?我以为,首要是更新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树立全面的质量观,我们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一些语文常识、文化历史掌故,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而且应该更重视从文学与文化层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挖掘古代诗词、散文、小说、戏曲中美的因素。其次是促使文言文教学摒弃一篇篇孤立教学形式,而要从文字、文学与文化这三个维度系统地、整体地去实践,三者同举,不可“偏心”。

文字层面——辩证看待文言文教学中的解词析义

这么多年来,高中文言文基本的教学模式还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学生慌里慌张地记词义、记译文,把它归结为“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确是不过分。本来文质兼美的文言文佳作事实上已经不再是饱含思想情感的“文”,即便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沦落为一组组按刻板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的“词”,丝毫激不起学生的情感。其实,这里有一个怎么看待文言文中的字词教学的问题。

学文言文是完全有必要解词析义的,它是学习文言文的前提。哪些文字层面上的东西要老师与学生花大力气呢?“有些可以让学生多读就能了解的内容就不必要满堂讲析而归纳所谓的语言规律,就把时间与学习主动权留给学生。”比如用文言,你称老朋友为“故人”可以,称为“故交”也可以,却不得类推而称为“故友”,因为“故友”的意义是死去的朋友。谁定的不知道,反正约定俗成了,我们就得照办。通过多读后学生的脑子里形成一个表达习惯,或说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习用词格,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看到新的,词格相同的自然会有熟识之感,于是鉴往知来,就会判定这新的词语是什么意义。举例说,读过“雨雪”“雨霰”“雨雹”,知道意义都是由天上降什么,一次读到新的是“天雨粟”,立刻了解这是由天上降粮食。

这些例子虽然极普通,却能触及文言文的教学核心问题。对文言字、词、句式所涉及的基本语法现象和考点要反复强调,对于一词多义等是可以通过多读多悟来积累的。不过,我们必须反复强调是一些“通假字”“避讳字”“讹误字”等概念,而非“通假字”“避讳字”“讹误字”等词语的字音、字形与字义。它们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用字现象,我们无须向学生引经据典或想当然地过多分析它形成或由来历史,而是多举一些课文中的实例作一些点拨,让学生理解、掌握常见这类字是必要的。如“避讳字”自然是为了不触犯某些人、事而更改文字所出现的一种用字现象,我们要举柳宗元《捕蛇者说》中“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和《谏太宗十思疏》中“怨不在大,可畏惟人”两句,说明两句中“人”字都是为了避李世民之讳。“讹误字”在教材选用的文言文中出现的频率不高,一般只出现在隋唐以前靠手抄笔录的文章。《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太后盛气而揖之”,注解说“‘揖’当作‘胥’,等待”。未作更明白的解释。因此教师需要补充说明“胥”是通假字,通“须”,释为“等待”,才更准确、完整。《谏太宗十思疏》一文中“凡百元首”一句中的“百”字,有的版本也作“昔”字,而且理解起来也似乎更好懂。对于古今词义差别较大的词和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要指导学生专门归类掌握,切不可马虎懈怠。句式也是文言文语法教学的一个难点,但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逐步认识、掌握诸如“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固定句式”等常见文言句式,了解它们的一般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

文学层面——有效实践文言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在文字层面上解词析义,只是文言文教学的前提而已,但这不是终极目标。文章是作者的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意向等等的“媒介”,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

语言美——或韵或散,或律或绝,音韵谐调,整散结合,气势磅礴或娟秀优美,给人以五彩斑斓、绚烂多姿之感。这些文章,或情景交融,或直抒胸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倾心陶醉,那才是真正抓住了文言文教学的个中“三味”。

人物美——人格美的力量是巨大的,在审美的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共鸣中使灵魂受到荡涤与洗礼。例如,蔺相如的深明大义、智勇兼备,廉颇的忠勇不二、知错善改;周瑜的多谋善断、儒将风度,曹操的自负谋略、奸诈多疑……所有这些,无不充满着浓墨重彩的人文气息,无不让人心驰神往。

情感美——一篇篇短小的文言作品中,情感美犹如一朵朵浪花,常开不败,留香千载,不绝如缕。让学生通过阅读去了解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走进作品,同喜同悲,产生共鸣。如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有光写成《项脊轩志》,“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之常情;张溥写就《五人墓碑记》,赞五人之从容就死,“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些情感之美,闪烁着多么动人的光芒!

思想美——历史文化之所以深沉丰富,乃是因为数千年积淀下来的思想内涵有着巨大的力量。应该说,能经得起历史考验的、经过历史长河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作品,当然是思想文化的精华,至少是可以让我们去批判地接受的优秀遗产。

简而言之,我们从事教学活动,毫无疑问的是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美的要素,让文字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思想之美放射出无穷的魅力。

文化层面——积极改变文言文教学中的枯燥乏味

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文化传说,内容极其丰富,并且极富民族色彩。文言文教学是让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国优良传统的有效途径。

杜甫律诗《阁夜》一诗,其中教材对“三峡星河影动摇”作了这样的解释:“倒映在三峡水中的星影摇曳不定。星河,银河,这里泛指天上的群星。”应该说这个解释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是浅层次的。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里有陶道恕先生对《阁夜》一诗的赏析文章,他是这样说的:“诗人用‘鼓角’二字点示,再和‘五更’、‘声悲壮’等词语结合,兵革未息、战争频仍的气氛就自然地传达出来了。”我认为陶先生的观点也是可以商榷的。这里作者是无心去欣赏所谓的美丽景色的。金圣叹《杜诗解》里有这样的解读:“汉东方朔言‘星辰动摇,民劳之应。今其象如此,苍生奈何?’”我认为这才说到了根底,说到了文化的深层含义。而唯有作这样的解释,才能很好地和前句的“五更鼓角声悲壮”,同后句的“野哭千家闻战伐”相贯通。

读文言文绝对不能停留在对字词的解释层面上,而应该通过文字的表层意义去理解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了解作者的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作品也可以通过一个侧面体现作者的思想。如在《赤壁赋》中苏东坡和“客”有一番对话,从表面上看,“客”似乎显得很痛苦,很惆怅,而苏东坡则显得比较旷达。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很不妥当的。笔者认为“客”其实是苏东坡的另一个自我,也可以说作者是把自我分成了两个主体,从某种角度说,《赤壁赋》是苏东坡在黄州时期的心灵独白。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应担负起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多读史书,了解、熟悉中国的历史。在给学生传授相关历史知识时,甚至要比历史老师的讲授更生动、细致、传神。我们有许多介绍文化的材料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如王力的《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要学点天文学》、陈晓中的《古代汉语天文知识》、葛剑雄的《谈谈历史地理学》、谭其骧的《历代行政区划略说》、左言东的《职官与科举》、李学勤的《古代的礼制和宗法》、许嘉璐的《古代的衣食住行》、任继愈的《宗教与宗教研究》等,这些专家学者介绍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将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