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人际传播
导言
本章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了解人际传播的动机,掌握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功能,正确认识人际传播中的障碍,掌握一定的人际传播技巧。
本章重点
人际传播的动机 人际传播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传播学可以将之简单归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传播以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有人,才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关系,反过来,传播中的双方又因传播关系的制约而无法摆脱其影响。在人类社会的诸多传播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最原初、最直接、最广泛的手段便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作为人类活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人际传播的多样性,反映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人际传播是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方式,它既是构成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变量,又总是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变迁而变化。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背景之下,人际传播手段日趋多元,人际传播内容的价值和意义也日趋丰富。这一切都在彰显人际传播的本质属性,即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减少人际摩擦和冲突,更有效调整人际关系,实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5.1 人际传播概述
尽管人际传播被称为“多媒体”传播,其传播主体纷繁复杂、传播手段与内容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与其他传播活动的研究思路类似,人际传播的研究,无外乎传播学研究中的五大研究领域,即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本章将遵循该研究思路,对人际传播的重要性,传播动机,传播过程中的要素、障碍等进行简要介绍,以期对人际传播有一个整体观照。同时,在此基础上也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改善人际传播效果的技巧进行探讨。
5.1.1 人际传播的内涵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动物,任何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和他人之间的交往。我们将“人际传播”定义为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通过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而产生的人与人之间互相认知、互相吸引、互相作用的社会关系网络的行为。这里,人际传播的内涵,可以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理解。从量的方面来说,只要是人与人之间的意义互动都是人际传播。而从质的方面来说,不同的人之间的人际传播是有极大区别的。两个陌生人之间的泛泛而谈,显然没有两个爱人之间的亲密交谈更具有人际性;为着利益而虚与委蛇显然没有发自内心的真诚交流更具有人际性;虚拟世界里的匿名交流显然没有现实世界面对面地聊天更具有人际性;等等。因此,传受双方越是将对方视为独一无二的,对自己意义重大的传播对象,则人际传播的特征越明显。于是,对人际传播有着更精确的定义:人际传播“是这样一种传播,它发生于人们以个人到场最大化来谈论和倾听时”,“当传播强调的是参与其中的个人而不是其角色或刻板性格”,“它不是基于涉及的人数或是否在同一场所”,“它强调的是内在的回报性而不是外在的现实利益回报”……[1]由此可见,判断一种传播是否为人际传播是有一定的质的标准的。
5.1.2 人际传播的要素
关于传播的要素,经历了一个研究过程,诞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美国人际关系研究专家L.L.威瓦尔提出“三要素”说,即:人、信息、效果。另一种说法是拉斯韦尔提出的,他认为,描述传播行为的简便方法就是回答下列五个问题: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的?取得了什么效果?据此,人们便又总结出了传播的五种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效果,这就是“五要素”说。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根据申农和韦弗的传播理论归纳出的传播模式及其包含的传播要素,大致是:信源、信息、信道、信宿、编码、译码、反馈、噪音。
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人际传播的要素包括传者、受众、媒介、信息、反馈五个要素。
5.1.3 人际传播的分类
广义的人际传播具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两人间传播、小群体传播和公众传播。
(1)两人间传播两人间传播即两个个体之间的传播,这是人际传播最为基本的形态。最常见的两人间传播是二人谈话、书信往来、打电话、通过互联网络互发邮件等。
(2)小群体传播群体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小群体传播指的是一个小群体内的多个个体之间相互的传播。小群体传播的一个典型的场景是,班级成员就该班某个公共问题展开的集体讨论。
(3)公众传播公众传播是指在公众场合的人与人之间的公开传播活动,如演讲、新闻发布会等。
而狭义的人际传播仅仅指的是两人间传播。本章所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人际传播。
基于人际传播形式的差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
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无须经过传播媒体而面对面地直接进行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也被称为面对面传播,其传播手段多样,包括语言传播(如说话、讨论、演讲等)和非语言传播(如手势、感情、姿态等)。在大多数情况下,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是互相补充、交替使用的。
直接传播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信息传播双方交流充分、反馈及时,并给对方留下直接的印象。
第二,信息传播双方进行封闭式交流,内容是可以保密的。所以,交流双方可以更多地进行感情交融,更好地相互理解,从而较容易消除双方的思想疙瘩。
第三,可以根据信息反馈及时调整要说明的内容,或对其做出进一步解释和澄清。
直接传播无固定的行为方式,它使每个参与者均有机会反馈,传播者可以从对方的反应中及时调整其传播态度和内容。
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这就产生了间接传播。间接传播也被称为非面对面传播,它是指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使用文字媒介(如书信往来、图片等)、电子媒介(如电报、电话、录音机、录像机等)进行信息交流的一种传播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相距遥远的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可以通过电脑、电视在荧屏内外进行交谈,也可以通过电视电话进行交流,这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传播。因为通过文字媒介,特别是电讯媒介来传递信息,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的空间距离,所以,这种人际传播方式适用于远距离的信息传播。
5.1.4 人际传播的方式
人际传播的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媒介技术的进步而日益丰富。现代人际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如下几类。
(1)口头传播口头传播如交谈、电话、开会、讲座、讨论会等。口头传播的优点是传播迅速、灵活,反馈及时等;缺点是可存储性不强,多人传送造成信息失真的可能性较大等。
(2)书面传播书面传播如文件、报告、信件、书面合同等。书面传播的优点是规范,信息准确性高,传递范围广,有据可查等;缺点是花费时间长,反馈慢等。
(3)非语言传播非语言传播如空间位置、服饰、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声音声调、物体操纵等。非语言传播方式特别丰富,主要是用来辅助其他传播方式的。
(4)电子媒介传播电子媒介特别是互联网诞生后,人际传播也从现实空间延伸到虚拟空间里。QQ、MSN、电子邮件等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些传播方式的优点是沟通迅速、灵活、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缺点是存在较大虚拟性,可能会造成信息虚假,从根本上影响人际传播的有效性。
随着媒介技术的日益进步,人际传播的方式还将继续丰富。
5.1.5 人际传播的动机
人们为什么要进行人际传播呢?一般认为,人际传播有如下动机。
第一,获得与生产、生活和社会生活有关的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也就是说,人们要能在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需要了解环境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要获得关于环境的信息,人们常常要借助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传受双方在信息的交流中,往往以获得自己想得到的信息为目的,获得目标信息后,双方的信息的交流活动可能会终止。如果为了长期与对方互换信息,形成信息互惠互利的局面,这种信息交流活动可能会长期持续。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以获得信息为目的人际传播方式。正式的方式如个人间的咨询与解答,非正式的如聊天、闲谈等,甚至连争吵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来源。
第二,建立社会协作关系。通过了解他人,和让他人了解自己,来达到协作目的。社会中许多的活动,靠单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于是需要个人与他人的交往与协作,形成角色分工,进行行动协调等。为了维持某种协作关系,人们甚至会以某种固定形式将这种关系确定下来,如形成契约、规范等。除此之外,也可能会有一些非固定的人际传播活动,如说明、解释、协商等。
第三,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库利[2](Charles Horton Cooley,1864—1929)的“镜中我”观点认为:自我认知常常是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形成的,即通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相互认知更是离不开人际传播,而这两方面是建立社会协作关系的必要条件。
第四,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拥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伙伴,可以让人产生愉快的心理反应。社会心理学认为,调节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人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功能,能帮助人们摆脱个人独处的孤独感、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寻求心理压抑的释放渠道等。科学合理的人际传播,能够与周围的人保持融洽的关系,能使人心情愉悦,使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5.2 人际传播的特点与功能
5.2.1 人际传播的特点
人际传播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人际传播主体非常广泛。在人际传播中,传受双方都是传播的主体。人际传播可以发生在家庭成员、亲戚、邻居、同事、朋友(或敌人)甚至陌生人之间。因此,人际传播的主体可谓“无所不在”。
第二,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传播者可以使用语言进行传播,也可以表情、眼神、动作等类语言或副语言进行传播。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人际传播的方式、方法、渠道将变得更多,它将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第三,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某一个单一的信息,通过不同的传播者,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传播出来,对于接受者,都有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第四,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人际传播很多情况下都是双向传播,传播者与受传者双方不停互换角色,双方都能及时地对传播方法和传播内容进行调整,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可以说,人际传播是一种质量较高的传播活动,尤其在说服和沟通感情方面,其效果会好于其他传播方式。
第五,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尽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某些制度化因素的制约,比如上下级关系、委托与被委托关系、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等。但对人际传播的双方而言,在人际传播过程中,双方的传播关系是建立在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基础上的,以双方的合意为基础,双方都无权强制对方。由此可见,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互联网以及新媒体诞生后,为人际传播提供了更丰富的技术手段和更广阔的交流空间。当然,互联网络上的人际传播也有了一些新的特点,有必要对这些新特点予以补充和说明。
首先,网络人际传播的传播符号具有独特性。除了视频聊天等方式可以用肢体、表情等副语言进行辅助传播外,很多时候网络交流是以文字为主的。为了方便交流,网民们在实践中发明了一套独特的网络符号与有别于现实语言的网络语言,如用“∶-)”表示微笑,用“∶-(”表示愁眉苦脸,用“美眉”来指妹妹或漂亮的女孩子等。此外,还有网民们自创的网络脸谱等。
其次,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广泛性。网络上的人际传播基本上打破了地域的局限性。不同地域或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进行人际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再次,网络人际传播具有匿名性。匿名很大程度上消解了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等级差异,相对来说,匿名交流是一种更平等更纯粹的交流。匿名交流使得交流内容与技巧等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匿名性有利于个体自我保护,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这使得个体的表现往往与他在物理世界的表现大相径庭。
最后,网络人际传播中的角色更加虚拟化。在网上伪装自己比在现实生活中伪装自己要容易得多。一个上网者可以同时与多个对象聊天,或者在不同时候与不同的对象交流。在不同的交流情境中,他扮演的角色可能是不同的。他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身份、职业、说话风格甚至性别。网上聊天,往往更像戏剧表演。
总体上看,尽管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但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世界,其人际传播也自成一体,具有其独特性。这些独特性,既可能有助于改善人际传播,也可能让人际传播走向不良的方向,应两面看待。
5.2.2 人际传播的功能
人际传播是社会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基础。人际传播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接下来,将从人际传播的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5.2.2.1 人际传播的个人功能
罗宾森(W.P.Robinson)从语言学角度罗列了人际传播的13种功能:①避免不愉快的行动;②接受社会规范;③美感;④寒暄;⑤允诺与保证;⑥节制自我;⑦节制他人;⑧感叹;⑨表达社会属性;⑩显示任务关系;〇11非语言领域的参照;〇12教育;〇13询问。这些分类太过繁复,一般认为,人际传播的个人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
(1)帮助实现人的社会化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自然人”变成“社会人”要经过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个人的社会化主要包括三个内容: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内化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文化;掌握生活技能,培养社会角色。人的社会化,主要通过教育实现的,而教育的最重要传播方式是人际传播。
(2)帮助实现人的自我表达人际传播对于传受双方来说,都是将自身向对方进行自我表达。自我表达是否充分,自身能否被对方接受,实际上是在考验人际传播的效果。
(3)帮助实现人的社会参与人要融入社会,必须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人际传播是实现人际沟通、人际协调、人际协作的重要途径,从而使个人对社会产生影响。
(4)帮助实现人的利益交换社会交换理论[3]假定人都是自利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该理论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全部视为利益交换的过程,因此人际传播也被视为人与人之间利益交换的手段。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的是,人际传播确有使传受双方各取所需,获得各自利益的作用。
(5)帮助实现人的精神交往陈力丹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有关思想,将传播行为归结为人类的精神交往,这种精神交往依附于物质交往,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由此,可以推断,人际传播也是人与人精神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
5.2.2.2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旨在探讨人际传播对社会的影响。一般认为,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有如下几个方面。
(1)帮助形成社会结构社会结构中,有一部分是由血缘等自然因素决定的,如家庭。另一部分社会结构是由非自然因素决定的。如朋友圈子、志愿者组织等初级群体,很多都是通过自发的人际交往形成的。人际传播对这些组织的形成与组织关系的维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帮助形成社会规范人与人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协商、争议等多种人际传播的方式形成社会合意,这种合意可能会变成持续性的,为全社会大部分人所接受的规范体系,如法律、道德等。
(3)帮助维护社会稳定社会由个体组成,合乎社会规范的人际传播,会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使社会的各种基层单位,如群体、组织等保持良性运转,从而保证了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5.3 人际传播的规律
从表面上看,人际传播形式上是复杂多样的,时间上是随机发生的,内容上是零碎烦琐的,对象上是瞬息多变的,似乎不存在任何确定性和规律性。但仔细推敲,人际传播是有其内在规律的。研究认为,人际传播至少应该有以下这些规律。
(1)可控性规律人际传播的可控性规律指的是,传播主体可以对涉及人际传播过程的诸多要素进行全盘掌控。传受双方可以在协商并达成合意的前提下,主动并及时地对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方式等诸多要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如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传播主体也可随时中断传播过程。这种可控性,对传受双方而言,都是一样的。
(2)平等性规律前文我们提到,人际传播是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在建立传播关系之前,个体可能存在着地位、身份、权力等诸多的不平等。当传播关系成立后,传受双方都是自主、自愿、非强制的。也就是说,至少,在人际传播进行的过程中,双方实现了“暂时的”平等。
(3)等价性规律人际传播总是在传播主体有所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和商品交换一样,它也遵循着“等价”的基本规律。当然,这里的“价”有的可以量化,如双方谈成了一笔生意,各获得多少物质利益,是可以量化的;而有的则不可以量化,比如传播主体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可以量化。但不管怎样,理想化的人际传播是“双赢”的。比如,两个交谈的人,双方都可以从交谈过程中获得心理愉悦,说者满足了倾诉欲,而听者满足了倾听欲,这种满足是“等价的”。当然,这个“等价”规律起作用一方面需要借助于社会的各种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外部约束力来维护,另一方面需要借助于个人的情感和意志所产生的内部引导力来维护。
5.4 人际传播的障碍与克服
所谓人际传播的障碍,指的是一切影响人际传播过程顺利进行以及传播效果的诸多要素的总和。
5.4.1 人际传播障碍的表现
人际传播障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主体障碍因素这里的主体包括人际传播的传受双方。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可能存在一些影响人际传播的因素。传播者的个性、情绪、知识经验、表达能力、文化教育背景等可能会影响到信息质量,也会影响接受者对信息的分析、判断与接受。反过来,接受者的个性、情绪、心理承受能力、信息理解和判断能力、文化教育背景等也会对信息传递和传播者产生反作用。
(2)媒介障碍媒介障碍,抑或称之为传播渠道障碍,其具体表现可能有以下几点。
1)媒介选择不当如重要的事情如果仅仅是口头约定而不是白纸黑字,往往导致“空口无凭”的尴尬。
2)媒介相互冲突即同一传播过程中的几个媒介起的作用相互矛盾。如领导表扬下属时却表情严肃,口头表达与肢体语言不一致,就会让下属感到迷惑。
3)媒介渠道不畅沟通渠道过长,中间环节过多,“噪音”干扰等都会造成媒介渠道不畅。
(3)传播环境障碍人际传播进行的环境也可能存在某些障碍。这些障碍包括双方的空间距离不当、时间选择不当、环境选择不当、环境干扰等。
总之,人际传播的障碍是多种多样的,应视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
5.4.2 人际传播障碍的克服
尽管人际传播现象纷繁复杂,人际传播障碍也多种多样,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研究和总结了一些克服人际传播的方法。这些方法可能不会尽善尽美,也不会百试百灵,但遵循一定的原则,掌握一定的技巧,肯定会有助于改善人际传播的效果,提升人际传播的质量。
原则和技巧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是“体”与“用”的关系。原则和技巧构成人际传播的伦理。这套伦理,如果能被传受双方所共同接受,则人际传播会更顺利地进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5.4.2.1 遵循一定的原则
人际传播遵循的原则应建立在对人际传播特征把握的基础之上。为了减少人际传播的障碍,应尽可能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社会中的个体双方可能会有社会分工、职责范围、经济地位等多种差别,但在双方共同建构的人际传播网络中,传受双方应该是平等交流的,双方都应平等相待,相互尊重,不卑不亢。互相尊重对方的爱好、习惯、风俗。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尊重自己。
(2)真诚原则真诚待人是人际传播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保证。这里的“真”强调的是传递的信息要真实。只有真的信息,才能消除传受双方的不确定性。这里的“诚”强调的是传受双方的态度要诚恳。传受双方都应以诚待人,实事求是,言行一致,才能相互信任,才能形成、完成人际传播,保持人际传播的连续性与惯常性。
(3)互利原则“来而不往非礼也。”人际传播是一种双向行为,只有单方获得好处的人际交往是不能长久的,所以要双方都受益,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精神的,所以交往双方都要讲付出和奉献,互学互补、互惠互利。
(4)相容原则传受双方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为了减少交流障碍,双方都必须保持宽容、忍让,求同存异,处理好竞争与相容的关系,以减少摩擦,达成共识。
(5)主动原则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在人际传播中,都应积极主动,主动传播、主动反馈、主动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主动协调传播过程中的矛盾等。
5.4.2.2 掌握一定的技巧
在本章第一节,我们认为人际传播包括广义的人际传播和狭义的人际传播。狭义的人际传播指的是面对面的两人间的直接传播。接下来,将就两人间的人际传播技巧做一些阐释。下文的人际传播指的是两人间的直接传播,简称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大体上可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这两种交往都可以各自发挥达意和传情的功能。语言传播主要是达意,即主要传递消息性和评价性信息,行为主体通常是自觉的;而非语言传播主要是传情,即主要传递情感性信息,行为主体更多的是不自觉的。掌握了这两种基本的传播技巧并把这两种技巧结合起来,就会收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1)语言传播技巧语言传播的技巧包括听的技巧和说的技巧两个方面。善于聆听,乐于交谈,使传受双方顺利沟通,并获得心理的满足。
1)听的技巧听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乐于聆听。因为乐于聆听既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也说明听者和说者有共同话题,能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
二是要认真聆听。聆听他人讲话时要专心,不能心不在焉、心猿意马;要暂时忘却自己的想法、期待和成见,认真体悟,要通过目光接触、点头、赞许声等给予积极反馈,增强对方表达的自信心,使他乐于讲下去。
三是要善于聆听。善于聆听需要一定的修养,需要聆听者能很快领会说话者的中心思想和意图,就不致在反馈时“驴唇不对马嘴”“鸡同鸭讲”了。
2)说的技巧说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一是要目的明确。选择的话题要主题集中,避免离题。
二是要话题合适。话题要适合双方的知识范围、经验。
三是要表达得体。语言尽量简练、通俗、生动,得体。
(2)非语言传播的技巧非语言传播是指交往双方通过服饰、目光、表情、身体的动作姿态、声调等非语言行为和人际空间距离等进行传播的技巧。在人际传播中,虽然非语言行为通常只是语言行为的辅助和强化手段,但它有时可以代替语言传情达意,还可以微妙地传递语言难以表达的“弦外之音”,产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所以,对非语言行为的作用不可低估。
1)目光技巧“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接触,是人际间最能传神的非语言传播方式。目光的方向,眼球的转动,眨眼的频率,闭的久暂,都表示特定的意思,流露特定的情感。正视表示尊重,斜视表示轻蔑,双目炯炯会使听者精神振奋。柔和、热诚的目光会流露出对别人的热情、赞许、鼓励和喜爱;呆滞的目光表现出对对方讲的话不感兴趣或不信服;虚晃的目光则表示自己内心的焦虑和束手无策;目光东移西转,会让人感到是心不在焉;等等。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会使用多种目光技巧来辅助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
2)体势技巧体势包括体态和身体的动作、手势。在人际交往中,人的举手投足,回眸顾盼,都能传达特定的态度和含义。身体略微倾向于对方,表示热情和感兴趣;微微欠身,表示谦恭有礼;身体后仰,显得轻视和傲慢;身体侧转或背向对方,表示厌恶反感、不屑一顾。不同的手势也具有各种含义。比如摆手表示制止或否定;双手外推表示拒绝;双手外摊表示无可奈何;双臂外展表示阻拦;搔头皮或脖颈表示困惑;搓手和拽衣领表示紧张;拍脑袋表示自责或醒悟;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伸出小指表示轻蔑。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会使用多种体姿技巧来辅助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
3)声调技巧同一句话用不同的声调、在不同的场合说出来,可以表达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意思和情感。比如,领导在下属圆满完成了任务以后会对他说“你真行”,这是一种赞许;如果这个下属没有完成任务,“你真行”就变成了责备或嘲讽。在一般情况下,柔和的声调表示坦率与友情;高且尖并略有颤抖的声调表示恐怖或不满、愤怒而导致的激动;缓慢、低沉的声调表示对对方的同情;阴阳怪气的语调就意味着冷嘲热讽;用鼻音和哼声则往往显示傲慢、冷漠、鄙视和不服;等等。所以,在人际传播中,恰当地运用声调,也是保证传播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4)距离技巧人都有一种自我保护意识,这种意识会体现在空间距离上。人际传播中,双方的空间距离的大小往往与对象、内容、场合和情境有关。一般来说,人们之间的关系越密切,他们的人际空间距离就越小。心理学家斯坦利·霍尔[4](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1924)根据不同的交往对象和情境,划分了四种交往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此为最小间隔,一般在0.45米以内。这个距离属于家庭成员、亲密朋友等关系最密切的人。
二是私人距离。此距离在1米左右,这个区域有较大的开放性,一般熟人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三是社交距离。此距离为1~4米,保持这一距离的人们,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的或礼节性的关系。社交距离一般出现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人们谈话的内容也较为正式和公开。
四是公共距离。此交往距离在4米以上,在这个空间内,人际间的双向交往大大减少,更多的是一种单向交往,如演讲、报告等。
人际传播除了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技巧外,根据人际传播的不同复杂情况,还有许多其他的传播技巧。如许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在人际传播中还有许多值得提倡的传播方式。比如提倡直接沟通、双向沟通、口头沟通等;提倡精心设计一些固定沟通渠道,形成沟通常规等。鉴于本章篇幅,不做一一赘述。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传播?它有哪些特点?
2.人际传播的动机有哪些?
3.人际传播的个人功能与社会功能有哪些?
4.造成人际传播的障碍有哪些?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参考书目】
[1][美]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M].余瑞祥,汪潇,程国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
[5]李庆林,蔡昕.试论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的区别与融合[J].广西大学学报,2009 (6):130-133.
[6]李淑娴,焦弘光.消除人际沟通障碍,实现组织有效沟通[J].北京大学学报,2006 (S1):70-73.
[7]胡春阳.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J].国际新闻界,2009(7):55-56.
【注释】
[1]胡春阳:《人际传播:学科与概念》,载《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7期,第55页。
[2]库利,美国社会学家,对传播与人的社会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初级群体”与“镜中我”的概念。其主要著作有《人性与社会秩序》《社会组织》等。库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镜中我”的概念。他认为,人的欣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个联系包括三个方面: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3]社会交换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美国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一种社会学理论。由于它对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的强调,也被称为一种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劳、埃默森等。
[4]斯坦利·霍尔,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美国第一位心理学哲学博士,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创立者,发展心理学的创始人,将精神分析引入美洲大陆的第一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