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快乐一分钟

快乐一分钟

时间:2023-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孩子们进行了自己成果的展示后,孩子们终于发现,至少要用三根彩棒才能站起来,而且要让这三根彩棒站稳了必须是底部要撑开成一个三角形。幼儿科技教育应注重孩子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孩子不断学习的能力。

第一章 案例研究

一、案例研究及意义

(一)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是对一个教育教学问题及解决过程的再现,是教师学习和反思的载体。

(二)什么是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对已经发生的具有问题性、故事性和典型性的教育实例进行理性分析。在教育界,所谓案例研究,就是将教育的实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育、教学的真实例子进行分析解读和理性思考,获得教育的新感悟,总结教育的新经验,探索教育的新方法,形成教育的新思想、新理念。案例研究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是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结合的过程,即用教育理论解析教育实例、解读教育情境、解决教育问题;是教师重新认识那些事件、整理思维、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对教育实例进行深度解读,对已有的教育实践进行理性发掘和理论解释。

在幼儿科技教育研究过程中,教师们以典型的、代表性的个案和活动案例、教学案例的形式,解决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的问题,而此过程使教师们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与实践向理论和理性认识的提升。

(三)案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教师经验总结面临的困境之一是:反思和总结写得越概括,与教育事实和有效经验的联系越少。案例则不然,它要求幼儿教师讲教育的过程,使幼儿教师有话可说,而在幼儿教师教育的过程中就会自然流露出教师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这种思想涉及到教育经验的性质及教育经验怎样被教师自己认识、表达的历程,其原因有如下三点。

1.由幼儿教师的工作背景所决定。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教学对象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及教学决策的不可预见和不可复制,教师适应这三个工作背景,需要积累大量的案例。

2.由幼儿教师的知识背景所决定。教师的默会知识经验存在于个体经验并贯穿于实践当中,是难以言传的知识。案例研究能重新建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方式,关注默会知识的建构,让教师在看中学、听中学、想中学、议中学、做中学、用中学,努力做到听懂了说出来,会做的写出来,积累并撰写研究案例,形成良性循环。

3.案例以教师的实践知识为主,是教师叙述个人在专业生涯过程中经历的改变,包括知识、行为、态度、工作技巧、期望、关注、重要事件的经验等。优秀教师积累的丰富的“实践智慧”需要通过案例进行传递;同伴的经验可以通过案例让大家共享;教师“实践共同体”活动借助案例的交流、探讨,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从而提高行为问题化技能和建构性反思的技能。

二、案例与解读

※重点研究案例

中班科学活动“彩棒站起来”案例研究——用一个个问题推动孩子的科学探究

(一)活动的由来

幼儿园的操场上新种下几棵芒果树的幼苗,细细的树身好像是那么弱不禁风,全靠三根竹子撑着它。早上孩子们出来做操时就发现了,“咦!这几棵小树为什么要绑着三根竹子呢?”“怕它被风吹倒了——”有孩子回答。“是呀!我家住的小区里的小树也是这样的。”孩子们对自己的发现总是能观察研究半天。听着他们的讨论,教师萌生了设计科学探索活动“让彩棒站起来”的想法,在活动中用一个个问题推动孩子们的探究过程。

(二)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尝试各种办法让彩棒站起来,对“三角架”的运用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2.初步学习用统计的方法记录操作过程和结果。

3.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

1.彩色木棒若干、橡皮筋若干、小块草皮。

2.彩色笔、记录表。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1.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教师:“我们和彩棒一起玩游戏,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彩棒在桌子上站起来呢?”

过程实录:孩子们拿着手上的十根彩棒和一条橡皮筋忙碌起来,有的孩子从最多的彩棒开始做实验,有的则相反;有的孩子很随意地想用几根就几根。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从孩子的操作中可以发现孩子们思维的不同:有的孩子方法很有条理性,一根根地递增或递减,并记录;而有的孩子比较盲目,想拿多少拿多少。这些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让孩子最后在比较中找到最佳的科学方法,这才是让孩子真正获益的、正确的学习方法。

2.分享初次探索的发现。

教师:“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呢?”

(让孩子们讲述玩的过程,既可以整理孩子们的思路,也发展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实录:孩子一边说一边摆弄着,孩子们是聪明的,很快他们发现彩棒数量越多,绑在一起时站得越稳,随着彩棒数量的减少,就站得越来越不稳,但是他们希望成功的信念支持着他们想各种办法让彩棒站稳!乐乐就是想让一根彩棒能够站起来,于是他把橡皮筋一圈圈地全部缠绕在彩棒的最下端,把彩棒与桌面的接触面扩大,彩棒摇摇摆摆勉强站稳,刚想欢呼的乐乐还没喊出“成功”,彩棒就倒了!

幼儿科技教育所要培养的就是孩子对科学的探索精神,孩子们在反复尝试和探索中不断积累知识经验,并养成这种科学精神。

3.孩子们再次探索。

过程实录:彩棒的数量到了六根左右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即使把彩棒紧紧绑在一起,彩棒也站得不太稳了,怎么办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说:“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它站稳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再加条皮筋会站稳点;有的想放弃,认为六根是站不起来的……听着孩子们的议论,教师应及时介入:“将彩棒的底部分开试试看会出现什么情况?”孩子们马上拿起彩棒试起来,不一会儿就有孩子喊:“我的成功了!”

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拓展思维并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增强,引导孩子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也就是说,孩子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孩子的,而是孩子自己获取的。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孩子分步讲解和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孩子探索和发现。从教师的提示中孩子们学会了举一反三的方法,他们在随后的试验中发现了“三角架”的现象。

4.分享再次探索的发现。

过程实录:孩子们尝试用五根、四根、三根……边忙碌边记录。孩子们把自己的记录表格都拿过来,进行分享和讨论。有的记录让大家一看就明白,而有的则比较混乱。针对记录情况我们又展开了讨论,在观察比较中孩子们选出了最科学的记录方法。

其实孩子们是在互相学习中进步的,有很多学习方法并不需要教师来教,让孩子在互相观察、比较中去发现最佳的方法,这对孩子们来说不但能更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还体验了向同伴学习、与同伴分享的快乐,这也是一种科学精神的培养!

5.小结、延伸。

活动实录:实验的结果大家并不是一样的,有的是三根、有的是四根……让孩子们进行了自己成果的展示后,孩子们终于发现,至少要用三根彩棒才能站起来,而且要让这三根彩棒站稳了必须是底部要撑开成一个三角形。活动的最后,孩子们还观看了一些生活中“三角架”的运用。很快就有孩子说我们幼儿园新种的小树就有三根竹子撑着……看来孩子们知道了“三角架”运用的目的。

曾经设想过让孩子先来观看这些图片,然后实验,如果先看后实验,会不会就看不到孩子们在实验中的探索和争论了呢?让孩子去尝试,让他们在探索中去发现问题,继而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科技教育应注重孩子乐学和会学的教育目标和价值,强调培养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发展孩子不断学习的能力。如果通过科技活动培养起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孩子就有了终身学习的动力;如果孩子通过学习科学,获得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他就能不断运用这些方法去获得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让孩子学习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来帮助孩子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在观察、讨论不同的记录方法时通过比较找到更科学的方法,孩子经过自主探索获得的经验比教师的直接传授来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幼儿科技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孩子主动探究,并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经验的过程;成为乐学、会学这些有利于孩子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

教师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反思,发现教师自身的引导还存在局限。教师没有必要一步步引导孩子们逐步地从多到少,而是可以让孩子们去尝试一根或多根彩棒的站立。孩子们在不断操作的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观察,在比较中去发现最适合的方法。

第二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活动后,有专家提出可以让“三角架”承重,这样更加贴近生活,更容易理解。几位教师在一起商量、讨论,认为如果加上承重内容,这个活动就比较适合大班孩子,因为这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更高,对于中班孩子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而大班孩子喜欢探索,喜欢提问,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习惯,所以我们选择了大班孩子再次进行教学活动。

与第一次一样,活动开始是以游戏引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过程实录:在这次的活动中,加入了统计以及让“三角架”承重的内容,孩子们在活动中很开心,也很投入。时常提出问题,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孩子们在玩中学,做中学,很快掌握了“三角架”原理。

在活动后进行反思时,教师出现了争论,“三角架”的承重问题、皮筋固定位置问题、固定松紧问题、承重物问题等等,外界因素较多,干扰了孩子们的学习,活动的重点不突出,整个活动显得比较混乱。

第三次教学实践:

教师在第一、二次活动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三次活动。对活动目标作了调整。

1.探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根彩棒稳定站立的现象,初步感知“三角架”的原理。

2.了解“三角架”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

3.帮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探索的欲望。

活动开始一样是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孩子们对活动的表现与前两次相似。我们都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活动内容。但怎样才能使这个活动更精彩,更有教育价值呢?我们再次进行反思,改进教学计划。

我们认为教学要简单化,材料要有效地帮助提升教学效果。如果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干扰或打乱了孩子的思维,这样的材料最好不予采用。

经过大家的反复思考、分析,最后决定简化活动内容,并把这次活动放在中班进行。

活动的过程简化为:

1.让孩子想办法让彩棒站起来。(引起兴趣)

2.尝试只用三根彩棒进行操作。(增加难度)

3.教师的引导:用三根彩棒一定能够站起来吗?(提出疑问,孩子们自己思考、讨论、判断、实验,得出结论)

4.小结: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根彩棒要上面固定,下面分开才能站稳。

5.连线游戏,初步感知三角架概念。

6.讨论:生活中的三角架。

教师指导与孩子探索的步骤清晰地体现为:

(1)你能让彩棒站起来吗?

(2)你能不能用最少的彩棒让它们站起来?

(3)你看看站起来的彩棒的三个支点连线形成的都是什么形状?(画图表示)

(4)所有能站起来的彩棒都放在一条直线上,它们能不能站起来?

让孩子连线支点,孩子通过自己的操作使有关“三角架”的知识得以类化,比教师单纯的说教更易接受。

(5)联系生活: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支撑物,看看它们是怎样稳稳地支撑起物品的。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活动结束了,让教师没想到的是,每一次操作活动,都会有出乎意料的结果。在孩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用一个个问题推动孩子的探索过程。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孩子把已知与未知的知识联系起来,激发孩子进一步探索、发现问题的热情。在这个有趣的活动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操作发现了“三角架”这一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操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索的精神和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解决的态度。

“三角架”原理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教师借助数学符号语言“三角形”将原理更加形象地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连线游戏更是增加了活动的乐趣,让深奥的原理变得浅显易懂。

活动中还是有很多的问题是教师没想到的,这也给教师带来很多探索乐趣。在与孩子一起体验快乐的同时,也发现了在设计这个活动时,教师对目标的制定还不够完善,活动前的预想和前操作还是不够全面。

从活动的一次次反复实践和提升中,教师适时地提出问题,对指导孩子的科学活动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得到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初步教育研究经验,这是教师最大的收获。

作者:李 琴

大班科学活动“垃圾压缩放”案例研究——教学内容的简约性和材料的选择性

(一)活动的由来

在一次关于“垃圾分类放”的谈话活动中,有一个小朋友说:“爸爸告诉我,垃圾送到垃圾场要压缩的。”“压缩”这个词马上引起了小朋友的兴趣,他们纷纷七嘴八舌地问:“垃圾场里的垃圾为什么要压缩呢?是怎么压缩的……”孩子们的议论同样也引起了教师的兴趣,何不以此为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探究呢?

教师设计的活动很多都是来自孩子的一个问题、一个想法或一个发现。及时捕捉日常活动中孩子一瞬间的想法,往往能带给教师意想不到的发现。一个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一个环保问题中形成了。另一方面,科学教育与环境教育关系密切,科学教育内容中有着丰富而宝贵的环境教育资源,这些资源是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

幼儿环境教育是全民环境教育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选择平时在生活中容易产生的“垃圾”作为探索的问题和材料,这种选择贴近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同时也具有可持续性。凡是幼儿感兴趣的,觉得希奇的事物,都能留下深刻印象,并有助于幼儿在这些相关的活动中集中注意力。

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垃圾,那么,如何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让幼儿可以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进行探索呢?教师把问题确定权交给了孩子,他们马上想到了教室里的垃圾分类回收箱,那里有孩子们平时和家长一起收集的铝罐和塑料瓶,同时,孩子们还决定将空牛奶盒也作为活动材料。

(二)活动目标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日常班级进行“垃圾分类放”的自主性活动,也让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因此,教师们把这次的活动目标设定为:

1.孩子们能与同伴进行讨论、分享、合作操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2.尝试压缩纸盒、塑料瓶、铝罐并进行比较,让孩子们感知压缩垃圾的重要性。

3.帮助孩子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思维还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必须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选择这个活动就是希望孩子学会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

确定活动目标后,首先教师自己要对材料进行“压缩”尝试,要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中发现要把塑料瓶和铝罐压瘪有一定的难度,要注意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因素。

教师的预先操作,不仅可以对实验材料、实验要点和幼儿需要掌握的重点问题有预测,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掌握孩子们的动向,及时以合作者、支持者的角色去一步步启发孩子解决问题。

(三)活动资源

易拉罐、牛奶盒、矿泉水瓶若干,透明的塑料箱子三个,“垃圾压缩”视频。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实践活动:

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一种材料(易拉罐、牛奶盒、矿泉水瓶),一个回收箱。

教师提出:“请小朋友把你们桌子上的废弃物放在回收箱里,并把数字记下来。”小朋友马上把桌面上的废弃物放进回收箱里,并记录数量。

这部分是为下一步的压缩做了准备,同时也是观察幼儿掌握了哪些生活经验。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操作是没有什么意识的,只是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

紧接着教师提出:“怎样才能让回收箱放进更多的废弃物呢?”这个时候,部分小朋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操作,有的组把材料摆放得整整齐齐,有的组拼命往箱子里塞……

这一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给幼儿创设了一个任务情景,让他们带着要完成任务的责任心去进行探索。教师也可由此看出生活经验对幼儿操作活动的影响。反之,教师也会想到,当幼儿获得有益生活、有益环境的生活经验和技能后,就会成为幼儿以后生活的直接行为和习惯。

教师发现有一个小朋友把牛奶盒压扁了再放。结果这个压扁的动作一出现,其他的小朋友都争相模仿,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好办法。接下来的场面很热闹,有的踩,有的压……直到回收箱装得满满的。

善于模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显著特点,教师就是要善于抓住幼儿这个特点,让孩子们在相互模仿、相互学习中得到进步。

继而小朋友对表格记录的垃圾数量进行了纵向比较,他们通过亲身经历和压缩前后两次数量的比较,发现物体压缩后放进回收箱里的数量有明显的增加,从而感受到物品经过压缩后可以减少空间,同一个箱子里能放进更多的东西。

活动中,教师的问题层层深入,使孩子们在操作活动中不断地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亲身感受物体压缩前后的不同,这样所获得的经验一生受益匪浅。

但当教师引导小朋友对垃圾品种进行横向比较时,问题发生了。在记录表上,经过压缩的牛奶盒放的数量是最多的,接着是放易拉罐的,放得最少的是塑料瓶。在进行比较的时候,有的小朋友很不服气地说:“老师,这不算数,牛奶盒最容易压,可以压得很扁,当然他们放得多了。”幼儿的话也引起了教师对本次活动的反思。用同组前后比较的方法,由于每组小朋友压缩的材料不同,在观察表格进行对比的时候无法进行横向比较,三组没有可比性。

通过记录后的观察比较,幼儿发现了隐含其中的“不公平”,教师也从幼儿提出的“不公平”的这个问题中思考下一次的活动计划和提供什么新操作材料,给幼儿留下一个期待继续探索的话题。

在活动的最后,教师用了电脑课件给小朋友播放了许多关于压缩的镜头,使孩子们知道了“压缩”在生活中的用处。

对第一次教学问题的反思诊断:既然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孩子了解压缩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那么,就没有必要选三种材料帮助孩子获得相同经验。加上三种材料存在幼儿所说的“不公平”,因此最后结果之间没有可比性。同样,从表格来看,横向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而前后比较说明的是同一个问题:经过压缩后的物体体积缩小了,小箱子里就能多放,没有必要让孩子记录三种材料,只要选用一种易压缩的材料就可以。因此,在本活动当中,应仔细考虑材料的选择。

教师用VCD放了很多生活中的“压缩”镜头,孩子们虽然弄懂了“压缩”是怎么回事,但教学的时间拖长了,VCD中传递给孩子们的经验是多次重复的。这不符合技术活动中关于“权衡”的理念:在确保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前提下,时间越节约越好,才能体现教学内容的简约性。

第二次实践活动:

由于第一次活动的不可比性,教师们决定改为异组对比的方法再次进行实验。在第一次活动采用的三种材料中,铝罐压缩程度的不同比较明显,容易相互对比,因此教师们通过考虑选用铝罐做为共同的操作材料。

孩子们的想法很简单,他们喜欢踩的过程。但铝罐压缩程度不同,摆放方法不同,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活动结果。

教师对记录表也进行了简化。材料简化了,比较方法不同了,教学目标也随之进行了改变。教师们把第二次活动的目标调整为:

1.幼儿能与同伴进行讨论、操作和记录,体验合作的乐趣。

2.幼儿探索摆放和压缩铝罐的方法,感知不同方法所得出的不同结果。

3.幼儿体验压缩垃圾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小朋友通过操作,对表格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很快就发现了物品压缩后可以节省空间。但是三组小朋友的铝罐压缩程度不同,所以“回收箱”放的数量仍有差异。

这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一样大的回收箱,有的组能放进比较多的铝罐呢?”

教师适时的提问引导了幼儿进一步思考和观察。

果然一个小朋友惊讶地说道:“他们的铝罐压得不够扁呢!”另一个小朋友又拿起回收箱摇了一下说:“你们听,箱子一摇就有声音了,说明里面还有地方呢!”于是,小朋友马上重新调整自己的操作。通过操作,他们发现铝罐压得越扁,放得越整齐,放进去的数量就越多。

教师适时的提问能帮助孩子拓展思维。教师不要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引导孩子通过探究,发现和获得知识。也就是说,幼儿的知识经验不再是教师直接告诉和传授给幼儿的,而是幼儿自己获取的。教学活动中,幼儿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向幼儿分步讲解和示范,而是支持、引发和引导幼儿主动地探索和发现。幼儿就是在反复的尝试和探索中不断积累相关经验的。

教师采用的异组对比的方法,其中包含了更多技巧问题,孩子们在不断尝试中逐步解决问题,就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最后,让孩子们观看压缩课件,给孩子们视觉冲击,孩子们对物品压缩处理可以节省空间的感受就会更深刻。

课件的设计充分运用了音响和图片效果,以情感为导向,牢牢抓住孩子的心,促进孩子理解压缩垃圾的好处,即压缩可以减少环境压力,有利于保护环境。促使孩子继续了解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进行的垃圾压缩方法。

“垃圾压缩放”这个活动把科学与数学、科学与环境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的初步环保意识和行为。这个活动较好地反映了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用的科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活动中用的材料也都是废旧物品。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保持着积极探索的态度,在不断操作、探索中找到解决方法,激发了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第二次活动通过简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材料,既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节约了时间,实现效率最大化。由于只用了同一种材料,教师制作的表格横向和纵向比较都有了意义。活动中,孩子们通过对表格数量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较,真切感受到废旧物品压缩越多,回收箱中放的数量就越多。孩子们不仅有感性的认识,更有数据支持他们的这种认知。最后播放自制的多媒体课件(日常生活中垃圾处理压缩方法)只有两个生活中的“压缩”镜头,给孩子们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对此经验进行了巩固。

在活动中,当孩子们比较后觉得还能压缩更多时,教师及时提出:“你想怎么办?”孩子们通过实验知道压得更瘪,放得更多的道理,这就给了孩子们第二次经验。通过此次活动,说明生活中有很多简单的科学技术现象值得教师们用来进行幼儿科学教育的开发。

这次活动也引起了教师对科学领域与幼儿环境教育相关性的思考:科学领域目标贯穿着环境教育思想,科学领域探索内容有着丰富的环境教育资源,而幼儿环境教育的开展也能促进科学教育内涵的实现。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科学教育是基于实践的活动,只有让幼儿亲手操作、亲身体验,才会有益于经验的习得、概念的建构。幼儿科学教育要注重生活价值的延伸,让孩子们的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设计,包括内容安排和材料选择上,都要精心、精练、精要,要及时生成课程,在幼儿兴趣的最高点渗入教育,发挥科学教育的最大作用。

作者:黄少仪

大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杯子游戏”案例研究——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探究

(一)活动的由来

一次偶然的机会,孩子们看了一个“踩鸡蛋”的魔术表演之后,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准然说:“为什么这么大的人站在鸡蛋上都不掉下来呀?”天磊:“对呀,鸡蛋还没有破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孩子们的谈话触发了教师的灵感,这个小小的魔术其实包含着许多力学和数学的科学知识。例如力的分配、分散,蛋的数量、摆放的形状等等。

如果能让孩子们动手玩一玩、试一试、做一做这样的小魔术,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有关力的小秘密,那不是一个很好的科技活动吗!

用什么材料让孩子们来操作呢?鸡蛋易碎,孩子不容易操作,而且还会造成浪费,而品种繁多的纸杯是小朋友非常熟悉的材料,平常客人用完以后清洗一下就可以作为试验材料,试验失败后,把纸杯拉一拉,还可以继续进行游戏。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收集、准备了各种不同大小、不同硬度、颜色鲜艳的一次性纸杯,还请木匠叔叔锯出一些薄木板,并把它们放在小朋友容易取放的操作区。

(二)活动目标

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初步掌握了操作活动的常规要求,所以,把这个活动的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感知力的分配,初步了解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从多角度去探究、解决问题,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的愿望与能力。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

(三)活动资源

1.各种材质的一次性杯子、正方形薄木板四块、记录卡、笔。

2.组织幼儿称体重。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探索活动:

教师:“鸡蛋和纸杯你觉得哪一个更容易被踩烂呢?”

炜炜:“当然是鸡蛋了,鸡蛋一摔在地上就烂了。”

大燊:“才不是呢,纸杯轻轻一捏就扁了,是纸杯容易踩烂!”

教师:“你们说得都有道理。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小小魔术师,用杯子、木板来玩一个游戏。试一试,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人才可以站上去,而杯子又不变形。你们有信心吗?”

“有!”孩子们自信地回答。

首先,孩子们自由地结伴分成四个小组。然后他们一起商量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并尝试画下他们的设计图。

第一组的俊锋和天磊只拿了两个纸杯,其中一个小朋友一脚踩一个杯子,结果马上就尝到失败的滋味了。

第二组是豫豫、楚仪和郁莹三个比较细心的小姑娘。她们先拿了四个颜色特别漂亮的塑料杯子和小木板,把杯子排成两行两列,再放上小木板,轻轻地踩上去,但是,杯子一下就全扁了。她们只好在记录卡上画了一个哭娃娃,表示实验的失败。

第三组是家恒、炜炜和欣颖,他们选了四个纸杯,放在四个角,再放上木板,叫欣颖站上去,但是也没有成功。

第四组是较有个性的皓元和展濠,他们各自选了三个不同大小的杯子,随意地摆在一起,再放上木板,踩上去的结果也是不成功。

经过第一次尝试,教师发现孩子对设计图的概念很模糊,他们所记录的只是用了几个杯子,有没有成功,至于是如何摆放的并没有记录下来。由此也可以看出孩子们还没有重视杯子摆放的方法,而且对杯子所能承受的重量没有概念,结果都用了比较少的杯子。

孩子们通过交流发现:

1.塑料杯子比较软,最好不要选它们来做实验。

2.杯子太少了,盛不起我们的重量。

3.不同大小、高矮的杯子放不平,也是不能成功的。

孩子们开始意识到,实验的成功与否是受多个条件影响的,要把这些因素都考虑好才有成功的机会。

这时教师也提出了问题:“刚才你们成功了没有?杯子是怎么摆的?摆了几个呀?”这时,孩子们才发现自己并没有重视杯子的摆法,也没有记录杯子摆放的方法。

第二次探索活动:

小朋友开始了他们的第二次探索。由于有了明确目标和第一次的经验,孩子们很快地投入到活动中。

第一组这一次取了六个杯子,摆成两行,然后认真地记录下来,再放上木板,轻轻地站上去,可惜还是不成功。

第二组这次选了八个纸杯,平均地摆开,再慢慢地站上去,“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她们欢呼起来。

第三组这次选用了很多的杯子,直到木板盖不住为止,家恒还说:“让欣颖站上去,她轻一点,杯子没那么容易烂。”结果也成功了。

第四组这次学会了商量,一起选了同样大小的九个杯子,摆成三行三列,也成功了。

初次尝到成功的滋味,孩子们都非常兴奋,没有成功的第一组也想再来一次。孩子们开始注意到杯子的多少与摆放的方法对成功与否是很重要的。这次的记录也详细了许多,杯子摆放的位置也记录得比较清晰。

这次他们又总结出一些经验:试验成功与否跟人的轻重、杯子的材质、杯子摆放的布局和数量有关。从这次尝试中,教师欣喜地发现,孩子们开始懂得多角度观察事物,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问题了。

第三次探索活动:

为了让孩子在这个基础上,体验有关力的分散性常识,教师又提出新的问题:“我们来比一比,用同一种材料的杯子,请俊锋、欣颖、楚仪、皓元(四幼儿重量几乎一样)站上去,看看哪一组能用最少的杯子承起一个人。”

带着问题,孩子们开始了第三次的探索。第二组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一个杯子,但是,就不能摆成四四方方的形状了,这时,小郁说:“我们把它们围成圆圈吧!”几个孩子把杯子围圈摆好,再轻轻地站在中间,成功了!

第一组多次不成功,正在观察其他的组怎么进行。天磊看见第二组成功了,说:“我们也学她们围圆圈。”但是,还是没有成功。俊锋有些气馁了,问小郁:“怎么我们就不行呢?”楚仪争先着说:“当然啦,你们要慢慢地上去,要站在中间才行的。”结果他们用了八个杯子再尝试,终于成功了。

第三组的家恒是个大个子,他总是觉得杯子不够“硬”,这时炜炜出了一个好主意:“我们把杯子套在一起吧!”结果他们两个杯子套在一起,用了四组放在比较集中的位置,让最轻的欣颖站上去,也成功了。

第四组也减少了许多,用了七个杯子,摆成数量不等的三行,不成功。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尝试改变摆放的方法,把杯子分散摆放,慢慢地站上去,也得到了成功。

孩子们一起来比较,都说第三组只用了“四个”杯子最棒,可是老师把他们的杯子反过来小朋友就发现了,原来里面还有一个杯子,其实是用了八个杯子才对。结果是用了七个杯子的第二组和第四组获胜。

在请他们介绍成功经验时,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懂得了分散受力的科学道理。还知道了纸杯的数量、自己身体的重量以及杯子摆放形状都会影响试验的结果。孩子们获得了多角度观察、多角度探究的方法,形成了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

(四)获得的理念提升

这是一个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经过几次尝试,孩子们发现了要用几个杯子怎么摆自己才可以站上去,杯子才不变形,从而懂得了许多力的科学知识。同时,孩子们通过探索、比较,知道了选较轻的同伴站上去成功的机会大很多。在比赛中,孩子们也懂得了杯子的数量多少和摆成什么图形这些数学原理都对试验成功与否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活动中,教师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孩子观察、探究事物的角度和过程都是不同的,要让孩子真正地经历科学探究过程,通过试一试、做一做、玩一玩去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掌握多角度观察事物、多角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孩子提供广阔的探索空间,让孩子自主地探索、自我去体验、自主地创造。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仔细地观察、分析:为孩子提供的环境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活动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了没有?怎么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并有针对地对活动进行调整,使孩子的活动能顺利地进行下去。

当幼儿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不能因为这是孩子的自主探索活动而放任不管。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还是要以游戏伙伴、朋友、老师的多重角色给予适当的建议与指导,使探究活动持续延伸,促使孩子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这也有助于孩子的勇敢、自信精神的培养,不怕困难、坚持性等品质的形成。

作者:牛晓桦

大班科学活动“镜子魔术”案例研究——数学工具的加入使科学探究更加科学

(一)活动的由来

“镜子魔术”是在中班的一次自主性活动“有趣的镜子”中引申的一个科学活动。孩子们对“镜子魔术”活动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两面镜子的角度越小,镜子中出现的影像越多,角度越大则反之的现象。能否让实验更精确?根据大班孩子的认知水平,让孩子在实验时使用量角器做测量的工具,是否让孩子在寻找、验证镜子角度与影像间的规律时更精确些呢?按照这个思路,教师重新调整、设计了活动,尝试在大班开展了这一科学、数学相结合的探索活动。

(二)活动目标

1.探索两面平面镜夹角的大小和形成影像数量的关系。

2.在操作、尝试中学习归纳发现的规律。

3.敢于探索、尝试、表达,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三)活动资源

1.材料准备:镜子、小玩具、蜡笔、记录表、黑板。

2.经验准备:已初步认识过量角器。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

教师:“小玩具和镜子一起玩游戏,你们想想可以怎么玩呢?”

过程实录:当孩子刚开始玩的时候,有的孩子拿着镜子和玩具不知道怎样玩,但有一组的孩子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把小玩具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并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发现说了出来,其他的孩子看到了,就马上模仿。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在游戏中学习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在活动开始,教师运用了小游戏,使孩子们的探索兴趣调动起来。孩子之间的模仿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互相学习的过程,同伴间的间接学习减少了探索的盲目性。

分享初次探索的发现——

“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呢?”

让孩子们讲述游戏的过程,既可以整理孩子们的思路,也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棋棋:“我是这样摆的,看到有很多叮当猫的影像。”

孩子一边说这样摆,一边用两只手当镜子,把两只手腕靠在一起,表示两面镜子拼在一起,接着就有很多孩子争着说:“我也是这样的。”“我看到有5只小狗影像。”“我看到……”

教师:“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形成了角,那为什么有的看到5个影像,有的看到8个,看到的影像有的多,有的少呢?”

锵锵:“镜子快要合起来就看到很多。”

晴晴:“打开就少了。”

锵锵把两面镜子的角度慢慢的缩小,晴晴就把两面镜子的角摆大,小朋友都说:“我也是这样的。”

在这次的尝试中,孩子们其实已经发现两面镜子形成的角度的大小与镜子中出现影像数量的关系,发现了角度大影像少,角度小影像多的现象。这引起我们的思考:不用量角器也能发现这个现象,量角器还有必要用吗?量角器这个数学工具它在孩子的探索活动中的价值何在?这也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的疑问。

出示量角器和记录表,学习量角器和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教师:“你们说这个角大,这个小,那么,角度到底有多大,多小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知道呢?”

熙熙:“用量角器。”

活动前,孩子们在认识各种文具时接触过量角器,这样将其作为知识的背景铺垫,在此更显其重要性。

幼儿观察量角器的构造,教师示范、说明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孩子再次探索——

孩子们认真地投入到活动中,每个孩子都忙碌着:摆角度,读度数,数影像,做记录。

运用数学工具来支持科学探索活动,能确保方法和程序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在活动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尝试着使用量角器,这也是教师在设计时所担心的:量角器的使用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会不会很难,他们行吗?

虽然我们为了方便孩子的操作,在量角器的中心点和“0”刻度线上做好了红色的记号。但孩子在摆镜子的时候,都没有注意把一面镜子放在量角器“0”刻度线上。有的孩子第一次摆了,但在变换角度的时候,他们就忘了有“0”刻度这回事了。教师在旁边不停地提醒孩子把镜子放在“0”刻度线,这也浪费了不少时间。

分享再次探索的发现(把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记录表,会发现什么秘密?”

翔翔:“为什么两个同样的60度,影像有的5个,有的6个呢?”

当翔翔提出这问题后,有的孩子就猜测,他是把小玩具都给算上了?

庆庆马上说:“不是,我没有把小玩具算上,我真的看到有5个。”

王则刚说:“我在右边镜子看到3个,在左边镜子看到3个,就是6个了。”

教师:“你们有不同的意见,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到底是几个影像。”

在此教师再一次强调要把一面镜子放在红线(“0”刻度)上,小玩具放中间,移动另外一面镜子,从中间向看镜子里面的影像。

孩子马上拿镜子来验证。在这次的验证中,孩子都能够把镜子、小玩具摆放好,一会就把看到的影像大声说出来:“5个。”

数学思维中的应用思维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已成为幼儿科学教育的新趋势。于是,孩子对记录提出跟上面相似的问题,教师都用了刚才的方法让孩子去验证。让孩子共同去验证,运用正确的方法以求找到共同的答案。在验证中,也让孩子体验到方法的不同会影响结果的不同,要找到正确的答案,科学的方法是很重要的。

教师:“那你们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呢?”

孩子们仔细地看着记录表,(30度时候,影像是多少个呢?50、70、90呢?)通过观察、对比和讨论,孩子得出了以下结论——角度大的时候,影像少,角度小的时候,影像多。

教师与孩子一起总结:原来两面镜子的角度越大,影像就越少;两面镜子的角度越小,影像就越多。

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是因为镜子之间形成多重反射,才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教师是不是该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反射的科学现象呢?本次尝试活动中,教师并没预设到要丰富反射原理,既然孩子们已看到这种现象,教师不如就让孩子知道这是一种反射的现象,了解反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可以经常遇到的。

第一次活动的进行,又有了同样的疑问:到底是否要用量角器呢?因为孩子在使用量角器时,发现同样的度数时每组孩子出现的答案并不一样。因为他们常常会忙着摆弄镜子,忙着看镜子里的影像,在测量时却忽略了量角器量镜子的角度时,有一面镜子必须紧紧贴住“0”度刻线并对准中心点,而教师也没有重点强调,以至出现不准确的结果。如果教师在教孩子使用量角器时进行重点提醒,会不会实验的结果会更加准确些呢?会不会还有其他的现象出现呢?

同时,除了量角器以外,还有关于统计的问题。为了方便孩子们观察发现规律,教师决定尝试用统计图来记录孩子的结果。于是进行了第二次教学实践。

第二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活动后,教师对活动目标作了调整:

1.探索两面平面镜夹角的大小和形成影像数量的关系,初步了解镜面的反射关系。

2.学习记录、比较统计数据,在比较中尝试学习归纳发现的规律。

(与第一次一样,活动开始是以游戏引入活动,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兴趣。)

教师:“小玩具和镜子一起玩游戏,你们想想可以怎么玩呢?”

过程实录:当孩子们刚开始玩的时候,有的孩子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把小玩具放在两面镜子的前面;有的孩子把两面镜子面对面来摆放,小玩具放在两面镜子的中间,有的把摆好的镜子一边看一边不停地改变角度来看影像,还不停地说:“很多啊!很多啊!”有一组孩子把两面镜子放在一条线上,把小玩具放在镜子前,有些失落地说“不好玩!”教师发现了孩子的探索活动进行不下去了,便马上引导孩子试着把镜子之间的位置摆动一下,看看会发现什么。孩子听完教师的提示后,对镜子的兴趣又来了,动手摆起自己的镜子。

教师适时的指导,能激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当他们发现不了问题的时候,教师的抛砖引玉对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是至关重要的。

分享初次探索的发现:

教师:“你们是怎样玩的?发现了什么呢?”

芷芷:“我把镜子面对面地放,看到镜子里面有很多的影像。”

诺诺:“我把两面镜子的边合在一起,看到有8个影像。”

教师:“把两面镜子的边拼在一起形成了角,为什么镜子里面会有那么多的影像呢?”

孩子们七嘴八舌说:“这样照过来,这样照过去。”

林林:“不是的,是镜子照过来照过去,就会有了。”

教师:“哦,原来镜子互相反射,镜子里面就会出现很多的影像,这就是镜子的反射原理。”

(出示量角器和记录表,知道量角器和记录表的使用方法。)

教师:“你们说这个角大,这个角小,那角到底有多大,多小呢?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说明呢?”

孩子:“用量角器。”

教师:“量角器有什么?”

孩子:“红线!”

孩子:“红线是表示量角器的‘0’刻度。我们要把一面镜子的边对准红线。”

教师示范量角器的操作方法,让孩子知道变换镜子角度的时候,放在红线上的镜子都不能动,只能摆动另一面镜子,还要记得两面镜子要拼在一起,做好朋友。

孩子们再次探索:

过程实录:由于强调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孩子的操作比较规范,当同伴没有把镜子放在红线上时,孩子还会提醒同伴。

孩子们也从尝试中发现,原来规范的操作对实验的结果是有很大影响的。让孩子们懂得了“规范”与“科学”的关系。

(把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分享再次探索的发现:

过程实录:在分享的过程中,孩子发现在角成100度到170度的两面镜子中,影像都是2个。

在孩子探索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了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以及看影像的方法,结果孩子们的答案就比较准确了!可是他们的发现又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他们发现从100度到170度时的影像都是2个,180度则是1个,并不是原来认为的度数越大影像越少!原来总结出来的规律不准确,这是教师都没发现的问题。这让教师们也深有感触:一是很多事情真的不能想当然,即使以前的经验要经得起验证才是科学的;二是孩子也可以成为成人的“老师”,他们能发现的问题并不比成人少,也更惊叹于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教师也发现当初坚持使用量角器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对量角器的正确运用让孩子们发现了科学的现象,对科学现象的验证变得更加精确,同时让孩子也感受到要得到正确的答案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实验并验证。

比较统计数据,在比较中尝试学习归纳发现的规律。

出示条形统计图,让孩子尝试在条形统计图中学习发现并归纳其中的规律:从30度到90度的时候,两面镜子的角度大,影像就少;两面镜子的角度小,影像就多;100度到170度影像都是2个,180度是1个影像。

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又发现如果按照原来的统计表对这种现象进行验证并不科学,孩子们不容易进行统计,不方便孩子们发现角度的变化与影像数量的关系。因为教师使用的条形统计图需要纵坐标和横坐标是一个等距离等量的关系,可是孩子们在测量时的角度都是很随意的。如何使这个条形统计图更适合孩子的操作和观察呢?这着实让教师费了很大的心思,为此还咨询了专业的数学教师。在接收多方面的意见后,教师最终用了“盖楼房”似的统计方法,让孩子在记录和统计时发现规律。于是,教师又调整设计了简易统计图进行第三次的尝试。

第三次教学实践:

在第三次活动中,开始以游戏引入活动,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孩子的活动表现跟前两次相似,但在最后归纳发现规律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居正:“为什么没有80度的?”

教师:“那你们想试试吗?”

孩子:“想!”

很快,姿彤说:“我看到了,是4个影像!”

其他孩子也纷纷说:“真的是4个影像啊!真的。”

由于统计图的重新设计,孩子和教师对结果的记录和统计更加清晰,更有利于孩子进行归纳,从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在科学活动中结合数学统计方法,能使孩子更易理解科学活动中的规律或者现象。这也正是教师所要研究的问题:数学方法使我们的探索活动严谨、科学。

“哦,原来,有时候角度小,影像多;有时候影像一样,但角度是不同的;那180度的时候,是几个呢?”

这次的操作让孩子们发现镜子间的夹角在70度和80度时都有4个影像。又一个新的发现,也使教师发现自己设计活动时的预想和准备还不足够。

当孩子们从统计图中一一发现这些秘密后,孩子的一句“原来如此”,让我们感到了当初为这个统计图绞尽脑汁的改进是正确的。活动结合统计方法,让孩子学会从统计中归纳,总结规律,拓展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延伸:想不想知道镜子还有什么秘密?教师把镜子放在活动室的科学角,孩子们平时去玩玩,把发现的秘密跟好朋友说说。

(五)获得理念提升

每一次的操作活动,都会有让教师出乎意料的发现。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预测了孩子们在活动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现象,而且教师自己也进行了操作。可是,在活动中还有很多问题出乎意料,每一次尝试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这也正是教师和孩子一起孜孜不倦地探索、始终如一保持浓厚兴趣的源点。在体验探索乐趣的同时,也发现了教师在设计这个活动时对目标的制定还不够完善,活动前的预想和前操作还是不够全面。

在活动中,教师一直带着疑问:让孩子使用量角器有否必要?他们是否会操作?毕竟量角器的学习和使用是孩子进入小学后才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在活动中我们看到:正因为有了量角器的介入,使我们原来所认为的镜子的角度越小影像越多,角度越大影像越少的现象进行了推翻,让孩子知道使用量角器给实验带来了更准确的结论。这也是我们在这次活动中一个大胆的尝试。

第四次实践发现,量角器内圈刻度对孩子们的干扰减少了,操作起来比以前简单方便,缩短了操作所用的时间,但对于孩子们对规律的发现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

从这次调整我们感受到,孩子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教师对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有所了解,也需要教师大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但是内容的深浅不能以成人的意愿想当然地进行设计,一定要根据孩子的知识和经验基础进行设计活动,我们坚持“实践出真知”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信念。

从活动的一次次反复实践和提升中,我们得到了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初步研究经验,这是我们的又一笔财富。

作者:何碧霞

小班科学活动“磁宝宝找朋友”案例研究——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一)活动的由来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强调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幼儿的生活中取材,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等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沙子是孩子们最爱玩的材料之一。常常看见孩子们聚精会神、不厌其烦地蹲在沙堆里或堆、或挖,流连忘返。于是便产生了这样的思考:在玩沙的游戏中是否也可以挖掘出一些对孩子们成长有帮助、有价值的科学知识呢?在一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无意地提起小的时候曾经在沙堆里发现了一种黑黑的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叫做沙铁。磁铁能吸铁也是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感兴趣的现象。于是,教师选择了这个题材,并给孩子们提供了透明的图形支架,并结合走图形的游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探索的欲望,引导他们初步感知磁铁的特性以及图形的轮廓特征,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

(二)活动目标

1.乐意动手操作,体验玩沙和磁铁的乐趣,对磁吸铁的现象产生兴趣。

2.通过用磁铁在沙池中搅动吸沙铁的现象,初步感知磁铁能吸铁的基本特性。

3.尝试用磁铁吸引沙铁走图形的游戏,感知图形的轮廓特征,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三)活动资源

1.4盆沙子,和幼儿人数相同数量的圆形磁铁。

2.桌子4张、小椅子15张。

3.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迷宫共13个(其中1个大的教师用)。

4.每人一个小支架、12个小学具盆。

5.CD机、CD碟。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教师:磁宝宝有一个朋友藏在沙子里,我们去帮他找找。

过程实录:孩子们带着自己的磁宝宝在装着沙子的大盆子里搜索着,但是似乎什么也找不到。沙子实在太好玩了,有的孩子开始转移注意力,将磁铁埋在沙子里堆起了小山。教师这个时候提出要求:带着磁宝宝画圈圈、来回走找朋友,不扬沙子。心急的孩子开始不耐烦了:“没有啊,找不到磁宝宝的好朋友啊!”

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应该充当好“辅助者”的身份,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的事物分散,所以应该先把方法和要求交代清楚,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探索。

再次分享探索的发现。

教师:“看看你的磁宝宝和刚才有什么不一样。”

施施:“没有啊,一样!”

天天:“不一样,我的磁宝宝变得好脏啊,它粘了好多的沙子!”

蓉蓉:“我的也是,好奇怪哦,怎么是黑色的沙子呢?”

过程实录:随着蓉蓉的一句话,孩子们都好奇地凑过来围着她的磁铁看,再好奇地摆弄自己的磁铁,发现原来他们的磁宝宝上面也粘了很多“黑色的沙子”,实在不知道为什么的时候,就来找教师要答案了……

教师:“那黑色的不是沙子,它叫“沙铁”,它是磁宝宝的好朋友,能被磁宝宝吸引。”

提出问题,延伸活动。

教师:“小沙铁和磁宝宝想一起玩游戏,怎么玩?”

过程实录:教师出示泥塑板,隔着板用磁铁带着沙铁移动,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争先恐后的抢着试……

教师选择了富有趣味性、操作性强的科学内容,让幼儿感到“真好玩,真有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地跟随教师的引导去探索。

教师:“磁宝宝要带着它的好朋友沙铁去逛花园了,你们看看这里有什么图形的花园啊?”

孩子:“有三角形、圆形和正方形。”

教师:“用小木片把沙铁刮下来,让磁宝宝带着它去走花园吧。”

过程实录:孩子们拿起雪糕棒刮沙铁,可是沙铁很难刮下来。这时候,有的孩子干脆放下木棒,直接用手把沙铁捏下来。教师便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了大家,孩子们立刻行动起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善于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和反应,然后再根据活动的情况进行思考并加以改善的能力。孩子们一只手拿着泥塑板,另一只手要操纵磁铁,显得力不从心,行动也不方便,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们的活动;图形是有一定的逻辑轨迹的,而部分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却没有按照这个规律操作磁铁,只是随心所欲地摆弄磁铁移动;另外,图形的内圈与外圈之间的间隔距离比较小,所以孩子们不能较好地控制沙铁在图形里的移动。

在科学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技术、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帮助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知识,而非单纯地看重幼儿是否掌握某些科学知识等。于是,教师们出现了争议:是否可以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感受沙铁与磁铁之间的关系即可,而非一定要在一次活动中就让幼儿掌握什么是沙铁,了解磁铁的作用。要想使幼儿在科学活动中成为主动的探索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操作材料是必要条件。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只有为他们提供了便于他们操作的材料,才能让他们愉快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从第一次活动的尝试来看,教师必须在材料上进行改善,使其更利于幼儿的操作与探索。另外,幼儿十分喜欢“磁宝宝带着好朋友走花园”的游戏,但是在游戏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正确地掌握图形的逻辑轨迹,教师如何更好地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指导,使幼儿更加明确活动的要求与目的等等也成了我们思考的问题。于是,第二次活动的尝试开始。

第二次实践:

在反思第一次活动之后,教师对材料进行了修改:扩大图形内外圈之间的距离,使孩子们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游戏;在图形上增添了“出发点”和“箭头”的提示,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正确轨迹;另外,泥塑板在“逛花园”游戏中造成幼儿操作使用的不方便,所以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可放在桌子上操作的小架子,并将泥塑板换成透明板,这样幼儿可以透过板面看到自己的手在下面操作的过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与此同时也更好地帮助幼儿按照箭头的指示走图形。

引入活动:磁宝宝找朋友。

教师:“磁宝宝的好朋友藏在沙子里,磁宝宝想去找它的好朋友一起玩,我们来帮助它吧。”

过程实录:教师出示磁铁引出游戏,并提出要求、示范怎么“找朋友”——卷起袖子、不扬起沙子、不用手摸眼睛等。孩子们蹲在沙池里,在背景音乐《找朋友》中,很投入地找着藏在沙子里的“朋友”……

新奇、适宜的环境可以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提供足够的操作材料和空间,支持幼儿探究实践。音乐的播放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活动的气氛,调动了孩子参与活动的情绪。

在第二次尝试中也出现了和第一次活动一样的现象,有的孩子说沙子里什么也没有。

教师:“快来啊,你们看,我的磁宝宝和刚才不一样了。”

过程实录:很快,孩子们就围拢到教师身边孩子们找个位置坐下,教师提出新问题:“你们的磁宝宝和刚才一样吗?”小熊抢着回答:“不一样,我的磁宝宝变得好脏啊!”接着孩子们便七嘴八舌地说:“黑黑的……”“粘了好多沙子。”……

教师:“那些吸在磁宝宝身上黑色的东西就是它的好朋友了,它的名字叫做“沙铁”。”

当幼儿在探索活动中因自身经验技能的局限,致使探究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要及时给予一定帮助,并引起幼儿新的关注点,否则会使幼儿放弃探索或降低探索的兴趣,使活动无法进行下去。

教师:“磁宝宝累了,我们让它休息一下吧。”

过程实录:教师和孩子们同时把磁铁放到了篮子里。这个时候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了教室里新拿出来的“架子”。

教师:“我的磁宝宝想和它的朋友玩游戏,怎么玩呢?”

过程实录:教师一边介绍方法,一边示范用手怎么把“好朋友”拿到指定的花园“出发点”上。然后用磁铁操作“好朋友”左右移动,孩子们一下子兴奋地叫了起来:“哇,好朋友动起来了哦。”

教师:“它像什么呢?”

恒恒:“像刺猬。”

章章:“像蚂蚁,还像毛毛虫。”

薇薇:“我觉得像小蝌蚪!”

……

教师:“它为什么会动起来呢?是谁在带着它玩?”

孩子们摇了摇头,添添抢着说:“是下面的磁宝宝啊……”

教师是孩子们的“伙伴”,不再是权威者,主动地参与幼儿的活动,从中提取出能让幼儿产生讨论的话题,倾听幼儿的发现,以辅助者的身份将幼儿的探讨推向更热烈、更开放,使幼儿更进一步地认识“沙铁”的外形特征,感受沙铁和磁铁的关系,这远比知道名词“沙铁”更有意义。

提出要求,一起玩游戏“逛花园”。

师:“你们想不想带着你的磁宝宝和好朋友去逛花园?我们去看看桌子上有什么图形的花园吧。”

过程实录:幼儿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需要多说,孩子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这个时候教师提出要求并再次介绍游戏的玩法:把好朋友放在黄色的“出发点”上,顺着箭头的方向逛各种图形花园。

教师:“带上你的磁宝宝,和它的朋友一起去找个你喜欢的花园玩游戏吧。”

过程实录:音乐《找朋友》再次响起,孩子们沉醉在自己的游戏中……

教师一边充当着辅助者和观察者的角色,一边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

寓科学教育于游戏中,让幼儿在试试、做做、玩玩中认识科学现象,获得科学知识,是符合幼儿的天性的,备受幼儿欢迎。通过科学游戏,幼儿可以在玩中学科学知识,在愉快体验中学科学知识。

(小结活动,延伸思考。)

教师:“其实磁宝宝还有好多其他的朋友,我们再去找找好吗?”

通过第二次活动的尝试,教师解决了第一次活动中材料不实用而导致幼儿操作困难以及教师指导不足等问题,增加了游戏时间,这使得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更加浓厚,而探索目标也更加明确。

幼儿的认知受到其原有经验和思维水平的直接影响,幼儿科学教育更加注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的本质特征。它不要求幼儿掌握准确的、科学的概念,而是强调让幼儿亲身经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获得相关的经验。科学教育应成为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过程,也是体验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维方式等这些有利于幼儿终身发展的长远教育价值得以实现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教师的作用不再是用范例或操作实验向幼儿分步讲解或示范,而是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第三次实践:

在第二次尝试的基础上,教师在活动的最后增添了“分享交流”的环节,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同时也演示自己的玩法,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继续探索的欲望。

(五)活动的反思与理念的提升

从第一次活动的开展,第二次活动的调整,到第三次的完善。每一次活动都让教师们有不同的惊喜,不一样的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深深地体会到:活动内容相同,孩子能力不同,教师的教育行为不同,操作材料、操作环境等等的差异,就可能导致活动有着不同的效果。这个活动非常符合小班年龄特征的孩子,充分突出了游戏化、情景性的特点。活动充分利用孩子独特的认知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探索、尝试,从而感知磁铁的特性,这样目标达成度就会较高。同时本活动紧跟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参与的国家教科所“十一·五”规划课题的子课题“幼儿科学教育与数学教育相结合的实践研究”,在让孩子感知了磁铁特性的同时,通过走图形游戏,感知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轮廓轨迹,实现了科学与数学等多领域的自然结合。另外,本活动有别于以往关于磁铁的教学模式,以幼儿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沙子为素材,以新的视角——磁铁吸沙铁为切入点,并以此激发幼儿在生活中进一步探索的兴趣,颇有创意。通过活动的发展与实践,教师也从中领悟到了一些道理。游戏既是科学活动的内容,又是科学活动的实施途径。充分利用幼儿们独特的认知方式,调整和实践科学教育活动,鼓励幼儿通过游戏和实践获得多方面的经验。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幼儿们也许从头至尾都是在“玩”在“乐”,但也正是在“玩”“乐”中引发、支持并促进了幼儿有效的科学学习活动。

作者:张淑敏

中班科技活动“制作五彩汤圆”案例研究——科学探索中的失败与成功

(一)活动的由来

周一的早上,洪立带来的早餐是汤圆,他边吃边和其他小朋友说个不停。原来他在描述他和妈妈一起做汤圆的情景。孩子们很专注地听着,有的还不自觉地舔舔嘴唇。教师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制作汤圆,来满足孩子们的探究欲望。在制作汤圆的过程中包含着许多技术性的问题,在操作中孩子们能获得许多相关经验。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汤圆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2.帮助幼儿乐意进行尝试活动,在教师帮助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帮助幼儿提高动手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科技教育活动首先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老师要善于观察引发课题。

有了目标后,教师首先了解孩子们对汤圆的认识程度。“汤圆是用什么做的?”大多数孩子很积极地回答说:“汤圆是面粉做的。”只有洪立说出来汤圆是糯米粉做的。看来汤圆虽然是孩子们经常接触的,但他们对汤圆的概念只局限在汤圆是圆圆的,里面有好吃的馅。但馅是怎么进去的呢?米粉又是怎么变成团的呢?孩子们并不了解。

孩子们对日常熟悉的东西并不一定了解,很多只是停留在表面。科技教育是一种实务性教育,应当从问题出发,通过尝试探索获得问题的解决。

(三)活动资源

1.经验准备:因为孩子们对面粉和糯米粉不会区分,在活动前,教师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面粉什么是糯米粉,品尝了馒头和糯米糍,孩子们说糯米粉做的糯米糍黏黏的,有点黏牙齿,而面粉做的馒头就不会黏牙齿了,这样孩子们便能知道这两种材料做成的食品的区别了。

2.材料准备:市场上购买回来的蔬菜、水果等彩色汤圆。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制作活动:

制作汤圆看似简单,但怎样把米粉和成团有一定的难度。事先教师没有提示孩子们该放多少水,只是让孩子们自由结伴合作进行。让孩子们去尝试,去发现,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翰然这组很有意思。翰然在和米粉,旭明往米粉里放水。水不停地加,翰然很用力地用筷子搅拌着,当翰然大声喊“够了够了!”的时候,盆里的米粉早已成了米浆!他们用手和面,满手满脸都是米粉地捧着小盆问我:“老师,怎么办啊?”“怎么了?”翰然说:“太稀了!”“那怎么才能不稀呢?你们这么聪明,自己想想办法,好吗?”他们受到了鼓励,马上商量起来,别的小朋友也在旁边出主意,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往米浆里继续加米粉。他们加了不少米粉,才可以把米粉和成团。

对于孩子们的失败,教师要给予正面的引导,使他们看到希望,看到自己的成绩,同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面对失败,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他们思考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

悦悦这组女孩子小心翼翼地往小盆里加水,直至能够揉成团。孩子们都很喜欢吃汤圆中间的馅,开始的时候都很想往里面多放点馅,但他们发现放得过多就包不好,馅总是露在外边,很难看,经过反复实践才终于掌握了怎样才能包得更加好看而且不露馅。

通过不断尝试,孩子们发现了不少问题,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孩子们都获得了成功。

孩子们手捧着自己包的汤圆兴高采烈地和同伴交流着,他们在比较,在观察,在讨论……

制作汤圆看似简单,但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问题,提出看法,这正是我们所期待的观察、发现、交流、提出解决方案的学习方式。同时还能看出孩子们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虽然有争吵,然而他们在磕磕绊绊中有了收获,体验到合作的成功和喜悦。

孩子们品尝自己做的汤圆的时候,佳佳和身边的悦悦说:“我吃过绿色的汤圆,可好看了。”教师问:“佳佳,你说的绿色汤圆是用什么做的呀?”佳佳说:“妈妈告诉我绿色汤圆是用菠菜做的,可有营养了。”其他孩子一听都问:“可以做红色汤圆、黄色汤圆吗?”教师因势利导,提出问题:“用什么来做呢?”

教师的提问激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幼儿想要感知的冲动和想要了解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制作活动中。

这虽然在教师预料之外,但孩子们的想法是很好的。孩子想继续探究下去,教师要给予支持和引导,为孩子提供学习探索的环境,解决心中的疑问。

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优化的过程。彩色汤圆对孩子们来说是一种进行性学习,对教师来说则是行动研究,是教师不断实现专业成长的过程。

第二次制作活动:

首先教师拿出在商店买的彩色汤圆,让孩子们观察、讨论,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师:“你们喜欢什么颜色,想用什么来做呢?”这可是问到孩子们心坎里去了,他们叽叽喳喳地说:“我喜欢橙子,我喜欢奇异果,西瓜是红色的,我要做红色的汤圆……”

教师根据孩子们的喜好选择了颜色比较鲜艳的水果,有西瓜、奇异果、橙子、芒果等。教师和孩子们都满怀希望,开始很幸福地制作彩色汤圆。

怎样才能从这些蔬菜、水果挤出色彩鲜艳的汁呢?孩子们有的说用榨汁机,还有的说用手挤,还有的说用勺子挤。最困难的是菠菜怎么才能挤出汁呢?这可难住大家了。看看孩子们,教师问到:“你们在家吃饺子,有没有看过妈妈是怎么把青菜搞碎的呢?”善怡马上兴奋地站起来说:“我知道了,我看过妈妈用刀把青菜剁碎,还用手用力挤那些水出来。”

教师在关键方法上的引导,在幼儿碰到困难时有的放矢的鼓励,以有效的提问或帮助,可以鼓励和引发幼儿的探索活动。

解决了取汁问题,再有了第一次制作汤圆的经验,孩子们兴高采烈地忙碌起来。于是有的组把西瓜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在碗里用勺子一点一点地挤出红红的西瓜汁;有的组用榨汁机榨胡萝卜汁;还有的是做菠菜汤圆,教师帮孩子们把菠菜剁碎,他们自己用小手挤出菜汁。教师和孩子们一样兴奋极了。

第二次制作汤圆比第一次熟练了很多,汤圆大小也均匀了很多,然而孩子们却没有第一次做完后的喜悦心情。佳佳说:“我们用菠菜做的绿色汤圆怎么没有我妈妈买的那个绿色汤圆好看呢?”善怡说:“我们做的西瓜汤圆也不是红色的……”是的,孩子们做的彩色汤圆一点也不好看,颜色淡淡的,并不像在商店里买的彩色汤圆那么漂亮,那么鲜艳。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是什么能够使白白的汤圆变成彩色的呢?为什么我们做的汤圆不如买的那么漂亮呢?

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探索中发现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他们在尝试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然而结果并不是他们想像的那样完美,怎么办?看似失败了,但从中可以发现问题,了解原因,从而获取经验。

这个问题困扰着孩子们。第二天教师问孩子们想到原因了吗?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教师拿出一袋红红绿绿的果汁糖,“你们看,这是什么?”孩子们被糖果吸引了,兴奋起来,“是糖,软糖……”教师继续问:“这么漂亮的颜色是怎么来的呢?”看着孩子们好奇的眼神,教师开始读包装上面的字:……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等添加剂……原来颜色的秘密在这里呀,孩子们知道了颜色鲜艳的食物里夹杂了色素和香精,然而这些人造添加剂吃多了对身体没有好处。

老师要抓住契机引导教育孩子,使他们在学习中不断获取经验,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延伸活动:

教师交给孩子们一个任务,让他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制作彩色汤圆,再次感受一下制作过程和效果,并把所获得的经验和家长分享。

周一回来后,不少家长向老师反映周末孩子在家像小老师一样“教育”家长不能再买漂亮的有色素的食物了等等。家长在家园联系手册上写到:我们和孩子一起做汤圆,感受到了亲情,同时也受到了教育,感谢老师。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这个活动是由孩子们生成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又促使孩子们在尝试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与同伴的合作意识提高了,任务意识也加强了,并形成了一定的责任感。虽然孩子们的活动看似没有成功,但获得了可贵的经验,这些将会对孩子们的将来能够产生很大影响。

科学探索活动对我们平时的“理所当然”是一种挑战,再次验证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孩子们融会贯通地把验证的结果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丰富了生活经验,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吴海琳

大班科学活动“五彩路”案例研究——研究的问题:实践与验证

(一)活动的由来

本活动来源于一次自发的玩光碟活动。当孩子们用废旧光碟进行装饰和制作活动时,他们突发奇想,把光碟铺得长长的,然后兴奋地说:“铺小路啦!”就这样一个简单自发的游戏,孩子们却玩得很投入。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能否追随孩子的兴趣,把孩子的零散经验做一个提升,以铺路为切入点,让孩子感知“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呢?哪种形式可以让大班的孩子更主动地投入活动去进行探究呢?考虑到活动特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尝试以合作为操作形式,以“实践与验证”为主线来贯穿活动,尝试在大班开展这一科学、数学相结合的探索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乐意在活动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乐趣。

2.探索、感知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原理。

3.能掌握光碟排队的方法,并对操作进行统计。

(三)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废旧光碟若干、记录表、数字、软尺、绳子。

2.场地布置:外婆的家,五只小兔(以外婆家为圆心,五只小兔的家在圆上,距离相同)。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教学实践:

1.创设情境,初步猜想和实验。

教师:兔外婆过生日了,小兔们都要去给兔外婆庆祝生日。

讨论:猜猜哪只小兔到外婆家最近?用什么方法知道?

过程实录:孩子们观察场地,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的说是1号小兔离外婆家最近,有的说是2号小兔,有的说是3号小兔。教师让幼儿大胆猜想。这时,教师再趁热打铁提出新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小兔离外婆家的距离呢?孩子们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说用脚走一走,有的说用尺子来量一量,有的说要去找个长长的竹竿。

最后大家决定用软尺来进行测量。在拉软尺验证每一只小兔到外婆家的距离是一样的时候,孩子们都很兴奋,他们体验到了测量工具在实际中的运用价值。

在学习方法上,“做中学”强调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面对问题提出猜想。这主要是引导幼儿动手之前先动脑,以发挥幼儿想象力。可见,猜想是整个活动的开始。但是,猜想不是空想也不是瞎想,它是在幼儿一定知识经验基础下进行的推断。猜想活动就像一条线,幼儿依照这条线索进行科学实验和记录、交流。

2.第一次铺路。“小兔子们要去给外婆过生日,但去外婆家的路还没铺好,你们来帮助小兔子铺路,好吗?”

孩子们利用现有的材料“光碟”来帮助小兔铺路。他们有的铺得直一点,有的是弯弯曲曲的。当教师提出“用什么方法知道哪一条路最长?哪一条路最短”时,孩子们就提出来,可以“数一数光碟有多少个”。通过记录光碟的数量,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直一点的路用的光碟数量少,弯弯曲曲的路用的光碟数量多。

通过铺路,幼儿从实际操作中,初步感受到弯路和直路的不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分享,让孩子分享彼此的发现,可以为进一步的探索打下基础。

3.提出新问题,进一步探索。

这时教师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小兔到外婆家的路用的光碟更少?”孩子们立即回答:“要铺得直直的。”“那怎样才能保证铺的路是直直的呢?”孩子们又提出了不同的想法,有的说:“可以用尺子或绳子来拉一条直线,再在上面摆就直了。”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响应,他们决定进行尝试。

新问题提出后,幼儿把前面的知识经验进行了迁移,用在解决新问题上。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幼儿解决问题是积极主动的,因为,他们可以充分地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而不是被动地听从或服从老师的指令。在活动中,把幼儿当作操作的主体,这样他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自己解决问题的乐趣了。

两名孩子开始在原来的1号小兔家和外婆家之间拉上了绳子,他们发现人手不够,两人拉绳,一松手,绳子就移位了,路又弯了。“老师,我们两个人拉不了绳子,绳子老是弯来弯去。”“我们一松手,绳子就弯了。”“老师,你能不能来帮帮我们?”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孩子终于拉好了绳子,在绳子上摆光碟,铺好了路。统计这次用的光碟的数量并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发现比刚才摆的光碟数量都要少。

同样的两点,直的路,用的光碟数量也少,距离也是最短的。孩子们已体验到这一点。而这些经验的获得,并不是通过教师的说教,而是孩子们自己通过操作验证感知的。

工具的使用,有时需要辅助材料,有时也有人员的要求,有时候,教师也可以通过材料的提供或语言和动作来帮助幼儿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活动某些环节出现的问题,也给教师带来了思考。首先,让幼儿先猜想,后验证是可行的。让幼儿通过实践尝试,亲身验证结果,无疑也是对的。但随之带来的是幼儿在操作环节上的繁琐和光碟的重复收放。怎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呢?其次,如果能更好地引导幼儿理解拉绳采直线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就能更好地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更好地“学会生活”。

第二次教学实践:

在第一次活动后,教师对活动的材料和活动环节进行了改动。活动材料上多提供一些使用绳子时的辅助材料(如透明胶)。

1.创设情境,初步猜想和实验。

与第一次一样,活动开始是以情景引入活动,通过猜想,激发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接下来的活动过程则做了调整。

2.第一次铺路。

(1)讨论:光碟该怎样摆呢?(一个挨一个地摆)

把“铺路的技术要求”即摆光碟的方法以问题的方式提在前,这样幼儿就知道自己在铺路时需要注意什么,怎样摆放光碟。

(2)观察记录表。

先提出记录的要求和观察记录表,这就可以减少幼儿在活动时的重复走动,因为第一次铺路的目的,只是让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同样的两点,直一些的路用的光碟就少;弯一些的路用的光碟就多”。把要求提在前,幼儿的操作就更有序了。

(3)幼儿分成五组“铺小路”,并进行记录。

(4)检查、比较与分享:比较各组用光碟数。每只小兔到外婆家的距离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组用的光碟多,而有的组用的少?

3.第二次铺路。进一步证明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用的光碟最少。

“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最少的光碟来铺路?怎样能保证铺的路更直?”在这次拉绳子铺路的时候,教师提出:“如果需要工具,就自己去取;遇到困难需要老师帮忙的,请来找老师。”随后,孩子们在拉绳子时没有出现前一次焦急喊叫的现象,他们找到了各种解决人手不够、绳子容易弯的方法。“老师,请你过来帮助我们拉绳子,这样我们就可以一个人跟你拉绳子,一个人铺路。”“我们用透明胶来固定就可以了。”“看,我们用重的东西压住绳子来铺路也行了。”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提出“遇到困难可以找老师帮助”,其实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时候,教师适时的帮助对幼儿来说也是必要的。并不是“能不能帮”的问题,而是帮助的技巧和时机问题。幼儿也从中感受到,当人员有限时,寻找别人帮助和使用辅助材料能帮助解决问题。

4.小结:用绳子拉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铺路时,木工做家具时,造房子时等)

在第二次活动中,教师总结了用绳子拉直线在生活中的应用,幼儿很感兴趣。有的说:“我们家装修房子时,我看到过装修工人拉线,下面有尖尖的东西吊着,一弹就有一条直直的细黑线。”有的说“做家具时,我看到木工叔叔有时用尺子,有时又用绳子拉的。”“那一次,我看到辛老师上课前也用绳子拉直线再画出一条条直线来。”孩子们不仅反馈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也拓展了同伴的经验,同时用绳子拉直线的广泛应用也为下一个环节直接应用做铺垫。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1.在活动材料上,坚持环保理念:利用废旧物及操作材料的可循环。说真的,一眼看过来,这个活动要准备的材料挺多,看上去就像教师们平常所说的“豪华课”。但其实它不仅不豪华,还很环保。这体现在:一是材料主要来源于废旧物收集,二是记录表和数字等都是用的以前活动中使用过的材料。

2.在活动过程中,做到两结合。

一是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求在活动中互相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二是结合幼儿和活动的特点,既注意活动的情景性和游戏化,又注意活动的操作性、层次性和递进性。无论是科学活动还是数学活动,都必须生活化、情景化和游戏化,才能更切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要。在活动中,感知“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对大班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内容,因此教师通过铺路这个操作性和趣味性较强的环节,让幼儿通过“猜想与验证”“探索与再探索”来观察和感知“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

这次活动让教师深深感觉到:一是给幼儿万千知识不如给幼儿一种解决途径。二是教师在活动中要善于顺着幼儿的“学”来“导”,在“导”中让幼儿探究,让幼儿在游戏中探求、感知和巩固。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去设计和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其实,当教师提出想通过活动让幼儿感知“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时,教研组内的教师曾提出疑问:“这不是小学的内容吗?”但实际证明,通过活动孩子们可以去感知,去得出相应的结论的,这是可行的。这也给了教师进行第二次活动的信心。

作者:徐桂梅

大班科学活动“不会被水浸湿的纸”案例研究——积极探究,适时指导

(一)活动的由来

这个科学活动来源于科学书上的一个小实验,是园长、主任和科学组成员的共同指导和帮助下的成果。当大家第一次看到这个小实验时,都被它的玩法吸引,“把杯子放入水中,真的能让里面的报纸不湿吗?”让“事实胜于雄辩”吧!教师们带着疑惑和好奇动手试了起来,结果个个都不亦乐乎。作为一个小实验探索活动,重点应放在哪儿?怎样才能突出幼儿的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和尝试精神呢?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说:在科学探究中,引导幼儿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有益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喜欢观察和发现。让孩子们也来尝试发现,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探索,感知“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方法和原因,从而满足他们的科学探究欲望。

(二)活动目标

1.体验科学小实验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探索让杯子里的报纸不湿的方法,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了解杯子里的纸不会被水浸湿的原因。

重点:探索、发现“让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方法。

难点:了解“让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原因。

(三)活动资源

旧报纸若干、玻璃杯、盛水的盆子。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尝试:

流程一:观察材料,以猜想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如果我们把纸团塞进杯子底部,把杯子放入水里,大家猜猜里面的报纸会怎样?”

孩子们基本上是异口同声地说:“报纸会湿。”

流程二:自由探索。

教师:“动手试试,怎样才能将杯子放进水里而报纸不湿呢?”

孩子们纷纷拿起杯子小心翼翼地试着,有的把杯子慢慢地侧着放入水中;有的拿着杯子像舀水似的放入水中。用了这两种方法,报纸自然全湿了。还有的直接把杯子杯口朝上放入水中,说:“老师,我的报纸没有湿!”“为什么呢?”“因为杯子比水面高。”确实如此。于是,教师往盆子里再加水,水面升高超过杯子的高度后,水一下子就进入杯子了。这时,洛凡兴奋地说:“我成功了!”教师:“请你说说你的方法。”洛凡说:“我把杯口朝下放进水里,报纸没有湿。”

孩子在活动中的操作情况有赖于教师细心的观察并及时发现、提炼幼儿的闪光点,使活动在幼儿主动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得以顺利进行。

流程三:操作探索、发现方法。

教师:“我们一起用凡凡的方法来试试?”

孩子们都饶有兴趣地忙开了,有的变得更加小心了,有的是慢慢放杯子,有的却速度很快,他们反复地把杯子放在水中又拿起来看看杯子里的报纸有没有湿,试了一次又一次,这时教师发现大多数孩子都存在同一个问题:放下去的时候报纸没湿,拿起来的时候因急着看报纸是否湿了将杯子倾斜而进水了。还有一些孩子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但他们说不出原因。教师及时抓住孩子好胜、爱思考的心理,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大胆讨论。

这一环节,幼儿是通过“自己亲身操作”,而不是通过“看和听”来学习的。幼儿通过亲身操作体验杯子里的报纸不会湿的神奇和奥秘。他们的操作有成功也有失败,在这一过程中传递给幼儿一个信息:为什么同样的材料,别人能成功,自己却不成功?为下一环节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流程四:分享、讨论,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师:你尝试的结果怎样?你是怎样做的?

当一些幼儿反复失败的时候,教师没有急着给予正确的答案,而是为幼儿创造互相分享、互相交流的机会,让幼儿通过倾听、观看同伴的示范和介绍经验,讨论、分析不成功的原因,寻求正确的答案,达到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目的。最后,孩子们用总结出来的“垂直拿放杯子”的方法进行了再尝试,取得成功的那一刻都开心地笑了!

这种通过大家亲自实践、讨论、质疑而得出正确结论、获取经验的方法,更加有利于锻炼幼儿的科学思维,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这样获得的经验将一生受益,此外,也有助于幼儿在交流中获得自我价值感和自信心。

流程五:帮助幼儿理解“杯子里有空气”及使杯子里的纸保持不湿的原因。

孩子们自由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和帮助孩子们将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归纳、整理和提升。通过观看教师做小实验,孩子们发现原来杯子里有空气,对空气与“报纸不会湿”的关系也有了初步的认识。

流程六:延伸活动“把杯子里塞满报纸,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爱探究的心理,这个问题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拓宽,进一步把实验“深入化”,让幼儿感知和理解空气的多少与报纸不会湿的关系,同时也让幼儿带着疑问和新问题结束了活动,让孩子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共同反思:

1.大班幼儿对这个小实验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让报纸不会湿”的方法和原因,但整个活动在内容上稍显单薄。结合大班幼儿爱思考、爱探究的特点,如果把最后的延伸活动改为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在了解杯子里的空气能让报纸不湿的基础上,感知往杯子里塞多点纸和塞满纸,放入水中后又会有哪些现象,从而进一步理解空气的多少与报纸不会湿之间的关系,那么活动一定会显得更有意义。

2.中班幼儿在活动中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带着疑问教师决定组织中班幼儿进行第二次尝试,并在第一个环节就直接抛出问题:“请你们试一试,把杯子杯口朝下倒放进水里,看看杯子里的纸团会不会湿?”孩子的表现如何,又会出现哪些不同的情况呢?

第二次尝试:

流程一:观察材料,以提问引发幼儿的兴趣。

活动一开始,教师就让幼儿“把杯子杯口朝下倒放进水里,看看杯子里的纸团会不会湿?”小朋友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一会就传来孩子们的惊呼声和叹气声,“耶,我的报纸没湿”“唉,我的又湿了”等。

流程二:分享、讨论,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这个环节,大多数孩子的行动中都存在问题:放下去的时候报纸没湿,拿起来的时候因急着看报纸是否湿而进水了;还有个别孩子虽然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但他们说不出原因。于是教师集中他们进行演示和讨论,通过观看成功的方法和分析失败的原因,适时地帮助他们在语言上进行归纳,从而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

流程三:感知杯子里的纸不会湿的原因。

教师问:“请小朋友把杯子放入水中后,轻轻地倾斜杯子,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但谁也说不出所以然。孩子们又兴致勃勃地拿起杯子试了起来,“哇,水里有泡泡”、“我也有”、“为什么杯子放入水中时水里会有泡泡呢?”等。通过直观操作和观察,他们进一步感受并理解了报纸不会湿的原因——因为杯子里有空气。

教师问:“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垂直拿放杯子能让报纸不会湿的原因了吗?”

虽然中班的孩子知道杯子里有空气,但空气与“报纸为什么不会湿”的原因之间有什么关系,谁也说不出来,这时需要老师适时地介入,通过形象、生动的讲解,引导和帮助孩子进一步理解、提升知识和经验。

流程四:延伸活动“把杯子里塞满报纸,放在水里又会怎样呢?”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科学活动中探究的主体是孩子,教师要学会适当地隐藏自己,多鼓励孩子大胆地探索、发现,和孩子一起站在一个未知的领域参与他们的探究,只有在孩子出现疑惑或困难时才给以适时指导。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科学教育目标也强调要让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不管是中班还是大班,孩子们在这个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很高,都很乐意去探索、实验。大班的孩子们在活动中能较轻松地操作和发现“报纸不会湿”的方法和原因,并用语言描述出来,活动内容对于他们来说相对比较简单;而中班的孩子们在活动中虽然发现了“报纸不会湿”的方法,但由于认知水平和原有知识经验的差异,需要教师适时指导,并结合幼儿易理解的语言和常见的生活现象进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吸收,活动探索性更强。因此,遵循“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将此活动放在中班进行比较适合。

整个活动过程没有深奥的科学道理,而是让幼儿在轻松的尝试操作情境中通过猜想、探索、发现、再尝试积极寻求答案,不仅激发起他们的探索欲望,还使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发现主动建构有关知识经验,从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曾凤凤

小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子”案例研究——小班开展科学与数学相结合活动的指导

(一)活动的由来

各种各样的瓶子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一次户外玩“用废旧瓶子自制的体育器械”游戏时,几个孩子的动作引起了老师的注意:把瓶子放在耳边摇晃,然后打开盖子,看一看,再盖上盖子,再摇晃……几个孩子不约而同做着同样的动作,开心地笑着。

小班孩子对周围世界的探索主要通过对物体的看、听、摸、闻、尝等操作活动进行,它与“玩”往往是同一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喜欢的事物、现象,对认识它们感兴趣,鼓励孩子们大胆用语言简单表达感知、操作活动中的感受和发现,形成了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会使他们终生受益。因此,便产生了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子”,不仅让孩子们从中获得相关的科学探索经验,而且教师从中探讨了小班科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指导策略。

(二)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体验制作的乐趣。

2.引导孩子们尝试分类比较,了解由于物体软硬不同会影响声音的发出。

3.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选择正确的材料制作瓶子乐器。

杜威说:儿童当前的兴趣和经验如同教育的“起点”,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如同教育的“终点”。受到杜威这一观点的启发,我们应该根据幼儿当前的兴趣和经验水平,判断出可能实现的目标,构成有效的教育教学。因此,在这个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把目标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不同材质的物体发出不同声音的基础上,大胆选择材料制作瓶子乐器。本活动中包含了分类知识,科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便成为了幼儿在此次探索活动中的依据,缺一不可。

(三)活动准备

带有盖子的瓶子若干,珠子、回形针、铃铛、积木、纽扣、豆子、线团、碎布、棉花、海绵块等,音乐CD。

(四)活动过程与分析

第一次尝试:

在确定了活动目标后,孩子们收集了活动材料。

活动开始通过以情景“熊妈妈送礼物”导入,引起孩子们对操作材料和内容产生兴趣后,孩子们便在宽松、安全的氛围中,通过摇一摇、听一听,初步感知声音的异同。这个时候,教师提出了问题,引导孩子们根据探究发现,进行分类:“你的瓶子会唱歌的,请坐到这里;你的瓶子不会唱歌的,请坐到那里。”孩子们摇一摇瓶子,放在耳边听一听,发现瓶子很容易发出声音的,他们便纷纷坐到了一起;使劲摇,很难听到声音,大部分幼儿都因听不到声音而感到失望,然而也很快意识到老师的要求,坐到了一起。

小班孩子对分类虽然没有系统性的认识和了解,但是由于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有了一点分类的经验,如在收拾玩具时,教师会要求孩子把相同类型的玩具分篮子放好。因此,他们仍然能够较好地根据自己的发现进行分类并坐到指定的地方。

在分享探究结果后,孩子们有了初步的感性经验,教师及时对孩子的发现进行了总结,把他们获得的感性经验提升到理性阶段,而这个提升恰好又借助了分类的知识:装着回形针、珠子、铃铛的瓶子会唱歌;装着碎布、麻绳、棉花的瓶子不会唱歌。

第一次尝试中,丰富的操作材料的确有利于孩子们自由探索。如果说通过自己亲身操作感知声音的异同,是孩子认知的感性阶段,那么,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根据发现进行分类比较,进一步了解因为内容物的不同而导致声音的不同,便是孩子认知提升到理性的阶段。最后,根据发现,大胆选择材料制作瓶子乐器,是把新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运用、提升的阶段。

从活动中发现,运用数学知识来支持科学探索活动,的确能提升孩子们探索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性。但是,第一次尝试中出现孩子出错的情况,引发了教师思考如何能够提高探索发现的科学性,如何通过分类来更有效地帮助孩子探索发现,使活动更具有教育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活动中的材料提供上,增加了更多软硬对比大的材料(珠子、回形针、纽扣、豆子、线团、碎布、海绵块等),以求在感官上对孩子有更大的刺激,以便孩子们更强烈地感知、操作和发现。

在看一看、比一比环节中,教师增加了标志提示,并有意识地要求孩子们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观感知,最后进行分类比较。以更直观、具体的方式帮助孩子们深入地了解由于物体软硬不同影响声音发出的现象。

过程实录:“为什么有的瓶子会唱歌,有的不会唱歌呢?”孩子们理所当然地回答:“因为有的瓶子里装着东西有的瓶子里没有装东西。”当引导孩子们打开瓶子后,孩子们惊讶了:瓶子里都装着东西,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时,教师把早已准备好的两个托盘展示出来,其中一个托盘贴着一个笑脸。孩子们根据要求,把容易让瓶子唱歌的东西放在有笑脸的托盘里,把不容易让瓶子唱歌的东西放在没有笑脸的托盘里。

装在瓶子里的东西分类放好时,孩子们又有了疑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容易让瓶子唱歌,而那些就不容易呢?孩子天生就有主动探索的兴趣,还没等老师提示,孩子们已迫不及待去摸摸、捏捏了。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孩子们通过触觉进一步进行比较,感知那些易让瓶子唱歌的物体的软硬的过程。

通过操作、发现、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孩子们终于发现了秘密:把硬的东西放瓶子里,瓶子容易唱歌;把软的东西放瓶子里,瓶子不容易唱歌。

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尝试中,强调的是“容易”而不是第一次尝试中的“会”。这体现了即使是孩子们的科学活动,也要注意活动过程中态度的严谨。

孩子有了新的发现,制作乐器瓶子的时候,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教师选取了一些新材料,引导孩子们根据新获得的知识经验再一次将新材料进行比较、分类。

制作瓶子乐器的环节将孩子们获得的经验进行迁移和运用,孩子们充分感受着快乐和成功,兴趣也得到了再一次的提升。然而,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又产生了新的疑问。

浩浩将一块积木放进了瓶子,盖紧盖子,把瓶子放在自己耳边摇了摇,“咚咚咚”浩浩笑着说“真好听!”于是,他把瓶子凑近了琳琳的耳边,用力地摇了摇,“咚咚咚”琳琳也笑了,说:“是小鼓的声音!”得到了同伴的认可,浩浩的兴致一下高涨了,继续往瓶子里放了更多的积木,再摇一摇,声音更大了。琳琳说:“是大鼓的声音!”他们的交流引来了其他幼儿的注意,大家都在心里构建起了粗浅的知识经验,也饶有兴致地去操作验证。璁璁兴奋地来告诉我:“把一颗豆子放进瓶子里,是下小雨的声音;把许多颗豆子放进瓶子里,是下大雨的声音。”

在孩子的主动探索、交流中,他们渐渐地意识到装入东西的数量会影响到瓶子发出的音量。相同的瓶子,相同的内容物,装得越少,声音越小;装得越多,声音越大。可见,数学和科学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孩子们在这个本来以科学探究为主的活动中,通过操作、发现,潜移默化地获得了数学的概念和能力——大小及多少的对比。数学的科学运用,使孩子们的学习方式得到了较好的转变,从机械记忆为主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建构为主的学习,而不是跟随老师去寻找一个个固定的答案。同时培养了孩子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孩子们形成可贵的敢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尊重客观事实、以事实作为判断依据的科学态度,重要的是发展了孩子们对数的理解。

当孩子们有了大小及多少对比的概念基础的时候,教师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提出要求:“如果瓶子里塞满东西又会怎么样呢?”孩子们考虑了一下,就积极地去尝试。这时,童童兴奋地走了过来:“把瓶子装满了硬东西也会没声音的!”她的发现引起了孩子们一阵兴奋。大家兴致勃勃地按照童童的说法,将硬硬的东西塞满瓶子。轻轻摇,没声音;使劲摇,还是没有声音。大家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虽然选择了硬的东西,但是把瓶子塞满反而是没有声音的。

孩子的发现往往是偶发性的。作为教师,要善于判断孩子的偶发性发现是否有教育价值,并及时抓住这些教育契机。这时候,教师的关注、及时发现后的支持、鼓励和适当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的赞许和参与,会使孩子们更仔细地观察并将探索活动延续下去,它将为孩子们带来更多的欢乐思考和收获。

孩子们天生好奇好动,特别喜欢动手操作,丰富的材料及他们的互动学习和大胆探究发现,能使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萌发主动探索的积极情感。而孩子作为交流者本身能澄清自己的思想、观点、方法和结果,有助于同伴间互相修正、补充和强化各自的观点,辨明所发现的事物间的关系,并逐渐获得交流的能力。此外也有助于孩子们在活动中发现新问题,进一步探究,同时还可以在交流中获得自我价值的认同和自信。

(五)获得的理念提升

任何科学教育活动和教师的指导策略所应追求和实现的核心目标与价值就是实现幼儿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能够使幼儿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具有终生价值的大目标,是教师衡量科学教育活动成败与否的核心原则。

教师们所进行的任何科学教育活动和所采取的指导策略都应对幼儿的终生发展有意义。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好奇心和科学的态度是幼教中最重要的价值和目标,使孩子们获得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经验是幼教中重要的价值和目标。而教师们所进行的任何数学活动都被看成是幼儿通过模拟、象征、分析和抽象的过程去思考数量、关系和样式的一种途径。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了数学教育的新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在真实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幼儿的数学感和数学意识。”那么,如何能在活动中使幼儿的科学探索与数学学习做到有机结合、取得平衡呢?

在“会唱歌的瓶子”的整个探索过程中,幼儿分类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并通过分类比较,了解由于物体软硬不同影响声音的发出这一科学现象。拓展了思维,也丰富了科学经验,科学素养因为活动的开展而得到了提升。根据小班幼儿探索和学习的特点,教师为孩子们自发的科学活动创设了自主探究的环境,同时利用幼儿生活经验相贴近的情景去刺激幼儿的数学思维,利用数学领域中的分类知识作为探索科学的工具,将幼儿园科学活动与数学活动相互整合,使孩子从中获得相关的科学与数学经验。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正是通过在应用中获得的经验来感知数学并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也帮助幼儿形成可贵的科学精神:即尊重事实,以事实作为判断事实的依据。

作者:白锦红

大班科学活动“制作遮阳帽”园本教研案例研究——技术活动的设计优化与组织

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师资培训状况和技术教育如何实施这两个问题一直以来是科技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在开展幼儿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在这两个方面也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究其原因,是教师们对技术教育的认识、理解和把握还不够,同时,对幼儿认知经验和操作技能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担心等。针对种种问题,广州市第一幼儿园开展了此类幼儿教师科技教育研究和实践活动,尝试在认同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开放式教学研究模式,研究的重点放在技术教育。我们试图通过以案例为载体的科技教育研究活动,探索幼儿科技教育的难点——技术教育怎样实施;提高教师对技术教育的认识、理解及实践能力,将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紧密结合起来,使教师们在实践中研究,在反思中成长。

第一次教研活动:

在园长的组织下,教师们学习了总课题组相关的文件精神和所提倡的教学研究方法,在介绍了本次教学研究的目的、方法、时间并征得与会者同意后,由园长提出本次活动需要共同研究一个技术含量较多的教学问题,请大班教师讨论一下,把幼儿感兴趣的技术活动题目确定下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讲述选题的理由,并提出了赛车、衣架、手机、房子、遮阳帽等几个技术活动专题。最后,经过集体评议,将“制作遮阳帽”选定为本次技术教育活动的主题。其理由如下所述。

1.广州每年的四、五月份就到了夏季,天气炎热,孩子们也需要遮阳物品。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携带方便、使用简单、轻巧,形态各异、活泼有趣、造型美丽、功能奇特的的遮阳帽早已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既能遮住太阳光又不影响孩子们的活动,那么遮阳帽是孩子们的首选。制作遮阳帽是孩子们感兴趣的和内在需求的活动,兴趣与需求是拓展活动的动力与保证。

2.制作遮阳帽的材料多数是废旧材料,利于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与行为。

3.遮阳帽是孩子们使用起来非常熟悉、同时对它的结构又比较陌生的工具,这种熟悉使孩子们制作遮阳帽有了一定认识,而这种陌生又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索与创造热情。

4.遮阳帽的制作选材丰富、工具比较简单、操作也不复杂,而且做好了可以让孩子们使用。

5.遮阳帽本身的技术含量较高,它不但涉及到头围的大小,而且还涉及到帽沿的宽窄、帽顶的深度、绑带的长短与松紧等,孩子们在观察、使用、制作和改进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体验动手能力在制作物品中的重要意义。

6.制作遮阳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但只要在达到了必需的技术要求后,可以在外形、款式、造型、功能性和材质上,给孩子们提供比较广泛的创造空间。

确定将“制作遮阳帽”作为主题后,接着就讨论了活动设计的理念。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刻地认识到:如果没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就不可能保证科技教育研究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也就难以组织真正意义上的技术教育活动。教学活动是载体,教学研究是保证,教学理念是“主心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践者。

经过讨论,教师们一致同意活动应坚持以下几个主要理念。

1.教师必须以正确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育行为。

2.教师必须真正了解和掌握遮阳帽相关的物理知识以及制作遮阳帽的技术知识,以保证正确地引导孩子们的探索。

3.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和尊重孩子的学习特点和个性特点,提供给他们以充分的尝试和探索的机会。

4.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创设的环境必须使它包含丰富的教育信息和资源,激发和促进孩子们的活动热情。

5.教师要注重评价的教育价值,使评价成为促进活动发展、孩子认识发展的积极杠杆。

6.教师必须对孩子的心理、行为和表现真正投入极大的关注,根据活动需要及时调整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和计划,以适应孩子们活动要求;适时介入孩子的活动,使活动富于智慧和活力,通过师幼的互动促进双方的成长。

7.和孩子们共同收集活动材料和工具,因为制作过程中涉及到某些工具具有一些不安全因素,还要和孩子们建立使用安全规则。

8.老师说的每一句话对于孩子的活动来说都应是有价值的,要将重心放在促进孩子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改进上。

9.教师与孩子共同生成活动,是师幼共同成长的有效载体。

师幼共同生成活动是指师幼之间的一种对弈式教育,是师幼双方共同构建的一种活动,它协调了教育偏教师中心或偏幼儿中心论的理念和行为,把师幼置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更强调两者之间的互动、呼应要协调,并在寻找幼儿兴趣、需求和教育目标结合点的基础上,及时吸纳师幼双方共同的智慧,理性地追随、满足和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使教学既能顺应幼儿科学活动的发展,又能将发展纳入教师的计划轨道。

活动的目标预设。

(一)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初步学习设计遮阳帽,让他们懂得做事要有计划,能画出简单设计图,并根据自己的设计图进行制作。

2.帮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设计需要选择和使用合适的工具,懂得在使用中怎样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3.帮助幼儿能与同伴合作、分享,体验创作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接着,教师们对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1.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孩子的操作能力与制作遮阳帽所需的能力之间的差距。

2.孩子可能需要的材料和工具、引导孩子认识安全使用工具的策略。

3.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应对的措施。

教师能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活动的分析研究越具体越到位,就越能有效地利用各种教育时间和因素,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或给孩子造成没有意义的困扰。

本次科学活动选定由三个大班三位教师来进行实践活动,她们各自根据自己班上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和实施方案。其他的教师分组到各实践班协助和参与及观摩实践活动。这样大家都能了解活动的情况,活动的科学性、指向性和可操作性会更强。

第二次教研活动:

按照第一次的约定,这次教研活动在第一次实践活动基础上进行的。主题确定后并没有具体讨论制作遮阳帽的活动设计,所以,由每个参与者自行设计、实施。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各实践后的教师阐述实施情况及利弊得失。

实施情况如下。

1.活动的引发与呈现。

大七班:与孩子们简单讨论一下遮阳帽的样子,然后由孩子们自由选择材料,自由设计,可由孩子自己完成或与同伴合作。

大一班:在孩子们尝试前,教师带领孩子们对遮阳帽的种类、结构、款式及材料等进行详细讨论:有的帽檐又宽又大,有的帽檐只遮住前面;有的是草编出来的,有的是牛仔布做的;有的是绑绳子的,有的是后面有松紧扣的……然后,由孩子们自己或与同伴自由设计制作。

大六班:老师提出问题——现在天气开始变热了,外出活动总遇上火辣辣的太阳,让我们一起设计方便进行户外活动的遮阳帽,你们想怎样制作遮阳帽?需要哪些材料,我们一起去搜集,好吗?(直接提出任务,由幼儿商量好后进行设计并制作。)

利弊得失分析:

大七班:在制作前与孩子们进行简单地讨论,然后就由孩子们自由制作,教师只在一边进行观察与引导,教师的引导效果和孩子们制作的效果都不太好。一是制作的遮阳帽不仅品种单一,而且多数孩子做的是帽子玩具,而不是有使用价值的遮阳帽,有的拿一个纸碟剪一个洞盖在头上就行了,有的是用蜡光纸做一个比拳头大一点的帽子;二是孩子选材和制作模仿他人的现象较多,孩子的制作活动比较盲目,没有计划性。其原因有三个,如下。

一是孩子们对于遮阳帽的经验及老师提供操作的材料、工具对于他们的活动展开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

二是在制作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制作成帽子玩具和选材、制作模仿他人的现象,是因为教师在制作前没有与孩子讨论清楚,孩子对任务不明确,要做一个怎么样的遮阳帽的计划性和遮阳帽的适用性强调得都不够。

三是教师尚欠对孩子们活动的适时引导。

讨论后,做了如下调整。

一是在下一次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们更多的有关遮阳帽的信息和共同收集更多的材料。

二是与孩子们一起讨论,使大家对任务更加明确,使孩子们的设计与制作均能有的放矢。

活动前的观察及孩子在制作前所获得的信息量不足,而给孩子们的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限制。

大一班:在制作前,因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在路上碰到了托班的赵姨,发现赵姨戴的遮阳帽很特别,而引发了对遮阳帽的种类、结构、款式及材料等进行一系列的讨论,使得孩子对遮阳帽已经有了较多的认识,所以孩子在制作中任务明确,注重了遮阳帽的适用性,同时,因任务明确,孩子心中有数,固而在制作的过程中,同伴间又能进行较好的商量与合作,效果稍好。

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孩子的设计图出现了材料的记录,而不是制作步骤;孩子在制作的过程中忘记了重点,而是沉浸在自己能做出一顶帽子的喜悦当中,并不管怎样只要能放在自己的头上就行了,而完全忽视了遮阳作用、是否戴得稳等问题;做成功的孩子也只是为自己制作了一个遮阳帽,而未考虑到是否人人都能戴的问题。

讨论后,做了如下调整。

1.帽子材料要更加丰富,要提供能给孩子的制作有一定启发和帮助的材料。

2.教师要注意在孩子制作的过程中,适当地介入,用多种方法引导和启发孩子自主改进产品。

3.要让孩子在分析自己或同伴制作遮阳帽,发现不足并能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

4.请家长协助本活动,和孩子一起观察各种遮阳帽。

大六班:简单地与孩子讨论以后,班上孩子认为遮阳帽就是农民伯伯戴的帽子,并讨论了遮阳帽的形状及做法。因材料是孩子与老师一起收集的,所以孩子在使用中能得心应手,但是因受遮阳帽就是农民伯伯戴的帽子这一认识的局限,多数孩子只选用草席,其他材料用得比较少,制作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当老师要求孩子画设计图时,孩子们进行了商量与合作。待孩子画好设计图后,组织孩子交流自己的设计。在交流中老师发现孩子基本上是从自己设想的帽子的外型,需要制作的材料、工具来设计制作的计划。虽然设计图不太规范,但也体现了孩子们已有了自己制作遮阳帽的计划,已经“心中有数”。也有的孩子的设计图很有创意,自己会增加“制作过程中我的发现”:丰丰加了“我的成功”,天天有“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等项。形式多样的设计图就应运而生了。

讨论后,做如下调整。

1.做遮阳帽的材料要更加丰富。

2.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提高孩子制作的技能。

3.要让孩子明确制作的目的和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时介入。

从这次实践中发现,三个班在第一次实践时,都没有让孩子观察很多遮阳帽,因任务切入的方式和引导的不同,而使孩子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二)教师的指导

在讨论中,教师们均认为教师的适时、适当的引导,对于孩子的设计和制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大七班李老师说的,孩子们的认识和评价能力有限,加之在活动前孩子的经验铺垫又不够,最后孩子完成任务的水平显然是较低的,甚至有的孩子做了一个玩具帽。大一班和大六班制作前经过了详细地讨论,增加了孩子对遮阳帽的认识,有了经验背景,虽然第一次完成效果相对好于大七班,但是,也出现了种种问题,如设计图制作步骤不清楚,对产品进行改进的思路打不开,甚至在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部分孩子沉浸在把不符合任务要求的遮阳帽戴在头上的喜悦中的情况。教师什么时候介入孩子的活动才是适时的和怎样介入孩子的活动,一直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也是经常给教师们带来困扰的问题。

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在孩子进行探索和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有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和指导。这种引导不是一种干涉,而是要把重点放在启发孩子发现制作的问题、打开思路进行作品改进上。大一班牛老师在孩子非常投入研究的时候,她并没有去介入,她认为孩子此时需要的是思考的空间,而不是老师的干涉。正像大六班辛老师说的“在技术性操作活动中,教师的适时介入非常关键,教师的每一句话对于孩子的学习和对作品的改进上都要有意义”。教师在什么时候介入及怎样介入就要看教师的观察力、经验和对孩子们活动进展的敏感程度。

老师介入的时间应该是在孩子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陷入困境并快要放弃的时候、因操作错误将导致危险的时候,介入的方式和程度应该因人而异,介入的角色定位是孩子活动的辅助者。

“制作遮阳帽”中教师的指导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信息量和材料。

2.要解决的几个技术问题:

一是遮阳功能;二是怎样才能戴在头上,并戴得稳;三是要人人都可以戴(解决遮阳帽头围大小的伸缩问题)。

3.工具和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三)专业引领

在制作的过程中和制作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孩子有失败,或是做不成遮阳帽的情况,孩子对自己的制作虽然不满意,但是他们在整个活动过程是非常快乐的。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孩子从中获得的是经验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才能改进的可能,这样活动就是成功的。

作为老师首先要认识到,孩子的错误代表着孩子当前的认识水平,要看到孩子这些错误背后的东西。孩子总是正确地回答他自己的问题,孩子出现明显错误的原因是他没有用教师的问题而是用他自己的问题问他自己。教师要给予孩子出错的机会,并应把孩子的错误作为了解他们思维方式的机会,而不要为了得到教师认为正确的答案而去追问孩子,追问往往会使孩子变得谨小慎微,只敢说教师认为正确而固定的东西,那么教师的活动就失去意义了。

当发现光光、丰丰、天天放弃了自己的草席而重新选择了纸碟时,辛老师微笑着问:你们为什么放弃了这种材料而重新选择其他的呢。“用草席进行制作实在太难了,用双面胶粘不上。用订书机也订不上,针线我们又不会用。我们还是想尝试用纸碟做,要不再做下去就会浪费更多的材料,我们不想再浪费材料了。”孩子们的想法还蛮理性,他们有他们重新选择的理由,这时候教师应尊重他们的想法和选择。

让孩子在“非”材料和工具中学习分析、比较和取舍,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非”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过去教师投放给孩子的材料或工具,总是以成人的经验去界定是否切合活动的需要,让材料与工具隐含了成人的意愿,以期让孩子们一进入到相应环境就能像成人一样去操作,也能带出比较完美的操作效果。现在教师们体会到这样做会使孩子失去了对材料工具性能的分析比较的机会,失去体会错误的机会,失去了突破某些“框框”的机会。而在投放的材料与工具中加入适量的干扰因素,小朋友要想获得成功,就要经过观察、选择、尝试和分析,才能完成自己的作品。在这个时候,这些在成人心目中“非”的因素,经过孩子们的加工也许会变成“是”的因素!

活动中教师语言要有意义,孩子的探索和制作改进才会更加有意义”。引领他们一步一步向前学习与发展。譬如,“你的遮阳帽有没有起到遮阳的作用?想想用什么办法使这一顶遮阳帽不只是自己戴,其他小朋友和大人都可以戴呢?”教师这样的语言可以促使孩子进一步尝试设计出更加好的遮阳帽来。

老师与孩子“心灵”的无声对话,鼓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制作遮阳帽的过程中,教师与孩子间无声的交流对于孩子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孩子遇到了困难时,老师的一个点头示意,会成为孩子克服困难的有力支持;当孩子尝试制作遮阳帽有一个小小的成功时,教师送上一个微笑,会成为孩子继续努力的力量。教师的举手投足都会与孩子形成无声地心灵的对话,这些“小动作”对于孩子来说,都具有无穷的力量。

“对话分享策略”。这里的对话指的是教师要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孩子,和孩子—起分享喜怒哀乐、成功与错误等,因此,在这里分享仅仅只是进行“对话”的途径之一。

“材料要具有探索性和易理解性”。即所选材料应和涉及到的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有关;使用这些材料应该能揭示许多有关的现象。如:孩子在对哪种帽子遮阳性强的讨论中,教师可以体验到材料能使孩子理解科学现象。换言之,通过对这些材料的探索,能让孩子了解一些科学概念和发展相应的能力。孩子对材料的操作方式是否理解,会影响他们对材料的最初探索、选择及有效利用。对孩子来说材料如果是能使他们一看就明白操作方式,使孩子拿到材料很快进入探索过程。有些材料孩子不知道性能及使用方法,结果容易放弃或去做与活动无关的事情。在活动中,每当有新的材料投放,或当个别孩子不熟悉手中材料的操作方法时,教师应及时给予介绍,并对于一些复杂材料给予示范,使孩子了解材料的用途,使孩子能独立进行探索,同时教师的详细介绍能避免材料的误解而误用,造成浪费。

第三次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是在第二次讨论的基础上,由参与者改进教学设计并再次观察其效果后进行。

大七班:孩子们带着在上次制作中发现的问题,不停地摆弄着收集的遮阳帽,看教师下载的各种遮阳帽图片,寻找答案。终于,他们发现头围处的伸缩和绑带在遮阳帽中所起的作用。孩子们拿出自己第一次制作的遮阳帽进行对比观察。教师提出了讨论的话题:我的遮阳帽成功在什么地方,失败在哪里,需要做出哪些改进?本次活动中孩子的制作更加有目的,材料的选择和组合使用、遮阳帽的品种也比上次丰富多了,而且基本能实现讨论中的几大功能,效果明显好于上次活动。

大一班:这次因为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看了很多遮阳帽,并有的孩子在家已与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制作了一个新遮阳帽。在本次活动前,教师与孩子一起分享了孩子带回来的遮阳帽,然后大家又讨论分析了自己制作的遮阳帽的不足之处,孩子们的想法趋于一致,都说今天制作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遮阳功能;二是怎样才能戴在头上,并戴得稳;三是要人人都可以戴,解决遮阳帽头围大小的伸缩问题。

由于有了明确的目标,孩子们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这次,他们能较有条理的画出自己的设计图,画出要做的帽子的款式,有些小朋友还一步一步地画出整个制作的步骤!制作出来的遮阳帽也非常好。有的孩子为了让帽子适合他们组员的头围,在硬纸条的两端剪了好几个开口,说是按头的大小自己选择适当的位置插上,这倒是一个好办法。可是当教师去试戴的时候,问题还是出现了——帽子太小,戴不上。这时他们急了,又舍不得放弃已做好的成品,怎么办呢?情急之下,终于给他们想出一个办法来:在纸条的末端再订上两条丝带,成人可以系丝带,小朋友用时还可以做装饰。有的孩子还设计出了有帽子和挎包双重功能的遮阳帽来。

孩子们从“制作遮阳帽”的活动中了解了头围、深度、弹性等科学知识。在活动中,教师们深深地感受到,每一个孩子观察、探究事物的角度、过程都是不同的,教师们要让孩子真正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才能让他们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

大六班:使用长绳子和橡皮筋来做帽子的松紧调节,小朋友提出帽顶的深度这部分最难做,孩子找到了盒子、小圆盆来帮助自己解决帽子“深度”的问题。

孩子们经过努力,这次做出来的遮阳帽不仅品种丰富,而且还总结了不少经验。有的幼儿还在教师的帮助下,发现有颜色的塑料透明薄膜既透明又起到减少阳光辐射的作用。

石石:“利用“插”的方法调节帽子的松紧,非常方便又容易做,可是只能利用卡纸来制作这种方法,但卡纸戴在头上,一出汗就变软,不能多次使用这顶帽子。”

丰丰:“我做了顶没有帽顶的帽,我觉得这样我就不用考虑帽顶的深度,做好帽沿一样可以遮阳,而且没有帽顶的帽子透气性更好。”

奕奕:“我们制作的帽子的面料不太符合遮阳性,但这些帽子都容易携带和收放。”

……

有的小朋友觉得用双面胶,书钉,包装胶都不能把帽绳固定好,想下次尝试用针线来缝制。

丰富的资源支持是孩子改进制作遮阳帽的有力保障。大家都认识到,这次实践活动效果好,是为孩子提供的材料品种多、工具适当的成果。

孩子的学习计划性与合作程度密切相关。对比两次实践活动,老师们发现,三个班的孩子在与同伴合作方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大七班第二次比第一次合作的效果好,而大一班第一次比第二次效果好。大六班第二次也是比第一次合作效果好。究其原因,发现制作的任务和目的不太明确时或计划性不强时,孩子与同伴的合作程度较低;当有了一定数量的信息给予孩子刺激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和计划时,孩子与同伴的合作程度也较低,只有当孩子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存在老师引导的空间和孩子真正需要帮助时,才会与同伴合作。从中可以得出,教师的提问、资源的提供等都要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同时,要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性。

理解与互动的重要性。理解就是认识或揭示事物中本质的东西,它是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无论是掌握概念,或者进行判断推理,首先要依靠对事物一定程度的理解,其次还要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进行到对事物内在的理解。在这方面如果指导方法较好就能让幼儿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等。一个问题的提出与探索,在对其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总有令人惊奇的发现和收获,这一过程也是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毅力和好奇心的好时机。幼儿的学习态度非常积极。利用摸一摸等感官活动,让幼儿在感受比较中认识,通过感官活动,幼儿掌握了探索学习的方法,能感受到同一材料的特性。幼儿是在与环境中的人、物、事、环境进行互动才能激发起他们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幼儿爱观察和思考兴趣和习惯。

三个班共同存在的问题及要教师进行调整之处如下。

一是孩子制作的遮阳帽创意还不够,二是孩子提出使用针线的问题要进行再次尝试。

因经过第二次实践,三个班出现的问题和孩子制作的遮阳帽的不足比较集中,经大家商量,决定由大六班辛老师来上第三次实践课。

第四次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是在第三次实践活动基础上,由实践教师改进教学设计及提高难度并再次进行观察其效果后进行的。

大六班:本次活动采取了“征询——制作——指导——讨论——交流”的活动形式,活动材料中除了其材料和孩子已做好的遮阳帽外,还增加了针、线等材料。

把探索制作便于携带的遮阳帽及其他多功能的遮阳帽和学习使用针线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孩子为了改进作品,还主动地让资料室的张老师给大家做好的遮阳帽提出意见和建议:用塑料带做帽顶非常有创意,透气性强,但塑料带不能吸汗,透汗性弱,出了汗如果留在塑料带上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想想能否使用一些容易散热,吸汗的材料来代替塑料带行不行……由于张老师的意见,启发了教师运用采访征询的方法,让孩子从不同方面听取别人的建议,获取新的启发。张老师提出意见后,大家积极想办法对作品进行改进。辛老师根据孩子的需要提供帮助,指导孩子学习使用针线缝合松紧带,指导孩子用锤子、钉子在硬的地方打洞来固定松紧带,启发孩子用塑料饮料瓶和折纸制作可以折叠的便于携带的帽子。

本次活动中,幼儿将重点放在作品的改进和创意上,非常专注,并能根据他人意见修改完善自己的计划,养成了听取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这种钻研的精神正是科学教育的主旨。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使用针线的问题。在使用前,教师做了示范,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孩子在使用中,教师仔细观察孩子们的使用情况,结果发现孩子们都知道小心,没有一个扎到手的。这一表现真的使教师吃了一惊,孩子们在使用特别有危险性的工具时,“小心”可以说是孩子们的一种本能。而且越缝越熟练,最后看着自己缝好的遮阳帽欢呼雀跃。

教师认为,即使孩子们从来没有使用过有一定危险性的工具,只要在活动前教师做好示范并交待好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时,教师多加指导,这样的工具是可以投放给幼儿使用的。

第四次教研活动是在第三次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本次教研活动经历了预设(设计)、实践、评价和改进、再设计、再实践、再设计调整、再实践等过程,所以,参与者的发言滔滔不绝,内容非常丰富。本次教研活动达成了几个方面的共识。

一是科学教育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使用工具的能力,活动前要估计到幼儿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引起高度重视;活动中教师要仔细观察孩子,鼓励孩子尝试,在幼儿能力范围内不能完成的,教师要及时介入,避免意外的发生。

二是支持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促进孩子认知的主动构建。

三是重视生成教育,做一个与孩子平等的探索者。

生成教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课程,它植根于孩子的兴趣点、需求点和关注点上。尤其是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当我们以开放的态度组织孩子们活动,你会发现它像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觉,有双聪慧的眼睛去发现,有颗智慧的头脑去分析。

四是充分利用孩子强项解决技术困难,利用有效要素放大策略:孩子的观察是强项,要充分地让孩子对要制作的物品进行仔细的、有目的地观察,这是产生问题和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基础。而当孩子对设计制作要素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时,教师要及时把这一要素予以放大、突显,支持孩子对这一要素进行重点研究。

五是给孩子出错的机会,接纳孩子的错误。

六是让结果自然反馈来调整孩子的认识。结果是很自然的,孩子们要学会去面对结果,面对没有成功的现实,承受以后,再寻找新的解决方法进行调整。

在科技活动中,适当地以自然结果的反馈、客观事实调整孩子的认知。可以培养幼儿逐步形成尊重事实,体验做任何事情都有失败的可能,相信通过探究可以解决问题的意识。但是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这个“自然结果”的度,必须是孩子在心理上能够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孩子,创造良好的氛围,以合适的表情与态度,让孩子能心平气和地接受。

七是巧用提问的策略。对孩子的提问是建立在认真观察孩子的操作行为,倾听孩子的创意和困难的基础上的。要孩子做出象模象样的遮阳帽,必须要将提问集中到引导孩子选择合适的材料,选用合适的工具,形成合理的设想,选做合适的成品上去。

教师经常是以提问的方式引起孩子对活动的关注和思考,所以教师提问的动机、时机、内容和方法都很重要。只有真正理解孩子们的共性,又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才有可能提出适合他们“最近发展区”的问题,给他们有实质意义的帮助和指导;才有可能不断地激发孩子的思维活动,保持孩子活动的热情;才有可能在孩子的认知冲突中,给予孩子合适的知识框架,提供合适的支持。

八是要充分利用“任务驱动”的功能,引导孩子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培养孩子的问题与任务意识,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制作遮阳帽就是一个要完成的任务,而这个任务的要求就是要能戴在头上的、能遮阳帽的、人人都能戴的及收放方便或多功能等要求。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培养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已有经验和技能的能力。

九是注重评价的科学性。

1.进步幅度是对不同层次孩子客观评价的条件之一。

2.激励性的评价使孩子有成功的体验。

3.以鼓励成果多样性的评价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4.孩子的自我评价意义重大。孩子对自己制作的遮阳帽进行评价,哪里成功,哪里失败,先由孩子自己进行评价。

5.科技活动中的综合性评价可促使孩子全面发展。

6.多元化。可以是自我评价、孩子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还可以是各种评价相互结合。如大六班对作品就坚持了多元评价。

7.从培养孩子具有独立性的角度指导孩子,从激发孩子学习欲望的角度评价孩子及其作品。

上述种种教学反思其实也是教师在组织科技活动的全过程中,对自身反映出来的教育观念和组织能力的利弊得失的思考。这种思考一旦纳入到教师的教研活动之中,就会成为一种对教学活动的认知方式,就是反思性教学研究,其目的不仅是让孩子“学会学习”,而且,它还让教师“学会教学”,这种双重的活动目的,使“反思性教学”更具生命力。

反思实践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反馈调节机制的不断运用和假设检验的方法,使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实施和科技教育理论的思辨同步进行。它的基本思路是:根据科技教育实际的需要确定课题形成假设,建构研究方案,让方案为教师所理解和掌握,然后研究人员与实验教师合作探索。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依据反馈的信息进行反思调节,通过实证和思辨同步进行以达到适度的理论概括和用理论改进实际工作的双重目的。

反思实施法的方案和假设来自科技教育实际,又在实践中经过检验和完善,再用来指导科技教育的研究和实际工作。

教研活动既要重视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更要重视教学过程的反思,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会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领会理论”;实际活动中要注意记录自己在教育活动中的行为和孩子的学习状态,并对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不断进行观察、发现、追寻和感悟;教师应及时地在教研活动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反省、分析并改进教学,才能随时调整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活动设计,随时调整教学并且对之产生理性认识。通过教师对孩子活动中的“学”和自己组织活动的“教”的反思,教师对孩子的兴趣、需要、思维方式、学习状态、个性特点、交往方法等能有更为清晰的了解,教师对即将采取的下一步的教育行为也就更加有把握,由教师和专家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也愈有效。

对园本教研活动的认识:

在本次教研活动结束前,教师们评价了以主题为载体的、多次实践和讨论的教研模式,提升了对园本教研和园本培训的认识。

1.这种教研模式是灵活的,是一种最直接的科技教育教师培训形式,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充分把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合理组合,协调运转,充分提高科技教育教师园本培训的效率。

这种案例为载体的研究活动方式,能体现实践与研究的科学性、计划性、实效性,促进组织者和参与者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对接,理性地回答教学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问题,从而将实践经验提升为有价值的理论认识。

这是一种融学习、工作和教研于一体的整合性活动,是以科技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幼儿园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研究的类型或取向,它既有别于学术研究者进行的性质或量化的专业性研究,也不同于完全的行为研究。

2.为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进行,必需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在研究中,明确园长为总负责人,保教主任和教研组长协助组织和讨论,明确参与者、纳入工作范围,并在活动前制定了详细、完整的研究计划。研究过程的调控和过程性资料的搜集、记录等。以上种种工作均为顺利开展开放式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3.园本教研应以幼儿的发展为目标,以有意义的专题为内容,以叙事研究为主要方式,逐步实现教研工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将教师双向互动、平等交流的探讨方式引入教研工作中,引导教师通过这种全程参与的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并据此调整自己的实际教育行为。这种叙事性的案例研究法,达到同事间的互助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真正体现了团队精神的价值。实践活动后的剖析与讨论,从众多的活动经验中,提炼出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提高了每次教研实践的单位时效。俗话说“旁观者清”,观摩的教师跟平时听课的教师不一样,因为他们还肩负着“教研的任务”,他们会在整个的实践过程关注到孩子的细微的表现和实践老师的每一个教育行为,从中发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有价值的“东西”经过讨论分析与确认,就会变成有价值的“思想”,对全体教师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对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都起到震荡的效果。

4.开展园本培训的着眼点应放在:

(1)促进教师主动学习。首先,应从终身教育的思想出发,使教师意识到学习的必要性。其次,促使其产生发展矛盾,激发其产生学习的动机。

(2)促进教师合作学习。变个体劳动为团队协作,树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合作意识。

(3)促进教师展示学习。借助微格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分享的平台。为教师成长创设良好的精神氛围,广州市第一幼儿园主张彼此平等、协作、尊重、开放。

尤其重要的是,教师培训的重要目标是教师进行科技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而这种能力的提高,要回归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和实践后进行全面反思,才能实现。

“园本教研”通过教师反思、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作为实施“园本教研”的基本途径。三者相互渗透、相互依赖,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统一体。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调整是参与教研活动的前提条件,但如果缺乏横向交流和纵向引领,将会使自己处于孤陋寡闻、孤立无援的尴尬境地。如果只有同一层次的横向交流,而没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的纵向引领,有可能会使横向交流长期处于徘徊不前的局面,如何进行“园本教研”?

“园本教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研活动。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开发和建设的能力,使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融为一体,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方式。在实验的进程中,每位一线教师都会不时地面临一些具体的、特殊的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个体间的教育经验与教育环境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以个体自主活动的方式开展研究,自觉地针对面临的教学问题进行教改实践尝试与理性反思。实践证明,这种自主性研究,对教师教学智慧的不断生成及促进其专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幼儿园是“园本教研”的主要阵地,营造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改变教师教学研究各自为战的状况,激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做到互相学习、共同切磋、合作研究、分享经验,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从某种意义上说,“园本教研”是对多年来教研活动实践经验的自我扬弃、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

通过研究力量的有效整合和互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这样可以达到智慧共生、成果共享的目的。

把教师作为教研主体,促进教师自由创造精神的有效释放和专业发展。

当前,对科技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已是当务之急。如何在科技教育中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如何组织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如何组织孩子进行有意义的技术探究活动?如何针对孩子的个性差异进行指导?这些操作层面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比教育观念的转变轻松多少。目前,教师的素质已经遇到了挑战,尤其是在科技教育中,教师们需要非常实际的、具体的指导,需要教研工作的有效跟进。

幼儿教育教研活动应该坚持以叙事辅助研究,努力使科技教育的教研活动更加具有共生意识性,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并将此精神始终贯穿活动的始终,创建学习型组织,为教师的自身发展搭建平台。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共生、发展、演变、深化,从而使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的科技教育的质量与层次得以大幅度提升。

参考资料

[1]吴锦骠.行动研究——反思实践法[EB/OL].普教科研网.

[2]吕品.什么是任务驱动[EB/OL][2004-1-1].芸心教育网.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第六章:反思性教学生的的合理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

[4]曹松峰.“校本教研”的理念与策略[EB/OL].辽宁教育信息网.

[5]卢婉君.园本培训的实践与思考[EB/OL].[2003-8-8].辽宁教育信息网.

作者:于美华

※一般研究案例

中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埋在土里的塑料袋

续表

续表

作者:徐桂梅

大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油和水

续表

作者:张淑敏

中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生态平衡很重要

续表

续表

作者:梁菁

大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快乐一分钟

续表

作者:李琴

中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汽车里的秘密

续表

续表

作者:杨蕾

大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案

有趣的车牌号码

续表

作者:邓健霞

三、教育叙事故事及其意义

(一)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日常生活,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中。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其中记载的也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是教师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记述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情节的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或教育故事,其注重对个人或幼儿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它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真实的、情境性的事件。这些“故事”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的表现方式。

(二)教育叙事研究的意义

教师叙事研究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并以此反思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以教师和幼儿的行为和意义为解读目标,分析教与学的行为,获得解释性、意义性理解,并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叙事研究将使教师不仅获得专业素养的提高,有意义的职业生涯,而且还会改变教育和教育者的存在方式。

四、幼儿科技教育叙事故事

大班科技教育故事

水的压力

玩水,对于幼儿而言是一件很愉快并且很乐意去做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总是不知疲倦地探索着水的秘密。确实,水包含了太多的秘密。为了培养幼儿对水的科学认识,提高利用科技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大胆想像,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我设计了“水的压力”这一科技活动。本次活动注重调动幼儿已有的相关经验,整个流程是循序渐进的,所有的环节有着内在的联系。随着活动的深入,水到渠成地生成了相关的技术目标及内容,将科学、技术、生活自然统一。

这是一个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只是系列活动中的一个。主要完成以下几方面的目标:

1.了解水的压力,在尝试和探索中感受到水的压力与水的深度有关系;

2.能较清晰地记录自己的猜想及实验结果;

3.观察发现身边能用水压来解决的问题,并动手动脑加以解决。

本次活动主要达到前两个目标。

材料准备紧扣活动主题。我和幼儿一起收集了不同大小的废旧塑料瓶,用同样大小的瓶子且在同一高度处钻上孔,分别钻有一个孔、两个孔、三个孔。将这些瓶子分别放在有标志的小筐子里。另外,我准备了一些幼儿用的记录表、水盆、小杯、擦手的毛巾等。

我对孩子们说:“这里是我们前几天准备好的玩水材料。有一孔的、有二孔的、有三孔的……”我边说边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材料。观察完材料后我拿起一个一孔的瓶子提问:“这里有一个一孔的瓶子,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如果把瓶子装满水会出现什么事情?”有的小朋友说会有水流出来。“那么,请小朋友们猜一猜,水流出来的样子会是怎样的呢?”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有的说水是会喷出来的,有的说会喷得很远……“现在请小朋友将你猜想的记录下来吧。”随后,向孩子们介绍了记录表格。

猜想,是人们对所要了解的问题提出的一个猜测性的、尚未验证的答案。猜想,对引导幼儿开展科学探索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非常必要。

首先,猜想为幼儿提供了广阔的科学探索活动空间。幼儿提出自己的猜想后都希望能够是正确的,为此他们就会迫切地想要通过探索来验证。幼儿提出的猜想越多,他们想要开展的科学探索活动的空间就会越广阔。

其次,猜想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注意力增强。幼儿注意力保持的时间较短,科学探索活动却需要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如果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活动很难持续进行。但当幼儿自己提出了猜想后,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会很迫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尤其是当其他人提出了和自己不同的猜想时,就更想知道谁的猜想是对的,就形成了幼儿一种探索的持续动力,推动幼儿较长时间地关注活动。

再次,猜想支持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兴趣。猜想是幼儿自己为寻求问题答案而提出的,他们会很认真地去验证自己的结论,希望自己猜对。这一过程必定会增强幼儿探索的兴趣。

最后,猜想使教师更加了解幼儿的前期经验,使探索活动更具实际意义。如果从幼儿的猜想中发现其以往相关的经验比较缺乏,那就需要及时调整活动。

接下来幼儿各自将自己所想到的记录在表格上。有的幼儿能较形象地画出自己所想的;有的幼儿由于缺乏相关的经验而不知该如何下笔;有的幼儿将水画成喷射状的;有的幼儿画成滴水状的……

了解幼儿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只有了解幼儿,才能及时调整教育目标,恰当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一言以蔽之,就是能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

从幼儿的表现中,我了解了幼儿有关水的经验的大致情况。总体上看,本次活动是具有可行性的,绝大多数幼儿具有相关经验。

完成猜想记录后,我提出了玩一孔瓶的要求:每人一个瓶子,两人一组玩水;仔细观察,看看你发现的情况与你刚才猜测的有什么不同?

既然是科技探索活动,玩水就不能是漫无目的地玩玩,如果幼儿养成这种习惯,必然给其多方面的发展都带来消极的影响。试想,如果观察某一事物的目的都不明确,那我们会发现什么,又能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所以,幼儿科技教育中应特别关注幼儿观察能力的培养,而观察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小朋友们两人一组开始动手操作了。有的幼儿将一个瓶子灌满水后,在仔细地观察着;有的两人配合将一个瓶子灌满而另一瓶子不灌满,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一起,对比观察两条水柱有何不同。几分钟后,幼儿将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了,我组织幼儿分享、交流各自的感受。欣欣小朋友说:“当我把瓶子灌满水后会从小孔里喷出水来,刚开始的时候喷得很远可是越到后面喷得越近了。”这时我问:“那你发现了瓶子里的水有什么变化吗?”欣欣略一思索答到:“水越来越少了”。接着,欣欣马上把自己发现的这个现象记了下来。

为什么要记录?记录是种依据。通过记录能培养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另外,记录有助于幼儿自己建构知识和经验。系统的记录可以使幼儿将零散的经验系统化,并且可以从前后的记录对比中发现问题。

记录还有利于幼儿之间的交流、学习、经验分享。当我请幼儿来讲讲自己发现的问题时,幼儿都会自觉地看着自己的记录来讲。

我提问的目的是想试探幼儿是否了解到水深与水柱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瓶子里的水越多从小孔中的喷出的水就越远;瓶子中的水越少从小孔喷出的水就越近。但是幼儿没有得出类似的结论,这说明此问题提出的时机不成熟。

提问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恰当的提问可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发现问题并且能够引导幼儿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提问的形式也同样值得探讨。开放式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幼儿自由地去思考,得到的回答也比较丰富;封闭式的提问幼儿只需回答是或否,使用太多会限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幼儿被动、依赖的心理,所以在科学探索中更不宜多用。但有时也是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度。

有些幼儿观察到两个瓶子装不一样多的水,那么两个瓶子孔中喷出的水柱是不一样的,水多的喷得远,水少的喷得近。

幼儿分享交流完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最初的猜想进行对比。

从幼儿观察到的情况来看,幼儿确实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仔细观察的,虽然还不能发现事物的内部关系,但是为此积累了相关的感性经验。

紧接着,我请幼儿再次猜测:“两个孔的瓶子装满水后,两个孔的水柱会是怎样的?”这时,我发现,一部分幼儿将瓶子上面一个孔喷出的水柱画得比下面孔的水柱离瓶子近些;有一些幼儿画得正好相反。

也许一些幼儿已能模糊地感觉到水深与水柱之间的关系,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出来,如果能帮助幼儿将这一模糊的感觉提升到其认识的层面,那么就能真正起到幼儿自己建构知识的效果。

接下来的操作探索中,幼儿非常投入。有的幼儿转动瓶子从不同的方位观察喷出的两条水柱;有的用手来试探两条水柱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幼儿继续专心致志地玩着。不一会儿,他们陆续回到座位上,认真地记录着自己的发现。都记录完后,在我的组织下幼儿展开了再一次的交流。不听不知道,一听还真不错!幼儿观察发现的问题可不少,如装满水后,刚开始的时候瓶子上方的孔喷出的水柱没有下方的水柱喷得远,可当瓶子里的水越来越少的时候,上面的孔不再喷水了而是沿着瓶子外壁流出水来;还有的小朋友发现,两条水柱,下面的比上面的射在手上感觉力大一点、疼一点;另外有些小朋友观察到,下面的水柱比上面的水柱喷的时间要久些。幼儿的记录也是各不相同,有的用粗线条表示下面水柱,用虚线示意上面的水柱;有的把下面的水柱喷射的弧度画得小点,上面的水柱弧度画得大一点,两条水柱呈交叉状等等。当幼儿都完成记录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瓶子装满水后两个孔离水面是一样深的吗?

在幼儿观察到了上面所说的一些表面现象后,为了能引导其进一步领悟到内在的规律,我提出了“瓶子装满水后两个孔离水面是一样深的吗”这一封闭式问题,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暗示性,目的是将幼儿的思维导向核心问题上去。

幼儿回答说,上面小孔离水面浅些,下面小孔离水面深些。这时我马上提出了下一个问题:上面离水面浅一些的小孔喷出的水柱和下面离水面深些的小孔喷出的水柱有什么不同?绝大多数幼儿回答说上面的水柱喷得近,下面的水柱喷得远。为了巩固幼儿得出的经验,我和幼儿一起重复了这一试验。重复试验的时候我问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孩子们沉默一阵子后就开始叽叽喳喳讨论开了,有的孩子说,深水里有个“大力士”,把水从孔里使劲往外压,所以水会喷得很远;浅水里只有个“小力士”,没有深水里的“大力士”力气大,所以它压出的水喷得近一些……

此时,孩子们似乎意识到了水里面存在一种“力”,且水越深“力”会越大。为了验证孩子们是否形成了这一经验,教师提出了请孩子们预测钻有三个不同高度的孔的瓶子装满水后,三条水柱喷射的远近会怎样?孩子们记录好后教师巡视一圈,发现孩子们的预测基本上都准确,这说明,孩子们掌握了这一规律,或说建构了这一经验。

接下来是孩子们的验证操作,进一步巩固这一经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上面两个环节由幼儿自由猜想后,教师都引导幼儿用实验和记录对比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因为,在实验操作中验证,不仅培养幼儿自主探索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幼儿更快地走近科学,在操作中亲身感受科学研究方法。

同时,要给幼儿充分的验证时间,等待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在幼儿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的过程中,教师并不要急于去给予提示,只有当幼儿走进误区停止不前、无从下手时,方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因为,幼儿在进行实验操作和对比的过程中,需要思考,需要自己去发现,教师要给幼儿充分的验证时间与思考空间。

关于水压的环节在此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时间里教师让幼儿思考了一些问题:日常生活里你能找出什么与“喷水”有关的现象?小朋友们真不简单!有的说,接水喝的时候(幼儿园用桶盛开水);有的说,生病打吊瓶也会从针孔里涌出药水来;有的说,幼儿园和家里的水龙头都会喷水的;还有的说,用水壶浇花的时候会喷出水来;等等。当幼儿说到用水壶浇花时兴趣高涨,我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比较有技术性的问题,原来幼儿园一放假,班上种植的一些花草就没有人来浇水,特别是黄金周长假,假日后的一些花草无精打采。何不利用“水的压力”这一科学规律来想一个方法,在没有人在的情况下也可以给花草浇水?因此,教师就和幼儿一起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一起确定了下一次活动的内容:设计、制作灌溉器。

“设计、制作灌溉器”就是我与幼儿共同生成的活动。

生成教育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的课程,它植根于孩子的兴趣、需求和关注上。尤其是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教师以开放的态度组织孩子们活动,就会发现它会象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这也需要教师有一颗敏感的心去感觉、有双聪慧的眼睛去发现、有颗智慧的头脑去分析。

生活中与水有关的科技现象比比皆是,且水所能生成的技术性问题也异常丰富,开展“水”这一科技专题很有意义,如果深入开展下去,幼儿一定会有所收获。

参考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幼儿园“做中学”科学教育课题组:“做中学”科学教育过程与研究策略,《学前教育信息与研究》,2003年第6期。

作者:洪满钟

中班科技教育故事

奇妙的降落伞

降落伞对于孩子们来说接触得少,但又是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好奇降落伞为什么能够在空中慢慢的飘落下来。有一次我看见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争论着什么,我轻轻走过去,原来他们在说着有关降落伞的问题。森森说:“我昨天在家看了《蓝猫》,里面有降落伞,很好玩的。”悦悦说:“我也看了,好高的,那个降落伞是鼓鼓的。”涛涛很好奇地问:“什么是降落伞?它长得什么样子呀?”森森看见其他小朋友很想知道的样子,很自豪地回答说:“这还不知道呀,就是那个样子呗。”这一说几个小伙伴都叽叽喳喳地喊起来……看着他们有的洋洋得意,有的干着急的样子,我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下孩子们的注意力都转移到我身上了,他们马上围拢过来,拉着我的手迫不及待的问着:“老师,降落伞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呀……”

看着孩子们渴望的眼神,我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科学研究课题。首先孩子们对降落伞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希望获得有关知识;其次,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制作降落伞对于他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

幼儿的年龄特点注定了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感性的、具体形象的,他们的思维还常常需要动作的帮助。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还必须以具体的事物和材料为中介,必须借助于对物体的直接操作。我们应该让孩子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获得独特的、富有挑战性的直接经验。

希望孩子们通过“制作降落伞”这样的活动,初步了解降落伞的作用;在操作中认识降落伞的结构;提高动手能力,感受成功的喜悦;有初步的比较、判断和分析能力。同时我也感到制作降落伞对于孩子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要知道孩子在制作降落伞时的技术难点是什么。经过反复思考,我认为难点应该放在降落伞的伞面与伞绳的连接位置上。

有了目标后,教师就从网上、书上找到了一些降落伞的图片资料,让孩子们观察认识什么是降落伞,降落伞是做什么用的。并讨论制作降落伞所需要的材料。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想法,有的说,可以把伞绳系在伞面上面;有的说,可以用针线把绳子缝在伞面上面;还有的说,可以用胶水把绳子粘在伞面上面……

我的提问激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产生强烈的渴望和需要。幼儿想要感知的冲动和想要了解的强烈愿望驱使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参与到制作活动中。

第一次尝试活动: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我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很多制作材料(塑料袋、各种布、保鲜袋、各种纸、各种绳子等)当孩子们走进操作间的时候,显得很兴奋,他们东看看西瞧瞧,不知道用什么材料才好。森森拿起一卷保鲜袋,用力地扯,边扯边说:“我用这个,这个很轻,飘下来肯定很慢。”雨菁拿了一个漂亮的塑料袋,坐下来很快做起来;悦悦拿了一块小小红色的塑料纸,开始寻找其他工具……孩子们很专注地进行操作活动。我发现悦悦把那块红色的小塑料纸的边缘往一起收紧,我便走过去问:“悦悦,你想怎么做降落伞呢?”悦悦说:“我想把它们系在一起,我看见的降落伞就是这样鼓鼓的,老师,你帮我用绳子绑起来吧。”我说:“好。”我们一起合作,悦悦把四个角收紧在一起,我帮她用绳子系好,她在绳子下面又用透明胶连接一根长绳,然后她高兴地跳起来:“我做好了!我做好了!”

在幼儿科技教育中,教师给予孩子的是一种支持,一种引导。有效的提问或帮助,可以鼓励和引发幼儿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森森在很认真地用橡皮泥把伞绳和保鲜袋连接在一起,但怎么也粘不住,涛涛在旁边看见了说:“这是粘不住的,我刚才就是这样的。”但森森不听他的,还在不厌其烦地粘着,但每次拿起来降落伞,伞绳就和伞面脱落,反复实践后,他才放弃,改用透明胶来连接。善怡把四根伞绳贴在长方形保鲜袋的其中一条边上,而不是分别贴在四个角上,我走过去问她为什么这么贴,她说:“我看见的降落伞就是这个样子的。”我又提示她说:“再想一想,降落伞是什么样子的呢?”她想了想后把伞绳稍稍分开贴上,基本还是原来的位置上。

我突然想到我给孩子们观察的是图片,图片是平面的,孩子们对平面和立体不会区分,从图片上看伞绳就是在一个平面上的。

孩子们的降落伞做好了,我们很兴奋地做起试验。森森、雨菁和悦悦分别站在小椅子上,一起把手中的降落伞往下放。悦悦的降落伞很快就落到地上。最成功的是雨菁的,伞面能够打开,雨菁高兴极了,拿着她的降落伞蹦蹦跳跳地到处说。这时我发现善怡不说话了,她偷偷地看着雨菁的降落伞,又看看自己的,走到我身边对我说:“老师,我想重新做一个,行吗?”我说:“当然可以了。”她马上拿了一块塑料纸,很快地做起来。当我还在和其他小朋友试验的时候,她就做好了。(好快啊!真不愧是能干的孩子!)我又看到了她的笑脸。我看看孩子们做好了,就让孩子们在楼下等着,我和其他老师拿着降落伞来到二楼阳台,当我们把降落伞放下去的时候,耳边听到的是孩子们的欢呼声,降落伞有的很快落地,有的在空中翻了跟头,还是雨菁的比较成功……

制作降落伞,迎合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开心也很投入。但从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思维是很具体形象的,他们的观察很直观。悦悦看了光碟,就知道降落伞是鼓鼓的;而善怡看的是平面的图片,她就认为降落伞是平面的,伞绳就应该是在同一条线上。在操作之前,孩子们有提出用针线缝或把伞绳系在伞面上,但实际操作中,孩子们都没有用这样的方法,他们多数都是用透明胶或双面胶来粘,这与他们的动手能力有关:用针线缝或系结,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要求助于老师,而透明胶、双面胶是他们常用的工具,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容易,所以他们多采用这样简单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第一次尝试结束后,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为什么有的降落伞飘落得慢,有的降落伞很快就掉下来呢?孩子们很认真地看着自己手中的降落伞,最后他们得出结论:降落伞的伞面要大,还有伞绳要一样长,这样降落伞才能够慢慢地飘落下来。

根据第一次尝试活动中发现的问题,我仔细分析了孩子们制作的情况,能够看出孩子们解决了这次活动的技术难点,他们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知道了伞绳和伞面的连接位置。

第二次尝试活动:

当孩子们第二次进入操作间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的目的性强了,他们找了比较大的材料做伞面。善怡找了一块大花麻纱布,森森找了一只大的塑料袋,只有菁菁(第一次比较成功)仍然找了一块漂亮的塑料纸,而东东很坚持地用上次的材料,一块硬月历纸壳。菁菁在仔细地比着绳子,我问:“菁菁,你在干嘛呢?”雨菁回答我说:“我在剪绳子呢,要一样长的。”东东剪了四根很长的绳子,分别用透明胶粘在四个角上。最有意思的是洪立,他很快就做好了伞面和伞绳,但不做重物,我问:“洪立,你的重物呢?”他笑了笑,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旁边的小朋友告诉他:“洪立,你还没有小人呢。”洪立就往伞绳下端粘了一块双面胶,悄悄对我说:“老师,这就是小人了,它要轻的才会慢呢。”哦,原来是这样,他怕太重了影响降落的速度,好聪明的孩子呀。在后来的试验中发现他的降落伞总是在空中就翻跟头,我问:“洪立,你知道为什么你的降落伞会翻跟头吗?”他摇摇头,同伴告诉他:“你的降落伞没有重物呀。”他这才拿起一块橡皮泥粘在伞绳下端,还不时地往下揪着,直到橡皮泥成了很小的一块。我们再一次从阳台上往下放降落伞,这次效果好了很多,但善怡用那块大麻纱布做伞面的降落伞仍然降落得比较快,这是为什么呢?

第二次尝试活动,孩子们操作的目的性增强了,操作热情更高了,同伴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伙伴们会马上给予帮助。在科技教育中,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每个幼儿发挥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便于发挥同伴的影响作用,幼儿之间也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在孩子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给予适当的帮助、指导,但这种帮助、指导决不是传授、替代。教师在关键方法上的指导;在幼儿碰到困难时有的放矢的鼓励;支持幼儿主动积极地认识周围物质世界;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自主探索及其在活动中的发现、见解、观点和态度;鼓励、支持幼儿大胆提问,发表不同意见,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才是对幼儿潜能开发的推动和促进。

在第二次尝试活动后,我发现孩子们虽然选用了大的伞面,采用了一样长的伞绳,但飘落下来的速度仍然不一样。我问孩子们为什么,孩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茫然。我又拿出麻纱布和塑料纸,让孩子们掂一掂,看看谁更重一些,孩子们说是布。我感觉孩子们还是不能完全理解降落的速度和伞面质量的关系,为了使孩子们的思路更加清晰,我对材料进行了条件控制,给孩子们提供相同的伞面,伞绳,让孩子们再次进行尝试。

老师具有启发引导式的提问,层层深入,才能进一步激起孩子们的探索欲望。

第三次尝试活动:

当孩子们看见相同的材料时,觉得很奇怪。他们拿起塑料纸,议论着:“看,我们的都是一样的。”这次制作,孩子们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熟练了很多,制作也精巧了很多。森森还边做边和洪立说:“我们比赛,看看谁的降落伞最慢。”洪立不服气的说:“当然是我的慢了。”

看着孩子们很自信的神情,我真的感动,虽然是小小的操作活动,但孩子们在活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首先他们对降落伞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初步了解了降落伞的结构,知道了降落伞的作用;其次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操作中他们从第一次笨拙地使用工具到后来比较灵巧地进行操作;再者他们的分析能力有了提高,他们可以从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找出差距;同时他们还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这不正体现了我们进行科技教育的教育价值吗!

幼儿科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身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幼儿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产生学科学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幼儿科技教育的重点是设计和制作,是为了解决科学探究中的技术需要,使之完善成为一个集科学尝试、探索、设计、制作为一体的认识和实践,说和做相结合的习得过程。

作者:吴海琳

小班科技教育故事

水果孖宝兄弟

幼儿园里种了各种各样的果树,有荔枝、芒果、龙眼……这为我们班上开展的自主性活动“好吃的水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随着夏天的来临,很多夏季的水果也开始成熟。孩子们每天在大花园玩时,总会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老师,芒果绿了!”“我看见荔枝树上长小荔枝了!”“老师,荔枝什么时候能熟呢?”……孩子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着它们的变化。有一天,树上掉下来一个圆溜溜、黑乎乎的果子,孩子们被吸引了:“唐老师,快来看,这是什么果果呢?”江盈说:“这是奇异果!”“不是的,奇异果的肉是绿色的,这个果子里面不是绿色的!”(果子摔烂了,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马上有孩子反驳。江盈不服气地说:“它们有点像!”“这是人参果,和奇异果真的有点像!那我们有什么办法来区分它们呢?”

及时抓住孩子的发现,保持和培植幼儿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这也是幼儿科技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教育目标和价值取向,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就能激发幼儿进一步的探索愿望!

孩子们开始议论纷纷,最多的说法就是用眼睛来看。孩子的观察是很直观的,他们最直观的发现就是用眼睛完成的,如何引导他们尝试用更多的方法去发现和比较两组相似物体的相同和不同呢?

孩子学习科学的方法和能力也是幼儿科技教育的目标,学习科学地观察,观察要有目的、要专注、要全面、要仔细、要交流;观察力是人们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又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有强烈的探索欲望。而幼儿是否具有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他们所进行的活动效果好坏。达尔文曾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察觉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我可能在众人之上。所以,我们要重视幼儿观察力的培养,让幼儿在观察中培植自信,发展能力。这是科技教育所提倡的。

于是,在孩子的讨论中,活动的设想初步形成。

有了活动的设想,在设计活动时,活动目标的设定就从以下方面入手:尝试用多种方法区分两种相似的水果;初步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进行操作;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比较分析事物,提高思维能力。

准备好各种相似的水果,尝试让家长参与。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成功的家庭教育,离不开家园的密切联系和积极配合。在注重“资源共享”的信息时代,挖掘、利用家庭的科教资源,用以增强幼儿的科学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就显得极为重要。

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有很多家长并不知道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学习。家长对幼儿的科技教育感到深不可测,存在这样的疑惑:四岁多的孩子怎样搞科技?如何让孩子的科技教育走向家庭,这也是幼儿园开展幼儿科技教育中的一项研究。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了解幼儿科技教育的目的,学习引导孩子开展科技活动的方法。同时,家长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成了老师和孩子的好帮手!

教师与家长进行了沟通,和家长一起讨论活动的设想。在沟通中发现家长还是很注重结果,而不是注重孩子的探究过程,教师就更感受到自己利用专业理论向家长传授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随后活动正式开始,家长充当了主持者,由他们组织“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的游戏,家长的到来,更激发孩子学习探索的兴趣。

教育角色的转换,使教师、家长、孩子的互动作用更好地体现出来,也使活动显得轻松、自然。

这个活动使孩子感觉到可以用各种感官去发现事物的不同,为下面的观察和比较进行了铺垫。

活动开始:比较两组相似的水果。每组都有一位“家长老师”参与其中,孩子是在玩,而家长是很紧张的,忙着帮孩子切水果和记录他们的发现。

因为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他们在对工具的操作和记录能力方面都比较弱,而家长的参与起到了帮助的作用,同时也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引导,家长教育资源的利用更好地发挥出来了。

每组的家长表现不同:熳熳的妈妈不停地向孩子发问,引导孩子朝她的思路去发现;颢颢的妈妈则让孩子自己去发现。在家长的引导下,这组小朋友很快就发现奇异果和人参果在表皮、形状、果肉、核、味道上的差别。昕昕妈妈则比较随着孩子的意愿,随着孩子迫不及待的要求切开了橙子和西柚,孩子开始品尝。

在三组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孩子学习态度的不同:“苹果和油桃”组的孩子主要是听者,由家长按着我们活动的设想一步一步地提问;“奇异果和人参果”的孩子始终在讨论中,气氛很活跃;“橙子和西柚”组孩子最开心,早就吃上了。

孩子的不同学习方法在他们讲述和交流自己的发现时就表现出来。在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时,“苹果和油桃”组的孩子是一问一答,是根据记录由家长问,孩子答。如:家长问“我们用眼睛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呀?”孩子就回答。而“奇异果和人参果”的孩子就积极很多,能把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说出来,如:摸的时候,人参果硬邦邦,奇异果是软的;看见奇异果上面有毛,所以摸起来也是毛毛的……而“橙子和西柚”组讲得更多的是味道的区别。

家长不同的引导方法,体现不同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理念从孩子身上就能具体地反映出来。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回答了幼儿的各种问题,更重要的是既要对他的回答进行评价、激励,还要对他的好奇和探索加以鼓励和支持,这样才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成就欲和探索欲,这样才能逐步创设“好奇、探索、自信的心理环境”,幼儿也只有在这种环境中,才能增强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索欲,才能走进更加广阔的科学天地!

活动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家长和教师一起对活动进行了反思,家长都觉得参加活动使自己的教育观念有了改变。

熳熳妈妈:一直不太明白这么小的孩子怎样开展科技活动,现在知道观察也是一种科技教育。在活动中也发现自己生怕孩子说不出来,而自己进行了很多的包办,反而约束了孩子的思路和探索的动力。

颢颢妈妈:这是我最有耐心的一次引导。今天尝试按照老师的建议,引导孩子去发现,孩子在发现中找到快乐,也带给我惊奇。孩子们能说出奇异果的核长得像芝麻,这是我想不到的,因为孩子很少会看见芝麻!

昕昕妈妈:孩子基本指挥了我,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吃上,不知怎么引导,所以就让他们品尝吧!但很开心参加活动,了解到了原来教幼儿学会观察、比较也是学科学!以后在家对我女儿也要多进行引导。

在活动中,家长得到了启发,教师也有了更多的思考:

幼儿的科学教育主要是早期激发其对科学现象和科学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家庭的人力资源就有“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一是现在的家庭文化层次较高;二是亲子关系更利于提高教育效果;三是个体性教育更利于针对个性差异,因人施教,这是实施群体性教育的幼儿园所缺少的。幼儿正值情绪、情感萌发的重要时期,易受外界的干扰,成人的情绪、态度、评价对幼儿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在进行科学教育和活动中,有一个很普遍的“误区”:不少家长认为孩子提出各种问题我都不厌其烦地回答了,算是进行了家庭科学教育了。其实,这只迈出了“家庭科教”第一步,更重要的一步是“创设好奇、探索、自信的心理环境”。而教师在认识到家庭教育的优势、在开发和利用这些教学资源的同时,教师本身的科学探索精神、科学情感和态度、科学素质对家长和孩子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指导家长开展科学活动时,应该从儿童发展和家长发展两个角度出发,使教师、家长和孩子在互动中共同进步!

作者:唐立群

大班科技教育故事

会变的影子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的影子出现在身后的操场上,有的孩子问:为什么她的影子会比我的长?有的问:他的影子为什么突然不见了?有的会说:老师,你的影子很大啊……影子时大时小,时隐时现等各种各样的变化引起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看着孩子们对影子有那么大的探索兴趣,我萌发了“会变的影子”这一科学活动的想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活动要以探究为核心,向幼儿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而大班幼儿对事物表面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幼儿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幼儿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因此,探索影子的秘密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去做一做,看一看,玩一玩。结合大班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尝试与同伴共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感知科学现象:遮挡物和光源的距离越远,影子就越长;学习用自然物测量并作记录,感知其中数量的关系。

在确定了活动目标后,我做了材料和知识方面的准备。

知识准备:玩踩影子游戏。知道产生影子所需要的条件——光。

材料准备:固定在桌子一角的应急灯、罐子、记录表、测量用的小配具、笔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关“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等精神和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为本次活动设计了环环相扣的五个环节,即介绍活动材料,导入活动——自主探索,获得感性经验——再次探索,感知影子的变化,记录操作结果——拓展延伸。

第一次探索活动:

先让孩子们观察探索活动的材料。“桌上有什么呢?想想怎样可以变出一个影子来?”(桌面上放着应急灯、罐子)

孩子们自由发言,体现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原则,引出本次课题。

然后,让孩子们操作观察,初步探索影子的变化,从中获得感性经验。孩子们听完活动要求后,自己找合作的同伴,他们有的打开应急灯,有的摆动罐子放在不同的位置,让罐子变出长短不同的影子。当孩子发现影子变化的时候,高兴地说:“我的影子会变了,有时候是长的,有时候是短的。”有一组孩子不调罐子的位置,只将灯调到不同的高度,也会有影子的长短变化。实验成功后,孩子们高兴地说:“我没有动罐子,我调的是灯的高矮,影子也会有变化的,好神奇啊!”

在这次探索活动中我运用了尝试教学法,并融进提问法、发现法等诱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做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幼儿探索科学实践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幼儿养成从小主动探索科学的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且进一步体验自信带来的愉悦感。

分享探索的结果:在这次探索活动后,我跟孩子们一起交流探索的结果:“你们怎样让影子变一变?”孩子很认真地说:“罐子离灯近,影子就会很短,把罐子拿远,影子就会长一点;灯在罐子的上面,影子就只有一点。”

让孩子们讲述合作的过程,既可以整理孩子们的思路,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这次的初次尝试中,孩子们已经初步发现罐子与灯的距离跟影子的长短是有关系的。

根据孩子们第一次的探索活动,展开讨论:怎样知道罐子和灯的距离还有影子的长度呢?孩子们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去量。于是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探索。

第二次探索活动:

“现在,我们用台灯跟着罐子再来玩个游戏,看看影子会怎样?把它记录下来。”我把睡室的窗帘拉上,把台灯固定在桌子的一边,幼儿与同伴合作进行摆放,记录。有的孩子把罐子摆得离台灯远了,影子测量不了,就与旁边的同伴商量,把桌子加长,来进行活动。我看到小朋友在纸上记录了不少的符号,那是什么意思呢?发现了什么秘密呢?我把记录表贴在黑板上,让孩子交流记录的结果——罐子与台灯的距离是1个玩具的长度,影子长度也是一个玩具的长度。

运用测量工具来支持科学探索活动,能确保方法和程序上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看到孩子对活动有这么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就上网找到了古代用来计时的工具——日晷,并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古代人们利用光和影子的关系发明叫日晷的计算时间的工具。并且与孩子们用废旧的易拉罐制作计算时间的工具。

第三次探索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出现了新的刺激,发现了新的问题。当孩子们开灯进行探索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一组孩子的应急灯不亮了,接着又有几组的应急灯也不亮了,孩子们急得不得了。

有的孩子说:“灯坏了,我们就到操场上去吧,操场上比较亮。”于是,我与孩子们一起来到操场,利用太阳光继续这一活动。

我在活动前的准备,巧妙地将孩子们的研究转向。

在操场上,孩子们在摆罐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现象:罐子放在操场的任何地方,影子的长度都是一样的。于是我就顺应孩子们的发现,提出新的问题:“为什么在灯光下罐子放的位置不同,影子有不同的变化,但在阳光下罐子放在不同的地方,影子是一样长的呢?”孩子们拿着罐子你看我,我看你,有的看着天空,思考着……这时,有个女孩说:“因为太阳在我们的头顶上。”其他的孩子还是一片茫然。看着孩子们的疑惑表情,我接着问:“下午在太阳下,罐子的影子是一样长,如果在早上又会是怎样的呢?”

第二天晨练时,我带着孩子们拿着罐子来到操场上,找找太阳光与影子的关系。我先让孩子们预测一下操作的结果再开始实验。孩子在操场上摆放罐子,一边摆,一边看,一边说:“罐子摆在哪儿,影子都是一样长的。”有的说:“真的,太阳真的在我们的头上,我们把罐子放在哪儿,影子都是一样长的。”顺着孩子的发现,我问:“那中午的时候影子会怎样呢?”孩子们回答:“影子的长度都是一样的!”

科学教育蕴含的价值主要在于使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应用。当孩子发现新问题的时候,我并没有着急地把答案告诉他,因为这样做会使他们产生思维惰性。在孩子们碰到困难时做出适时适当的引导,让孩子通过尝试,比较、分析、总结经验,在合作中发现、总结、提高,最后获得成功。这样的科学教育才能成为幼儿潜能开发的一种推动、一种促进。

会变的影子,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科技活动,但在活动的全过程中,孩子的主动性都很强,乐意去探索和实验。这次科技活动的设计体现了幼儿科技教育中应当培养“尝试”精神的要求,体现了“问题→尝试(操作、实践)→突发新问题→再尝试→后概括的流程要求。通过这次活动,我对幼儿学习科学现象的认知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通过测量、记录,孩子对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关系的结论概括更加明确。

尝试是成功的阶梯,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孩子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同时还能看出孩子们在活动中有了良好的合作意识,虽然有争吵,虽然孩子的记录还不是很成熟,然而他们在磕磕绊绊中有了收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何碧霞

中班科技教育故事

水的秘密

水是孩子们天天接触到的东西,生活经验使孩子们对水怀有特殊的情感:在浴盆里,他们会用小手打着水,激起串串水花;洗手的片刻他们也不忘记用手抓一抓水,用小手堵住从水管流出来的水流;雨天,他们也会情不自禁地往路边的水潭里踏上几脚;在游泳池、海边,玩水的花样就更多了……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他们在水的游戏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玩水,除了获得喜悦与乐趣之外,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因势利导,让孩子充分运用感官,通过看看、闻闻、尝尝、做做的活动,探索、分享关于水的粗浅知识,体验和领悟水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水资源对于人类及整个世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资源,做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围绕着水的秘密,我们和孩子进行了许多有趣的关于水的游戏,在游戏中我们和孩子获得了许多的收获。

1.水的过滤。

在观看有关泥土流失的录像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为什么录像里的水是脏脏的、黄黄的?为什么下雨后的水那么脏?我们日常生活用水怎么那么清?水要是脏了很难看清里面的东西等等。为此,孩子们提出:污水是怎样来的?如何把脏脏的水变成干净的水?孩子的疑问,给老师带来启发:何不借此机会进行科技教育活动呢?既能让孩子在操作中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又可萌发其爱科学的情感。

确定主题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回家收集各种能把脏水变清的实验材料,以便使孩子对实验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孩子们收集了许多材料回园,如:渔网、蚊帐布、网勺子、海绵、纱布、网袋、棉花等材料。

第一次实践:

老师出示一盆泥水,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猜猜用什么材料可以把浑浊的水过滤得更清一点呢?”孩子们夸着自己的材料。

冰冰:“那怎样过滤呢?”

滢滢:“我在农村看见爷爷做豆浆时,用布挡住,豆浆就一滴滴地流进桶里。”

一飞急匆匆地说:“是啊,我爸爸说把纱布放在杯子上面,倒入脏水就可以过滤了。”

我笑着点点头说:“请你们自选一种喜欢的材料,大胆地试一试吧!”

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拿起自己认为最好的材料开始进行活动。在操作中孩子们都很专心,很投入。只见李锐把海绵放在量杯上,倒入一些脏脏的泥水,目不转精地注视海绵,当第一滴水缓慢地流进量杯时,他开心地笑着,然后转身大叫:“老师,我的水流出来了!”这时,他奇怪地看着同伴的杯子,极不耐烦地捏捏海棉、压压海绵,嘴里唠叨着:“流快点,流快点!”由于活动开始的时候许多幼儿并没有经过认真思考而直接开始操作,所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时才开始思考如何解决。

教师把孩子们聚集在一起,让他们评价一下自己的“作品”:你在过滤水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

圆圆:“我用鱼网过滤,但水还是有点脏。”

锐锐:“我发现海绵过滤水流得很慢”。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时,有的孩子说:“因为材料不同。”有的孩子说:“网上的洞大,流的水就脏,因为泥也流进去了。”“非常好!”教师马上表扬了这孩子。

在探索活动中不仅要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发展语言。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达的潜能和倾向。通过探究操作,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感受、体验和发现,在头脑中有许多刺激、动觉的经验和一些含糊的可能性,或者有一些处于半意识状态的东西,通过借助于绘画、记录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梳理头脑中的信息,明确所发现的事物特征和关系,以及自己的探究过程。“知识是在孩子探究之后,在孩子们的讨论中形成的。”

第二次实践:

出示记录卡,简单介绍了操作要求。请孩子与同伴合作,把自己选择实验的材料记录在记录卡上,然后将材料放在杯口上,加入脏水,看看各有什么变化,哪种方法最好,并记录下来。这一次操作,孩子们汲取了第一次的“教训”,采用了不同的材料,实验效果越来越明显。教师与孩子们共同评价了第二次“作品”。

通过介绍,孩子们了解到不同的材料过滤的速度不同,流出来的水干净与否也不同。

最后,在讨论和谈话中,和孩子们共同感知环保和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污水里混合了许多的杂质,这些杂质非常难过虑。要使用科学的方法,制作多重过滤机器才能把水过滤干净。所以自来水是非常珍贵的,我们不能随意地浪费,要有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这个活动的难点是让孩子通过操作和比较,看看哪一种材料过滤水又快又干净。孩子们通过观察、选择和同伴的配合,为自己在尝试中的新发现兴奋不已。丰富的材料使孩子们很尽兴,他们从一次次的失败中获得成功,成功来自尝试,尝试体验成功。两次操作尝试,使孩子们从中发现了不少问题,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自己选择材料的技能;两次操作尝试,还使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积极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

2.利用各种吸水物品方便自己的生活。

全园防火演习后,几个男孩子在讨论:

嘉嘉:“为什么逃离火灾现场要捂上湿毛巾?”

石石:“湿毛巾里的水分有空气,可帮助我们呼吸。”

沈沈:“对,因为毛巾遇水会湿,这是毛巾吸水的现象。”

鸿鸿:“还有什么东西会吸水呢?”

第一次实践:

竣竣:“我们找出来去研究吧!”(自发地进行探索)

奕奕:“一起把我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奕奕:“我们刚才做了个实验‘什么东西可以吸水’,我们发现海绵、毛巾、布……可以吸水。”

教师:“我对你们的发现非常感兴趣,可以提问题吗?”

教师:“大家在做实验时发现哪些东西吸水性最强?”

奕奕:“我发现海绵吸水最强。”

丰丰:“不对,是毛巾吸水最强。”

润润:“我觉得是海绵吸水最强,你只是看到毛巾面积大所以才认为毛巾吸水性强。”

丰丰:“当然,面积大的东西吸水性一定强。”

奕奕:“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记得我爸爸说过吸水性强与材料的密度有关。”

石石:“我们做个比较实验就知道谁的吸水性最强。”

于是大家去收集材料。

教师:“你们用什么测量工具可以测量到哪种材料的吸水性强?”

奕奕:“一样大小的杯,每人吸水一次把水挤到杯里看谁的杯子的水最多,就可以证明哪种材料吸水最强。”

润润:“我同意他的意见,大家还有什么建议?”

其他孩子:“我们也同意。”

孩子们个个都非常投入地进行实验验证。不一会儿结果出来了,海绵的吸水性比毛巾的吸水性强。可是丰丰还是不服气。

丰丰:“大家听我说,毛巾的吸水性一定是最强的,我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奕的海绵都湿透了,而我的毛巾没有湿透水,所以吸水量不多,我们再来重做实验。”

奕奕:“没问题,再做就再做。”

(实验结果还是海绵吸水性最强)

丰丰:“真是不明白为什么不是面积越大的物体吸水越多,为什么与材料的密度有关呢?”

石石:“因为各种材料的制作都由不同的物质组成,这些物质的吸水性都不一样,所以就供了许多选择给人们去选用他们。”

可见科学活动的魅力就在于具有吸引性,引领着孩子们通过探索、观察、比较,促使孩子们敢于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猜测,激发孩子们大胆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原有认识。孩子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获取各种有益的经验和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

第二次实践:

教师:“你们真行,我再提一个问题,人们是怎样利用各种可以吸水的物品来帮助自己生活的?”

(孩子们想了许久)

石石:“给时间我们去找找吧,一定能找到。”

钰钰:“我发现我们体育活动时,可以利用毛巾帮我们擦汗。”

奕奕:“我发现幼儿园大门口放着的那块用来消毒我们鞋底的消毒垫子,就是利用绒毛可以吸水的特点来吸住撒在垫子上的消毒水,不让水流走,起到节约用水和不让水流到周围的地方。”

燕燕:“我发现何姨利用布做成的拖把,吸水来拖地。”

石石:“我发现利用毛巾可以帮我们洗脸,洗澡、洗手后擦手,擦桌子。”

雯雯:“我发现利用纸巾可以擦眼泪、鼻涕,我还想起还可以做成湿纸巾方便我们去旅行用。”

雅雅:“我发现利用棉花吸水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水彩笔和油性笔,我们用来绘画和写字。”

思思:“我也找到了,把许多的毛捆在一起,也可以吸水,做成各种各样大小不同的刷子涂油漆,做成水粉笔画画。”

甄甄:“对了,我也想起来了,我们还用过刷子来吸水帮幼儿园的石椅子搞卫生。”

卓卓:“我也记起来了,利用海绵可以吸水,用它来吸鞋油擦鞋。”

珊珊:“还可以利用海绵来洗澡、洗餐具、搞卫生。”

杰杰:“利用纸可以吸水的作用,用来画画、写字、印刷报纸。”

奕奕:“我也想起来了,利用棉花吸水,做成止血贴、棉签,方便清理伤口。”

言言:“我感觉到人很聪明,会利用物品不同的吸水强度来帮自己生活和工作……”

孩子们对这个有关物品吸水的问题进行如此有趣的自发性的探索实验交流活动,我们除了惊奇之外,更是深深地感受到,孩子是生活中最善于观察和发现问题的探索者,孩子潜能的发挥源于在兴趣中观察与认识事物。生活给孩子们提供了最佳的观察场所,生活是教育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收获与认识:

(1)从孩子们的探索交流中我们体会到,孩子们的探究欲望是与生俱来的。孩子们关心的在成人看来本应该如此的问题恰恰是基本的科学问题。我们知道孩子们爱提问,却很少思考和分析这些问题,更没有把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与科学研究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和关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孩子们是如此了不起:孩子们所关心的问题大都与自然环境、现实生活有关,是最基本的科学问题。

(2)从孩子们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中我们认识到,科学贴近我们每一个人。以往我们对科学的认识和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科学极其严肃,高不可攀,离我们很远。然而,从孩子们的发现中,我们顿感科学的亲切、好玩、有趣,科学与我们那么接近,不再可望不可及,科学是我们每个人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科学。

(3)来自生活中的问题,最能激发孩子们对周围环境中的新异刺激产生惊疑,作出积极的反应,并能集中注意,感知、观察、操作刺激物,并提出问题,寻求有关信息和答案。

(4)我们的科学教育是和孩子们一起获取与自己生活有关的科技产品及其对人类影响的具体形象知识。

(5)幼儿科学教育应该是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的探索过程。是孩子们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学习科学方法,发展智力和好奇心,并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成功,得到愉悦的情绪体验。

(6)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相结合的观点,不仅要增添孩子们观察了解周围生活中的科技产品的内容,还要使孩子们初步了解科学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孩子们从小就具有责任感和与同伴相互合作的良好个性品质。

(7)体验到生活就是课程的教育思想精髓。

1)生活是丰富的、多彩的、生动的,生活能引发孩子们参与兴趣和学习愿望。

2)生活是具体的、现实的,参与现实生活的过程就是活动过程,对现实生活的关注需要动用幼儿多种感官,因而,生活是孩子们参与活动获得经验的重要途径,孩子们是在生活中成长的。

3)生活的逻辑不是知识的逻辑,而是感性的经验和孩子们自己的逻辑,孩子们是从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及发展指向出发去投入生活。

4)生活使我们认识自己和他人以及社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以及环境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教育。

5)生活过程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把现实生活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就是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潜在的有利于发展孩子们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契机。

理念认识:

(1)让孩子知道,没有一个问题是不该问的傻问题,要接纳、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

(2)支持和鼓励孩子敢于与同伴交流自己发现的问题,通过交流澄清自己的观点,与同伴一起互相修正、补充和强化各自的观点,丰富所发现的事物间的关系,从而丰富孩子们发现的意义,激发进一步的探究。

(3)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词解释科学。

(4)鼓励孩子们敢于对自己的问题进行验证,让孩子们知道下结论要先有充分的证据,学会“后入为主”的判断,而不是“先入为主”的偏见。逐步启发他们,并将这一科学原则用于人生其他范畴的问题。

(5)通过科学游戏帮助孩子感受和体验自己的发现。如:进行“比比哪种物品吸水性强”等实验,从而让他们不仅仅可获得理解内化了的知识经验,而且还能获得科学思考方式、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感受到科学的乐趣,保持和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和体验科学在我们生活中广泛运用给人类带来的生活上的方便等。

作者:辛燕霞 曾凤凤

大班科技教育故事

制作太阳镜

周一早上,太阳火辣辣的,照得人眼睛都打不开。这时康康带了一副太阳镜回到班上,小朋友看见了,马上把康康围住了,叽叽喳喳地说了起来。铭铭说:“我也有太阳镜,我的太阳镜是双层的,可以打开的。”然然也说:“昨天上街的时候很晒,我和爸爸妈妈戴了太阳镜,看东西的时候可舒服了。”宝宝说:“我的镜片和你的镜片不同,我的是蓝色的,你的是绿色的。”孩子们围在一起一边议论一边摆弄……看到孩子们对太阳镜的关注,我突发灵感,何不以“太阳镜”为题搞个科学与技术教育活动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因此我们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兴趣点,使孩子们接触和了解这些生动具体,形象可见的“科学技术”,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有益于激发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动手能力,制作太阳镜对于他们来说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我选择了制作太阳镜的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初步了解太阳镜的基本结构,学习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变色镜;培养孩子大胆尝试的精神及一定的安全意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体验制作的乐趣。同时我感到制作太阳镜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所以要知道孩子在制作太阳镜的技术难点是什么?经过反复思考我们认为重点难点应该是两个镜圈要一样大,铰架要一样长,在连接铰架和镜圈时可直接把它们连接在一起。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太阳镜的制作原理,我们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太阳镜的资料和实物,让孩子在生活中发现太阳镜的秘密:太阳镜是由镜圈、铰架、鼻梁、鼻托等构成的;两个镜圈是要一样大的、铰架是一样长的。我们还一起讨论制作太阳镜所需要的材料。孩子们提出了很多想法,有的说:可以用玻璃纸来做镜片;有的说:可以电线来做镜圈……

根据孩子们的讨论,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收集了所需的材料:彩色玻璃纸、电话线、铜线、手工编织材料、硬纸板、尺子、剪刀、双面胶、透明胶、钉书机。

活动开始时,我先请孩子们观看电脑里的资料,让他们知道人们会在什么时候戴太阳镜,为什么?以及让他们了解太阳镜的结构。在孩子们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向孩子们提出讨论的问题:你想制作怎样的太阳镜?请你们选择合适的材料去制作吧。孩子们都显得很兴奋。他们在很快就选择了自认为合适的材料。他们没有任何看一看、想一想的表现就拿起材料和工具行动起来了。他们用毛茸茸的线、粗细不同的电线或纸板来做铰架和镜圈;用玻璃纸来做镜片;用细小的电线和纸片来做鼻托。

在孩子操作中,我们应鼓励孩子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自己的猜想制作的方法,这是孩子主动建构知识的前提条件。无论他们预想的探究方式和实验能不能成功,我们都应支持和鼓励他们尝试,并关注、肯定孩子的别出心裁和新奇操作,从而激发孩子更为强烈的探索主动性。然后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地思考、分析和探索,了解材料的性质及其简单的相互关系。为孩子的探索和发现铺路搭桥,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

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宝宝说:“老师,怎样才能把两个镜圈连接好呢?”康康说:“这玻璃纸很难把它剪成圆形。”莹莹说:“镜架怎样才能连接得稳当呢?”……尝试制作太阳镜是孩子们自主探索的技术活动,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乐于尝试、敢于尝试,但是从他们的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虽有非常好的想法,但是在实际操作时却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想要做”和“能做成”的矛盾必须要老师帮助解决。

在技术教育中,我们要明确一点的是:技术教育应给予孩子帮助他们实现创造力与实现能力之间的度,使之既有创意又能实现。因此在尝试活动中教师应当帮助孩子们扫除一些障碍,适时适度地给予孩子帮助,使他们能更好地把精力放在有效的探索中。

活动结束,孩子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老师引导孩子互相观察作品,问:“你们觉得这些太阳镜做得好吗?为什么?”很快孩子就发现:镜圈的大小不合适;铰架有的长、有的短;镜片剪得不够好;镜圈与铰架连接得不好;如果不用透明胶来粘贴怎么样才能连接得稳当呢?

孩子们的操作方法与过程各不一样,当然操作结果也是各不一样的,所以一次次的操作之后,我及时地帮助孩子进行梳理,让孩子们了解正确的科学原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学会尊重别人的观点和经验”。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要允许孩子出错。孩子的错误代表着孩子当前的认识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判断孩子们错误背后的真正原因。在第一次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错误,教师要给孩子们出错的机会,并把孩子们的错误作为了解他思维和认识水平的线索。

活动中,孩子们的讨论是积极的,我在活动中的观察给予了孩子在讨论中有更多的焦点及话题。尝试制作太阳镜是孩子们自主探索的技术活动,迎合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很开心也很投入。但他们乐于尝试、敢于尝试,却不擅于尝试。我认识到,在尝试活动中教师应当帮助幼儿扫除一些障碍,做好尝试前的知识准备和方法准备,让他们把精力放在有效的探索上,不做无用功。此外,“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幼儿成功”,所以科学、有序的操作习惯培养也很重要。这些知识只靠成人教是有局限性的,也是不易教会的。只有在探索中,让孩子边娱乐、边实践,学会使用相应的技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在活动中,我自己还有一些方面处理得不够好。如:安排的时间欠合理,自己讲得太多了,而孩子们动手做的时间太少了。如果我能把前面认识太阳镜的这个环节放在课前丰富,让孩子们有多点动手操作的机会,那么相信孩子们制作时会有更多的点子,做得会更好。因此以后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安排好活动的细节。

有了前一次活动的经验,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尝试,制作的欲望更强了。为了帮助孩子们解决上次活动中出现的技术难点,老师引导孩子们先设计好将要制作的步骤,并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设计制作图对孩子是一个挑战,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科学实践方法的能力。活动中,我明确地提出了制作的要求:制作一个合适的太阳镜。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去选择适合的材料,这一次孩子们注意到了要做到两个镜圈要一样大,铰架要一样长,在连接铰架和镜圈时可直接把它们连接在一起,不需要透明胶或双面胶的帮忙。在这次活动中,有这样有趣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俊俊在量眼镜是否合适时,发现自己量不方便同时也不准确,他不停地把眼镜在脸上比划着,非常地着急。我在旁边提示他:“这样量起来准确吗?”他摇摇头,一副很无奈的样子。我鼓励他:“别着急,想一想。会有办法的。”俊俊看着旁边忙碌的同伴,手里还是摆弄着工具,他的工作好像停顿了下来。我又提示他:“自己量起来不方便,能不能换个方法呢?”这次他醒悟了,请来了旁边的乐恒来帮助他,果然是又快又准确。

我并没有着急地把答案告诉他,因为这样做会使他失去了技术活动中反复尝试的机会,产生思维上的惰性。我感到,在孩子们碰到困难时有的放矢地引导及鼓励,才能成为孩子潜能开发的一种推动、一种促进。

镜头二:然然一开始就选择了毛茸茸的线来做镜圈,他很快地就把毛茸茸的线弯曲成了两个镜圈,中间还留了一点鼻梁的位置呢,孩子们看了可羡慕了。接着,他准备做铰架了,只见他不慌不忙地选了两根电线,并用尺子来量两根电线的长度,又放在脸上比划一下,他的样子可认真了。直到自己满意了之后,就把这两根电线连接在镜圈上做铰架,做得还挺不错。当太阳镜做好后,他就戴着太阳镜高兴地到处炫耀。孩子们和我都发现了镜圈太小了,于是我就提醒他说:“呀!你的眼睛舒服吗?看得清楚吗?”他马上意识到镜圈太小了,赶紧又去改进。结果他的改进是令人吃惊的。他制作了适合大人小孩使用的太阳镜:不但把镜圈的大小调节好了,而且在铰架上加了一个可移动支架,它可以调节眼镜的大小,让孩子和大人都可以戴。

在类似的科学操作活动中,老师选择介入孩子们活动的时间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们在进行尝试时显得有序、专注,可以看出他们操作的目的性增强了,操作热情更高了,同伴的合作意识也提高了,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伙伴们会马上给予帮助。作为老师,当孩子进行操作活动时,我们要以足够的耐心等待他们描述操作中发现的现象及提出的困惑和需求,以多种方式鼓励孩子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不断发现和提出新问题。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马上给予解答,而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期待,鼓励和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进一步探索的动力,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寻找答案。

科技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发展幼儿的认知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在幼儿期形成的对周围世界的探究兴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他们终生受益。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都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幼儿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因此,在科技小制作中应以孩子为学习的主体,动手、动脑、动口,在探索中求发现、求发展。实践、操作、探索是认识事物的第一步,继而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地理解活动的操作要领,让孩子尝试设计制作图来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孩子们在观察、设计、尝试中通过比较找到更方便更好的方法,从而自主习得了简单基本的操作技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太阳镜的制作,看似简单,其实蕴藏着不少科学原理。孩子在做做玩玩中,已不知不觉地开启了探索科学原理的兴趣之门。

作者:张文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