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戏剧研究

儿童戏剧研究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说,儿童剧就是儿童们自己演唱的戏。儿童戏剧的首要条件是为儿童演出,为儿童服务。直到近代,儿童文学兴起,伟大的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的儿童戏剧,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儿童对于民族命运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戏剧这种题材对于儿童有着极好的教育意义,开始提笔专门为孩子著文编剧。1919年11月,文学巨匠郭沫若的第一个剧本儿童歌剧《黎明》,掀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的序幕。

第一章 儿童戏剧研究

第一节 儿童戏剧的产生与发展

什么是儿童剧,大家的认识与理解是有差异的。有人说,儿童剧就是儿童们自己演唱的戏。有人说,儿童剧只能描写儿童生活,以儿童为主人公。有人认为,儿童剧是指专写小兔、小鹿、小猴等动物的童话剧。还有人以为它是舶来品,是从国外输入的新剧种。其实,儿童戏剧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当然,它有自己的衍变发展过程,起初是唱歌、舞蹈、表演,以后才逐渐形成戏剧。儿童参加的戏剧活动,在1000多年以前就已经有了。但是,由儿童演出的戏剧,并不一定就是儿童戏剧。儿童戏剧的首要条件是为儿童演出,为儿童服务。所以比较认可的一种观点是,儿童剧是以儿童为服务对象的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以及童话剧、神话剧、木偶戏、皮影戏等不同类型剧种的统称。

儿童剧除了具有戏剧一般的特征外,还要适应儿童特有的情趣、心理状态和对事物的理解、思考方式,要求通过具体、鲜明的形象与活泼、明快的情节向他们剖析严肃的主题,进行美的感染。在美的感染过程中,培养儿童积极的创造精神,发展他们的意志和想象力,从而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受到锻炼,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尽可能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现实世界与周围事物,以巩固其自身既有的道德感。儿童剧应具有思想的明确性、道德的纯洁性、人物性格与行为的真实性、摄取生活素材的广泛性和准确性、艺术构思的完美性。

一、儿童剧的产生

中国儿童剧的现代传统始于五四时期。虽然中国戏曲从元代起便开始兴盛,但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儿童剧却是在五四运动之后,随着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而诞生的。

以艺术发展的程度为依据,可将整个现代儿童戏剧分为萌芽期、发展期和成熟期。粗略地从时间上来划分,则大致分别对应为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五四运动以后)、30年代(主要是抗战前期)、40年代(主要是抗战中后期及解放战争时期)。

1.儿童剧的萌芽

戏剧表演是人类经验总和的缩影。虽然人的生命和经验是有限的,但戏剧却可以让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尽人生百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这种之于戏剧的体验,并非仅仅在观赏戏剧时才有,而是自人类的童年就开始了。儿童天生就是个演员,比如童年时常玩的游戏——捉迷藏、躲猫猫、过家家、官兵捉强盗、警察抓小偷或者模仿卡通中的人物……此种戏剧性的游戏,是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时,感受不同角色的特点以及责任,积累自己的角色体验,推进其整体发展,也为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

中国的戏曲虽然从元代起就十分昌盛,但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从来没有专门为儿童创作、演出的戏剧。直到近代,儿童文学兴起,伟大的五四运动催生了中国的儿童戏剧,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儿童对于民族命运的重要性,并且认识到戏剧这种题材对于儿童有着极好的教育意义,开始提笔专门为孩子著文编剧。

1919年11月,文学巨匠郭沫若的第一个剧本儿童歌剧《黎明》,掀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的序幕。这时的儿童戏剧大多以童话的内容和歌舞的形式呈现,《黎明》这出独幕剧的内容十分简单,化用带有神话色彩的伊甸园的故事,由海蚌中跳出一对先觉的儿女热烈地歌咏黎明、新生、乐园,并由群男群女形成气势磅礴的合唱。唱词充满了激情与诗意,运用象征的手法,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奠定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黎明时期的抒情浪漫基调。

五四时期儿童戏剧创作丰盛,郑振铎主编的《儿童世界》仅1922年就刊载了20多个儿童剧。其中取得最高成就的是《小朋友》杂志的主编黎锦晖,他一共写过13部儿童歌舞剧,代表作有两个:一个是1922年创作的《葡萄仙子》,一个是1927年创作的《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相比郭沫若的《黎明》,在人物和情节设置上明显丰富化。而与《葡萄仙子》风格相异的《小小画家》则被作家自称为滑稽歌剧,前者侧重于空灵的抒情,后者则开始关注现实的刻画,且更富儿童情趣。《小小画家》这部以现实为题材的童话剧,以其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内容以及活泼生动的艺术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风靡全国,有不少人说,《小小画家》在中国儿童戏剧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但无论这一时期的创作如何丰富,儿童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儿童文学体裁,在艺术上仍显得比较稚气,内容题材也比较单一,还不够成熟,处于萌芽期。然而,也正是有了最初的不够完美、不够精致,才有了以后更加广阔的发展、更加优秀作品的出现。

2.儿童剧的发展

走过了20世纪20年代的萌芽期,儿童剧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阶段,然而这一段路程并不是平坦的,充满了坎坷。

五四运动以后,日本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儿童的生活笼罩上了沉重的阴霾,这股野蛮的外力也迫使刚诞生不久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偏离了原本的艺术发展轨道,由娇嫩的、童心的歌唱转向现实的呻吟与呐喊,题材内容变得沉重,艺术风格也有明显的转变。抗战时代催生了中国戏剧史上的一个特异现象,即由少年儿童组成的儿童剧团的活跃,如新安旅行团、孩子剧团、育才学校戏剧组、昆明儿童剧团、厦门儿童剧团、中国模范儿童剧团等应时而生,他们辗转各地演出大量的儿童剧目。

令人欣喜的是,在这非常时期,仍有一批闻名的成人戏剧作家在关心着儿童戏剧事业,创作了一批讲究艺术的儿童剧,如于伶的《蹄下》、陈白尘的《两个孩子》、许幸之的《古庙钟声》等,有力地推进了20世纪30年代儿童戏剧艺术的发展。他们所选择的内容题材多为战争中孩子的苦难生活,以高度的现实性逼真地反映了当时儿童的物质生存与精神世界,戏剧人物大多为现实生活中的贫苦儿童,典型的如《古庙钟声》一剧就有22个孩子。

总体而言,较之20世纪20年代的儿童歌舞剧,20世纪30年代抗战初期注重写实的话剧对儿童性的表现有很大的加强,塑造了一些栩栩如生的儿童剧人物形象;同时,由于大剧作家的加盟,在戏剧性上也有较大开拓。但是,综观这一阶段的儿童剧创作情况,整体成就并不高,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那就是整个20世纪30年代抗战初期文学的通病——思想传达的急迫压倒艺术表达的追求。大量仓促上阵的小型剧未经过艺术的细致打磨,因此人物缺乏个性,台词口号化,情节推进过快而缺乏必要的过渡,形式尚嫌呆板,缺乏深厚的感染力量。不管在儿童性还是在戏剧性方面,都没有给以特别的关注,尽管本阶段儿童戏剧数量巨大,甚至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然而艺术质量上乘者寥寥。

3.儿童剧的成熟

走过了20世纪30年代的抗战初期,来到了20世纪40年代(包括20世纪30年代末),是儿童剧发展的又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各种儿童剧团继续在农村、城市辗转演出,儿童剧的创作工作也较为兴盛,宣传抗战和进行解放斗争、表现儿童苦难依然是时尚的主题。经过了20年左右的摸索成长,褪去了萌芽期的轻飘、发展期的浮躁,本阶段的儿童剧在艺术上渐趋成熟,比较成功的有石凌鹤的《乐园进行曲》、董林肯的《小主人》和《表》、包蕾的《巨人的花园》、张石流的《小小马戏班》等。这一时期的儿童剧情节容量大大扩展,由此也带来了人物个性的立体化、艺术结构的复杂化、手法技巧的多样化,在儿童性和戏剧性的结合上都较前两阶段有较大的完善。

综观20世纪40年代儿童剧的创作方法,主要是继承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即以“最积极的、最现实的、最有教育意味的、最能引起儿童关心和儿童兴趣的”为创作题材,引导儿童在战争中成长。大胆地揭露现实、逼真地反映现实的大型六幕抗战剧《乐园进行曲》被认为是“破天荒的创举”“为中国话剧运动史上所罕见”。而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得最好的当推《小主人》,它以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儿童性及其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代表了这一时期现实主义儿童剧的最高成就,“是继黎锦晖的《葡萄仙子》之后,中国儿童戏剧发展进程中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除了现实主义思潮之外,偶尔也出现了浪漫主义剧作的浪花,如包蕾的童话剧《巨人的花园》,将想象和现实相糅合,不仅注重对主题精神的夸张表达,也注重对人物的具体塑造,已大大超越了20世纪20年代只重情调的轻盈单纯的童话剧。

从戏剧情感来看,本阶段的儿童剧大多为正剧,但也有喜剧、悲剧。严峻残酷的时代生活,使悲剧的表现更为成功,即使是正剧、喜剧,也或多或少含有悲剧风格。在短短的30年发展中,中国的儿童剧已达到了较完善的境地,尤其是几部代表作的矗立,标志着20世纪40年代的儿童剧已渐入成熟期。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儿童剧在现代崛起,时代风雨沐浴或磨炼了它,使这束艺术之花沾着浓厚的时代气息。

二、儿童剧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儿童剧的发展状况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1949年宋庆龄女士创建的中国福利基金会创办的儿童剧团,是中国历史最久的儿童剧团体。北京、上海、武汉、辽宁、四川、云南、宁夏、乌鲁木齐、西安、石家庄、鞍山等地区相继成立了20多个儿童戏剧院团。其中有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北京儿童剧团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儿童剧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剧团,也上演了许多优秀的儿童剧作品。1979年1月5日至1980年2月7日,文化部主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30周年献礼演出。在全部献礼演出的137台剧(节)目中,《报童》和《童心》这两部儿童剧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报童》是首次在儿童剧舞台上塑造周恩来的光辉形象,而蛐蛐、石雷、草莽等“小报童”的艺术形象,至今使人难忘。《童心》中那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老教师,则一直活在观众的心里。

1982年是我国儿童剧的丰收年。在这一年的8—10月,文化部分南北两片举行了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这次活动无论从演出的规模、剧目的质量以及专业儿童戏剧队伍的扩大方面,都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演出剧目的题材广泛,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方面,有揭示儿童教育等问题的话剧《朱小彬》《闪烁吧,繁星》;有新型的学校教育剧《好伙伴之歌》;还有小舞剧《三毛要上学》、童话剧《人参娃娃》、京剧儿童剧《金童》《寒号鸟》等;特别令人难忘的是《宋庆龄和孩子们》和《喜哥》这两部反映革命历史生活的儿童剧,在塑造革命领袖人物上,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1982年之后至1996年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演出之前,文化部曾于1992年举办过儿童剧录像评比,许多优秀的儿童剧也曾陆续在首都戏剧舞台上演出,如《魔鬼面壳》《之伢子》《少年周恩来》《潇洒女孩》《陈小虎》及越剧儿童剧《孩子剧团》等。《魔鬼面壳》剧是任德耀在“文化大革命”后继《宋庆龄和孩子们》之后又一力作,剧中熔铸了他深刻的人生体验;《之伢子》剧和《少年周恩来》剧则在塑造少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艺术形象上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潇洒女孩》剧和《陈小虎》剧在塑造儿童的艺术形象上很有时代特色;《孩子剧团》剧通过运用越剧的艺术形式,成功地表现了半个世纪前“孩子剧团”的战斗生活。

1.题材多样

1996年再次举办的全国儿童剧新剧目评比演出,规模上虽然没有1982年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那么大,但剧目选得比较精。在12台戏中,无论是题材、体裁、剧种及风格、样式的多样性、丰富性,还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及时性和深刻性以及艺术追求上的探索性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涌现出了现代儿童舞剧《远山的花朵》、多场次校园剧《我爱我班》、无场次儿童剧《希望》、新童话剧《白马飞飞》等一批优秀的剧目,特别是出现了苏州滑稽戏《一二三,起步走》这样一部轰动全国的优秀儿童剧。

2.形象多元

2000年,文化部在长沙举办了“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春雨沙沙》《少年华罗庚》《寒号鸟》《月光摇篮曲》等儿童剧,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观众和家长老师们的欢迎,特别是武汉儿艺的《春雨沙沙》,这部塑造了众多的少年儿童及老师家长艺术形象,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浓郁诗意的儿童话剧,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春雨沙沙》的出现,不但有着深刻的现实教育意义,而且对于儿童剧的创作也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2005年六一儿童节前后,文化部选调了《闪闪的红星》《北斗星》等4台少儿京剧赴京演出。江苏省长荣京剧院的《闪闪的红星》和青岛京剧院的《北斗星》,两者选取的都是革命历史题材,运用京剧艺术形式,塑造了潘冬子和陈星等小红军的艺术形象,对当代的孩子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是很有意义的。不只如此,这两出少儿京剧还会使小观众们在接受思想教育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领悟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这对广大少年儿童德、智、体、美等方面的教育和影响,都会起到特殊的作用。

2005年12月17日至25日,由文化部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儿童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文化名城苏州举行,演出剧目共20台。在这次的儿童剧优秀剧目会演中,《青春跑道》和《柠檬黄的味道》备受小观众的欢迎,小观众们都表示很喜欢,并且感到自己也很受启发,表示要理解老师,勤奋学习,塑造自己的美好人生。

3.精品创新

当代的儿童剧已经开始走出课堂、校园、家庭的小三角地带,开阔了视野,拓宽了题材。涌现出各种描绘重大历史事件的儿童剧,以及反映当下社会现象的各类问题,折射出急剧变革的社会大环境造就着他们的品格理想,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再造,看到了祖国未来的希望。由直接提出有关儿童的各类教育问题转向描绘少年儿童独特个性命运遭遇,由叙述故事发展进程转向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在群体活动中突出中心人物的思想脉络。而且,话剧、舞剧、昆剧、京剧、吉剧、豫剧、评剧、滑稽剧等许多剧种在这个时候也先后加入到为儿童奉献精神食粮的事业,在让孩子们吮吸到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滋养的同时,也促进了儿童剧形式的发展。

综观整个中国现代儿童剧发展史,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繁荣期,其艺术演变轨迹清晰可见:题材上由童话剧到现实剧,体裁形式上由歌舞剧转向话剧,结构上由单纯的独幕剧转向复杂的多幕剧,技巧上由简单生硬转向灵活多样,戏剧情境上由粗略化转向精巧化,戏剧冲突上由没有或单一转向二重且细致化、由观念冲突转向性格冲突,人物塑造上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人数逐渐增多且个性各异,创作方法上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情调上由轻喜剧转向正剧、悲剧,在儿童性和戏剧性的结合上不断开拓。中国现代儿童剧的艺术成长,确实开创了戏剧界“大发展大繁荣”的新局面。

第二节 儿童戏剧的题材与视角

儿童剧的题材广泛,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也可以取材历史;可以叙写美丽的神话传说和童话,也可以展现未来的科学幻想境界;可以描写少年儿童观众同龄人的活动也可以表现成年人的生活斗争。当然,小观众对于那些真实反映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剧目有更浓厚的兴趣。儿童剧不论写哪种题材,在选题和处理上,都要求对小观众的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而且,对题材的开掘与题旨的表达,力求与儿童的智力水平和欣赏趣味相适应。

一、表现“爱”与“美”的题材

儿童剧产生初期,1919年,郭沫若先生的第一个剧本是儿童歌剧《黎明》,拉开了中国现代儿童戏剧序幕,化用带有神话色彩的伊甸园的故事,运用象征的手法,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而可以称得上中国现代儿童戏剧史上第一座里程碑的黎锦晖先生的《葡萄仙子》,全剧主要渲染“爱”和“美”的主题,艺术表现上具有浓郁的抒情味和美感,作者本人也指出创作本意在于从智(科学知识)、美(美感教育)、情(高尚的情操)三方面着手,来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培养孩子们“亲爱、仁慈、礼让、快乐的情绪,无丝毫怨恨、悲伤、争斗、欺凌的色彩”。着意于艺术美的营造、儿童性的体察。先生的另一部作品《小小画家》则开始关注现实的刻画,设置风趣的台词、热闹的场面,观赏性和轰动效应强。这部以现实为题材的童话剧,塑造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顽童形象,并凭借其具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内容和活泼生动的艺术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风靡全国。

综观这一时期儿童剧的艺术表现,可以发现,此时的内容题材大多为童话剧,人物多为自然界的动植物或神话中的仙人,现实人物较少,且个性塑造大多平面化。参照五四时期提倡写实主义的早期成人话剧,为何儿童戏剧却风行浪漫主义。其实,这一风格是与时代特点相吻合的,五四新时期生机蓬勃的朝气、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影响着刚刚处在萌芽期的儿童戏剧,尤其是对儿童的关注,带来了对童心、童性的大力张扬。着力表现“爱”与“美”的儿童戏剧,蕴含着成人剧作者对儿童的亲切爱怜之心,一时不必像成人剧那样以反映沉重、深刻的社会问题为主旨。

二、揭露现实、反映儿童苦难的题材

到了儿童剧的发展期,也正是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儿童的生活笼罩了沉重阴霾的时候,这股野蛮的外力迫使刚诞生不久的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偏离了原本的艺术发展轨道,由娇嫩的、童心的歌唱转向现实的呻吟与呐喊,题材内容较前一段时间更沉重化。选择的内容题材多为战争中孩子的苦难生活,以高度的现实性逼真地反映当时儿童的物质生存与精神世界,创作手法主要为现实主义。大部分的剧目由于重大的政治任务的紧迫驱使,在形式上大多小型化、轻型化、通俗化,如街头剧、活报剧等。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全民动员抗日的气氛浓厚、对抗战前途的估计过于简单,使得这一时期的儿童剧作也往往充斥着一种天真的乐观。突出的毛病是政治化、概念化、标语化、公式化,无论是儿童性还是在戏剧性方面,都没有给以特别的关注。但在人物设置上,人物台词富有个性化,还注意了儿童的好玩、好斗性,间用插科打诨式的对话,造成一种生动活泼的戏剧效果,使得原本对儿童而言过于庄重严肃的主题表达,显得更有人情味、儿童气。到了20世纪40年代,宣传抗战和解放斗争、表现儿童苦难依然是儿童剧的主要题材,在儿童剧的创作上,也主要继承30年代的现实主义,即以“最积极的、最现实的、最有教育意味的、最能引起儿童关心和儿童兴趣的”为题材。大胆揭露现实、逼真地反映现实的大型六幕抗战剧《乐园进行曲》被认为是“破天荒的创举”“为中国话剧运动史上所罕见”。而现实主义手法运用得最好的当推《小主人》,它以鲜明的时代性、现实性、儿童性及催人泪下的悲剧力量和高超的艺术表现,代表了这一时期现实主义儿童剧的最高成就,“是继黎锦晖的《葡萄仙子》之后,中国儿童戏剧发展进程中又一里程碑式的作品”。

三、表现儿童学校或家庭生活的题材

从1982年的全国儿童剧观摩演出来看,这也是新中国成立33年来对儿童戏剧工作的首次盛大检阅。参加南、北片演出的34个剧目是从1981年儿童戏剧创作座谈会以来,全国创作的两三百个剧目中推选出来的。参加观摩演出的儿童剧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除了话剧、歌舞剧、舞剧之外,难能可贵的是还有用戏曲形式演出的儿童剧。广大戏剧工作者满腔热忱地努力用共产主义思想教育少年儿童,成功地塑造了一些少年英雄和鲜明生动的舞台形象,涌现出一批优秀儿童剧目。就这次参加观摩演出的剧目来看,除了表现孩子们的学校或家庭生活的题材之外,还有一些剧目成功地把少年儿童放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中加以表现。吉林省京剧团的《金童》,表现了少先队员自觉参与经济领域里打击投机倒把活动的斗争;江西上饶地区歌舞话剧团的《护照的秘密》,表现孩子们牢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正确对待当前部分人竞相出国的社会现象;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话剧团的《小雪和她的伙伴》,表现了少先队员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社会活动;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少先队员的秘密》,表现了少年们积极参加抗洪斗争,等等。这些剧目扩展了新的题材,表现了新的生活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除了这种表现现代生活场景的儿童剧以外,以新时代的认识水平与思想高度去表现旧时代的生活故事或革命斗争的英勇事迹,赋予古老的民间传说或童话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假定的或象征性的舞台形象,也是本次观摩演出的剧目的一类题材选择。辽宁儿童剧院演出的《人参娃娃》便取材于民间传说,作者用童话世界的生活图景、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为当代青少年播下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种子。其实,关于儿童剧的素材,更重要的是创作者必须深入到当代儿童的心灵世界中去,了解当代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延安歌舞剧团创作演出的歌舞剧《延安儿童团》,从题材内容到音乐歌舞都很有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延安戏剧工作者推动革命传统代代相传,积极取材于当地革命历史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四、题材范围的开拓翻新

在长沙举办的“2000年全国优秀儿童剧展演”,显示了当前我国儿童剧题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儿童戏剧家以充沛的激情、浓烈的探索精神,在反映现实生活、表现历史人物的童年或少年时代,以及童话样式等诸多领域,努力创造出从内容到形式都尽可能完美的作品来,从而使我国儿童戏剧的质量在总体上提高了一个层面。倘使我们从题材的角度对参加展演的剧目加以考察,就会发现,不少剧目显示出了引人注目的特点。首先,若干作品以独特的视角来重新处理题材,赋予作品以新的立意,从而使戏剧的内涵更为深邃。如武汉儿艺创作演出的《春雨沙沙》写的是在我国贫困地区办学的生活况境,从题材来看似乎并不新鲜,但是作品通过对王老师等艺术形象的刻画,着力表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觉醒,我们在舞台上看到的是这样一群成人和孩子:他们主要不是依靠旁人,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抗争,来实现自身人格的完善。这些人物的思想和行为,对于观众在情感上有一种强烈的冲击。这出戏中的王老师,是一个富有个性的教师形象。他是一个自己没有念过书、一边查字典一边教学生的教师。该剧对王老师的塑造,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人的那种深切的人文关怀。《春雨沙沙》并没有在落后地区的物质贫困上多加渲染,而是对人在此种环境下的醒悟、奋斗、抗争作了动人的描绘,从而为作品注入了清新、昂扬的基调,使观众的情绪为之振奋。还有一些作品,单从题材来看比较古老,比如“寻母”,新戏、老戏已经写了不知多少回了。然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创作演出的《月光摇篮曲》,由于编导的努力探索、寻求以多种方式(包括戏剧结构与舞台呈现)表现生活的可能性,从而把“寻母”这个古老的题材表现得令人耳目一新。作为一出表现儿子寻找母亲的作品,作者没有沿袭以往类似作品的套路,在“寻母”的艰辛、曲折、辛酸、苦痛上下功夫,而是把人物置身于广阔的空间,着重表现传统同现代文明的冲突与和解,进而引起观众对历史与现实、野蛮与文明、城市与乡村、苛求与宽容、美妙与丑陋等冲突的关注,引导人们环绕人生这个大题目,进行思考。

儿童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所以,不应该把儿童剧的范围限制得太窄,儿童剧的题材有理由并且可以多样化。凡是写儿童少年生活的戏,都应当算作是儿童剧,如儿童教育问题剧、现代青春剧、学校剧、课本剧,童话、神话、科幻儿童剧等。其实,只要是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儿童的思想、行为、爱好、追求,在不同的年龄层次上稍加区分,然后语言上能做到准确、生动,符合儿童的思维逻辑;在行为上做到富有情趣,能够把握住儿童的心理特征,那么无论你涉及什么题材,从什么角度切入,构置什么事件,都可以成为一部不错的儿童剧作品。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儿童戏剧题材的选择也愈益扩展。计算机、网络、信息、基因工程,以上述新事物作为背景的儿童剧,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进入新世纪的儿童和青少年,他们的思想、意识,有着众多与先前人们不尽相同的特点。如何表现他们这种新的思想风貌,创作一些新的题材,创作出表现新时代、新人物的绝好载体,这就需要儿童戏剧家对儿童剧的题材问题做进一步探索与努力。

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由于市场原因,儿童剧的服务对象大多局限在小学,而随着儿童剧的不断发展,通过儿童剧来达到教化目的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寓教于乐”,但实际上仍显得更偏重于“高台教化”,单从这一角度来看,也会造成儿童剧题材的狭窄,内容也显得比较单一,儿童形象普遍概念化、模式化。例如表现战争年代或先进人物的孩子形象时,大多是“样板戏”的表演模式,似乎这些孩子从来就没遇到害怕和困难,开口闭口都是一些政治化的语言,行动大多也是英雄式的,毫不考虑这是否符合戏剧艺术的创作规律,就连孩子们看到这种演出也会哄堂大笑,更别说其他观众了。

五、以独特的视角处理题材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观念的转变,当代儿童智商高、成熟早、知识面广,心理和生理素质等各方面都优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儿童。当代儿童在极具依赖性的同时,又具有极强的独立性,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力(虽然不一定正确)、有爱憎、有个性,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和毛病。他们在社会、家庭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是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儿童所无法比拟的。而我们对儿童的认识,还停留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准上,儿童是祖国的花朵,这就把儿童完全放在一种被动的地位,被爱护、被关怀、被温暖、被教育,剥夺或不承认当代儿童的独立性和他们对社会、家庭、学校的能动性,这忽视了儿童也具有独立的人格和个性。

有鉴于此,在儿童剧的题材设计上,我们应该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比如在儿童形象的塑造上,到底是钟情于那种宝宝乖乖的规范型形象,还是塑造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甚至带有一些缺点的儿童形象?这都是现在的儿童剧作者所要面临的一个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儿童形象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更多地从积极的一面认识当今的儿童,儿童剧作家需要深入到儿童中去,观察和研究新时代儿童的性格特点和生活习惯,反映现当代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以求能创造出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儿童形象,使每位小观众可以在剧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色特点。儿童剧中的儿童形象,可以由先前的被动型转向现在的主动型,由“橡皮泥”型转向“参与型”,由只有共性而缺乏个性转向既具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形象,从而引导和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开启他们的悟性。这样也就更能引起小观众的共鸣,从而真正地实现儿童剧“寓教于乐”,并能丰富和充实儿童剧的题材。

儿童剧的题材要拓宽,塑造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型儿童形象,都是大家普遍认同的,但实践中往往是束手束脚,不敢涉及儿童生活的某些敏感面,如青少年吸毒,精神变态,因心理压力过重等原因而残杀家长,拐骗儿童,少女卖淫,早恋问题,教改问题等,这样一些社会现象,是否可以被列入儿童戏剧的题材。对此类一向被视为儿童戏剧禁区的题材,来做一番认真的研究与审视是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的。然而,有一部分人,却像老母鸡护小鸡一样,对其反应过于强烈,硬把现实生活的一些客观存在划作禁区,甚至就连学生身边难免发生的事(比如中学生的早恋现象),也持可以存在但不能写的态度。这样一来,儿童剧的题材必然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虽然,对于这一类题材,我们要绝对采取谨慎的态度,不能轻易处置,但是,对此加以分析、研究,总还是必要的。实践表明,一些艺术创作人员,已经开始在这方面做了探索与实践。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创作的描写青少年吸毒的作品《校园警钟》,整台戏至少从倾向上来说还是好的,在儿童戏剧作品的题材已显示出多样性的同时,研究一下目前尚处于缺席地位的题材,也许不是没有益处的。儿童剧本主题应是广泛的,不仅可以来自原有文化传统,如童话、传说、神话等;更可以来自当下生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人与伙伴的关系及人与自我的关系。不同的主题引导不同的学习或创作内容。

第三节 儿童戏剧与儿童心理发展

戏剧可以使人发挥创造性,并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独特性。对于熟悉角色的扮演有助于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而对不同角色表演的观察,则为新的可能、新的理解的产生创造了条件。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人们会从新的角度认识这个世界,体验他人和自身的感受。富有创意的探索将促成新的认知,为新的可能和变化打开通道。

儿童剧活动则有其年龄适应性问题,虽然儿童剧适合于从幼儿到中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但儿童在各年龄阶段发展上所需的关键经验和心理工具是不同的,儿童剧所带来的教育价值也会完全不同。儿童剧首先是对人性美好的表达,追求真、善、美等基本人生哲理的审美传达;其次是反映与现代少年儿童息息相关的现实问题,符合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儿童剧一方面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成熟;另一方面也受制于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

一、儿童剧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和成熟

儿童有不同的年龄层次,通常的划分有幼儿、儿童、少年,也可按学龄来划分为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对中学生而言,他们的语言系统已经相对成熟,已积累相当的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特别是他们已进入了皮亚杰所称的“具体运算阶段”甚至“形式运算阶段”,儿童剧在数学及科学经验发展上的作用几乎没有,而在艺术素养的培养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凸显。对小学生来说,其发展主要依赖课程实现,而课程是以学科形式呈现的,重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提供给他们的儿童剧则更多的是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其多方面的体验,而非心智发展所必需的支撑。

按照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我们所说的幼儿处于皮亚杰所说的“前运算阶段”,尚未进入学校生活,其关键的心智发展,在于表征思维、自我调节和计划。表征是指已形成的心像(mental image)让幼儿能够参与并记住当时并不存在的事物、人物及事件,儿童可以借助心理表征反思他们的动作和知觉,并且形成事物之间的符号关系。表征的发生在于:①儿童已不停留在单纯依靠实际动作,而是出现了内化的形象;②在儿童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从运用指示物转变为运用信号物。通过儿童剧活动,孩子可以运用语言、图像、动作、道具及其他表征与符号工具来表现自己的观念与抽象事物。所以,这个时候的幼儿园的儿童剧活动,不是将戏剧元素与教学内容结合,将戏剧作为辅助手段;而是让儿童全部浸润在戏剧活动中,儿童剧是各种学习活动和游戏活动的整合,是一个推进幼儿整体发展的活动平台。

戏剧与其他艺术最大的不同之处便在于扮演,通过演员的扮演,剧本中的角色才得以伸张,如果抛弃了演员的“扮演”,那么所演出的便不再是戏剧。这与幼儿的象征性游戏或装扮游戏比较契合,而作为象征性游戏的装扮游戏是儿童早期表征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

皮亚杰认为,通过装扮游戏,幼儿学会并加强了新获得的表征图式。儿童在装扮游戏中有三个重要进步:第一,随着时间的发展,游戏和与之相关的真实生活情景逐渐分离,渐渐地在没有真实世界的支持下,也能够灵活地想象生活和事件;第二,游戏的自我中心倾向减弱;第三,渐渐地,游戏中包含了更复杂的图式组合,这种复杂角色扮演游戏的出现标志着儿童表征的一大进步。儿童不仅表征他们的世界,也意识到装扮游戏是一种表征性活动。维果茨基把装扮游戏看成是促进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的理想社会环境。儿童创造了想象的情境后,他们学会用内部思想和社会规则来行动,而不是即刻的冲动。例如,一个装扮要去睡觉的幼儿会遵循就寝时间的行为规则;而一个想象自己是母亲,手中洋娃娃是一个孩子的女孩,则会按照行为规则行事。在维果茨基看来,装扮游戏促进了认知建构与观点的表达。

按照儿童心理学理论,装扮游戏为幼儿思考心理提供了丰富的环境。儿童在扮演角色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创造出他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不真实的情境,然后给出其含意,这些经验会增加儿童对信念影响行为的认识。但是,尽管装扮游戏与儿童剧一样,具有某种虚拟性或表征性,可是,装扮游戏终究不是儿童剧,尚不具备儿童剧的一些特点,比如说,它没有剧本或完整的故事,没有剧场或舞台情境,甚至都没有观众。如果将这种区别加以延伸,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剧只是将装扮游戏的表征思维,扩展为推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情感、审美、身体动作等多方面发展的更为系统的发展平台。

英国幼儿游戏与戏剧理论家彼得·史莱德用戏剧学的眼光对游戏和戏剧进行深入对比后得出结论:游戏仅仅是自发的活动,幼儿沉浸到游戏的快乐里,根本没有考虑到观众的眼睛,而儿童戏剧是一种教育活动,尤其是其中的“表演”和观众联系在一起,幼儿要考虑怎样表演才能得到观众的好评。他认为有无观众意识是游戏和戏剧的区别之一,而这种观众意识却是需要幼儿的反思和自我调节的。萨兰·斯米兰斯基把社会性戏剧游戏划分为四个阶段,而第三个阶段,就是戏剧游戏,指学步婴幼儿到小学幼儿这一阶段。这个时候,他们需要想象和装扮,类比前面的几个阶段,这象征着更高水平的游戏行为。例如,两个或更多幼儿扮演着相互联系的角色,并相互交往互动。

从儿童剧的活动形式来看,它完全包容了象征性游戏,同时增加了三个要求:第一个,规则性。戏剧活动是遵循某些特定的规则而展开的,前后关系与角色扮演都有具体要求。第二个,结构性。任何一个剧本都有完整的故事或情境,是时间、空间与主题三大维度之间的互动与交互影响。第三个,建构性。儿童剧本身是创作与创新的结合,从剧本的再创造开始,到最后表演和评价,每一环节,儿童与儿童之间、儿童与教师之间、儿童与角色之间都在不断诠释、理解和创造,从而将一个主题演绎为一种人生体验,使孩子获得不同的关键经验。因而,儿童剧是从象征性游戏开始,穿透了儿童后继发展的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从而使后继发展面临的问题获得提前理解与解决。

二、儿童剧为儿童提供“第二人生”的实验场

戏剧总是人生的折射,戏剧可以演绎人生的所有经验,对照儿童剧发展的关键经验,儿童剧几乎在所有方面都能提供特定的发展机会。多维度的儿童剧设计可以帮助幼儿在剧场工作、主题探讨、任务分配和角色扮演等环节中实现以下认知学习:①发展推理技巧。例如,配对中配对相同的东西。②通过儿童剧道具的分配和组合,知觉共同关系。例如,找出一对一的对应关系。③从儿童剧故事的发生发展中,了解因果关系。例如,可以从结果来推测可能原因。④从儿童剧活动的时间安排中体会序列。例如,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剧本的情节,幼儿在教师的帮助下,以图表或符号的方式了解情节。⑤儿童剧剧场工作中使儿童形成量的概念。⑥从儿童剧剧场环境中体验图形空间。例如,认识基本形状、知道形状和大小等。儿童剧实实在在地推动着幼儿的智力发展。

儿童剧是在场景中展开的,是充分利用情境和环境实施教育的平台。如果从幼儿成长的环境来看,它至少包括三个微观系统:幼儿园、家庭和同伴群体。儿童在幼儿园环境中的发展,依赖于他对现实的解释而非现实客观性本身,那么儿童剧所营造的情境或进行的情境教学,本身就是解读现实的一种方式,这种形式比之现实环境更能改变儿童的心智状态。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促进发展的两大过程:一是儿童与人们的交往;二是儿童参与的活动。儿童剧既可以在常规的语言、社会性情感、身体健康、审美与文化等方面促进儿童的发展,也可以在认知发展上推进儿童的协调成长,它是一个幼儿心智发展的整合性平台。可以依托儿童剧发展的关键领域,认知方面,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情意及社会性发展方面,自我管理及表达感情能力,社交能力等;审美及文化方面,认识和欣赏的能力等。

“儿童的眼光”和“成人的眼光”有很多差异。儿童对生活的观察、感知绝不可能像成人那样细致、深入和理性,而是呈现“极端”的感性。比如,一个成人在画一幅人像时,会注意到服装式样、人体比例,力求细致描绘人的神态,甚至努力去表现光影的变化和皮肤质感等。儿童却完全不同,他们往往只画一个圆圈代表人头,以各种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代表人体、衣服和四肢。他们画的人脸,也许有两个大眼睛而没有嘴巴,或在面颊上涂上红色。儿童画的色彩特别明快、鲜艳,几乎没有中间色和过渡色。少年儿童不会像成人那样去分析事物,而只是直观地抓住眼前事物的最主要特征。成人虽对生活进行概括和提炼,但那总会带着理性的色彩、表达又往往是合乎常情。儿童的这种充满感性的概括,往往呈现极端的倾向,正是由儿童那个特定年龄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在研究“儿童的眼光”时,除了了解他们的观察、思考外,还需研究他们的想象。儿童的想象则更多的是海阔天空、随心所欲、变化多端,几乎是无目的、无依据、无秩序的。儿童的想象,尤其是幻想往往比成人更丰富、更大胆,也常常更有趣。这种“无意想象”“无意幻想”反映在戏剧创作上,就表现为儿童剧的一种“反惯常”的幻想。

当今美国最成功的儿童文学家之一苏斯就说:“为孩子们写作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得提炼又提炼,提炼到最本质的东西。成人书里的一章,到了孩子读物中只能是一段。”例如,儿童剧《魔鬼面壳》表达的是对生活和人的某种异化现象进行思考,这种思考超越了历史、地域和种族的局限,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这个主题如用成人的思维来表达,完全可以铺陈成一部错综复杂、情节浩繁的大戏;然而当它被处理成儿童剧时,作者只写了一只猴子戴起和摘下魔鬼面壳前后截然不同的命运。《文那,从树上下来吧!》表现人与命运的抗争,讴歌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但在故事中仅以一只青蛙与它的天敌和朋友的纠葛中展开。儿童剧《滑稽鬼》要传达的是感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悲愤地寻找美与丑的分界,但故事却只写了盲姑娘与鬼相爱的一段经历。这些优秀的儿童剧都把广阔纷繁的内容浓缩到一个极为简约、纯净的情景里,既能深入,也可浅出,让小观众既能顺畅接受,也可随心领悟。事实上,有不少优秀儿童剧与成人文艺巨著一样,写了类似的主题,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考虑儿童的独特心理接受能力,就是这些优秀儿童剧的成功秘诀。

三、儿童剧受制于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不同特点

儿童与成人的思考方式有着明显差异。儿童的思考带有极大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基本上是凭借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想进行思考的;儿童思考的素材大部分只是形象。这两种思考方式的差异反映到戏剧创作中,在人物塑造、情节开展等方面自然形成儿童剧与成人剧之间思维方式的差异。如果说成人戏剧创作中,作家总是力图沿着一定的轨迹对人物及其关系进行纵深开掘,思维方式也更多地带上分析推理色彩的话,那么儿童剧就更多大胆联想、想象,在形象和细节方面作大量延伸、组合、模拟,更富于感性色彩来塑造人物。这是一种横向的、漫延式的形象思维,这又是儿童剧创作中的一个特点。例如,《巴塞罗缪·卡宾斯的五百顶帽子》,从一顶帽子突然摘不下来开始,引出了接连不断的力气场面;《文那,从树上下来吧!》,从一只青蛙异想天开要上树开始,演化出各种各样的生死搏斗……这些都是何等开阔、何等奇妙的联想和想象。在儿童剧中,这种塑造、刻画、开掘的方法,已明显地抛离了成人戏剧的理性思维模式,而是模仿了儿童的直观形象思维方式。在这种横向的、漫延式的形象思维中,理性的逻辑演绎被隐蔽和淡化了,在千姿百态的形象相互延伸、组合、模拟的过程中,小观众用相通的模式达到深化认识的目的。

由于心理发展的不足和种种局限,儿童对生活的观察是贫乏的,思考是简单的。儿童剧由此会呈现出一种内涵丰富而外表却十分浅显的奇妙现象,这是一种艺术的单纯,而绝非贫乏、粗糙和简陋。这是儿童剧所盛贮的饱满、浓缩的艺术容量与小观众可以直接感应、接收的有机统一,也是儿童剧内涵隽永鲜活与外表剔透玲珑、清澈见底的有机统一。

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依靠直觉,比如,孩子们在接触一本新书时,如果他第一眼看到的是绚丽多彩、别致新奇的封面画,他就会有兴趣去翻阅书的内容;反之,一本很漂亮的书用灰蒙蒙的纸把它包上,即使是本好书,小孩也不太会去翻阅。而一部儿童剧能吸引小观众的,自然首先是它的剧名。比如介绍《十二个月》的时候,小朋友一听就觉得新奇:“十二个月嘛,就是一年,为什么不叫‘一年’,而要叫‘十二个月’?”他们对剧名产生了兴趣,就会进一步去了解剧情。再比如准备看《小侦察》时,用不着我多作介绍,小朋友一听剧名就能明白这部戏大概内容是什么,个个喜形于色,而类似《小雪和她的伙伴》《月儿皎皎》这些剧名,对小孩来说比较平淡、无新奇感又一下子不好理解,孩子们的兴趣就不会大。这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就是,儿童剧创作时,考虑到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剧名的设计应该多斟酌一番。

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是富于幻想,追求奇异,勇于探险,还见义勇为。儿童剧《十二个月》运用了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二妞和“十二个月”善良、美丽的形象和心灵,鞭挞了后母自私、贪婪、凶狠的丑恶灵魂,紧紧扣住小观众的心,他们也跟着展开幻想的翅膀,飞向憧憬中美妙的神话世界。而当二妞被后母逼着为小皇后去采那只有在春天才开放的花朵,以换取金子时,“四月”挺身而出帮助二妞,给了她一个小时的春天,让二妞采到了花朵。这种大胆的夸张,会在儿童幼小的心田上种下发明创造的种子。小朋友们在紧张、愉快、神奇的场面里,心灵受到美的陶冶和启迪:应该做一个勤劳、正直、善良的人。《小侦察》剧,设置一个情境,研究所的金零件被窃,苏亮亮和小琪、小伟得知后,决心不顾一切抓住小偷,在台上喊出“我们也要抓小偷”。这一见义勇为的举动顿时感染了台下的小观众,他们也兴奋得有点坐不住了,似乎也跃跃欲试,纷纷说着:“对!抓小偷!”所以,优秀的儿童剧可以在情节设置上,更多地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能达到移情的效果,从而熏陶感染台下的小观众,也有利于儿童剧主题的传达和宣扬。

还有一个特点是,孩子们都会有自己的偶像。所以,儿童剧应该塑造出受孩子们崇敬、喜爱、同情、有血有肉和充满情趣的形象。比如,孩子们看了《小侦察》,就特别佩服亮亮的机智、勇敢,亮亮就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好学生、小雷锋。亮亮的天真活泼、聪明机智、勇于探险,正是当代少年儿童的写照。然而,有一些儿童剧中的主人公却不能博得小观众的心,比如《月儿皎皎》中的主人公三儿是个苦孩子,他勤劳、善良、爱学习,但小朋友并不十分喜欢三儿,他们说三儿像个小大人,说话总是那么有道理。就是因为这种没有缺点的好孩子,生活中并不真实,孩子或多或少总有一些小缺点小毛病的,剧中人物刻画得那么完美无缺,已然失真,自然无法博得小观众的喜爱和崇拜。剧中的人物应该有个性,这样孩子们才会喜欢他们。比如《月儿皎皎》中的有钱人家的孩子万福,虽不是主角,但孩子们对他的印象比较深,也可以说比三儿深。万福他贪吃贪玩,不爱学习、爱撒娇,有时要恶作剧,闹出了许多笑话,也吃了不少亏,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开始改正了。这是一个有个性的孩子,小观众也比较喜欢他。

儿童由于其年龄较小,有着那个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造成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是不同于成人的,我们的儿童剧创作是要服务于儿童的,那么就希望我们的儿童文艺工作者,能多编演一些符合儿童心理、充满儿童情趣的电影、戏剧,塑造出更多的受儿童敬佩、喜爱的形象,来丰富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鼓励他们天天向上,并陶冶美的情操。

第四节 儿童戏剧的艺术特征与功能

一、儿童剧的艺术特征

当讲起“儿童剧”这个名词的时候,是否曾经意识到,它究竟是指儿童题材的话剧,或是儿童题材的京剧、越剧、花鼓戏、梆子等;还是它就是指儿童剧——一门独立的艺术,意识到它是一个新的艺术品种?正确的答案无疑应该是后者。那么,儿童剧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特征又是什么呢?讨论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进而就可以研究儿童剧的创作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儿童剧的导演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儿童剧的演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儿童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这些都是很有学问的问题,弄清这些问题对创作儿童剧、建设儿童剧工作者的队伍,都是十分重要的。

初涉儿童剧创作和演出的人们,往往容易对儿童剧有一些误解,以为只要找一个好孩子的故事,简单加以编排,面向小观众讲讲做人的道理,就是儿童剧;或是认为,儿童剧不过是哄孩子们玩的儿戏,只要小观众看着高兴就行。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儿童剧首先就应当是一个讲究立意、结构和塑造出鲜明个性人物的剧,同时又必须是让小观众爱看和成人观众耐看的剧。所以从事儿童剧创作,必须在遵循戏剧创作普遍规律的同时特别注意发挥儿童剧的艺术特点。前苏联著名导演阿·波波夫说过“戏剧一向被视为一种既浅显得出奇,又含有深刻的哲理,有助于领悟人生的艺术”,这话自然不是专指儿童剧而言,但用它来概括儿童剧的艺术特点却十分合适。

不论何种剧种都会有自己的观众,也都会迎合观众审美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剧种的特征决定了观众,观众也决定了剧种的特征。儿童剧也是这样,儿童剧遵循一般戏剧的艺术规律,但又具有自己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来自儿童观众的年龄特征以及由此产生的特殊审美需求。总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纯性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把思想化作形象来表达的,这个过程在成人戏剧里,总是力求复杂、深刻;而在儿童剧里,恰恰不能过于追求这样的艺术效果。同样一个善与恶的主题,在成人戏剧里可以演化出许多深刻、复杂的形象,如,哈姆雷特、奥赛罗、埃古、基度山伯爵、窦娥、王魁、穆桂英等,而到了儿童剧里,就成了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继母、灰姑娘、孙悟空、玉皇大帝、哪吒等。善与恶的斗争在成人戏剧里可以铺排出错综复杂、惊心动魄的情节,而儿童剧《马兰花》却是这样来表达的:花神马郎与人间勤劳善良的姑娘小兰相爱,但是小兰的姐姐——又懒又贪的大兰,受了一只凶恶的老猫的挑唆,下毒手害死了小兰,企图冒名顶替与马郎一起生活。在马兰花和众多小动物的帮助下,善良终于战胜了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日本儿童剧《文那,从树上下来吧!》写了人生道路的艰难曲折,在热情歌颂奋发向上、顽强攀登精神的同时,还展现出了进取的艰苦、挫折和磨难。这些如果改编为成人戏剧,不知会写成多么曲折和复杂。但是,作者只是写了一只青蛙不愿囿于周围的小天地,下决心要爬到大树顶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在这过程中,受到来自许多小动物和人类的各种同情、帮助或打击,写得十分动情,而又适合儿童的理解。这些都是对剧情的高超的单纯化的处理结果。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儿童剧里这些成功的艺术形象,同样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也同样耐人寻味。儿童剧绝不是简单的“直、露、粗”,它也有“曲、含、细”,儿童剧要求的单纯只是相对成人戏剧而言不需过于复杂,而绝不是单薄和简陋。

儿童剧“单纯性”的特征,完全是由它的“特殊”观众所决定的。青少年,特别是少年儿童,他们在生理上尚处于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为主的阶段;在心理上,还未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并且几乎没有社会生活经验,因而无法进行概念的推理、演绎(年龄稍大的青少年,则无法进行复杂的推理、演绎)。所以成人戏剧中那些复杂的人物个性、纷繁的人物关系、隐晦的象征比喻,乃至深奥的哲理,他们是无法理解的。那么儿童剧该如何向他们传达出剧中的主题呢?成功的儿童剧作品总是把重要的思想含义(甚至不乏深刻的见解)“深入而浅出”地表达出来,“浅出”就是要“单纯”,它们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具体、鲜明而单纯的。

2.动作性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戏剧必须“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戏剧艺术的直观性,要求文学剧本必须具有强烈的动作性。作为儿童剧,其动作性要比成人戏剧更加强烈。儿童戏剧最忌大段大段的叙事型或抒情性的独白、独唱,以及大篇幅纯理念的论证型对话。正如鲁迅先生在小说《社戏》中所描写的,小伙伴去看戏,最怕老旦在台上坐下来慢慢地唱,要等她唱完了,才抬头继续往下看。儿童的性格和天性是活泼好动、天真淘气的,这就要求儿童戏剧特别注重动作性,包括每个人舞台行为的动作性和整个戏剧事件的动作性,以使儿童戏剧的节奏更明快、更活跃,戏剧效果更强烈、更鲜亮。

儿童戏剧中人物的动作是塑造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儿童们从人物形象的行动中,分清好坏,辨明是非,受到感染和教育。这样,儿童戏剧就要为剧中人物形象设计一系列鲜明、深刻、强烈的戏剧动作,以此来吸引儿童。奇特的动作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增强趣味感,还能帮助儿童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奇特的动作可以使故事情节一环扣一环,可以在矛盾冲突发展的过程中,依靠各种人物的奇特动作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所谓奇特,就是用夸张的手法把生活中各种人物的动作异样化,或者叫做“变态”。尤其重要的是奇特必须来源于儿童的生活实践,不能任意夸张吹牛以致离奇古怪、荒谬荒唐,以免把儿童观察、理解引向歧途。设计奇特动作的目的,只能是增强儿童的观赏兴趣,协助儿童理解剧中人物的特点。儿童爱看《“妙乎”回春》,大部分原因是因为剧中人小猫“妙乎”,“翻过身蒙头大睡”“边吃东西边翻书”“就在书上睡”,误诊小兔红眼睛为出血病,叫它上红药水;误诊小牛反刍为胃癌,要磨大菜刀做手术;误诊鹅冠为脑癌,也要开刀……最后小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将小猫诊为“未老先衰病”,小鹅、小兔、小牛拿绳将小猫的胡子拔掉……这些动作都非常奇特而强烈,每个动作都做到了极度的夸张,趣味性很浓。因而,儿童便被它们奇特而强烈的动作吸引住了,在一片笑声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3.故事性

故事对成人戏剧来说,也许并不那么要紧,许多散文诗式的、糖葫芦式的成人剧,已经受到观众的赞许。可是,儿童看戏则不然,他们总是从有趣的故事出发,首先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吸引了他们,然后才在欣赏这有趣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地去认识一个一个的人物。如果一出戏的故事性不强,哪怕是语言再优美、意境再有诗意,儿童也不会像成年人那样耐着性子看下去。因此,故事性对于儿童戏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里所说的故事性,主要是指剧本里核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这个核心事件,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物。比如孙毅的儿童剧《一只小黑猫》里的“鱼”,不仅是道具,而且是联系全剧情节发展、人物性格、主题表现的纽带和核心。沿着这条纽带,围绕着这个核心去写,就容易写得集中、紧凑。

儿童戏剧要用核心事件去统帅戏剧冲突,中心事件应力求单纯。一个好的核心事件,应该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能影响人物命运的举足轻重的事物。熊塞声的童话剧《骄傲的小燕子》中的戏剧人物小燕子骄傲自夸,青蛙谦虚宽厚,迥然不同的两种性格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冲突,青蛙要找小燕子做朋友,小燕子嫌它丑没本领,不肯跟它做朋友,青蛙以捉虫的实际本领感动了小燕子。白鸽从中调停,终于和好,完成歌颂友谊的主题。这个核心事件非常单纯,儿童一下子就掌握住了。

儿童戏剧的故事性要高度集中,它应该是选择一个浪峰,去表现万里长河;通过一个典型侧面,去揭示生活的本质。矛盾揭示和激化要快,不要拖沓。《骄傲的小燕子》一开始就揭示矛盾。小燕子骄傲自夸,美貌能干,青蛙却要找小燕子做朋友。小燕子嘲笑青蛙,不同意交朋友,矛盾一揭开,就迅速激化,他们吵嘴了;飞来了白鸽,小燕子要白鸽评理,对白鸽姐姐公正评理却又不听,于是引来了比捉虫本领一事,推动了全剧冲突向前发展,最后在事实面前,在白鸽的劝导下,小燕子认识了自己骄傲的缺点,认识到友谊的重要,好朋友要一条心。这说明所选用的核心事件本身,应该具备扩充发展的余地。核心事件一件高过一件地发展,必须符合事物本身发展逻辑性,其发展的根据是人物的性格。情节是人物性格的成长史,离开人物性格胡编乱造的核心事件,只能使儿童剧创作走向歧路,儿童观众也是不会买账的。

4.趣味性

有趣对于儿童剧来说,简直太重要了,成功的儿童剧无一不是在这方面刻意追求的。比如,瑞典儿童剧《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托尔边·埃格纳编剧)把三个强盗写成既懒得做饭又不愿洗澡、理发、换衣服,活像三个又懒又脏的大孩子,他们半夜趁人睡着之际,悄悄抬了一个胖大婶来,想让她替他们料理家务,不料胖大婶凶悍得很,既给他们做了饭,又勒令他们经常理发洗澡换衣服,结果三个强盗烦得直想求她赶快离开,全剧趣味盎然。

为什么儿童剧要特别注意趣味性?显而易见,这是由少年儿童和青少年的另一心理特征决定的:他们的心理发育过程尚未完成,他们不是根据需要来分配注意,而是根据兴趣来分配注意的,因而表现为富于兴趣、好奇和自制力较差。很重要的内容,他们可能完全不感兴趣,而只有在他们感兴趣的前提下,才可能令重要的思想内容让他们接受下来。如果说儿童剧强调单纯性正是根据少年儿童心理的思维规律,使小观众能更好地接受,深化戏的内容;那么强调趣味性,则是根据注意规律,使之能保持情绪高涨、始终如一地看戏。

儿童剧应有儿童情趣是毋庸置疑的。但儿童情趣不是外加的,也不仅仅是写作技巧的问题。作品中的儿童情趣,应该是与剧作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紧密地熔铸在一起的。比如儿童剧《“妙乎”回春》中“妙乎”不爱学习,不懂装懂,把小白兔的红眼睛误诊为得了红眼病,要给它喝红药水;听小牛说要把自己胃里的东西回上来嚼一嚼误诊为得了胃癌,磨起菜刀要给它做手术;见到鹅更是大嚷它脑子里的瘤都长到外面来了,非开刀不可!这一情节设置就比较有儿童情趣,它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小猫“妙乎”不懂装懂、胡说八道、信口吹嘘的特点就更为明显地显现出来。表明“不爱学习、不懂装懂”在主人公生活中占有什么位置:它并非无足轻重,而是一个严肃的思想问题。而这些人物语言、动作本身又具有个性,它只能是主人公性格的必然,又反转进一步刻画了主人公是一个让儿童观众们嘲笑的人。此处,儿童情趣和思想内涵交融为一体了。

儿童情趣不仅充溢在某些戏的情节之中,还可利用道具、场景设计来体现。剧本与小说、散文以及诗歌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为舞台演出而写的,舞台设计也因此成为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妙乎”回春》中,开幕时的场景是芭蕉叶盖的房子、灯笼辣椒形的椅子、豆荚形的长凳、苹果和香蕉拼成的电话,迅速把小观众带到趣味盎然的童话世界。

5.幻想性

由于少年儿童生活经验实在太少,所以他们除了特别好奇好问,还特别富于幻想性。有时,他们会在自己的想象中满足各种体验。有的小孩子甚至非常真诚地“撒谎”,对别人描述自己经历了怎样新奇的一件事情,其实他只不过是把想象当做现实,而且确实十分喜爱这段想象出来的“现实”。童话、神话、科学幻想题材类的故事最受孩子们的喜爱,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而正是因为小观众的这一心理特征,幻想性便成为儿童剧的另一特点。

成功的儿童剧总是为小观众发挥想象提供广阔的天地。《马兰花》诗情画意的处理、《文那,从树上下来吧!》虚实结合的手法、《大森林里的小故事》组合玩具式的布景、《木偶奇遇记》里匹诺曹传奇般的遭遇、《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夸张而幽默的人物……都使戏剧带上了一层幻想的色彩,使小观众的想象得以自由驰骋并得到满足。日本儿童剧《绿色精灵之歌》(若林一郎改编)写的是一个画家和他的女儿为制止毁灭森林而同资本家展开斗争的故事,表达了保护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的主题。这完全是现代生活中的现实题材,完全可以写成一个有声有色的成人剧,但它却是一个出色的儿童剧。作者巧妙地在故事里引进了森林精灵一家,顿时戏的面貌就大不一样了,戏剧空间马上变得开阔起来:它把观众时而带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生活中,时而又引到扑朔迷离的童话世界里,这是多么神奇的幻想意境,造成了多么迷人的艺术效果。假设以上列举的这些戏,都把其幻想性的成分去掉,取而代之以非常写实的方式展开戏剧矛盾,一点幻想性也没有,那在小观众看来,将会是多么枯燥乏味,他们又怎么能接受戏的思想内容呢?估计,这样的话,也不能称之为儿童剧了,因为都无法取悦于它的观众。所以,幻想性,也是儿童剧的一大艺术特色。

6.综合性

儿童剧由于观众对象的特殊性,加之儿童剧客观存在着单纯性、动作性、故事性、趣味性和幻想性等特征,其综合性的艺术特点往往比戏剧的其他样式更为强烈。在通常情况下,儿童剧中音乐和舞蹈的成分比较多,有时还包括杂技、魔术等一般戏剧样式中很少采用的艺术部分,因此必然决定了儿童剧要采取比成人戏剧更加广泛综合的表现手段。将丰富的艺术手段运用于儿童剧,增加儿童的兴趣,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例如,《马兰花》在话剧表演的基础上,借鉴了戏曲的表演方法,又融合了音乐、舞蹈、特技、武打等元素。如鹿妈妈讲故事的序幕,变成了一个猫爪四布、猫影蹿腾的场面,伴以黑猫形象的主题音乐,渲染一种神秘、阴森、恐怖的紧张气氛,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而且,整部戏很少有角色呆立不动的“对白”,而是边说边演、连唱带跳地推进情节,尽可能将戏剧内容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在另一场戏中,小兰与马郎各自翻卷在不同的漩涡中,咫尺之间却难以相会。这时,剧作没有一句台词,但那份忧郁、焦灼,那份深厚的情感,那种浓郁的童话音乐味,却被富有表现力的形体语言传达出来。《文那,从树上下来吧!》则是把话剧、哑剧、木偶、音乐、舞蹈乃至儿童游戏都糅合在了一起。正是因为加入了这些元素使得儿童剧更加立体化,让儿童们切实体会剧情,从而在故事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儿童剧是一种舞台艺术。舞台景观构建起剧中人物存在的环境。舞台景观包括的项目很多,如布景、灯光、道具、化妆、音乐和舞蹈等。所有的技术都以剧中人物为主,配合导演与演员的需要,使戏剧表现上有更完美的诠释与搭配。舞台的景观一般都要求自然地融入剧情发展之中,以增强戏剧的感染力,共同营造出一种非日常化的美的艺术幻境,让小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获得美的享受。

大量的事实证明,艺术上不拘一格,更为广泛地综合各种表现手段,往往更能有力地表达儿童剧作品的内容,尤其对小观众来说,会有更强的感染力。所以,儿童剧往往也会融合多种表现手法、表演元素与表达技巧,带有十分广泛的综合性。

7.参与性

观众参与是儿童剧的独特特征。儿童天性喜欢模仿,喜欢体验他人的处境、行为和感受。在儿童剧的演出中,儿童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富有情趣的艺术幻境中,对剧中角色的行为和内心活动产生强烈的认同和切身的感受。应该说,在儿童剧演出中,无论是否有现场台上台下的互动,小观众的内心世界都会产生与演员的互动。

在剧场中,观众参与一般采用简答的方式进行,也有请观众到舞台上作简单的表演,以达到口头与肢体表现统一的目的。观众参与到剧中表演的方式一般来说有这么几种:一是角色扮演,在演出告一段落时,一位观众取代戏剧中的某一角色,承担事件或情节的扮演;另一位演员则配合参与者,做即兴表演至某一个段落为止。二是角色互换,观众在角色扮演过后,进行角色互换,再做即兴的扮演。这样,参与者从不同的角色立场去体验不同的观点与情绪。三是起用替身,从剧中人物的立场或者角色出发,观众假设自己为当事者本人,来替某角色说出剧中未说出的话。四是询问或回答,由演员向观众发问或由观众向演员提出问题、征询意见、告知内心感受、表达立场或态度。五是模仿扮演,请观众数人,就剧中某一段落或情况做出即兴模仿扮演,以考验观众的观察、记忆、组织与反应能力。

观众参与在剧场中,尤其是儿童剧是非常常见的。布莱恩·威在儿童青少年剧场的演出中特别强调观众参与是一种自然现象。他说:“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所有的剧场,不论任何年龄层或者任何一种观众,都需要依靠观众的参与。因为从主要的剧场经验中得知,观众皆有不等比例的智能、情绪与精神上的参与感存在于主要的活动之中。尽管观众参与的情况可能与原作者、演员或导演的预期不同,但观众却从心智、情绪或精神上的参与中得到了某种收获。”

在童话剧《魔山》的结局部分,当来自世界各个地方的熊要返回家园时,剧场就是整个地球。在各个观众区,由观众拿拼板拼起自己的区域,动物们就这样找到了自己的故乡,并且走向自己的故乡,走向欢腾的观众席。观众的参与,使舞台的空间得到了极大扩展。

二、儿童剧的艺术功能

宋庆龄女士指出:“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通过培育下一代,提高他们的素质,给予他们娱乐,点燃他们的想象力,是最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段话里,宋庆龄女士以精练的语言宣告了她之所以要创办儿童剧团的宗旨,也点明了儿童戏剧的主要功能。

儿童剧有一定的艺术特征,同样也有一定的艺术功能。好的儿童剧能够促进幼儿的审美能力、表演能力、想象力等能力的发展。通过儿童剧,儿童对美的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认识到什么是美,培养了正确的审美观。儿童剧中演员的精彩表演、生动的语言让幼儿对表演也有一定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表演的激情。儿童剧中那些变幻莫测的舞台设计、艺术手段,同样也极大促进幼儿的想象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都是当今社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所需要的。

1.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

所谓的审美能力是指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它包括审美感受力或鉴赏力、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正确的审美观念三方面,审美能力对于儿童来说十分重要。卢梭曾说过:“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和诸多事物。”儿童处于对社会的初步认识阶段,对一切都充满好奇,这个时期若受到良好的教育,培养起正确的审美观对于儿童以后的发展会起很大的作用,儿童认识到什么是美,会使他们自觉地向美的方向靠近,从而远离低级趣味,培养高尚情操。因此,在儿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形成之前,对他们进行审美情绪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增强他们对美的认知能力,培养儿童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健康成长。

(1)儿童剧培养儿童感知体验美的能力。

首先,儿童剧利用本身的语言魅力,培养儿童的审美感受力。青少年,特别是少年儿童,在生理上尚处于以第一信号系统活动为主的阶段。在心理上,还未完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他们对于事物的认识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儿童剧通过语言文字调动形象记忆,在联想和想象中使原来并不存在的形象在儿童的心目中逐渐呈现出来,在儿童剧中很多语言生动、感人、形象、幽默,儿童们在这些语言的熏陶下,激发对戏剧的兴趣,感受现实生活,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广阔而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有最大的容量和自由。

其次,唤起幼儿各种感觉能力,体验儿童剧的美。儿童剧在表现故事剧情的时候对自然界的景象、故事背景,常常借助于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沟通的手段,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唤起儿童各种感觉能力来领略儿童剧的美,通过儿童剧来体会生活当中一些美好事物。

(2)儿童剧提高儿童鉴赏美的能力。

儿童剧是抒写心灵的艺术,是最富于灵气和情感的表现形式之一。情感,在一切审美欣赏中都是不可缺少的。儿童在审美过程中先感知形象美,进而感受情感美。以情感的体验反映客观的审美对象,这是对儿童剧理解的加深,也是鉴赏美能力的提高。情感具有情境性,情感会随着情境的出现而产生,儿童剧在表现一个故事情境的时候,儿童的情感都会随着故事情境的发展而产生变化。

(3)儿童剧提高儿童的审美创造力。

儿童在欣赏儿童剧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所看的、所想的,除了对语言以外,还可以根据剧中人物形象的表情、动作、眼神、手势,对儿童剧进行重新的加工、提炼,想象出一些在剧中没有出现的形象,自己增加更多的人物情节,同时有不同爱好的儿童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在剧中激发自己的灵感。如爱好服装的儿童就会根据剧中的服装设计来设计生活中自己接触的东西;爱好舞蹈的儿童可以根据剧中的舞蹈学习动作。

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是美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众所周知,美育之所以在整个教育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是因为它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艺术活动作为人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能够极大地促进和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儿童剧可以极大地培养起儿童的艺术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艺术创造力等各种审美心理能力。特别是形象思维,又称为“艺术思维”,以联想、想象为思维的主要形式,成为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2.锻炼儿童的表演和口语表达能力

“儿童剧”实质上是一种“表演游戏”,表演游戏就是儿童根据戏剧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演的一种游戏。这与幼儿园以“游戏”为主的教育理念十分契合。

儿童剧为儿童表演能力的培养创设表演的环境,提供表演的物质材料,对激发儿童的表演欲望有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儿童的表演能力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与人们的言语交际中,在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还受到言语对情感和态度较强的影响,所以创设表演的环境,对发展儿童语言,激发表演欲望是很重要的。

儿童在观赏或者表演儿童剧的过程中,能将自身潜在的表演天分及能力特点凸显和流露出来,特别是在儿童剧的语言表达上,儿童能阅读剧中的人物、情节的变化而进行内化,并能根据故事内容进行简单的表演。在儿童剧的表演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这里唱唱跳跳。其实儿童还可以在这里努力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想象力,加上儿童的表现欲望强烈,他们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幼儿还能将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加入其中,进而提高自身的表演能力。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在老师和家长的教导下学习语言,但是学习的是一般的口语训练。对于语言语音准确、语速恰当、语感亲切、语调生动,再加丰富的表情和恰当的动作等这些方面训练得比较少。所以进行一般性口语训练是不够的,还应强化他们在口语表达上的专业性,儿童剧表演弥补了这个口语训练上的缺憾。小观众们通过对儿童剧的观看,对剧中的台词读音,对角色采用不同的语言语气、不同的语调及对眼神或动作都有了很好的了解,加深了对这些方面的认识,这样就达到了口语训练的目的,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语感,提升了幼儿体态语言的技能。

3.提高儿童的想象力

我们小时候都画过太阳,老师通常会教:先画好一个圆圈,然后在它的周围添上代表光芒的短线,最后在圆圈里添上红颜色……这是成人的思维和经验在学生头脑中的再现。在优秀的美术老师那里,他会调动小朋友的想象力,画出各自心中的太阳,有圆的、有扁平的,有红色的、还有绿色的。表面上看,儿童的想象力显得可笑而幼稚,但这对他们思维能力的成长是非常珍贵的。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儿童剧表演中有着许多适合儿童发挥想象力的表现方式。儿童总是对新奇的事物有着好奇心,不同的剧情、服装、舞台等复杂的舞台表演方式满足了儿童的好奇,丰富了儿童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剧情与动作的结合,再加上不同服装、颜色、灯光的综合运用,表演形式更丰富多样,为儿童提供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儿童剧中,剧情对于儿童来说很容易再现过去的经验,使幼儿触景生情,从而展开各种联想,启发幼儿去创造,促使幼儿去想象,并且通过对儿童剧的感受,儿童可以运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剧本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然后运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去表达艺术形象。另外,在儿童剧的表演过程中,儿童可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儿童独有的想象力发展儿童剧的情节,从而起到培养想象力的作用。

儿童是富有创造性的,他们头脑中充满了奇异的想象。而儿童剧就是要激发引导儿童的想象力,培养、增益儿童想象力。儿童剧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的张扬,激发孩子们用自己的儿童画将神奇的童心表现出来,使想象力得以发展。

4.发展儿童的兴趣爱好

儿童正处在长知识、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兴趣面广、好奇心重、创造欲强、精力旺盛、活泼好动。过早地规定儿童的发展方向,甚至事业前途,只是一厢情愿。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学科之间的知识已经渗透融合,没有广博的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我们应该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丰富多样的活动,开阔他们的眼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他们大脑的信息贮存,这是开发儿童智力、培养他们创造力的前提。反之,过早地把孩子紧紧地束缚在特定的狭小圈子里,进行定向培养,会使他们信息贫乏、思路闭塞,难于通过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真正的天赋才能反倒会被窒息。

儿童剧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它熔文学、美术、表演、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于一炉;由语言、动作、场景、道具等组合成为表现手段,通过编剧、导演、演员的共同创造,把生活中的矛盾冲突,十分尖锐、强烈、集中地再现于舞台之上,使观众犹如亲眼目睹或亲身经历戏剧中发生的事件一样,从而获得具体生动的艺术感受。正是因为儿童剧具有的这些特征功能使得儿童剧天生就会获得少年儿童的青睐,而不像生硬死板的书本知识一样令小孩子产生厌倦感而不愿投入精力去触碰,也不像越来越多的兴趣班一样抢夺孩子们的自由时光。

少年儿童在表演或者观赏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愉快、高兴、愤怒、郁闷等,还能在快乐当中获得知识以及得到审美情趣的提高。更令孩子们高兴的是,艺术表现综合性非常强的儿童剧是孩子们的天堂,剧中清新或优美的音乐、绚丽或单纯的色彩、夸张或奇异的服饰、跌宕起伏的剧情等都能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在孩子们的体验当中或者表演过后儿童或多或少都会去模仿或者通过一定形式去再现剧中的情境,这种再现的过程就是儿童兴趣爱好的发展过程。

5.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

素质这个东西不是一下就能培养的,要通过长期的教育,通过潜移默化,在思想上浸透,渐渐地发挥作用,显出效果的。特别是对于少年儿童,靠生硬的说教,很难起到作用。素质教育不能太刻板、太具体,太具体就没有智慧。所以通过儿童剧用艺术的方法,通过形象,通过细节,潜移默化来提高素质,可以起到比较好的效果。儿童剧应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寓教育于娱乐之中,通过为少年儿童所喜爱的艺术形象教育儿童。宋庆龄女士讲:“我创办儿童艺术剧院,是为了演出儿童剧,通过儿童典型形象,感染儿童,使他们有文娱生活,并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由此可以看出,她对塑造儿童剧中的艺术形象,对于用艺术形象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是很重视的。

儿童剧中的艺术形象是生活和自然形象经过艺术加工的一种审美精神产品。从某种角度而言,儿童剧的创作,就是艺术形象的塑造。儿童剧对于少年儿童而言,最重要的特征是必须要具有形象性。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讲的:“说艺术只表现人们的感情也一样的不对的,不,这也表现作者他们的感情,表现他们的思想,然而,并非抽象的,却借助了形象而表现,艺术最主要的特征就在于此。”强调儿童剧的艺术形象,实际上就是把那种枯燥乏味的说教从儿童剧的领域排除出去。以鲜活的形象代替说教,剧作者的意图通过形象与场面得到体现,而儿童在娱乐中受到教育,这样也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少年儿童的素质。通过儿童剧的艺术形象来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对我们启发很多,也使我们克服了一些弊端。但有一些方面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是要重视艺术形象,儿童剧要注意艺术形象的刻画,通过生动的形象来感染儿童;第二是避免教条、说教,因为儿童对于教条和说教并不感兴趣;第三是搞儿童剧的创作要树立一个长期的思想,所谓长期就是儿童剧要不断地搞下去、不断地演出。儿童剧里注意塑造艺术形象,对儿童潜移默化,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曾经上演的《爱在你身边》,里面第四段叫“失踪的孩子”,这段戏写几个小孩子,迷路了,走进了一个洞里,几天几夜没有东西吃。作者把几个不同性格的孩子放在一个特殊境遇中刻画他们的性格,在这危急的时刻,看出他们的品格如何。看完这个儿童剧,成人也会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受到拷打,所以这个戏孩子看了后都很感动。有学生说,看了这出儿童剧,使他知道了应该如何做人,因为平时每个人都差不多,但在特殊境遇中他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就会表现出来。人物形象的塑造,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会产生一种终生难忘的效果,使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第五节 儿童戏剧的教育特征与功能

将戏剧用于教育之中的思想,起源于法国思想家卢梭最早意识到的两个教育理念——“做而学”(learning by doing)及“由戏剧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ramatic doing);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于学生自己直接观察和体验,提出三种学习途径——听闻声音(言语和音乐)、辨认形式、认识数字,言语和音乐中就包含戏剧的方法;而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在其经验学习理论中利用戏剧作为实验,他提出“从经验中学习”,认为“经验”具有持续性的特质,人们因为思维而产生经验,有了经验便产生意义,产生意义后便与未来的行动有了持续的关系。所以在教育环境中运用戏剧性的教学活动,通过戏剧的角色扮演及模仿等,可以激荡出创意,从而获得经验的学习。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盛行,很多美国学校便着手把“戏剧教育”推展到校园中,“创作性戏剧”(creative drama)奠定了这种教育特色鲜明的儿童戏剧形式。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伊文斯登小学最具代表性,他们甚至专门邀请在西北大学戏剧系任教的温妮菲尔德·沃德到小学课堂中开设戏剧课程。从此,儿童剧在美国迅速地发展起来。

皮亚杰曾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材料证明了儿童的认知与成人有着质的不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各具特点。心理发展具有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初具个性倾向三个一般特点。其中“无意性”最为显著,其各种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象等典型特征。发展心理学认为,引起儿童无意注意的因素有三:客观事物的特征(刺激强度、活动变化、新异性、生动性等)、刺激物与主体兴趣爱好的关系以及主体的情绪与需要状态。儿童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会集中注意力,但又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儿童能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记住多次重复的信息和场景,同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这种无意识心理活动基础上的认知行为,是幼儿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正是因为儿童有这些成长发育的特点,所以儿童剧无论从主题的选择、人物形象的设计、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人物矛盾的发生、艺术手段的采用都得符合儿童的这些特点,以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达到儿童剧所要达到的教育目的。儿童剧有它的艺术特征,同时也有一定的教育特征。儿童剧的教育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儿童剧的教育特征

1.教育性

儿童剧与成人戏剧有非常大的不同,即它对教育性非常强调。由于儿童的年龄特征,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非常注意教育性。

首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儿童戏剧的文本是经过修改以适应儿童参与的需要,其目的不是娱乐,而是鼓励儿童思考问题,感受各种情感。这时的剧场成为教育的空间,儿童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他们不受约束可随时给演员提供建议,年龄愈小的儿童表演得会愈自然。这时的孩子就成为演员、观众、导演、剧作家、舞台设计者、评论家等。他们会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探索和检验自己的想法、同他人的各种关系,借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积极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从这样一个有趣的领域中,孩子能够感受到世界、体验到快乐;并且在假装扮演中孩子能分享到别人的感受和认知,会逐渐改变他们对周围事物的偏见。

其次,戏剧教育并不停留在艺术教育的层面上,而是作为一种学习和认知手段存在的。戏剧形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与活动用来从事教育,主要在于培育儿童的成长,发掘其自身能力。从这一点上看,戏剧教育在对儿童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想象能力和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上都具有自身的长处,是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教育所不能比拟的。美国著名戏剧教育家内尔·麦卡丝林在她的著名的《课堂中的创作性戏剧》一书中认为戏剧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是戏剧教育价值的重要体现。事实上,美国戏剧与教育联盟每年度颁发“创造性戏剧奖”给杰出成就与服务人员的提名表上便明确地注明其特性为:创造性戏剧是有关少年儿童内在创造性与社会成长的活动,而不是将这些引申为呈现给观众的演出活动。

2.知识性

儿童剧的知识性是指通过儿童剧的语言、动作、服装、色彩、表情等一系列的舞台表现让儿童在观看儿童剧时获得知识、认识世界、感知生活,并通过自身体验达到培养儿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目的。

作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儿童剧作品,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它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也可以取材于历史;它可以叙写美丽的神话传说和童话,也可以展现未来的科学幻想世界;可以描绘少年儿童观众同龄人的活动,也可以表现成年人的生活。当然,小观众对于那些真实表现他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剧目有更浓厚的兴趣。因此,儿童剧应尽可能通过儿童剧的一系列舞台表现及作品内容巧妙地穿插一些知识性的东西,如善良与丑恶观念、正义与非正义观念以及适宜少年儿童接受的文化知识、美学知识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魅力、文化素养,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综观中外各种题材的儿童剧,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都意在通过剧本或表演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观念,或“忠于祖国”或“热爱人类”或“善良必战胜邪恶”或“树立远大志向”或“不要撒谎”或“保护绿化”等。

各种知识技能之间存在相同或相似的地方,也就存在相互迁移的可能。儿童剧的作品内容与表演方式等正是注意了与儿童剧内容相关的其他知识的联系,以帮助少年儿童更好地从中学习知识,从而增加少年儿童的各种生活阅历,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儿童剧是文学艺术和表演艺术的综合,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外延极其广泛,因而儿童剧要走进生活,更要走出生活。只有走进生活,才能学到生活中的经验,而只有走出生活,才能内化经验、丰富经验。少年儿童正处于求知欲旺盛时期,对新奇、刺激的事物容易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知识的吸收能力强。儿童剧作为一本生动形象的教科书,不同于书本知识的死板生硬,它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向少年儿童呈现出世界的精彩。孩子们在看戏的过程中了解社会、了解人生,懂得怎样去生活。

3.人文性

人文性的内容包括人文教育、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等。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学做进步的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使现代人拥有更开阔的心胸,更加重视精神追求。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当中。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主要是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的。

儿童剧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艺术形式。每一个儿童剧本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很多儿童剧作品有助于少年儿童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儿童剧具有人文性质,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发展学生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儿童剧表演是美育的直接形式,是培养人文精神的第一台阶。儿童剧能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界事物进行直接模仿,能形象地再现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各种不同社会生活场景和自然景象。儿童剧通过可见、可触的具体形象,以生动、形象的表演和艺术造型来表现客观世界的美丑属性和作者的内心世界及生活体验,给少年儿童观赏者以生活、审美的认识、教育和感染。儿童剧与时代、社会、剧作家的生活阅历以及阶级、民族、风俗等密切相关。因此,儿童剧具有时代性、社会性、民族性及剧作家的个性。儿童剧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方式之一。

4.启发性

所谓“儿童剧具有启发性”,主要指儿童剧的内容或者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辨性。就是说,儿童剧所表达的观点新颖独到,使少年儿童观众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较为辩证,使儿童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儿童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孩子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儿童剧的内涵等。总之,不是演完了或者看完了就了事,而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儿童剧的启发性要求在儿童剧的创作过程中,剧作者要最大限度地通过剧本调动少年儿童观众探索新知、积极思考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健全自己的人格品质。儿童剧的优点就在于其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比较强,剧作者与表演者比较容易让少年儿童观众通过儿童剧启发思考。在少年儿童的学习环境中,生硬死板的书本知识很难起到启发孩子们思考的作用,孩子们只能通过教师的引导死记硬背地获得一些知识,并不能通过自己的兴趣去引导思考一些问题。然而,孩子们上课一味追求不用思考的享受,教师讲得越精彩,儿童的思维动力越低,这种课变成了欣赏课。虽然也有其特殊的作用,但是课都这么上,少年儿童的智能与个性的发展就会受影响。儿童剧的启发性正是将知识的趣味性与启发性相结合,促使孩子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该特点还会发展儿童的创造性,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大胆假设,不要被剧本的观点所束缚。

5.感染性

一部优秀的儿童剧总是会以令人难忘的人物或者事迹打动观众的。我们面对着剧作者和演员用全部热情创造的鲜明、独特、具体而富于个性的人物,必然会浮想联翩,深受感染。

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感染性是“区分真正的艺术与虚假的艺术的肯定无疑的标志”。而对于感染力,他认为取决于三个条件:“①所传达的感情有多大的独特性;②这种感情的传达有多清晰;③艺术家真挚程度如何,换言之,艺术家自己体验他所传达的那种感情的力量如何”。一旦失去了真挚,那些技巧的耍弄、炫目的炒作、拙劣的直白、时髦的拼凑、随意的模仿,是无法与观众的期待相耦合,是不能感染任何人的。儿童剧专为儿童而作,虽然没有电影或动画片那样绚烂的视觉效果,但是儿童剧中却沸腾着来自创作主体的真挚情感,那就是贯穿始终的对生活的体验、对真善美的理解、对艺术的追求。

一部儿童剧作品要感染人、打动人,总要在作品中注入一些吸引少年儿童的因素,平平淡淡、没有任何特点的儿童剧作品是没有生命力的,更不可能给儿童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儿童剧作品感染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的作品表现的是重大的主题、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深刻的社会题材,它是靠题材与主题本身的震撼力来打动人,让孩子们思考;有的作品则去表现日常生活中那些儿童们熟悉的,而又没有被发觉的一些细小的、有趣的生活瞬间,从中折射出人生的哲理和生活的乐趣,勾起孩子们对生活的回味,它是靠平凡中见伟大的特性和儿童剧特有的亲切感来感染观众;有的作品靠独特的制作效果和精湛的技艺,让人折服,让孩子们惊叹;有的则是靠对有血有肉,富有特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的则是靠舞台气氛的烘托、情感的抒发进而使观者产生共鸣;有的则是靠富有探索性、实验性的作品,给孩子们提供新的信息和新的感受,引发儿童观众的注意和思考等。由于儿童剧作品的表现方式的不同和剧作者的侧重点的不同,形成了表现力的多种不同的构成因素,因而也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不同的表现力因素,就是打动少年儿童观众的力量所在。

二、儿童剧的教育功能

儿童剧以舞台表演为中心,融合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因素,通过视觉与听觉诉诸观众,富于直观性。对于主要凭借直观感知来思维的孩子,这种生动活泼的表演无疑能激起他们强烈的感情、给他们以思想的启迪和审美的享受,逐渐培养孩子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与欣赏能力。可以说,相比儿童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等体裁,儿童戏剧是最能寓教于乐、寓美于乐的“动”的文学样式了。

儿童剧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剧中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丰富多彩的布景、服装、道具、音乐,可以激发少年儿童的审美欲望,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情趣;儿童剧对社会生活广泛真实地反映,可以使少年儿童从中获得大量的与外部世界联系的经验和信息,对孩子们知识的积累、思想境界的陶冶、性格品质的形成、完美人性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戏剧的各种操作训练及风趣、睿智的语言,还可以培养人们的思维方法,启迪智慧;儿童剧的娱乐功能还能帮助人们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1.儿童剧与儿童认知的发展

认识的需求包括对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心理。儿童总是有着对未知事物的认知需求。因此,儿童剧在创作过程中设计一些合乎情理却又意料之外的情节、合理糅入儿童剧的精粹、凸显舞台设计等,都将是引起少年儿童观众探索欲和求知欲的重要手段。鉴于此,儿童剧的主要观众虽然是儿童,但其展现的内容不应当是浅薄无知、纯为搞笑的,它需要通过对故事的挖掘和人物的塑造来满足儿童观众对人、对事物、对社会变化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需求。儿童剧是少年儿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及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工具,剧本承载的各种知识,如表现的现实生活、记载的历史传统、叙写的神话传说和童话、展现未来的科学幻想等,都给儿童提供一个平台,使儿童从中学习知识,从而增加少年儿童的各种生活阅历,为将来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打好基础。

2.儿童剧与儿童个性的发展

儿童个性的发展和儿童社会化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交往,这种相互作用就童年期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儿童与父母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与同龄伙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儿童在一起互相模仿、互相学习以及互相评价,使他们的社会性、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及自尊都得以逐渐地建立和发展起来。简而言之,同龄伙伴的关系对幼儿个性和幼儿社会化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儿童剧作为专为儿童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对儿童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儿童在表演或者观看儿童剧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模仿、相互学习、相互评价的过程。再者,儿童剧的表演和观赏过程像是一个情节体验的过程,儿童能从中深刻地体验剧本中主人公所处的情境,陪同主人公一起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等,这有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一,儿童剧对儿童来说,主要强调感受剧情和审美情绪的体验。无论是儿童剧的表演,还是观赏,都离不开激发儿童的情绪体验和对美的感受。因此,优秀的儿童剧表演,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社会情感的萌发,有益于他们接受良好的情感教育,有益于改善他们学习的心态,使其积累到一些愉快学习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良好的儿童剧情体验能有效地帮助儿童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如儿童在有趣的剧情中往往对问题更加敏感,对实践的成功抱有信心,从而使他们更多地体察到自己的力量。儿童进行儿童剧表演与观看,能增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在表演与观赏的过程中,生活对他们来讲是亲切而有趣的,会使他们兴奋和向往;生活是千姿百态的,会使他们惊喜和追求。

第二,通过儿童剧可以引导儿童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使之富于同情心,善于和勇于帮助同伴解决困难,摆脱困难,并为同伴的进步和成绩而感到愉快。这些品质,如自信、热情、顽强、富于同情心和勤奋好学、热爱创造等,正是创造性个性的性格特征。

第三,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取决于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丰富的想象力、灵活的思维能力和顽强的毅力等多种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时获得良好发展的结果。儿童剧恰恰能为儿童提供在愉快的情绪中发现和创造的良好机会,提供培养毅力等的有利条件。儿童剧的教育目的不是为了从小训练未来的表演家,不在于对表演技能技巧的机械训练,而在于启发儿童的想象和促进其创造性。所以,儿童剧也是对儿童实施创造性教育的最佳手段。由此可见,儿童剧教育的根本意义和重要地位在于通过儿童创造性的美术活动促进儿童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儿童剧与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为了使儿童获得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社会品质及学会共同生活、适应社会需要打好基础。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幼儿社会性教育尤显重要。在当今这个电视等多种媒体普及的年代里,儿童剧等艺术表现形式日益成为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儿童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带给儿童动感十足的视听享受,使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并促进了感知能力的发展,其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儿童时期有80%的信息是通过视听途径获得的。儿童剧不仅有利于孩子获得多种信息,促进他们的语言发展,还可以丰富他们的生活,使孩子获得许多间接经验,儿童剧成了伴随每个孩子成长的伙伴。而儿童正是接受社会性教育的关键点,也正是需要教师和家长通过最佳渠道和采用有效方式抓住教育契机实施教育的用心点。而儿童剧所具有的不拘一格的视觉造型、多通道的感官刺激、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情感色彩浓厚、儿童化等一些特点,容易为孩子所接受,使之成为儿童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渠道。

儿童社会性包括儿童社会性情感及社会交往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等。好的教育不单单是智力的训练,相比较而言,社会性水平高低更能决定孩子未来生活中获取幸福和成功的能力。从儿童社会性教育的目标看,包括自信心、主动性和独立性;愿意与人交往,有合作态度与行为;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愿意关注、参与家庭及集体与周围的事物;遵守必要的规则等独特的内容和特点。对于儿童来说,事物是什么样子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们对于自己的意义。在儿童的愿望世界里,为了某种功能的获得可以不惜改变事物的真实结构。儿童剧正好迎合了儿童的这种需要,为了能飞行,人可以长上翅膀;各种动物可以具有人的神态表情和意愿等,可以使孩子体验到一种强烈的形式变化感和自由感,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有的儿童还无意识地把儿童剧中的情节仿真地搬到现实中来,有时把对儿童剧中的理解和认知作为在幼儿园真实发生的事情向家长叙述,让教师和家长啼笑皆非。这种儿童意识识别亦真亦幻的成长“决断”,正是老师和家长进行社会性教育的最佳切入点。要通过让儿童剧观看有利于其社会性发展的儿童剧,在儿童心智模式中建立基础扎实、富有开放性特色的社会性发展的健康模式,使之成为原创最佳动力之源。

4.儿童剧与儿童情绪的发展

儿童期是人的成长中获得情绪理解能力的关键时期,情绪理解能够帮助儿童识别他人表情,预测别人的行为所产生的情绪,为同伴之间情绪交流、性格的形成和社会关系提供基础,因而对其个体发展和同伴接纳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简单而有趣的儿童剧,不仅可以让儿童在剧情中通过对剧情或表演者所传达的情绪来识别与体验理解情绪,更加关键的是,通过儿童剧的表演和观赏,儿童可以放松心态,充分体验儿童剧表演所带来的欢乐。

儿童剧表演或观看是儿童所喜欢的一种互动方式,也是最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特别是滑稽有趣并富有哲理的儿童剧,能促进区别现实和想象,使儿童体验到自己所扮演或观看的各种角色的内心世界。他们表演或者观看剧中模拟的社会化生活,分别扮演并观看不同的角色,如父母与孩子、老师和小朋友等,此时他们的喜、怒、哀、乐都能在剧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一颦一笑都是真情流露,他们在儿童剧表演、观看或互动中获得的情绪、情感体验是深刻的主体性体验。

儿童剧是儿童主导的活动,也是儿童喜爱的活动,同时也是促使儿童情绪智力发展得很好的活动形式。儿童在剧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体验各种角色所经历的情绪状态,理解他人的情绪,获得有关情绪的各种感性知识,同时儿童在儿童剧中得到了恰当地表达各种情绪的锻炼,有利于提高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儿童剧还能极大地提高儿童的情绪调控能力。儿童的自控能力较差,但对儿童剧的兴趣能使他们心甘情愿地遵守各种角色规则,接受剧中所设定的规则的约束,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情绪调控能力。此外,在儿童剧中,儿童的情绪还能得到合理的宣泄。如儿童在儿童剧表演中,往往会交替地出现各种动作以及发泄式的语言,这些动作和语言往往具有松弛紧张情绪、宣泄消极情绪的功能。

5.儿童剧与儿童语言的发展

儿童在学龄前期,虽已初步掌握了言语交际的能力,但不善于独立地按照一定逻辑顺序进行连贯性的讲述;他们的词汇贫乏,言语不完整,还未掌握书面语言。这些都有待于培养和发展。而在儿童时期的普通教学中,发展儿童的语言,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及说话、作文的训练等方式来进行。

儿童剧,是以生动的直观与语言描绘相结合的手段,创设典型的场景,激起儿童热烈的学习情绪,从而促其主动参与儿童剧表演与互动过程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这种艺术表达方式更加符合儿童语言发展模式,容易使儿童投入到儿童剧的情境中来,并通过儿童剧促进言语能力的发展。运用儿童剧的情境模式发展儿童的语言,巧妙地把儿童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儿童的习作表明,他们的语言表达是以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为基础的,并与思维、情感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儿童剧正是把儿童带入特定情境,并且此情境是以形象连同美感进入儿童意识的,因而儿童剧的表演调节着儿童的整个认识过程。儿童剧对儿童言语发展功能注重“语言的实践性”,儿童在表演或者观看中,甚至是在儿童剧表演完以后,都会根据剧情和表演者的语言、动作,用自己的言语去互动、感受。儿童剧为儿童言语的材料、方向、程序提供了一系列有利条件,有效地激发了儿童积极运用语言的动机和情绪,从而形成表达欲望。

第六节 儿童戏剧的结构与艺术手法

一、儿童剧的结构

戏剧结构指剧本题材的处理、组织和设置安排,一般包括对事件的处理,如分幕分场;戏剧冲突的组织设置,如戏剧开端、进展、高潮、结局;人物关系及人物行动发展的合理安排等。一般戏剧结构的类型有开放式结构、锁闭式结构和人物展览式结构这三种。由于戏剧叙事受到时间、空间以及媒介因素的严格限制,因此要将诸种艺术元素在有限的时空构架起来便具有高度的技巧性。戏剧结构成为戏剧创作中最困难的问题之一,精巧的戏剧结构自身就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儿童剧的结构较为单纯、紧凑,可以有多种形式的结构方式。儿童剧的结构内容也与一般戏剧一致,具有(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等部分。由于儿童剧观众年龄相对较小,有自制力不足、注意力易转移等特点,儿童剧的引子不宜过长,迟迟不见冲突,就引不起他们的兴趣;主线宜单纯,各个环节的衔接要紧凑,层次清晰;戏剧冲突开展要迅速,情节进展要明快,头绪不能过杂,悬念也不宜过多,与此同时,又要求有丰富的情节,而且要尽可能生动、曲折、富于变化。

儿童剧结构的组成。

1.开端

开端的任务:第一,交代故事发生的典型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社会背景、舞台气氛等);第二,交代任务的身份和人物关系;第三,交代前情往事;第四,迅速入戏,即迅速组成矛盾纠葛,形成悬念,使观众明确剧情发展的方向。

完成开端任务的手段有布景、化妆、服装、道具、效果、灯光,尤其是重要人物的动作台词。

2.进展

进展阶段,实质上是矛盾冲突逐步展开、逐步上升、逐步激化的过程。写进展要注意这样几点:第一,处理好进展的层次。第二,巧用暗场、过场和插曲。第三,瞻前顾后,细针密线。

3.高潮

高潮是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最鲜明、最完整、最生动、最深刻的一次显露。组织高潮的艺术手法很多,儿童剧创作中运用的有:伏兵骤至、异军突起;发现和突转等。

4.结局

写结局也需要着意经营,特别注意简洁有力,出奇制胜。

二、儿童剧结构的主要手法

儿童剧作为戏剧的一种,也有它的一些结构手法:其一就是悬念,儿童剧中的悬念可以不断地造成小观众的急切期待心理,是引起小观众兴趣最重要的艺术手段。如《马兰花》中原来鹿妈妈讲故事的序幕,变成了一个猫爪四布、猫影蹿腾的场面,伴以黑猫形象的主题音乐,渲染一种神秘、阴森、恐怖、紧张的气氛,一开始就设置了悬念,攫取了观众的注意力。其二是吃惊,是指观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受到出乎意料的震动。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走在路上,妖怪突然出现在面前。其三是激变,指剧情突然发生180度大转弯,即所谓的突然由逆境转到顺境,或由顺境转到逆境。如儿童剧《灰姑娘》中,后母不许灰姑娘去参加王子的舞会,而灰姑娘在神仙的帮助下穿上了漂亮的礼服和水晶鞋,坐上南瓜变的马车来到了王宫,与王子翩翩起舞。此外,误会、巧合、对照、烘托等手法也对儿童戏剧结构有重要的影响。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丰富了儿童剧的结构,能够带动小观众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儿童剧的类别

儿童戏剧文学可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划分类别。

1.按艺术形式分

按艺术形式可分为话剧、戏曲、歌舞剧、木偶剧、皮影剧、课本剧等。

儿童话剧是以人物的对白、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呈现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的话剧形式。如集体创作的《报童》、仇英俊的《白雪公主》等。

儿童戏曲是运用地方戏曲的曲调、唱腔和身段,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即剧中人的歌唱和带有节奏感的道白,以及富有民族色彩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故事情节,展现现实生活的戏剧形式。如齐铁雄的京剧《寒号鸟》。

儿童歌舞剧是运用音乐、舞蹈、歌唱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戏剧主题,用舞蹈语言和音乐语言来表现剧情、塑造舞台形象的戏剧形式。如黎锦晖的《葡萄仙子》。

儿童木偶剧是演员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由于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等。如葛翠琳的《草原小姐妹》、老舍的《宝船》。

儿童皮影戏是用牛、羊、驴等动物的皮为材料,经过雕刻、绘画制作成各种人物造型,将其放置在特制的幕布后,通过演员操纵和说唱表演来表现剧情的戏剧形式。很多传说故事都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舞台呈现,如《三打白骨精》等。

课本剧是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编写的,可供学生表演的,能使静态、凝固的课文描述借助台词和演员表演变为动态的舞台呈现的戏剧形式,实质上也是学校剧的一种。

2.按容量和场次分

按容量和场次可分为多幕剧、独幕剧和场景剧三种。

这种划分涉及“幕”和“场”两个概念。通常所说的“幕”,是戏剧结构的较大单位,指戏剧文学及其演出中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的变化来划分的一个相对完整的段落。“场”则是戏剧文学中包含在“幕”里的一个较小段落。

多幕剧是分成若干幕演出的大型戏剧,情节复杂,人物多。如《马兰花》等。

独幕剧指只有一幕一场的戏剧形式。剧情简单集中,故事完整,人物较少。如《“妙乎”回春》等。幼儿戏剧一般都为独幕剧。

场景剧是在同一个舞台背景下进行多个场次演出的戏剧形式。不同于独幕剧的是,场景剧虽然也只有一幕,但可以有多场次,人物和情节都可增多。如《葡萄仙子》等。

3.按表现题材分

按表现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

历史剧是以反映历史题材为主要内容的戏剧作品。根据剧情发生的时间,又可分为古代历史剧和现代历史剧,有代表性的古代历史剧有《甘罗十二为使臣》《花木兰替父从军》等,现代历史剧有《报童》等。历史剧以表演的方式来再现历史,有利于儿童对历史事件的了解。

现代剧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戏剧作品,通常反映当代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因其贴近儿童,富有时代气息而易于为儿童接受。如《小雁齐飞》《红蜻蜓》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